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藝術 :佛教音樂

 

桑吉平措:用自然方式演唱,讓梵呗走向大眾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0.jpg

梵呗是指佛教徒(確切地說是指出家人比丘、比丘尼)舉行宗教儀式時,在佛菩薩前歌誦、供養、止斷、贊歎、修持的音聲修行法門,包括贊呗、念唱。其音樂具有通透、讓人迅速平靜下來的特點。由於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生活節奏和壓力變大,越來越多大眾人群開始透過聆聽梵呗,體會一種安靜、純淨之感。

被稱為“東方梵音王子”的桑吉平措,是中國首位從佛曲善音走向大眾的歌者。他是一位與佛教文化有著極深淵源且對梵音冥唱有著極高天賦的善音歌者,最近,他舉行了《善音雅樂》系列之“敬鏡靜境淨”情景音樂會。筆者走訪了桑吉平措,聽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聽眾講述如何聆聽並演唱出梵呗的“平靜略帶歡喜”。

讓梵呗走向大眾

作為一位從佛曲善音走向大眾的歌者,桑吉平措在古老梵呗的基礎上加入了流行的元素,填入普羅大眾更容易理解接受的歌詞,比如倉央嘉措的詩歌、自己或歌友在生活中有所感悟的語言等。“想變為什麼就先成為什麼”,他解釋這也是自己做流行佛曲的原因。“梵呗與傳統的佛曲不同,大部分佛曲讓人聆聽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悲憫的感覺,而梵呗的特點是‘平靜而略帶歡喜’,它並不是單純的音樂形式。”

“每種音樂都會與誕生地的特點息息相關,中國世俗文化一直很繁榮,民間總是熱熱鬧鬧的感覺,傳統音樂追求的就是一直隨意和寧靜;西方大多數時候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西洋交響樂就崇尚一種熱鬧與激烈。現代社會繁雜紛爭,人們就追求一種平靜安慰,梵呗恰好能帶給人們這種感受。”有感於佛經、心咒意義深遠的內容對於非佛教徒的普通觀眾聆聽、傳唱上有一定難度,桑吉平措才萌發了加入朗朗上口的歌詞、日常生活的語言對梵呗進行新的填詞。7月11日他在保利劇院舉行的音樂會上,他將演唱《相見》、《綠度母》、《禅韻》、《蝶花》、《點燈》、《鐘聲》等歌曲就屬於大眾易於傳唱的類型。當問到梵呗有無特定的分類時,桑吉平措表示,“沒有分別的東西”就是梵呗最大的分別,“誰都可以演唱,也能感染很多的人”,這也是他認為梵呗可以走向大眾的基礎。

用自然方式演唱

許多音樂圈的專業人士都對桑吉平措演唱梵呗善音的唱法感到好奇,因為他的唱法“自成一派”,真假音過渡自然,甚至能在兩種長調間自由轉換。有人曾經想在他演唱的時候仔細聆聽他真假聲的換聲點在哪裡,反復聽了好多遍都沒有找到。在演唱初期,他曾經拜過一些老師,但有的老師說他不適合唱歌,有的說教不了他,一位老師告訴他,他的“混聲”條件很好。桑吉平措說,“投師無門”,自己更多就是模仿與自學。小時候家人會拉二胡和馬頭琴,他就模仿馬頭琴的聲音。對於聽過的樂器聲,他都可以模仿得很像。

在演唱了許多梵呗善音的曲目之後,他自己發現並總結了一些屬於他自己的方法。比如,要展示出梵呗“平靜略帶歡喜”的特點,他感覺就要用一種“中”的唱法,即“中庸之道”,聲音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沒有分別。他打個比方說,人類在兒童時期,聲音、身體的構造都沒有分別,聽不出男聲女聲,這就是人的一生“純粹”的階段,孩子很容易快樂,也很平靜,不會有過多的糾結欲望,這時候孩子的聲音最為自然。還有就是要“放空”去唱,人的聲音會揭示當前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態,如果帶有太多顧慮去演唱梵呗,就失去了平靜安穩的意味。他還是以孩子為例子:“嬰兒啼哭,那麼小的身體能發出那麼洪亮的聲音,氣息很足,因為小孩子的身體是通的,聲音共鳴就會很大。鳥兒嘴巴那麼小,鳴叫聲清脆而且有很強穿透力,是因為它們用自然的方式在歌唱。”

