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入行論講記77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要修持禅定,身要遠離愦鬧,心要遠離妄想,斷除對世間的欲望、貪欲。所謂戒定慧,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戒主要是指斷除對世間的貪欲。若是你對世間有強烈的貪欲之心,內心就無法能夠寂靜;若是內心不寂靜,就不會有寂止(禅定)。所以,斷除對世間的貪欲,這是很重要的。之所以身要遠離愦鬧,也是為了能夠斷除對世間的貪欲,為了內心能夠寂靜,沒有別的。貪欲心是輪回的根,也是一切禍害的根,所以要斷除對世間的貪欲。

  我們現在守戒也是,即使你守戒很清淨,但若沒有斷除內心的貪欲,就沒有戒學的功德。若要在自己的心相續中產生戒學的功德,就要斷除對世間的貪欲之心。

  貪欲之心才是輪回的根,才是一切禍害的根。若是你沒有貪欲,即使身處世間生活、工作,也不是輪回,也不會給自己帶來禍害。是否是輪回,主要看有沒有貪欲心。一切災難、痛苦的根源就是貪欲之心。若是沒有貪欲之心,即使你處在六道裡,身在紅塵中,也不會遭受這些災難,也不會痛苦。就像那些大乘菩薩們一樣,他們雖然也在六道裡,但是他們不屬於輪回,相續也不會被染污。轉世和轉世不一樣。佛菩薩是以悲心、願力而轉世的;我等凡夫則是以貪心和欲望而轉世的。前者不叫輪回,是乘願再來,也叫度化眾生;後者叫輪回,是痛苦的。二者的區別還是在於內心。

  顯相不會束縛我們,執著、貪愛之心才是束縛。噶舉祖師帝洛巴大師對那諾巴祖師說:“那諾巴,束縛你的不是顯現本身,而是你對顯現的執著。”同樣,顯現不會讓我們輪回,而這個貪欲心才是輪回的根。你為什麼輪回,為什麼痛苦呢?主要是因為有貪欲心。

  對世人來說,尤其對這些欲界的眾生而言,男女之間的情感是最難放下的,也是最嚴重的貪欲之心,所以下文主要講斷除男女之間的貪欲心。

  辛二(廣說)分二:一、於欲妙生起厭煩;二、於靜處生起歡喜。

  壬一(於欲妙生起厭煩)分三:一、觀察果報可怕;二、觀察本體不淨;三、觀察因有害。

  癸二(觀察本體不淨)分二:一、以同離命故觀彼不淨;二、觀察具命而觀彼不淨。

  子一(以同離命故觀彼不淨)分六:一、無有所貪之法;二、以貪而視不應理;三、以嫉妒保護不應理;四、恭敬供養不應理;五、欣喜接觸不應理;六、以貪擁抱不應理。

  丑一、無有所貪之法:

  首先要觀察對境,他是否值得貪戀?通過智慧去觀察,都是不值得留戀的,不值得貪愛的。

  月老媒婆前,何故屢懇求?

  為何全不忌,諸罪或惡名?

  為了逢遇女人而百般懇求男女媒人,全然不顧及所有罪業或惡名。

  這主要是針對男人講的。男人平時很有自尊心,很小心謹慎地不敢犯罪,也不敢造惡業,自己也不願意擔負惡名,但是當遇到對境的時候,為了心愛的女人而不顧一切,跪在地下懇求,什麼自尊心都沒有了。其實這都是不值得的,身邊多個凡夫沒有什麼好處,你所貪愛的這個女人就是個不淨袋。你之所以會如此不顧一切,就是貪心導致的。貪心重、欲望重的人就是這樣,會為了自己心愛的人或東西,不顧一切。

  大家要區分貪心與信心。貪心的對境是屬於世間的、有漏的。貪愛心是一切禍害的根,也是輪回的根,自己會因此而遭受很多痛苦。信心的對境則是出世間的、無漏的。比如,你對學佛修行有這麼強烈的追求和歡喜,這是信心。

  因為貪心,男人為了得到自己心愛的女人,女人為了得到自己心愛的男人,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平時很要面子的,這個時候面子也不要了;平時很擺架子的,這個時候架子也不要了。我們現在學佛也要這樣。學佛修行的動力是什麼?是信心。你有沒有信心,就看你為了學佛、修行,有沒有不顧一切。“為了學佛,為了修行,我當牛做馬都可以;為了學佛,為了修行,我身敗名裂都可以;只要能學佛修行……”

  貪心、欲望尚且會有那麼強大的力量,若是你真有信心和希求正法的心,應該也是一樣會產生強大的動力,不顧一切。

  我們現在沒有信心,所以雖然在學佛修行,但還是顧忌這個,顧忌那個,考慮這個,考慮那個。對我們而言,自己的貪心、欲望有這麼強大的力量,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所以它是真實的;但是自己的信心是假的,因為沒有這麼強大的力量。觀察一下自己:你無論是為了忏悔,還是為了獲得成就,是否有那麼用心地跪著向誰求過?你為了女人可以跪三天三夜,你為了忏悔,跪過三天三夜嗎?沒有。有這個精神嗎?沒有。為了女人,為了世間的利益,你什麼都可以不要,哪怕冒著再大的危險,甚至傾家蕩產也行。而你為了學佛修行,是否能做到這一點?

