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何為三界,何為六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界

  梵語trayo dha^tavah! ,巴利語tisso dha^tuyo。(一)指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階級;系迷於生死輪回等生存界(即有)之分類,故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領域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苦海。(一)欲界(梵ka^ma -dha^tu ),即具有YIN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二)色界(梵ru^pa -dha^tu ),色為變礙之義或示現之義,乃遠離欲界YIN、食二欲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其眾生皆由化生;其宮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從初禅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十八天。(三)無色界(梵a^ru^pya -dha^tu ),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

  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無一物質之物,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禅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三界可細分為二十五有(界),若將色界之那含天析而為五(即五那含天),則共為‘二十九有’。其與九地之關系,如下表所示:

  此三界之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屬迷界,系眾生生死輪回之趣,故為聖者所厭棄。法華經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即勸三界諸有情莫以三界為安,當勤求解脫。〔南本大般涅盤經卷十三、俱捨論卷八、品類足論卷五、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五、瑜伽師地論卷四、大智度論卷二十一、華嚴經孔目章卷二〕(參閱‘九地’132、‘色界’2545、‘欲界’4653、‘無色界’5083)

  (二)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對治道。(一)斷界,即斷除九結(九種煩惱)中除貪以外之其余八種煩惱,或斷除無明結。(二)離界,謂斷離貪煩惱或斷除愛結。 (三)滅界,謂斷滅有漏善及諸有為、無覆無記等煩惱。即除九種煩惱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順正理論卷七十二、俱捨論卷二十五〕

  (三)指色界、無色界、盡界。〔長阿含經卷八、品類足論卷五〕

  (四)指法界、心界、眾生界。此系基於華嚴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說而立。〔大日經疏卷三〕

  (五)薩滿教基本觀念之一。主張宇宙分為上、中、下三界。依各族而說法稍異。如蒙古族薩滿教認為上層世界為神靈世界,中層世界為人類、動物之居地,下層世界為死神與魔鬼聚集之世界,即地獄。在中層世界與下層世界間,復有一不可知之世界,為人死後之去處。

  【三界】

  凡夫心行,雖千差萬別,溯其本根,不外一愛二見。有情業力,雖千差萬別,究其實際,不外一惡二善三定。眾生種類,雖千差萬別,區其大別,不外一欲二色三無色。

  六道

  佛教因果報應的說法。

  佛教稱:善業是清淨法,不善業是染污法。以善惡諸業為因,能招致善惡不同的果報,是為業果。作為業果的表現形式,世俗世界的一切萬法,都是依於善惡二業而顯現出來的,依業而生,依業流轉。所以,眾生行善則得善報,行惡則得惡報。而得到了善惡果報的眾生,又會在新的生命活動中造作新的身、語、意業,招致新的果報,故使凡未解脫的一切眾生,都會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惡鬼道、地獄道中循環往復,這就是佛教所說的輪回。

  一般指天人是六道中的上乘小善果,但只要在六道輪回中扮演的角色,可以都說是凡夫,生死流傳,不能出離,如同漫漫的長夜,雖然天人是六道中的最高地位者,但還是要受輪回。一般言宇宙,是指有形世間,這有形世間為無名煩惱所包圍,所以世間為五濁惡世。在六道輪回之中,六道又分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是六道凡夫所依止的居所,凡在三界內,都要接受輪回,因此佛經說三界猶如一座火宅,火宅也就是比喻三界之中,受生死煩惱無名之火所燒。

  據經典所指出,行十不善業因緣故,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行十善業道因緣故,則生天界及人界。所謂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正直福德的靈魂所居之境界,此境界雖然享福,但是福報總有享受完的時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墮落,仍然要輪回的。

  至於阿修羅境界,就是精靈世界,停留在精靈世界的靈魂,固然生前也修善業,但,走了一步邪路,所以不能稱為「正神」,只能稱為「邪神」或「邪鬼」了,阿修羅境界的環境是最復雜,「邪神」亦有神通力,故作祟人間者,以此類為最多。 故人若有「正氣」,邪氣不能生。 人若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 因此,所謂「走火入魔」就是人先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者也。