由於從小生長的環境與自然很親近,桑吉平措認為與自然親近、“接地氣”對於一個歌者的演唱非常有幫助。學會適應自然,就會發現規律。他非常喜歡自然,通過觀察自然、模仿自然事物的發聲,慢慢發現許多發聲、呼吸的規律,比如小鳥歌唱的穿透力在於集中,氣息的均衡通透會去掉真假聲轉換的“坎”,能達到高低音的自然轉換……有人評價桑吉平措的演唱有“立體聲”的感覺,最令人好奇的是他發出這種渾厚“立體聲感”的聲音時,嘴唇是閉著的,與傳統聲樂中的“打開”正好相反。對此,從來沒有正式拜師學習聲樂的桑吉平措解釋說,雖然兩者看起來不同,但都是基於體內“通道”共鳴腔體的打通,區別的只是打通的方法不同,傳統聲樂是使用技巧與方法,他用的則是呼吸訓練來達到氣息貫通的自然方式。

隨附:桑吉平措的感悟筆記(善知識)。

“蓄之以道,養之以德。” 讓佛教文化更好的服務於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

桑吉平措的感悟筆記77:

1、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當你擁有更多的智慧時,一切障礙皆不存在,智慧包含了:慈悲(理解一切,原諒一切)歡喜(你和所有生命都是一體的,怎麼愛自己呢?和睦自己的身體;並讓自己更開心快樂)。

2、女人如果做到善良,溫柔、勤勞,就是度母,就是聖母,就是至美,觀音菩薩幻化女像,是為了更快的用慈悲和美麗度化這個婆娑世界的你我,激發慈悲心,覺悟自己的良心,如果看到善良,溫柔,勤勞的,媽媽、姐妹、妻子、女兒時,你經歷的度化一定是,責任,堅強,包容和愛,度母的度化不就是最快的嗎?

3、女性的光芒不是因為她們的五官多麼精致,身材多麼火爆,多麼妖艷。而是付出了多麼偉大的奉獻,付出了多麼包容的愛。我想未來人類的明星就是愛!每個人內心不可替代的明星就是付出愛的生命。所以,所有生命的母愛都是刻入骨髓的。

4、無論是圖畫,美景、音樂、還是贊美的語言,都會讓你心生歡喜,既然你體會得很舒心,就把這些施捨給他人吧。分享給別人,讓別人也歡喜,這個過程就是加持力。加持力是讓他人歡喜的過程,充滿美好,看到他的美好。你的舒心又是多麼美麗,這個過程又給了自己加持力。

5、突然想到,每一個下一秒,面對的不要挑剔,遇到什麼,吃什麼,遇到誰就感知誰,放下,有時候就是隨自己的緣。是我的緣,就順其自然。

6、心裡有美還能融入美的時候就是心在佛界。佛國不就是美的沒有瑕疵嗎?與心有關,心念不正的人沒有包容,會挑剔分別,多美的東西都不能夠讓它歡喜心。如果自己親生的孩子你看他哪裡都美是因為你包容他一切,別人的孩子一樣對待,父母為佛,佛就這麼對我們的。彼此包容就會在一起,習慣了就分不開了。

7、這兩天到處充滿這感恩母親的話題,到處回憶著母親的陪伴,有個詞語"能說會道"(說)是動詞,其實(道)更是動詞,說是意,道是行為!雖然天下母親不求你我的陪伴,但是能道,給予她們,說,還是用來傾聽她們吧!愛就要走近她們,讓她們繼續感受母子連心更近一些,孩子的心是做出來的感動!

