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根法師:清明如何掃墓祭祖?真正的大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適逢連續四天清明掃墓祭祖的假期,因此今天我們就以慧淨師父著作的一本隨身書《真正的大孝》裡面所說的內容:什麼是真正的孝順?清明掃墓該如何超度親人?來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開示。

  一般講「孝道」,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可分為三等,第一等是最基本的,就是對父母盡孝養之道,使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衣食的憂慮,同時滿父母的心意,不違逆他們,表現對父母的既愛又敬,這是為人子女最基本應盡的孝道。第二種,是中等的孝道,就是本身能夠立言、立德、立功,來顯揚父母,榮宗耀祖。這二種孝道,在世間人的觀念,已經非常孝順了,使得父母不平白生下這個兒女。

  但是以佛法來講,這個還不能算孝,因為佛法是從三世因果、善惡報應、六道輪回來看整個人生,也以這樣的人生觀來談什麼是孝、什麼是不孝。如果從佛法來談,前面那二種孝還不是真正的孝,而是必須使自己的父母祖先,徹底的離開六道生死輪回,才算是真正的「大孝」,前面兩種就是「小孝」跟「中孝」,以佛法的眼光來看,這兩種孝是不圓滿的。

  那麼,要怎樣使自己的親人離開六道輪回,讓做子女的我們達到圓滿的孝道呢?就是除了在父母還沒有往生的時候,盡到孝養、孝敬、孝順外,進一步以各種方法來引導父母、親人學佛。讓親人曉得這世間的一切不過是一時因緣和合而已,每個人都隨各人的善業、惡業而流轉、投胎轉世,所以它不是永恆不變的。死後並不是一無所有,沒有解脫還要繼續輪回,它的時間很漫長。要讓親人了解這個道理,那麼親人的世界觀就不一樣了,會對這個世間持另一種看法。也就是說,固然生而為人,做父母的應該愛護、養育兒女,做兒女的應該孝敬父母,但是如何引導親人跟隨我們學佛,並依佛法而解脫生死輪回,這樣才算是大孝。

  今天大家面對親人的往生,固然是帶著傷痛來為親人做七;但是除了做七也要認真的思考怎麼做才是對親人最有利的,清明又要如何超度親人才是最殊勝的?在所有的法門中,以念佛的功德來超度亡者,是最容易、最殊勝,效果又最快速的。所謂「下手容易,成就高超」。就像《地藏經》所講的,即使一個人在世的時候,沒有遇到佛緣能學佛修行,甚至遇到惡緣而作惡多端,但是在臨終的時候,人家勸導他念佛,他起了忏悔之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也能脫離三惡道,不受過去惡業的果報。

  為什麼能這樣?因為這句名號叫萬德洪名。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所發四十八願的功德,都在這句名號裡面;經過兆載永劫時間所累積的功德,也在這一句名號裡面。同時,所為我們建設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的功德,也在這一句名號裡面;能夠消除業障、增長福德的這一些功德,也都在這一句名號裡面。

  因此,我們應以念佛來超度我們的親人,不管七七四十九天到了沒有,而在四十九天之內,就要把握每一天,盡量抽空來為親人念佛超度。為什麼?因為這四十九天中,在他中陰身還沒有投胎轉世前,是我們最後能夠盡孝道的時候;過了這個時候,要盡孝道就比較不容易了。當然,四十九天之後,如果仍不曉得親人到哪裡去,這時候我們為他繼續念佛,佛會放光明到親人投胎轉世的那一道把他救拔起來,讓他往生極樂世界。

  有句話說「入寶山絕不空手而回」,今天各位這麼虔誠,師父就送給大家一個百寶箱,百寶箱的名稱就叫「南無阿彌陀佛」。百寶箱裡面所有的「寶藏」,包括世間寶及出世間寶都在裡面,這只百寶箱就等著大家來開啟,因此請大家一定要隨身攜帶,也要隨時拿出來使用,而它開啟的的密碼更別忘了,就是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最後讓我們再以至誠懇切的心來稱念這句萬德莊嚴的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回向給我們摯愛的親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2011年4月3日)

 

上一篇:錢財的問題,其實是生命能量的問題
下一篇:慧淨法師:吳信叟歸去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