  六道輪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回可以說苦多於樂,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脫道論來說:「戒定慧,是解脫之道,守戒的人,是威儀的意義,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亂。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覺。所謂解脫,就是離開束縛的意思,用戒為初善,定是中善,慧為後善,如此產生禅定力求滅苦,最後才得解脫六道輪回。

  六道輪回有二項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 六道輪回有四項是無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羅道」、「惡鬼道」、「地獄道」。 有形的稱為「有器」,無形的稱為「無器」。

  地獄道

  在六道之中,以地獄道之痛苦為最甚。

  「地獄道」只是一個統稱,其實它可被細分為八大熱地獄、八大寒地獄、近邊地獄及孤獨地獄四大部分。除孤獨地獄外,其他地獄均為眾生之集體共同業力所創造的。造作最重惡業者,會投生於地獄道中,經歷幾十萬億年才有可能離開此道之苦。

  地獄道的眾生,並不由母胎所出,亦非因卵而出,而是化生出的。在八大熱地獄中投生的眾生,受著各式各樣的大苦。在有些熱獄中,眾生會互相砍殺,但卻不死去,只能經年累月地忍受不斷被殺害之痛苦,完全無法出離。在其他獄中,眾生會被燒至七孔冒煙,或被肢解,又或被放入熔銅中煮至皮開肉爛。這些都是過往之惡業力成熟時,所幻化出來的慘況,苦不堪言。在八大寒地獄中,有情眾生受著不同程度之寒苦所逼,甚至會被凍封僵立幾百億年之久,卻因業力未盡而不會死去。其他地獄的各苦,衲就不在此詳述了(注:參考法師著作《生死之輪》)。總之,地獄道是六道中痛苦最大的一道

  餓鬼道

  餓鬼的痛苦比地獄略少,但比畜牲道大。如果以智力來比較,餓鬼的智力比畜牲為高。

  餓鬼道的眾生是胎生的,而且每胎便會生下幾百個鬼子。生於餓鬼道中的因緣,除了共通的不善業外,亦特別與不肯施捨助人、偷盜或見難不救之業因有關。這一道中的眾生壽量不定,有的餓鬼壽命可長達數萬人間年,長期受著因不善業力而感召之痛苦果報。

  地獄道的眾生,以我們凡夫的眼睛是見不到的。餓鬼道的眾生,則可以用肉眼得見。餓鬼散居於不同的地方,有些也散居於人間的世界。在人間的城市中,不太可能有餓鬼道的眾生流連。但在曠野中,有時晚上會見到火球或火光,這就是在黑暗中流連的餓鬼口中噴出的火焰。

  餓鬼大多承受著在黑暗中流連的饑渴不堪的痛苦,同時也被其道中勢力大者欺壓。它們可被區分為外障鬼、內障鬼及飲食障鬼三大類。

  因為過往業力,外障鬼經年遭遇種種外在的障礙,令其不得進食。它們的肚子很大,永遠不會吃飽。它們的腳卻十分幼細,猶如快斷的干柴枝般,幾乎承受不住身體的重量。在遠遠見到有食物時,它們只好跌跌碰碰地勉力向前走近,但當接近食物時,由於其業力之緣故,食物便會變為各種不能吃的東西,飲料也會化為痰、膿血或尿等不能飲用的液體。此外,外障鬼一胎便會生下多個鬼子,而且鬼子母的母性極重,愛子如命,偏偏卻找不到足夠食物來照顧子女,徒增痛苦。

  內障鬼的口噴烈火,喉如針孔般小,所以即使成功覓得食品,也無法下咽。即使它們能咽下食品,這些食物入肚後,不但不令它們感飽,反而會令肚如火燒,痛苦非常。

  飲食障鬼凡見食物,食物即變火焰、武器或種種不能供食用的東西。在餓鬼望向一條河時,全條河便會干涸,令其不得解渴。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可思議的情況發生呢?這是因為餓鬼道眾生之業力罪重而福報極低的緣故。同樣的一杯水,由於不同的業力及福報,天界眾生、人間眾生及餓鬼便會見它為不同的東西。天界眾生見水為美味甘露,福報略低一籌的人類見杯中的是平平無奇的一杯水,但餓鬼卻見它為膿尿!客觀上來說,這杯水仍然是一杯水,但因應不同眾生之業力及福報,它各別對不同眾生顯現為不同的東西。