8、朋友講到愛這個字,或許太多人想到男女相愛,現代這個環境中,不是為愛癡狂,而是為欲望,自私的去為對方索取和要求,愛是個包容詞,動詞的時候稱作付出和奉獻,當你說愛某某的時候,說明你的心是要對他付出或奉獻了,如果要求所愛的要反饋或回報給你,那就是欲望,欲望的大小,也決定了因果大小。

9、好好積德行善,你看到的往往是不公平,其實最公平,人生下來就因環境和修來的本象不同,要把握自己,用好這免費的時間和空氣,別人沒有浪費你我時間的能力,只要做到行善,一切都有因果,或許你幻想過天堂,但是你沒有去過地獄,或許你逃避地獄,但是腳下的步伐拐角就是兩扇門,修好定力,你我一樣。

10、人生中父母給予的教育和禮儀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父母不是你人生中最久遠的緣分,自己行走需要感悟太多,如何與他人一起行走,這點至關重要,也是你我一生的課題,每個人都由自己世界觀的改變而不同,得到過愛的人,會愛別人,從而得到更多愛,所以學會接受愛,也是學習了愛,傳遞它,就是平靜歡喜。

11、欲望的爭搶,不是為了不痛苦,而是搶到了新痛苦。隨著時間慢慢蓬發慢慢沉靜。看當下,哪裡有年輪分別,只不過欲念大小心裡存,靜觀自心,清理,理清。

12、佛講的包容,是用智慧,講的無分別,是對待正念,縱容就會自嘗惡果,就像最近的新聞一樣,當孩子縱容後,不僅自己嘗惡果,還牽連其他。佛也有金剛的一面,一位師傅曾講,我們不求沒有災難和逆境,要求自己能夠戰勝災難和逆境!我也在想,自己時刻戰勝自己的魔性,也要用好魔性來戰勝魔性。

13、信佛之前覺得這個世界真可怕,信佛之後才覺得這個世界太可怕,幸運的是佛是教育,給了智慧面對的方法:)離佛多近離魔也近,修自己的念力心力。。。信是相信信任,是實踐這種教育和感悟後更加的謙卑自己,還有太多教育和引領。路不是繞的,繞多了也不是不好,萬象在心記,也由心忘。心在想裡事在人為。

14、不歡喜是因為沒有得到和滿足你的欲望,歡喜並不是因為得到,是當下的滿足。心在哪裡呢?應該就在當下吧。每天都很舒服的身體其實也在醞釀著病痛的爆發,舒服的時候很少人想到運動,運動的時候可能會思念慵懶的感受,所以多運動雖然勞累,但會驅散隱藏的病魔。或許,心念可以靜止,身體需要行動。

15、這個世界最包容最沒有分別心的是空氣,永遠不會因為他好多給他幾口呼吸,他壞少給他幾口呼吸,虛空什麼都可以包容得下,空性,空念。空空。

16、當夢境與現實過渡的那一剎那,似醒非醒,夢裡時跟隨意識,醒來時主宰意識,所以我們是幸運的,美好的夢都是跟隨的誘惑,夢不好也感受不到疼痛,現實中我們遇到再真實,都是自己意識主宰,所以起什麼心就要嘗受什麼果的過程,果好吃與否,過程還是真實的自我主宰。先喝水吧,沖刷過去呢?還是灌溉未來?

17、心存善念,招來善緣。境由心變,如果你想經歷美麗的明天,一定要想到明天就是美麗的,經常,剛要想到一個人的時候他卻打來電話或發來信息,一定要相信思維的力量,什麼最大?佛經告訴我們願力最大!好的願力,因為好的願,做到善,會來的,嘗試吧!就像這尊綠度母,我總會想她,一年後就來到我的身邊。

18、為什麼說父母是佛?因為他們用盡一切希望你好,用盡生命的心去愛你,不管你做了什麼,父母的愛是第一時間就到的,不離不棄,我想我們用父母對我們的心去愛世界,做到了,就是佛性,但是佛有金剛的一面,包容你,不縱容!所以孩子做錯了事,需要家法!有信仰的人為什麼歸一法,就是要警醒你時刻做善!

19、魚兒放生大海,給它們新生的自由,在這天水山之間的祝福。這個世界魚龍同在,但都可以被大海包容,海水雖苦,升騰後就會甘甜。

20、精神世界需要補充能量,就像人的一日三餐一樣。身體健康要連線精神健康,吃飯時間很短,就可以滿足著身體,精神食糧很長,或許一直到不再輪回,它都會在延續著。

21、此時的藍天,心裡還有什麼包不下的呢?難道還不能心生希望嗎?如果你對未來有希望未來就會收到你的希望,也會與你相見。一個天天把詛咒解不開的人,不是未來不要你,是你根本無法走下去。解開在一念之間。解開也只有靠自己這一刻的心。

22、美,一定要分享,總這樣做,會發現收到更多美的分享。

23、如果你一直等著被喜歡被愛,不如試試先去喜歡先去愛,因為因果,如果被愛被喜歡,卻只會享受單一這個過程,那就在耗自己的福報了,這樣更應該去愛去喜歡,因為愛你的人一定也會喜歡你的喜歡,被人喜歡,是歡喜,讓喜歡你的人喜歡你做的事,是更歡喜,什麼事才可以做到這樣的結果呢?~~~善事對嗎?

