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若思不定即不定,若思一定即一定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十一段文,是在說深信之心。

  法然上人《御消息》:

  因此,善導和尚鑒及未來眾生留有此疑,而舉出此二種信心,以解釋“如我等未斷煩惱,亦造罪業之凡夫,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者,乃至一聲,決定往生”之旨,此釋特為銘刻在心。

  誠然,若無如是之釋者,我等以為往生不定,而有不安。是故不知此釋之人,皆言“自心惡故,不得往生”等語。如是之疑,是不能往生之心故,唯不顧心之善惡,不論罪之輕重,心願往生,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以聲之故,作決定往生之想,依此決定之心,即往生之業決定。如是知,故無疑;若思不定即不定,若思一定即一定。是故,總而言之,深信之心,即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以其佛願力,不論任何罪咎,一定來迎。”深憑而無少疑心。

  這段法語出自《御消息》這篇文,所說的道理,與前面第五十段文、第四十九段文都是一樣的意思,文字所使用的也大同小異,所以我們簡單看過就可以了。

  “善導和尚鑒及未來眾生,對阿彌陀佛本願名號的懷疑,所以說出兩種信心”。這兩種信心,就是機法兩種深信,

  以“解釋‘如我等未斷煩惱,亦造罪業的凡夫,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者,乃至一聲,決定往生’之旨”,這段話就是說機法兩種深信,“如我等未斷煩惱,亦造罪業之凡夫”,就是決定深信機,“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者”,就是決定深信法,而且都是固定模式,一定先講深信機再講深信法,如果是說信行,一定先說信再說行。“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者”,這句話也是說信在前面,念佛行在後面,都是同樣的模式。因此說起來,要修學淨土法門,抓到重點要領,要建立機法兩種深信,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乃至一聲”的稱念,心中就思惟決定往生。

  “此釋特為銘刻在心”,機法兩種深信的開示,法然上人叫我們一定要銘刻在心。我們的心有機法兩種深信,流露在口業的稱名,身業的禮拜,那你對於阿彌陀佛的信仰,是信行合一、內外一如。你能持淨土法門夠修到這樣的地步,那我相信你一定像不倒翁,任考不倒,不會聽到似是而非的開示,動搖你念佛的心,絕對不會,也不會因為任何挫折、打擊、考驗,放棄念佛,退轉道心,絕對不會。

  “誠然,若無如是之釋者,我等以為往生不定,而有不安”,這一段話講出,一般人在還沒有建立信心前的心態。如果沒有建立善導大師所說的機法兩種深信,我們就會認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不一定,對於自己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一件事情,心裡不敢肯定。這也是信願所經歷過的。過去信願一天念佛六小時,要累積往生西方三資糧,內心還是充滿了不安,到底一天念佛要念幾聲,往生極樂世界資糧才夠?我經常反問自己這樣的問題,然後去找了很多淨土的經論,都沒有任何一本經論告訴我,一天佛號要念多少聲,沒有!所以,沒有說一定要念幾聲,做為往生的必要條件。法藏菩薩知道我們凡夫眾生,各人遇法因緣的不同,精進懈怠也不同,所以不會幫我們定一天就要念佛念多少聲,要念幾年,這樣才要救度我們,不會!如果會,法藏菩薩是古佛示現,智慧究竟圓滿,他對眾生當然非常的了解,我們是怎麼樣心性的凡夫眾生,佛要救度我們當然非常的清楚。如果念佛有限定多少的數目,才是往生的要件,那法藏菩薩在因願文,一定會講清楚說明白,他就不會用“乃至十念”不定之詞。乃至十念,就是念多念少都是在救度的范圍裡面。法藏菩薩是這樣發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所以,四十八願的教法,對淨土教而言就猶如憲法。憲法是母法,凡是一切法與憲法抵觸者,無效。任何的淨土道理,跟四十八願抵觸,無效!所以我們會不會往生,不是聽人家說。有一位台北的居士,看見信願電視弘法,打電話來請我為他印證。淨土法門我都沒有聽說過,一定要人家印證。你如果參禅,就需要開悟的禅師跟你印可,證明你已經開悟了。淨土法門不是要某某法師、某某人跟你印證往生,這樣你才決定會往生。這位居士就是打電話,來請我幫他印證:“請問信願法師!我這樣念佛這樣修行,這樣我會往生嗎?”我說,我怎麼會知道你會不會往生?我如果跟你說你會往生,結果你根本就不想要往生,那我跟你說會往生,也沒有意義;我如果跟你說你不會往生,你本來就非常想要往生,哪裡你都不要去,你就只有極樂世界才要去,你一天佛號念十萬聲,念到連吃飯休息都沒有時間,那我跟你說你不會往生,這樣也不對。