  貪心和信心二者在對境上是不同的,前者的對境是世間的、有漏的緣法,後者的對境是出世間的、無漏的功德,這是差別。除此之外,二者對對境的那種喜歡、需求應該是一樣的。貪心、欲望有如此強大的力量,我們的信心也應該是這樣的。若是真有信心,應該也有這麼強大的力量。所以,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貪心,去思維衡量自己的信心:自己有沒有這麼強大的信心?

  縱險吾亦投,資財願耗盡,只為女入懷,銷魂獲至樂。

  除骨更無余,與其苦貪執,非我自主軀,何如趣涅槃?

  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哪怕有喪命等危險的地方,我也要進入並為此蕩盡財產。人最喜歡錢財,但是為了女人,這些都可以不要,再危險也不顧及,就是傾家蕩產,也心甘情願。如此而做只是為了懷抱盡情享樂的女人。所謂的擁抱,都是一時的快感而已,只有害,沒有利。你不顧一切地去擁抱的,就是一堆血肉、一架骨骼。如果仔細觀察,這裡沒有一樣是干淨的,沒有一處是值得貪愛的,但人就是這樣愚癡顛倒。

  關於偈頌中“非我自主軀”一句,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第一種,可以解釋為“不能成為我自主與我擁有的這個女身”。

  第二種,也可以這樣解釋:你所貪戀的女子就是一個不淨袋、一個五蘊的綜合體,是以分別心假立的一個東西。若是你去執著,把它視為真有,把它視為恆常,把它視為快樂,這叫邪見,這叫執著。它本身是無常的,不是實有的,但你把它視為實有了。它本來是一個不淨袋,但是你把它當作一種珍寶。它是一切痛苦、禍害的根,而你把它當作一種快樂。可見,你的見解不符合實相真理,所以叫邪思邪見。

  符合實相真理的才是正知正見。它原本是無常的,從小變大,從少變老,這個變化的過程是屬於粗大相續的變化。為什麼有粗大相續的變化呢?因為有細微剎那的變化,這是它的因,它的根本。若是沒有細微剎那的變化,就不會有粗大相續的變化。一個女人由小變大,由年輕貌美變成老態龍鐘,這叫粗大相續的變化。它的根本是細微剎那的變化,都是在剎那剎那當中變化的。只要是剎那剎那當中變化的,就是假立的。

  她就是五蘊的綜合體,就是因緣和合的東西,不是實有。我們通過智慧去觀察,找不到一個實有的東西,都是假象。她就是一個不淨袋,就是一堆血肉,不能吃,不能喝。她是一架骨骼,不能當床,也不能當椅子,沒有任何用處。若將這個身體扔在天葬台,則是一具令人恐懼、根本不敢接近的一具屍體。其實屍體不可怕,可怕的是“活屍”——還能動,應該更令人恐懼。在天葬台上放著的這具屍體不能動,也不能加害你,但你肯定看都不敢看,轉身就跑。這是你以前喜愛的那個人啊,是你不顧一切追求的那個人啊,現在為什麼不敢看,落荒而逃呢?你肯定會說:“那不一樣。以前她有氣,還能動。”其實,當她有氣、能動的時候,應該更令人害怕,因為她有靈魂、意識,被貪嗔癡慢疑等煩惱駕馭和控制,若是你不小心得罪或傷害了她,她肯定會報復你,肯定會傷害你,多可怕呀!而這具屍體已經沒有這個能力了,這時你應該多去看看,多去抱一抱。如果她真正值得貪愛,你就應該這樣做。

  對這樣一個不淨物、禍害之根,你卻把她當成清淨的,當作快樂,這就是愚癡。為什麼會這樣?就是不明真相,不明真理。貪欲就是由無明生起的,無明愚癡是貪欲的根。如果你不無明、不愚癡,知道這是無常,知道是假象,知道是不淨物,知道這是痛苦的根,就行了。若不無明,不愚癡,你自然就不會有貪欲了。

  這個科判是“無有所貪之法”,若是以第二種方式進行解釋,更符合此段義理,而且與後文的內容更通順。後文“何如趣涅槃?”可以解釋為:這樣你怎麼能趨入涅槃呢?若你不無明、不愚癡,沒有貪欲心,就可以趨入涅槃;若是你無明愚癡,生起貪欲心,就無法趨入涅槃,還要繼續六道輪回。

