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宣講於2016年5月17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是極樂法會的第五天,大家應該觀察自己,也可以問問自己“極樂法會已經第五天了,自己有沒有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有沒有成就?”對於利根者而言雖然時間很短,只有七天,但是仍然可以跟無量光佛、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可以獲得成就。
實際上自己就是法界,法界就是自己,如果自己能跟法界相融,就是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阿彌陀佛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其實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成佛的這個色身,不是究竟的阿彌陀佛,不是了義的。究竟的阿彌陀佛,了義的阿彌陀佛是整個法界、一真法界。當你和法界融於一體的時候,就跟阿彌陀佛一樣,也是無量光佛。
有些人經常對著天空說:“我要跟宇宙相融,我要跟法界相融……”這不是你說相融就可以相融的。當你真正明白了諸法的究竟實相,真正回歸自性了,你才能跟宇宙相融,才能跟法界是一體的。這需要證悟,需要回歸自性。不是對著天空、對著虛空說:“我要跟宇宙相融……”不是這樣的,你這樣怎麼能跟宇宙相融呢?怎麼能跟法界相融呢?不可能的事。但是當你真正回歸了自性,真正明白了諸法的究竟實相的時候,就是萬法一性,那個時候你和宇宙、和法界才是一體的。
慚愧啊,自己的根基沒有那麼好,現在無法跟法界相融,沒有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那怎麼辦?看自己有沒有找到心靈的歸宿,心靈的家園,也就是有沒有見性開悟?我們通過儀軌,在修法的過程中,都有很多引導詞,都是讓我們見性、讓我們開悟的。有時候我們總是著相,只想、只看外表上的東西,沒有真正領會它所表達的真理。如果找到了心靈的歸宿,真正見性了、開悟了,也可以。
我們為什麼說輪回苦?輪回是漂泊的意思,我們的心一直在漂泊著,它沒有歸宿,沒有找到自己的家。你在人間、在天界,這是輪回吧?不是,佛菩薩也是這樣的,有時候到人間,有時候到天界,有時候到地獄,有時候到鬼道。心靈沒有歸宿,沒有找到自己的港灣,一直漂泊著,就是輪回的意思,這樣始終是痛苦的。其實沒有回歸之前,沒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心靈家園之前,都是痛苦的,一處也沒有安樂。為什麼說六道輪回中只有苦沒有樂?到處充滿了痛苦,一處也沒有安樂?因為你的心靈沒有歸宿,你的心沒有落腳的地方,這樣只有痛苦,沒有安樂。
你可能會想:“也不是啊,我雖然沒有見性,也沒有回歸自性,但是有時候我很快樂,世間還是七分樂三分苦吧?”不是,連七分樂三分苦都不是,沒有快樂,只是我們把苦當成了樂。
以前給大家講過地獄的眾生,他們被獄卒們懲罰,被鐵錘擊打的時候(有時候一些業力是不好說的),會昏迷過去,暫時感覺不到那些特別粗大、難忍的痛苦,這對他們來說是最快樂的時候,也是最好的狀態。但是昏迷的狀態哪有快樂啊?昏迷的狀態中哪有什麼好啊?但是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好的狀態,其實是把苦當成樂,根本沒有快樂。那是不是說人間沒有快樂了?不是說人間沒有快樂,而是輪回中的人沒有快樂,心靈沒有找到歸宿的人沒有快樂。以前講過由業力的牽引叫輪回,今天講心靈沒有找到歸宿也叫輪回,這樣的人是痛苦的。就像被風刮的沙一樣,一直不停地漂泊著。
有時候我們想放下,自己也覺得暫時放下了,其實都沒有真正放下,心還會飄起來,這都是不究竟的。有些人說:“其他的我都放下了,唯獨沒有放下兒子。”“我其他的都放下了,唯獨沒有放下女兒。”一個沒放下就是一切沒放下,一個放下了就是一切都放下了。這樣說還是沒有弄明白道理。
我們說要放下放下……就好比去抓風中的一粒沙,然後按到地上一樣,很難啊!這是愚癡的做法,凡夫就是這樣的。按到地上有什麼用,還會飄起來的。只有風停了,沙自然就落到地上了,不可能還有一粒在那飄著。所以要回歸自性,自己的心靈有了歸宿,找到了自己的港灣、自己的家了,也可以啊!