24、以我的審美,什麼樣的人最好看,最漂亮最帥最有魅力和吸引力呢?應該是愛笑的人!

25、當遇到冰冷的雨時,才感受到一把小小的紙傘帶來的溫暖和依偎。只有下雨的時候,才會想起這種依偎帶來的美麗。

26、幸福就是感恩的時候,感動的味道。

27、善不分大小,只要有心,做了就是大善。小事做多了就是大事了。

28、照鏡子先去喜歡自己,再希望自己被喜歡,不挑剔別人是給自己,留出一步海闊天空。

29、生活在重復,不生就不滅了,不生活了就不重復了,既然重復就享受重復,開心來自於知足感。

30、光,給每一個生命色彩,帶來歡喜和溫暖。生命真的是色彩生出來的。光明這個詞稱為贊美,不僅僅代表了溫暖和美好,更是代表了愛。太多生命跟隨光芒的力量,前行,綻放。

31、有時候歡喜來自忘記,所以人不帶任何記憶而來,那麼平時也不需要深刻記憶什麼,以免惹來貪嗔癡,啥事別放那麼重,每天給自己一個刷新的過程。

32、怎樣感動他人?用溫暖他人的心感動自己。

33、每天面對著世間萬物,風雲變幻,念念感受,慈悲心不是一時的,而是一世的。

34、如果非要裝,一定要裝好人,堅持裝好人,養成習慣了,就成就了。

35、人要學會"吃虧",有時候是種付出。如果你希望所有的都是免費的,那麼你也必須是免費的了。

36、真正的佛是教育,是做到,做到才是信仰的善果。

37、執迷與開悟;不迷不悟,小迷小悟,大迷大悟。如果說執迷不悟,只是時間和空間的相遇並未來到。只是無數次擦肩而過時的舊夢,總會蘇醒。

38、渺小的我們,總有大大的希望,要修行大大的包容,大大的心量,小小的微笑,變成大大的歡樂。

39、花開的季節學會萌發美的心情種子,但是花開的聲音不是用耳朵聽的,開放的時候只需要你用愛來歡迎和陪伴。

40、每一朵花花世界,都供養了愛的芬芳,每一片絢麗晚霞,都映射了溫暖力量。

41、花兒不為賞者開,卻為賞者開。賞者不為賞花來,卻為賞花來!

42、風動,自由。海浪打開心扉,綠地注入慈悲。

43、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但我們忽視了它容與淤泥並同生與淤泥。感恩與淤泥不僅僅提供了養分,更賦予了蓮花的聖潔。

44、佛陀帶著歡喜而來也帶著極樂而去,並沒有宣揚悲戚,滄桑,分別,應該,或注定。所以慈悲不是楚楚可憐的樣子。是給予,溫暖,向上,幽默,歡喜。借助這些來養成習慣傳遞給每一個生靈。

45、人需要像欣賞美景一樣去欣賞眾生!也要把你盡量讓他人歡喜的心給予眾生!

46、人的內心高貴,就會生產出利益眾生的一切。

47、人要學會把面對的過往,來與自己溝通對話。善良不等於慈悲,慈悲是善良之後的修行和顯像。

48、我們都在同樣的時間在做不同的結果,你做的我做的我們都不需要想到未來,未來會看到你面對的態度來迎接你。

49、感恩是彼此的,才會有完美的伙伴以及精神延續。

50、信仰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深入的,可以很多人種下種子。

51、人總要擁有些缺點,讓他人來補償,這才叫完美。

52、有朋友說付出了很多,沒有回報。我告訴他已經得到回報了啊?每天都安康!