  貪欲、貪戀的根本是無明愚癡。若是想不無明、不愚癡,就需要有無我的智慧。有了這種智慧,貪欲心就沒有了,也不用輪回了。若沒有了貪欲心,面對對境時,肯定是以悲心而看,以救度她的慈心而去接觸,這樣就沒有事了。

  丑二、以貪而視不應理:

  你覺得是清淨的、快樂的,因此帶著欲望,以貪心去看她,這是不應理的。

  始則奮抬頭,揭已羞垂視。

  葬前見未見,悉以紗覆面。

  當初把她娶到家裡時,為了看清她的容顏,而努力使她抬頭,她卻羞澀地向下垂視不讓看。當時印度有習俗,用面紗遮住臉。你第一眼就想看到她的臉,甚至因為看不清楚而心裡著急、煩惱。

  其實沒有什麼可以看的,若是有,你就到天葬台、屍陀林看看吧。

  昔隱惑君容,今現明眼前。

  鹫已去其紗,既見何故逃?

  希望見到昔日迷惑你的那張面孔,如今明明擺在面前,屍林中的鷹鹫已經扯去了她的面紗。既然已經見到了,為何要驚慌失措地逃跑呢?

  若是真有可看的,真的有那麼好,現在已經擺在了天葬台上,為什麼不多看看?為什麼不再去擁抱擁抱呢?人就是這樣,不讓看的時候就想看,不該看的時候就去看,讓看的時候不看,該看的時候不看。這個時候應該多看看,對生起厭離心有幫助,能生起厭離心,但是,一眼都不敢看,就跑了。

  以貪心而視不應理。《贊戒論》裡講過,以貪心看一眼,將來下地獄,然後往眼睛裡撒熾熱的鐵屑。以貪心看,是造業;以悲心看,是功德;以平常心看,既沒有罪過,也沒有功德。不能以貪心看,不然就會覺得很清淨,很快樂,覺得好,有這種戀戀不捨的心態。這樣你內心當下就不自在、不清淨,就會受到影響而不理智了。為什麼會不顧一切?就是已經失去理智了,相續已經被染污了。貪心特別重或嗔恨心特別重的時候,就像是瘋子,因為不理智了。

  丑三、以嫉妒保護不應理:

  昔日他眼窺,汝即忙守護。

  今鹫食彼肉,吝汝何不護?

  有些人吝啬,別人看一眼都不行,這樣去保護她的身體是不應理的。如果值得吝啬,值得保護,她被送到了天葬台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吝啬、不保護呢?那個時候可不是被看一眼或碰一下,而是被鷹鹫、豺狼之類啃食……這個時候你應該去保護,若是她真值得保護的話。

  丑四、恭敬供養不應理:

  既見此聚屍,鹫獸竟分食。

  何苦以花飾,殷獻鳥獸食?

  為了這個身體,我們吃飽穿好;天天忙碌,天天造業,不是為了靈魂,而是為了身體。其實這都是不值得的。因為死了之後,這些都是鷹鹫、豺狼等動物的飲食。

  為它付出,利用人身去承辦解脫、承辦眾生的利益,這是可以的。如果人身不能用到這件事情上,沒有這樣做,那麼它就不值得恭敬供養。為了保護自己的身軀,別人隨便看一下或碰一下都不行,這樣吝啬、保護它,給它吃好的、穿好的,給它抹這個、抹那個,給它戴各種裝飾,都是不應理的。

  丑五、欣喜接觸不應理:

  若汝見白骨,靜臥猶驚怖。

  何不懼少女,靈動如活屍?

  在屍陀林、天葬台的時候就害怕,覺得髒。其實那個時候沒有什麼,不能動,什麼也做不了,就是一具屍體。為什麼對活的屍體不覺得髒,不覺得害怕呢?人就是這樣顛倒。這就是執著,也叫貪戀、貪愛。

  活著時是一具能動的屍體,死時則是一具不能動的屍體,是一樣的。若是死屍髒,活屍也一樣髒,哪裡有清淨的?大家觀察一下,頭發、指甲、皮膚、血肉,還有內髒、骨骼……沒有一個清淨的,沒有一樣東西是能用的,統統都是不淨物啊!有的人還經常覺得這個髒,那個臭,其實自己已經夠髒的了,自己已經夠臭的了。也許你覺得屍體不好,有臭味兒,那活著的時候就沒有臭味兒了?臭味兒更大!屍體沒有靈魂,而活著有靈魂的“屍體”更可怕!所以說“欣喜接觸不應理”。

  丑六、以貪擁抱不應理:

  昔衣汝亦貪,今裸何不欲?