法會期間每天有四座修法,大家都念著、唱著,這裡面有很多引導詞能讓你見性、讓你開悟。如果沒有去悟,就是沒有真正的去接受這樣的加持,沒有接受這樣的引導,心裡想別的去了,可能去著相上的東西了,沒有去悟,沒有真正去明白引導詞所表達的這些真理。經過觀察再觀察,如果自己的心靈還沒有找到歸宿,心還沒有找到家,還是漂泊的,就沒有辦法了。
我們對往生有多大的把握?死亡隨時都會來臨,死期不定,必定死亡。有生就有死,這個道理應該都明白,除了一些愚癡到極點的人。比如以前的皇上等,想盡一切辦法找長生不老藥,想永遠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是異想天開。一般的人都知道有生就有死,這是無可置疑的,只有極少數人有這種長生不老的想法。
但是,人都不知道死期不定,都沒想過死期不定。我們隨時都會離開這個世界,隨時都會死亡。死亡才是大事。在這世界上,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會過去,都不是問題。面對死亡才是問題,面對臨終才是問題,那個時候就難了。我們現在學佛修行,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唯一的問題。
一個真正的學佛人、修行人,知道其他的都不是問題,死亡才是問題。你能不能了脫生死,這是問題。到臨終的時候,若是沒有把握往生,今生也沒有成就,那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墮落——要麼是繼續輪回,要麼是墮落惡道,沒有別的結果。如果你沒有即身成佛,就要臨終往生。臨終的時候,如果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啊!但是如果連臨終往生都沒有做到,連這個把握都沒有,那就等著墮落吧,就等著輪回吧!
輪回就是痛苦的意思,你就等著痛苦吧!誰不想擺脫痛苦?誰不想遠離痛苦?可是,我們都是背道而馳的。真的,想過死亡沒有?想過臨終沒有?沒有想過吧!我隨時都會死亡,若是真正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能不能往生?沒有把握。往生四因沒有做到,不具備往生的條件。如果是這樣,就是要墮落了,沒有別的了。
“不能吧,我可以升天,我可以跟帝釋王、梵天王平起平坐,不錯吧!”算了吧。你升天?你有四禅八定的功夫嗎?這顆心一分鐘也定不下來,還想升天?四禅八定都是天人的境界,你沒有這些境界,怎麼能升天呢?想得太簡單了,這都是不可能的事。沒有因哪來的果?比如修無想禅,如果你真正修成了無想禅,這是因;那麼將來可以到無想天,這是果。但是這些禅定都屬於世間的禅,即使有禅定也不一定能升天,還必須要斷惡行善,需要很多的助緣才可以升天。那些神通、神變,空游餓鬼也有,升不了天。你有四禅八定這些禅定的功夫,然後用一輩子來斷惡行善,有這樣的助緣,才可以升天。
“不能上天也沒有事,我可以繼續做人,可以繼續跟我的愛人過日子,繼續跟家人一起恩愛,多好啊!”這也不一定啊!你想投生為人,要斷十種惡,行十種善,要深信因果輪回,這是屬於世間的正見。有正知正見的基礎加上斷惡行善,還要有一些殊勝的願。在這些因緣和合的情況下,才可以投生為人,才可以繼續做人。
不是這輩子做人下輩子也繼續做人,下地獄的人道眾生特別多。在人裡面,出家僧侶算是比較有修行的,但是“地獄門前僧侶多”。僧侶下地獄的特別多。“都下地獄了,那這些人是怎麼來的?”這些人可能是天上下來的,福報窮盡了,就掉到地下了,也有其他道的眾生轉世過來的。
“做人也難,那怎麼辦?”墮落,下地獄,到餓鬼道,到畜生道不難,這個人人都有份。要麼下地獄,要麼投生為餓鬼,要麼做畜生。結果只有一個:墮落。墮落是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三惡道。三惡道特別歡迎我們。尤其是末法時期,地獄的旅游做得特別紅火,現在不是都想旅游嘛,下地獄旅游的人特別多,下地獄都有份。“我能不能下地獄啊?”這點不用擔心。一定能!自己仔細觀察觀察,下地獄的因早就有了,早就具備了。