53、得到與得道:得到的人要修得道,得道的人自然容易得到!

54、成功一定是建立在道德之上,而成功的定義應該是讓更多的人和生命更舒心。

55、一切存在的事物,優缺點並存,可是給出去的都是最好的,堅持把美麗的優質的釋放給予出去,時間久了,就是一個品牌——名牌。

56、修行?或許就是一件又一件我的不喜歡變成喜歡。不理解變的理解,不高興變的高興,讓刻意變的隨緣。

57、高貴而不是高調,但低調並不廉價。

58、太多人注重一個人外表好不好看,而不是他的心好不好。心好的人難看不了,心若不好,外表再怎麼打扮,行為舉止都是遮不住丑的。

59、極樂世界就是歡喜世界,把歡喜習慣化就是極樂啊!

60、心存善良,更生滋味。

61、內心的信仰,給予和施捨;外表的信仰,渴望和得到。

62、一個生命的可愛,來自與奉獻生命的善愛與溫暖,生命的意義又在於維護和平的祈禱,我們這牢籠般的身體正是那傳遞善愛和溫暖最自由的法器。

63、如果行善積德,這個世間不講分別,區域界限,是因為一切皆因果,是因為大千世界皆同等。

64、祝福萬物,就是回向自己。真心祝福別人時,你會發現在你身上更應驗你對他人的祝福。罵人詛咒他人,也是給自己下了一個結果。多多學會贊美,祝福,歡喜吧!

65、微薄,每天好多人發正面,好多人發負面。想到曾經那句"佛需要魔的度化"所以一切感恩,一切的不歡喜來自於自心裡的魔性,佛魔都在你我心裡,開發哪一個?魔既然可以披著袈裟刺痛佛,佛也可以度化魔,幻化魔的樣子啊,魔不一定丑陋,所有故事裡的妖都是美若天仙,有時候魔都覺悟成佛了,人卻成了魔。

66、每次聊天,大家彼此分享,說到網評,我想現在網評多了很多關愛,謾罵少了。或許沒有信仰和教養,年少無知的時候才會出現謾罵吧,成長需要過程,不過咱漢地的名人哪一個是誇出來的?佛家因果說,罵他你造口業,誇他你積口德。害人一定害己,學會贊美別人,會有另一片歡喜果實,一切宗教都是覺悟自省和愛。

67、我想藝術就是把你面對的大自然,面對的溫暖歡喜,面對的正氣凌然,組合成精華,奉獻與分享。

68、佛法是教育方法,更是難信之法。因為太多障礙面前信心很容易退化,這卻又是成就之階梯。真正去理解,就像每一天輪回中親身體會的,才顯得更加深切。有人問為什麼要成就?佛說:修身、悟道、助人!

69、 心裡有誰,就會招誰。給他人舒心,會發現自己最舒心。人若做成大事,格局很重要,成就大能量的人都需要注入太多路途中拉你一把的人,不管他能拉你多遠,人在旅途,一切隨緣。

70、夢裡看到許多人多變的身體和表情,其實把所有人當作鏡子,是種修行方法,人每天見到自己的次數是最少的,記住自己的時間只是照鏡子的一面,然後會快速忘掉自己的樣子,當看到別人喜怒哀樂時,如果會對應到自己的喜怒哀樂,就是修心。但是對著鏡子的時候,大多人是平靜或微笑的。

71、在這個世間,任何的所謂得到(人,事,物)都是短暫的,只有釋放出去的愛才是真正得到的,無時間和空間的,你所無法想到的世界。在有時間和空間的當下,把自己釋放愛變成習慣和本性,就是最美的一場夢。

72、天和地,藍和綠。光和氣,容一體。雲和湖,同為水。夢和醒,同一體。

73、如果一切如夢幻泡影,那麼這相遇一定是佛菩薩幻化給你的禮物。

74、佛不是求來的,是醒(省)來的。

75、如果說大海是菩薩的眼淚,那麼眾生的欲望也如此的永不干涸。眾生的輪回不止,菩薩的眼淚不止。

76、每個生命的美來自於欣賞它們的心,修的就是那顆心。

77、面見實虛事,內見歡喜心,生死輪回盡,善真流古今。

 

上一篇:凶財治不好真病
下一篇:增長福德的行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