  所以,念佛,我們能往生或不能往生,事實上只有阿彌陀佛才有資格來講,我們說了不算,阿彌陀佛說了才算數。如果將來我們在臨終,阿彌陀佛沒有來接引我們,你自己要往生極樂世界,你知道極樂世界的路怎麼走嗎?你自己要怎麼去呢?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娑婆世界,在事相來說有多遠呢,你讀《無量壽經》、讀《阿彌陀經》,“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十萬億佛土,你要往生去到那麼遠的國土,沒有阿彌陀佛的蓮華台來迎接你,你要自己開車去嗎?自己開車去你難道就認識路?你如果說,我現在有衛星導航很方便。很抱歉,衛星導航,你沒有辦法設定極樂世界的所在,衛星導航僅用在娑婆世界。所以,臨命終有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知道,我們臨命終如果沒有他蓮台來迎接,我們就找不到路,回到極樂世界,不知道怎麼去。我們將來臨終,有阿彌陀佛來迎接我們,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當然千穩萬當。

  如果對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信心不夠,往生不定,內心就會充滿不安,所以法然上人才會這樣說:“若無如是之釋者,我等以為往生不定,而有不安”,對於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情,認為不一定往生,心裡就會充滿不安,這是一定的道理。

  “是故不知此釋之人,皆言‘自心惡故,不得往生’等語”,這講出,還沒有信心的人一般的心態。一般對阿彌陀佛本願名號,還沒有建立信心的人,難免就會認為:“我的內心下劣,有妄想有雜念,我是一個惡人,怎麼可能念佛就往生極樂世界?”我們都以為自己下劣,自己並不構成被阿彌陀佛救度的要件。這種下劣的心態,是凡夫很自然的心理,那從反面思惟,你這樣看輕自己,妄自菲薄,不就等於在說:阿彌陀佛!您要救我的力量不夠。“我是一個煩惱很重的人,不可能會往生。”就等於說:阿彌陀佛!我的煩惱那麼重,您沒有能力救得了我。你不就是也在看輕阿彌陀佛嗎?

  所以,不信機就是不信法。如果阿彌陀佛有能力救度你煩惱很重的人,那你這種自卑下劣的擔心,當然就會消失。阿彌陀佛救度你的力量,非常的大,大到你一聲的南無阿彌陀佛稱念,也決定會往生極樂世界,那你就是信法,你就認為自己煩惱再怎麼重,也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不會有不安的心理。

  我們從《觀經》下品輩的經文看到一個事實,《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說,念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下品上生的經文說到,念一句佛號,能夠滅掉五十億劫生死重罪,為什麼同樣一句佛號滅罪的功效不同?把這兩段經文融會貫通,這句佛號的道理明白了,你就知道,世尊說“下品上生的人至誠念這句佛號,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的人至心念佛一聲,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的真正道理,原來下品上生的人造罪較輕,所以他所有的生死罪數是五十億劫,下品下生的人的煩惱較重,罪業較深,他所有的生死罪數是八十億劫,所以下品上生的人,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滅掉他所有的生死罪數五十億劫,下品下生的人,念一句佛號,也同樣滅掉他所有的生死罪數八十億劫,那就是什麼樣的道理?你的生死罪業有多少,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有能力滅掉你所有的生死重罪,就是這個意思。你的生死罪數有七十億劫,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滅掉你七十億劫的生死重罪;你的生死罪數九十億劫,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滅掉你九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就是如此。換句話說,你的業障多重,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有多重,你的煩惱多深,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有多深。你的石頭再怎麼樣的大,阿彌陀佛這艘航空母艦的本願船,都有辦法乘載你這顆再大的石頭,意思就是如此。

  所以,為什麼法然上人、善導大師都教我們,“不顧心之善惡,不論罪之輕重”,道理就是在這裡,這樣就是深信機深信法。所以當你不會去擔心自己的善惡,自己的妄念,自己的罪惡輕重,你放心安心的念佛,你會念的更多更有興趣,更不會退道心。所以信願經常說,對阿彌陀佛的本願越有信心的人,會越認真念佛、越精進念佛、越歡喜念佛、越喜愛念佛,就是如此。

  “如是之疑,是不能往生之心故”,因為有懷疑“自身惡故,不得往生”,所以內心對往生這件事,不敢肯定。

  依決定之心 即往生之業決定

  “唯不顧心之善惡,不論罪之輕重,心願往生,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以聲之故,作決定往生之想,依此決定之心,即往生之業決定。”這一段話也是不離開機法兩種深信的道理。

  “不顧心之善惡,不論罪之輕重”是深信機,“心願往生”是說願,“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是說行,所以在這裡信、願、行三法都說出來了;“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以聲之故,作決定往生之想”是深信法,深信機、深信法也都說出來。“以聲之故”,念佛之聲的緣故,內心做怎樣的觀想呢?“決定往生”。所以你只要做到往生三法,不論你是第十九願的修行,或第十八願的修行、第二十願的修行,都一定是往生極樂世界,化土與報土的差別而已。所以“依此決定之心”,依此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的心理,那麼“往生之業決定”,往生之業就是往生極樂世界這一件事情的造作,你就已經決定了了辦了。往生極樂世界這一件事,用一個很普通的譬喻,譬如極樂世界就是一所大學,我們現在是考生,阿彌陀佛是校長,大勢至菩薩是教務長,觀世音菩薩是訓導長,那我們現在要考進極樂世界大學,已經發榜了,榜單貼在布告欄,榜單上面如果有你的名字,你就是已經考上了。榜上有名發榜出來你人還在人間,還不是在極樂世界。

  身雖在娑婆,心已登極樂。

  身體在娑婆人間,心在極樂世界。“身雖然在娑婆世界,已非娑婆之久客”,不是娑婆世界的久客;人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已經是極樂世界的嘉賓了,所以往生平生就可以決定了,所以“依此決定之心,往生之業決定”了。極樂世界的大學你考中了嗎?考中了!恭喜大家!