有些人說話不經過大腦,“我對往生有把握,我肯定能到西方極樂世界。”算了吧!你連往生四因都說不清楚,還說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阿彌陀佛的願大,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給我們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希望我們都去那裡,但是你要有條件,否則去不了!就像我們想去拉薩,要有條件!要麼買飛機票,要麼買火車票,要麼買汽車票。如果口袋裡一分錢也沒有,能去嗎?這不是自欺欺人嗎?不要這樣。
有些人確實說過,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人家憑什麼這樣說?因為有往生四因:能時時不忘西方極樂世界,時時憶念阿彌陀佛,心生歡喜,信心十分具足。第一個因明觀福田有了。然後晝夜不停地消除業障,積累善根,第二個因積資淨障具足了。不為自己,只為眾生修行,第三個因發菩提心有了。不能為自己,只為自己是為我,不是為眾生,那全心全意為眾生,不為自己,只為眾生,我為眾生而成佛,我為眾生而修行,發菩提心有了。只為眾生就不能為自己了,若是有一點點為自己,那就不能說只為眾生了。全心全意為眾生,成佛也是為眾生,修行也是為眾生,一切都是為眾生。這樣,利他菩提心有了,第三個因就具備了。
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隨時都准備好了,行李也都收拾好了,說走就走。阿彌陀佛來接引了,終於來了,終於可以去了,有這樣的心嗎?阿彌陀佛來接引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生病了,可能要死了,這是阿彌陀佛來接引。心裡絲毫沒有恐懼,絲毫沒有留戀,都准備好了,行李都收拾好了。第一沒有恐懼。第二不留戀,不想兒子,不想女兒,不想財產,不想老公。去見阿彌陀佛,你要有點禮物,積資淨障,很多東西到那裡可以做法供養,這才是行李都收拾好了。
“我是真心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的願都是“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我要去見阿彌陀佛”但是不真實啊!得絕症了就有恐懼了,真要離開這個世界了,還留戀。“其他沒有什麼事,只是兒子還沒成家。”“其他的還行,只是女兒還沒出嫁。”這都是借口。此岸彼岸,你真正達到最究竟的境地的時候,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但是之前不是,此岸是此岸,彼岸是彼岸。剛才說的都是此岸,西方極樂世界是彼岸,兩邊都牽掛著,這叫腳踏兩只船。這樣你能走嗎?很危險的,我們沒有意識到。要麼我們到河邊,或者到海邊,放兩只船。腳踩著兩只船開起來試試,多危險啊!我一想到這個情景就覺得太危險了。如果開走就完了,只能掉水裡,還沒人撈你,只能死。你這樣做,一定會失去慧命,很危險。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世間的瑣事都沒有放下,被困擾著,被阻礙著。這都是願不真,不是真心實意地想去西方極樂世界導致的。
第四個因具備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問題,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異口同聲說的。所以,我們要相信佛,這是真理,這樣可以說對往生有把握。若的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不能說對往生有把握了。對往生沒有把握怎麼辦?那要看是不是心急如焚,如佛法裡講的美女頭上燃火,懦夫懷裡鑽蛇一般。美女特別在乎容貌,一旦頭發燃火了,她不會等待,她第一個反應就是撲火,想盡一切辦法把火撲滅,不會等!懦夫膽子小,他突然看到自己懷裡有條蛇,他肯定害怕,會不假思索,第一個反應就是跑掉。他不會考慮“是不是蛇,會不會咬我?”
