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幸福人生 :為人處事

 

克服自卑的4大方法和11大法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學專家卡耐基發現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生來就膽怯、害羞、臉紅的人。這些心理的異常現象都是人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因某種經歷誘發生成的。既然是後天,就是能克服。卡耐基還說:“世界上沒有一點都不膽怯、害羞和臉紅的人,包括我自己。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持續的時間長短而已。”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膽怯、害羞和臉紅的人往往對於人際關系格外敏感,也就是人家說的“臉皮兒太薄”。從心理學上講,這類人太在意別人對自己怎麼看,而對自己缺少應有的自信。不敢當眾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僅自己活得很累,也讓別人感到不舒服。

  為什麼有的人能把緊張的心理控制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幾乎看不出明顯的“症狀”,而有的人,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卻常常表現出臉紅、心跳加速,甚至嘴唇打顫呢?

  某女士是我國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用她自己的話講,在學校學習乃至後來參加工作,學習成績和專業技能可以說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可是她生性膽怯,怕與陌生人打交道,開口講話就臉紅。有時不得不隨單位或是丈夫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可是她總是感到非常不自在。最讓她感到難過的是在年初,單位要搞處級干部競爭上崗,其中一關是“施政演說”。她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最後只好放棄。她的專業和資歷絕不比人差,然而就是這個由“膽怯、害羞”組成的自卑拖了她的後腿!其實可以說她的“想法”拉了她的後腿。同時,心態的不開放、想法的單一性也是造成她自卑的主要原因。

  要想克服膽怯、害羞的種種不良表現須先改變心態,然後再進行必要的心理調試和訓練。

  克服自卑訓練法

  方法一:行走時抬頭、挺胸,步子邁得有彈性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懶惰的姿勢和緩慢步伐,能滋長人的消極思想;而改變走路的姿勢和速度可以改變心態。平時你從未意識到這一點吧?從現在你就試試看!

  方法二:抬起雙眼,目視前方,眼神要正視別人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不正視別人,意味著自卑;正視別人則表露出的是誠實和自信。同時,與人講話看著別人的眼睛也是一種禮貌的表現。

  方法三:當眾發言

  卡耐基說:當眾發言是克服羞怯心理、增強人的自信心、提升熱忱的有效突破口。這種辦法可以說是克服自卑的最有效的辦法。想一想,你的自卑心理是否多次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應明白:當眾講話,誰都會害怕,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你不要放過每次當眾發言的機會。

  方法四:眾人面前顯顯眼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有關成功的一切都是顯眼的。試著在你乘坐地鐵或公共汽車時,在較空的車廂裡來回走走,或是當步入會場時有意從前排穿過。並選前排的座位座下,以此來鍛煉自己。

  增強自信心的11大法則

  人人都能忍受災難和不幸,並能戰勝它們。有人也許不相信自己能辦得到,可是人類有強得驚人的內在源泉。只要我們加以利用,便能引領我們度過難關。我們較自己所想的更堅強。

  法則1:首先對自己抱有希望。如果你連使自己改變的信心都沒有,那就不要再向下看了……要對自己寬容,並使事情看起來容易做到。

  法則2:表現得好像自信十足,這會使你勇敢一些。想象你的身體已接受挑戰,顯示自己並不是全然的害怕。

  法則3:停下來想一想,別人也曾面對沮喪和困難,卻克服了它們,別人既然能做到,當然你也能。

  法則4:記住:你的生命是以某種節奏前進,你若感到失意消沉,無力面對生命,你也許會沉至山窪的底部;但是你若保持自信,便可能利用當時正扯你下墜的那股力量,躍出窪谷之外。

  法則5:記住:夜晚比白天更容易使你感到挫敗和氣餒。自信多與太陽一道升起。

  法則6: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沒有干不成的事情。

  法則7:我們大多數人所擁有的自信,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多。

  法則8:克服局促不安與羞怯的最佳方法,是對別人感興趣,並且想著他們。然後膽怯便會奇跡般消失。為別人做點事情,舉止友好,你便會得到驚喜的回報。

  法則9:只有一個人能治療你的羞澀不安,那便是你自己。沒有什麼方法比“忘我”更好。當你感覺膽怯、害羞和局促不安時,立刻把心思放在別的事情上。如果你正在演講,那麼除了講題,一切都忘了吧。切莫在意別人對你和你的演講如何看。忘記自己,繼續你的演講。

  法則10:只要下定決心,就能克服任何恐懼。因為請記住:除了在腦海中,恐懼無處藏身。

  法則11:害怕時,把心思放在必須做的事情上。如果充分准備,便不會害怕。

 

上一篇:提高個人修養的六字真言
下一篇:何謂護法?如何護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