  “如是知,故無疑”,因為這樣機法兩種深信,沒有懷疑,而且做到往生三法信、願、行,如是的了知,當然心中就沒有懷疑。

  若思不定即不定 若思一定即一定

  “若思不定即不定,若思一定即一定”,這兩句話很有意思。你心裡面如果這樣思惟:“我哪有可能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是你機法兩種深信並沒有建立,這樣你才會想說,我怎麼可能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是思惟不定往生,這樣你往生就是不一定。往生不一定,對法然上人的開示,善導大師的開示,是就極樂世界清淨報土而言,這一點是我們一定要明白的。雜修疑心的行者往生化土,專修信心的行者往生報土,這樣講就很圓滿了。

  “若思一定即一定”,就是機法兩種深信已經建立了,我現在是身雖在娑婆,心已登極樂,西方極樂人了。所以,修行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念佛念的很苦惱,那內心一定是沒有建立機法兩種深信。念佛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做佛這一件事情,就是晚上做夢也會偷笑,是很幸福、很快樂、很歡喜的一件事,怎麼可能念佛會念到很苦惱?如果建立機法兩種深信,怎麼可能會念的很苦惱呢?

  “是故,總而言之,深信之心,即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以其佛願力,不論任何罪咎,一定來迎’”,這一段話把阿彌陀佛的救度道理,彰顯的很直白。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以阿彌陀佛的願力,對念佛人不論有任何的罪過,阿彌陀佛都一定來迎接。如果阿彌陀佛要嫌棄我們的罪業,我跟你講,你我乃至全天下的每一個人,沒有一個人有資格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因為有罪才叫做凡夫,就是會打妄想才叫做凡夫;阿彌陀佛發願是要救凡夫為本,不是要救聖人為本,所以名號要救凡夫為本,當然就是不顧凡夫的罪業。凡夫的罪業,不礙往生極樂世界,這樣才是阿彌陀佛的淨土教法。阿彌陀佛沒有嫌棄我們的任何罪業。

  前兩天高速公路發生走山坍方,政府派出大概八百多位救難人員,新聞報導說,有兩三部車被掩埋,救難人員到了災區去開挖救災,會不會先問裡面的災民:某某人你是好人還是壞人?是好人就救,是壞人不要救,有這樣的救災人員嗎?人救人都不會去嫌棄對方是好人壞人、有罪沒罪了,佛救人怎麼會嫌棄凡夫有罪業?如果有一個槍擊要犯,他被警察打傷了,送到急診室來,急診室的醫生會不會給他急救?當然會!他是壞人你為什麼要救他?“壞人就讓他死了算了”,沒有這樣的醫生。醫生救人尚且不分好壞,佛菩薩救人怎麼會分好壞呢?這樣來推敲念佛往生的道理,我們很多念佛的盲點,就會豁然打開。原來,阿彌陀佛不嫌棄我的罪業,我何必要嫌棄自已呢?我何必要認為我是一個凡夫,業障很重,念佛會打妄想,怎麼可能會往生?我這一些擔心、顧慮、懷疑,都是多余的,就好像垃圾一樣,把它丟到垃圾桶,讓自己的心干干淨淨的。在機法兩種深信,一向念佛,這樣念佛,修的很歡喜,卻不要,想了一大堆,好像拿了一顆石頭往心中壓住,很難受,也是要念,不是說在懷疑、難受、顧慮,就不必念了,不必念了要怎樣往生呢?所以,念佛法門確實有很多道理,可以深入研究探討。當越了解,我們內心越快樂的念佛。

  最後一句話:“深憑而無少疑心”,連一點點疑心都沒有。不要懷疑阿彌陀佛,我們最大的罪業就是對阿彌陀佛能力的懷疑:“阿彌陀佛!我的業障那麼重,怎麼可能會往生?”這樣就是說:“阿彌陀佛!您要救我的能力太小了,我業障這麼重您救不了我。”阿彌陀佛說:“你不要懷疑我,我救你的能力很大,你業障再怎麼深,我都有本事接引你往生極樂世界,你不用擔心,你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你只要一心念佛,正念直來我極樂世界,我有能力護佑你,我有能力救度你,我有能力接引你。”

  所以,“你一心正念直來”,就是阿彌陀佛對有懷疑的人所說的安慰的話。阿彌陀佛實是在很慈悲。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選自《決定往生語錄》)

 

上一篇:信願法師:念佛往生之事無疑
下一篇:名山尋訪摘抄:民國高鶴年居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