若是我對往生沒有把握,我隨時隨地都會死亡,死了之後就會墮落,墮落的去處只有一個——三惡趣,太可怕了!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把握,能不著急?這種事還會等嗎?等明天,等下個月,等兒子結婚,等自己退休?退休的時候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有沒有活著!如果還活著很幸運,但是不一定能真正學佛修行。
有很多這樣的人,以前沒退休的時候很精進,天天上網,天天修法。等退休了就開始懈怠了,事多了,孫子孫女一大堆事情,哪有時間上網,哪有時間學佛。以前上班的時候還有點時間,空閒了還可以上上網,學學法,下班回家以後也可以上網修修法。可退休後連這個時間也沒有了,原來想退休以後就可以一心一意學修佛法了。可真正退休了卻沒有以前精進了,時間都用在照看孫子孫女上面了。
不能等。如果想明天再精進,今天放松放松;今晚早點睡覺,舒服舒服,明天開始再精進;這個月放松放松,出去旅旅游,下個月開始精進;今年上班還有很多事要處理,明年要一心一意學佛修行,要精進了。這種人不會精進,不會真正學佛修行,不能往後拖、拖、拖。沒有明白不可能做到,明白了才能做到,看破了才能放下。但我們現在就是沒有明白,沒有放下,沒有做到。
我們學法也是,做事也是,有時候憑自己的感覺、想法。想到了就去坐坐,有點感覺就去修修,這都是不可靠的。這種人不會堅持到底,不可能走到最後。這都是沒有明白無常,佛法裡最核心、最根本的內容就是無常,如果沒有弄明白無常,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沒有用。所以,自己有沒有思維?我覺得沒有。你來修法、聞法,是因為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了,一旦有一點點瑣事或是有一點點事情要處理,就不聞法不修法了,這種人沒有真正思維無常的道理,更沒有真正明白這些道理。所以,自己應該多觀察,多思維。
如果對往生沒有把握,現在就要分秒必爭,去爭取四因。前面講過往生四因中的三因,今天開始講第四因。雖然講的時間短,但我覺得已經給大家講得很清楚了,而且特別簡單、容易。大家要真正去落實,這是自己的事。
第四因是發清淨願,發願很重要。西方極樂世界已經形成了,阿彌陀佛特別歡迎我們去,這都是事實,不會有虛假。極樂世界是怎麼形成的?是阿彌陀佛經過了無量劫的苦修才形成的。什麼叫苦修?世間人為了發財、升官而努力奮斗,這個過程很苦,阿彌陀佛為了形成極樂世界而在無數劫中經歷的痛苦和磨難不可勝數,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阿彌陀佛特別歡迎我們到他的世界,也特別希望我們跟他一起享受。但是我們想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一起學佛修行?若不是真心想去,阿彌陀佛也沒有辦法;若是真心想去,我們要付出代價呀!
比如想成就世間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沒有任何一件事是隨隨便便成功的。如果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想獲得永恆的安樂,必須付出代價。用一輩子的精力,用一切的力量來積資淨障,這就是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否則,不可能舒舒服服成功的。
若是有真心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心想見到阿彌陀佛的願望或心態,首先要有出離心,這是陀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裡講的。首先要思維輪回過患,對輪回生起厭離心,放下世間的一切瑣事,這樣到臨終的時候才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否則不可能成功。若是腳踏兩只船是很危險的。我們思維輪回過患的方式都叫略想,這可不能略。這樣相續不會有任何轉變,應該多想、細想。地獄有八熱地獄、八寒地獄……一個一個地想,才會有甚深的感受。
以前的大德高僧,觀想八熱地獄的時候,去烤爐子,才知道那種燒焦、熾熱的感覺;實在觀想不出來八寒地獄,心裡沒有什麼感受的時候,就在冬天特別冷,刮風下雪的時候,不穿衣服在外面蹲一個小時,看看什麼叫八寒地獄。“哎呦,這麼冷,凍死我了!”通過這個可以思維,八寒地獄的眾生怎麼辦哪?我們都沒有用心深入地去想過這些痛苦。我們有時候看到身邊的盲人、癱瘓等弱勢群體,會覺得他們太難、太苦了,但是這些痛苦跟地獄眾生的痛苦相比,根本不算痛苦。我們想過地獄的眾生太難、太苦了嗎?沒有吧?很多人說自己已經學完修完了四外加行,那你有這種甚深的感受嗎?