  若謂厭不淨,何故擁著衣?

  在天葬台的這具屍體,沒有衣服遮蓋,你卻不敢擁抱。她活著的時候,你不覺得髒;變成了屍體,卻覺得髒。若是你覺得肉體髒,那你想擁抱的就不是身體,而是衣服,為什麼不擁抱衣服呢?為何要去擁抱這個人呢?若是你擁抱的不是衣服,而是這個人,那就到天葬台,這個時候沒有衣服了,你就去擁抱吧!

  子二(觀察具命而觀彼不淨)分三:

  丑一(髒物現前)分二:一(貪分別之髒物不應理)分三:

  卯一、破貪口水:

  糞便與口涎,悉從飲食生。

  何故貪口液,不樂臭糞便?

  口液和糞便都一樣,都是由飲食產生,都是從“不淨袋”的身體裡流出來的。你為什麼不喜歡糞便,卻喜歡口液呢?

  人就是這樣顛倒,其實都一樣。若是喜歡口液,也應該喜歡糞便;若是不喜歡糞便,也不應該喜歡口液。

  什麼叫干淨或不干淨?“干淨”“不干淨”等都是自己的分別念,覺得干淨就是干淨,覺得不干淨就是不干淨。我給大家講過,人民幣是最髒的,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嫌棄過人民幣,即使它再髒,我們也喜歡,甚至認為“人民幣從來不傳染疾病”,這都是心的作用。所以,作為修行人,不用顧慮那麼多,讓自己的心自在一點。淨與不淨就是種概念,沒有別的。

  卯二、破貪所觸:

  嗜欲者不貪,柔軟木棉枕,

  謂無女體臭。彼誠迷穢垢。

  迷劣欲者言:棉枕雖滑柔,

  難成鴛鴦眠,於彼反生嗔。

  如果說喜愛的是女人的柔軟所觸,不是別的,那為何不貪柔軟的木棉枕?木棉枕夠柔軟的,女人的身體有臭味兒,木棉枕還沒有臭味兒,散發的是香味。你應該去觸摸它、擁抱它,這是合理的;你不應該去觸摸、擁抱女人的身軀,因為身體有很多不干淨的東西,有臭味兒。但是這些愚癡者不願意去擁抱、觸摸木棉枕,說木棉枕雖然滑柔,但“難成鴛鴦眠”,跟它不能過夫妻生活,對它生嗔怒。可見,你說自己喜歡女人的柔軟所觸,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若謂厭不淨,肌腱系骨架,

  肉泥粉飾女,何以擁入懷?

  假設你對不淨物沒有貪戀,為什麼將骨骼連成的、肉泥敷面的女人擁入懷抱呢?若是你說不喜歡不淨物,你為什麼要擁抱女人呢?

  汝自多不淨,日用恆經歷,

  豈貪不得足,猶圖他垢囊?

  你自己的身體本來就具有許多不淨物,對此你恆常享用它,為何還要貪婪希求其他女人骯髒的臭皮囊呢?不僅抱著自己這樣一個不淨物,還希求身邊多一個不淨袋;自己是個凡夫,煩惱重重,偏偏還要再找一個凡夫。這樣,只能增長煩惱。

  卯三、破貪身肉:

  若謂喜彼肉,欲觀並摸觸,

  則汝何不欲,無心屍肉軀?

  所欲婦女心,無從觀與觸,

  可觸非心識,空擁何所為?

  若說自己喜歡的不是肉體,而是心識。心識不能觀看,也不能擁抱,既然如此,你為什麼要那麼執著地觀看其他女人,擁抱這些女人?你所接觸和擁抱的這個身軀並非心識,為何還要擁抱它呢?

  寅二、譴責具迷亂者:

  不明他不淨,猶非稀奇事,

  不知自不淨,此則太稀奇!

  你不明白他人的身體不淨的本性,不是很稀奇;但你不明白自己身體的不淨,這真是太稀奇!好好地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沒有一處是清淨的。

  汝執不淨心,何故捨晨曦,

  初啟嫩蓮花,反著垢穢囊?

  若說:雖然身體具有不清淨的部分等,但對於具足圓滿顏色、形狀、味道、所觸這些方面有所貪執。也就是說,雖然自己和他人的身體有很多不清淨的東西,但是也有一些圓滿的顏色、形狀、味道、所觸,這些值得我貪愛。

  既然如此,陽光下新鮮的蓮花也具足圓滿的顏色、形狀、味道和所觸,你為什麼不去喜歡它,不去擁抱它呢?他人的身體哪有圓滿的顏色、形狀、味道、所觸啊,這都是迷惑,沒有一處值得貪愛。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326集)
下一篇:印光大師:念佛時突然有妄想怎麼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