  欲幫助餓鬼道眾生,我們可以修持熏煙施食供養法(注:見法師著作《本尊海會I》)或小施法等等。透過佛力及咒力之加持,行者可以令熏出的煙或所施的水變為救度餓鬼的飲食品,從而解除它們的痛苦。

  順帶一提,有時我們聽民間傳說人死會變鬼,這些鬼仍與死前樣子一樣,長期流連在生前故居,這是不正確的民間迷信,而餓鬼道的眾生與民間傳說所描述的鬼並不同。

  畜牲道

  相對而言,投生畜牲道的眾生是三惡道中受苦最少的。

  畜牲道的眾生,居住在陸地上的少,居於海裡的為多。從最小的昆蟲到鯨魚及大象等,都屬於畜牲道的眾生。此外,還有例如龍族及大鵬金翅鳥等我們並不常見到的動物,也都屬於畜牲類別。有些畜牲壽命只有一天,也有些可以壽命長達多劫。

  只要我們觀察陸地上的畜牲,便可略為明了此道的痛苦。在野外漂泊的動物,長期捱受寒、熱、饑、渴、被獵殺及相互啖食之苦。被人類畜養的動物,則被勞役、鞭打,更被宰殺而取皮、肉及骨等,一樣苦不堪言。

  地獄道及餓鬼道的生命,因為大苦而無暇修持佛法。畜牲道的眾生,則愚昧無智,故此不太可能明白佛法,所以亦無從修善。這其中只有極少數的畜類是例外。故此,一旦跌入畜牲道,便要痛苦地捱至業力消盡而另一過往小善因成熟,方有望再度為人。大家想一想,我們這一生中殺生多少次了,這就會導致無數次於三惡道中輪回,萬劫不復。

  人道

  眾生因不善業而投生於三惡道,而因善業而感召生於三善道之果報。在三善道中,生於天界之福報最大,修羅道次之,人間則再次之,但人間卻是最適宜修持佛法的地方。

  投生人道的痛苦,主要可被歸納為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

  對老、病及死苦,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了解。對於生苦,我們或許不太明白,亦無法記起自己在母胎內乃至出生過程所經歷的痛苦了。在母胎內的近九個月間,嬰兒所受的痛苦很大。雖然我們現在記不起了,但這不代表我們當時沒有感覺。在出胎時,嬰兒所受的苦更大。在出生後,我們連少許保護自己的能力也沒有。若不是父母的守護照顧,我們可能只會存活幾分鐘,便會被野獸吃了或者冷死、餓死了。

  老苦並非單單指老年之苦,而是指從入胎開始逐步走向死亡之苦。如果我們能活到老年,這種苦則更為明顯。在年老時,我們的身體機能衰退,走多幾步路也舉步為艱,胃口也不好,臉上的皮膚變得像猴子似的,有很多事情想做也做不來。在五濁惡世年代,年輕人不懂敬老,老人益發感到自己不受歡迎。這老苦就像一個小偷,不知不覺間便把我們的青春偷去了。對不懂佛法的人來說,老苦包含了身心之苦。對通曉佛法的人來說,心上可以不覺苦,視老化為一種自然的事,但肉體上的老苦,則仍然無法回避。

  病苦分為外在及內在病患兩種。外病是如胃疼、癌症及肺病的種種病患。它們最大的威脅也不過是致死而已,影響力只及今生。內苦是貪念、瞋恨及愚癡等煩惱。因為它們能驅使我們的身、語、意作出如殺生等種種不善行為,致令禍延長至無量劫的未來多次轉生受可怕的痛苦果報,所以它們絕對比外病嚴重。如果我們今生患了嚴重的胃病,不過是受幾年苦,頂多也不過是病至死亡而已。但如果我們生起強烈的瞋心,這便會令理智失常,甚或因而出手殺生,這便結下了多生多世短壽及投生於三惡道的因緣,萬劫不復。這一連串的多生苦報,亦只源出於一念之瞋。由此可見,心病是極為可怕的。