餓鬼有外障餓鬼、內障餓鬼、特障餓鬼。想過什麼是餓鬼嗎?等會兒問問題的時候可能就有人要問了:“上師,什麼是特障餓鬼?”也不好好看書,還問這問那的。這些內容都仔細地想過嗎?什麼叫空游餓鬼?什麼叫隱居餓鬼?什麼叫外障餓鬼、內障餓鬼、特障餓鬼?餓鬼所感受的痛苦不僅僅是饑渴,還要感受很多難以忍受、不可想象的痛苦。
我們沒有出離心,想過畜生嗎?都當作一種游戲看。海底世界的旁生互相殘殺、互相吞食,其他畜生道的痛苦就不說了。它們一直都是在這樣一個恐懼的狀態中活著的,吃一口草也要東看西看,怕有危險,怕有其他的動物來追殺自己,它們隨時隨地都有死亡的危險。
互相吞殺,互相吞食,這些都想過嗎?這樣一個一個想,一件一件想,一道一道想,最後才會生起真正的出離心。這樣一分析我們人間哪有什麼快樂?生老病死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我們總是自尋煩惱、自找痛苦,總是跟自己過不去,何必呢?這些是問題嗎?這些是事兒嗎?這些統統都不是問題,統統都不是事兒。世間有句俗話說:“雞蛋裡挑骨頭。”我們就是沒事找事,沒問題挑問題。
如果身患絕症的時候,你唯一的問題就是疾病,唯一的事情就是絕症。其他那些都不是問題,都不是事兒了,這時候就知道了。“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啊?等上師給我灌頂,上師給我口訣的時候應該明白了吧?”不是,我們都有目共睹,我們也能賜予自己力量。真正患絕症了,患大病了,這個時候你唯一的問題就是疾病,唯一的事情就是絕症,沒有別的,別的統統都不是問題,都不是事兒。後面還有死亡呢,當你面對死亡了,真正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些更不是事兒了,更不是問題了。有什麼問題啊,都要離開這個世界了;有什麼事情啊,都要永遠的失去了。
真的都是沒事找事的,人就是不老實,不知道讓自己快樂,非要讓自己痛苦,非要讓自己煩惱,總是跟自己過不去。凡夫就是愚癡顛倒。很多人都不愛聽,尤其是那些有些身份的人更不愛聽。“我才不愚癡呢!我才不顛倒呢!”這樣一都講都是愚癡,都是顛倒的。
佛沒有講別的方法,講的就是不要自尋煩惱,不要自找痛苦,讓自己多一點開心快樂。如果你能讓自己快樂,你能讓自己開心,這就是佛法。你不去自尋煩惱,不去自找痛苦,這就是解脫。很簡單啊!
很多人總是想著大空性、大光明。什麼叫大光明?當下就是空性,當下就是大光明,你不明白,你沒有辦法得到它。你真正回歸了自性,自己做自己,大空性就在這裡,大光明就在這裡。佛讓我們做自己,讓我們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做主。我們就是不做自己,更沒有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都愚癡,自尋煩惱,自找痛苦,不知道做自己,不知道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發願很重要。如果我們不是真心想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沒有辦法。
第一,要有出離心。那麼怎樣才能生起出離心?我們在輪回過患裡講的道理,你要一個一個的去想,一個一個的去悟,最後才能生起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沒有放下世間的瑣事,還要處理世間的瑣事,還在留戀,是不可能往生的。
第二,一心想去西方極樂世界,一心想見阿彌陀佛。《阿彌陀經》中雲:“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想著阿彌陀佛,念著阿彌陀佛。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心想著西方極樂世界,想著阿彌陀佛,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叫雜念,都叫妄念。沒有雜念,沒有妄念,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臨終的時候,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大乘比丘圍繞著阿彌陀佛來接引。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顛倒很重要。若是心顛倒了,到時候還想著世間的瑣事,還留戀自己的兒子或者女兒,這叫顛倒。不顛倒就是阿彌陀佛及眾眷屬來了圍繞著,自己特別向往,終於可以走了,不回頭。
《極樂願文》裡講,好比一個就要被砍頭的重刑犯,如果可以越獄,他肯定頭也不回地跑了。這是一個比喻。有沒有這種信心?有沒有這種心態?到時候阿彌陀佛來了,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個時候卻想著兒子,想著女兒,想著自己的財產在哪兒,到時候放不下啊!攢攢攢,攢了一百萬,“這一百萬還在銀行裡,密碼兒子不知道,怎麼辦呢?”“辛苦積累的財產,怎麼辦呢?到時候誰拿走啊?若是兒子都拿走了也可以,但是還有很多其他的財產會在哪裡。”一想這些就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如果心顛倒了就墮落了。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國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死的時候沒有牽掛,很安詳,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如果面對死亡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有很多掛礙,有很多放不下的,就完了。
發願很重要,剛才一直在講發願。《極樂願文》裡以回向的方式發願。回向和發願有什麼區別?只發願叫發願,如果有功德要回向叫回向。沒有善根就是發願,有善根就是回向。這個是有善根的回向。
“所造一切諸善根”:就是前面所講的積資淨障。自己積累了很多的善根,很多的福德,毫無保留的要投資,要回向了。這是資源,這些身口意所做的善業有好多好多啊!現在要投資、選項目了,西方極樂世界好,選中了,要投資了,意思是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了。
西方極樂剎土中,生於勝王汝之前。
一切廣大佛子行,為欲圓滿而回向。
“西方極樂剎土中,生於勝王汝之前”:這個時候要有點野心,要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要到阿彌陀佛的面前,要坐在觀音菩薩的前面,離彌陀佛最近最近的地方,比大勢至和觀音菩薩還要近。這個項目選的沒錯,這是永恆的安樂,那是清淨的剎土。帶回來的不是幾百萬,不是幾千萬啊!幾百萬、幾千萬人民幣都是紙!放在銀行裡就是個數字。有的人喜歡把錢存在家裡,覺得安全,摞在家裡有時候偷偷看一眼,覺得心裡舒服:“我錢太多了,都是人民幣……”
存在家裡就是紙,沒有什麼。你能吃多少啊?你能花多少啊?有的人有錢不敢花,有的人有錢不捨得花,有錢有什麼用?死了以後這些都成為了遺產,都是別人的,沒有多大意義。我要投資這些善根、福德,積累了很多善根,積累了很多福德。七支供在前面講完了,現在不再講了。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也講了,我就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我要坐在阿彌陀佛的法座前,阿彌陀佛的蓮花座前。
“一切廣大佛子行,為欲圓滿而回向”:你離阿彌陀佛這麼近干什麼?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干什麼?“一切廣大佛子行”:我要成佛!一切菩薩要做的、應該做的都能立即圓滿。這是回向。
我們根本不知道善根的珍貴,我們所積累的這些善根多珍貴啊!它給我們帶來利益和回報是無窮的。但是現在很多人真的沒有明白。
善根對這些人來說算什麼啊?一說善根回向,就說:“好,我的善根回向!”你有這麼大方嗎?今天真正要你拿出一千元、一萬元都困難,卻對善根一點都不在乎。“來,我的善根可以回向給你,我的福德可以回向給你……”根本不懂善根的價值、珍貴啊!錢財算什麼,黃金算什麼,瑪瑙算什麼,所謂的摩尼寶又算什麼!這些善根和福德才是真正有價值,才是珍貴的東西啊!一個具有智慧的人,捨不得隨便拿出來,為了眾生可以拿出來。其他情況都捨不得拿出來,這是我自己積累的善根啊!