  有關死苦,並不單指死亡時肢節及肉體所承受之痛苦,而且包括到時伴隨之恐懼及不安。這些我們剛才在討論死亡過程時已詳說了,在此不再重復了。

  在人間投生,除了上述四苦外,還有求不得苦、受別離苦、怨憎會苦及五取蘊苦。這些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有述,衲現在也不多說了(注:可參考法師著作《甘露法洋》)。

  修羅道

  修羅亦稱為「非天」。他們的福報很大,與天界眾生相去不遠。生於此道中的眾生,於過往生中的善業力極大,卻因其瞋恨的習氣,而並未能生於天界中,只能以這種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投生。

  修羅道的眾生瞋心及妒忌心極重,常常與天界之眾生作戰,但往往大敗而返,被打至遍體鱗傷。這一道的眾生雖然福報、壽元及智力俱大,但卻因其瞋恨心而並不快樂幸福。

  天道

  天界分為欲界天、色界天及無色界天。在欲界天中,享福及壽元是很大的,沒有像人間的生苦、老苦及病苦。

  欲界天的眾生,入胎時是男女一對一對地投生於天界的花蕊中的。在花開時,他們便以天男及天女的形式化生。在天界中,並不需日、月來報時,而以花開花合為一天。這一道中的眾生一生享樂不盡,有一個佛經中的故事與此有關。在釋迦如來在世時,他有一個弟子叫「捨利弗」(梵名Shariputra),佛教中著名的《般若心經》便是為他而說的一部經文教法。這個捨利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比丘,他有一位弟子叫「海生」。海生是一位在家居士,其職業為醫師,而且醫術十分高明,受著眾人的敬重。在海生出入時,由於其高貴地位,通常都騎象而出行。有一次,海生在半路上遇到其師父捨利弗。由於他十分敬重自己的上師,他竟然不顧儀態地、連跌帶滾地由象背直接撲倒地面上向師父頂禮。所以,這個海生醫師,可說是一個敬師的模范。海生在一生中作善甚多,但卻死在其師捨利弗在生時。在死後,海生因其善業力而生於天界中。他的前生老師捨利弗,以神通升至天界,意欲為他說法教學。在見到前生為海生醫師的天男時,捨利弗正欲趨前向他說法開示,但這個天男只向捨利弗揚了一下手示意,便馬上繼續玩樂去了。這並非是因為天男不記得捨利弗。相反地,由於其業力,天男能清楚記憶其前生的事,卻因天界之樂實在誘惑太大了,以致他只能在一剎那間揚手向極為敬重的老師打招呼,便又迷失於極度的享樂之中。這個情況,就有點兒像我們在觀看極為精彩的電視節目時,親友來往我們亦只會略為應酬一下的情形。我們仔細想一想,一位本來至為敬師的人,在天界中仍然抵不住誘惑,何況是我們呢?由此可見,天界雖為六道中福報最大的一道,但卻並非修持佛法的一個有利地點。正由於此原因,我們求生於淨土中,而不求生於天界享樂。天界雖無生苦、老苦及病苦,但天界眾生在死前,一樣有極可畏的痛苦。他們的壽元雖極長,但始終亦難免一死。又由在天界投生時,他們的善業福報皆用盡了,下一生多投生於三惡道中。在死前的一段時間,天界眾生會出現天人五衰的情況,例如其身上的花會枯謝、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來自然散發香氣之身現在發出陣陣體臭及身上開始流汗。於此時,其天界友人都會遠遠避開他,任由他一個孤獨地等死。由於天界眾生自然有神通力,他們能預見下生將墮惡道。我們試想想,我們不知下一生會投生何處,尚會怕死貪生。天界眾生天生愛干淨,而且一生享樂

 

上一篇:學誠法師:為明天,你准備了嗎
下一篇:倓虛大師:一念退心,冤魂索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