為什麼說最後要放下對善法的執著?因為放不下啊!這是智者要放下的東西——對善根的執著,對功德的執著。這不是誰都可以放得下的。我們現在太大方了:“我的善根可以回向,我的福德可以回向……”不是這樣的。一個智者,他深思熟慮,想了好多好多,最後選了這個項目,就這樣回向吧,投資吧!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我要坐在阿彌陀佛的面前,我要精進的修行,迅速圓滿一切佛、一切菩薩的學處!”這是他最後的決定,深思熟慮之後選擇的項目能錯嗎?
以這種善根回向的方式發願。我們也可以這樣發願。
善根回向:
此生命終於淨土,剎那化生極樂界,
導師彌陀授記已,圓熟淨德願究竟。
這也是善根回向,願生於西方淨土。臨終的時候,在剎那當中。這可以去除很多疑點了。凡夫的很多想法很不一樣,凡夫的思維是不正確的。西方極樂世界在十萬億國度之外,剎那間就能化生極樂世界呢?其實心淨則土淨,心清淨當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心不清淨沒有西方極樂世界。
“剎那化生極樂界”:我們我們臨終的同時、斷氣的同時,就在西方極樂世界當中,就在蓮花裡出生。然後阿彌陀佛授記:”善男子(善女人)你來了……”開始灌頂。“啊……上師給我灌頂了!活佛給我灌頂了!”你們把手放在頭上叫灌頂,也可以。阿彌陀佛也在灌頂,手放在你的頭上摩頂,然後授記,將來再過多少劫,多少年之後,在東方或西方有個某某剎土,你可以在那裡成佛,你的佛號叫“舒服佛!”得到授記了!將來可以成為舒服佛了。
現在人都是這種心態,想舒舒服服成佛,阿彌陀佛授記,將來你可以成為舒服佛。阿彌陀佛一看見我就跟我打招呼,然後給我摩頂,給我授記,將來你在某某剎土,可以成為某某佛,你很好啊!有幸啊!努力吧!自己得到授記了,然後精進。
“圓熟淨德願究竟”:得到授記,將來成佛了,要做三件事:一、成熟有情相續。你得要找眷屬,你成佛了沒有眷屬怎麼辦?釋迦牟尼佛的五比丘就是他願成熟有情相續。他第一轉法輪的時候,他們就登地了,證悟了。他讓與他最有緣分的一部分眾生的相續成熟,他成佛要轉法輪,第一部分弟子,首席弟子,一轉法輪,一聽他講法就見性證悟登地。
要麼就難了,轉法輪也是白轉啊!現在有很多這種情況。後面還有很多弟子,但是要慢慢來。第一部分首席弟子必須證悟,必須登地。
還有願,願是圓滿六度。一切菩薩的學處都包括在六度裡,這叫萬行。圓滿是六波羅蜜圓滿。熟是成熟有情相續。淨是清淨成佛剎土,自己的剎土要准備啊。阿彌陀佛都准備了好長好長時間。我們也許不用准備那麼長時間,但是也要准備。
要修自己的剎土,自己的剎土修成了,淨是清淨成佛剎土。這個剎土是自己要示現成佛的地方,所以要清淨剎土。比如娑婆世界對釋迦牟尼佛來說是清淨的,但是對其他眾生來說是不清淨的,就是塵土。因此,在西方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跟前修快,圓滿六度快!首席弟子的相續成熟快!修清淨剎土快!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後條件具備,具足種種助緣,所以特別快。到西方極樂世界後要得到授記,要圓、熟、淨。成就圓、熟、淨也要發願,應該這樣發願,大家都沒發過這樣的願吧?
都是糊裡糊塗的:“西方極樂世界好,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的也不懂,什麼叫授記不知道,什麼叫圓、熟、淨不知道。這樣不行,要明白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為了得到授記,然後要成就圓、熟、淨三大事業。
麥彭仁波切的《極樂願文》雖然詞句少,但是包含了很多道理,這樣發願多殊勝啊!
祈禱:
祈禱如來無量光,我發無上菩提心,
一切善根皆回向,成就往生祈加持。
祈禱也是一種能量。我當時發願的時候也是祈禱:“祈求上師三寶加持於我,在相續中不要生起剎那的自私與自利。”祈禱如來無量光,也是祈禱阿彌陀佛。不能總是祈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就行了吧……有時候也要換一下,有時候是無量光佛,有時候是無量壽佛。表達的都不太一樣。為什麼叫無量壽佛?為什麼叫無量光佛?為什麼叫阿彌陀佛?應該想一想、悟一悟。
“我發無上菩提心”:意思是我要到你那裡精進修行,我要成佛,我要乘願再來度眾生,我沒有私心,我已經發無上菩提心了。
“一切善根皆回向”:我所積累的善根都已經回向了,都不要了。
“成就往生祈加持”:我唯一所求之事,唯一要的回報,是祈求加持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按照這個偈頌發願多誠懇,多實在啊!我的善根都回向了,一點都沒有保留;我發無上菩提心不是為了自己,是為眾生。以這種心跟阿彌陀佛溝通多好:你要加持我,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往生四因就是日日憶念阿彌陀佛,一心祈禱自己死後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切善根隨時回向菩提,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其實,時時刻刻都可以這樣做,行住坐臥也可以這樣做,很簡單。
這四個因具備了,絕對能往生,除了造五無間罪,犯捨法罪。但是我們現在有密法,有金剛薩垛除障法,還有很多善巧方便的方法,若是如理如法地做,這些罪業都可以清淨。按顯宗的教理,這兩個罪業是不能徹底清淨的,因為是定罪。如果具備這四個條件都可以往生,否則,都不能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很容易的事,不是誰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死後的事,臨終往生的方法都是當下圓滿的方法,都是生活中快樂的方法,都叫竅訣,都叫智慧。若你真心想到西方極樂世界,真心想見阿彌陀佛,你肯定會精進地積資淨障,這樣,很多邪思邪見自然就會斷除,很多惡因惡緣自然就會消除。
我要再次強調這點!因為很多人都沒有明白,講往生四因時,說只要具備這四個條件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覺得是死後的事情,覺得跟自己的生活、工作沒有關系,跟現世沒有關聯,其實不是這樣的。
比如,佛讓我們一心一意地利益他人,其實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圓滿自己的方法,這也是竅訣,是智慧。這些竅訣、智慧叫佛法。念一部經叫佛法嗎?念一個咒叫佛法嗎?不一定,這些你都運用了沒有?你念經、念咒,若是能解決問題,真正運用在生活上了,都是佛法。否則,統統都不是佛法。即使念一百遍《地藏經》、《金剛經》也沒有用,念一百萬、一千萬遍蓮師心咒也沒有用。
佛法是對治煩惱、解決痛苦的方法。有一分佛法就能減少一分煩惱,得到一分佛法就能消除一分痛苦,這是相輔相成的。否則都不是佛法了。沒有什麼不敢說,真的,這都不是佛法。這些道理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做到,都是你們自己的事。我把道理給你們講清楚了,這是我的任務。
這次法會期間講的《極樂願文》是麥彭仁波切造的,也是麥彭仁波切的意藏法。意藏法是從覺性當中流露出來的,是智慧的精髓。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