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這幾節課都是在學習《群書治要》當中「為政」第一個綱領「務本」的這些經句。我們看到這些經句,不斷讓我們形成一個態度,就是面對一切的人事物,我們都會從「本」上去思考問題。比方現在天災的頻率比較高,我們接觸到這個現象,我們知不知道它根本的問題在哪裡?《群書治要》的「敬慎」當中就有提到《易經》裡面的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災禍多的時候,人心不善才會感召來這些災禍。包含最後「明辨」當中的經句有講,「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人心才是災禍的根源所在,是人心招感來的。時時都能用務本的態度,我們就不會在結果當中打轉、結果當中抱怨,會積極的去化解問題。所以我們看到人心壞了,是社會、世界,包含家庭,種種亂象的根源所在。人心亂了,必須靠教化,教育他。因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可以教好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想到這裡我們又會思考到,現在教育這麼普及,可能百分之九十幾都有初中畢業。在一百年前,不識字的人很多,社會比較單純、比較安定,人心比較善良。現在大家學歷都高了,根本就找不到文盲,都是識字的人、都有學歷,但為什麼反而犯罪率高?反而不孝的人愈多?不懂做人的人愈多?這又告訴我們一個重點了,教育有沒有找到根本?假如沒找到根本,那另外一句成語又等著我們,叫「本末倒置」。假如我們面對很多事理都不能找到根本,那本末倒置的人生,很可能就在我們身上會體現出來。所以人生明理非常重要,不明理,在枝末當中下功夫,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所以務本的思考對我們這時代的人相當相當的重要。沒把這些理想通,我們的人生有時候會覺得非常無奈,我花了這麼多的精神,為什麼得到的結果不如我想像?甚至背道而馳的情況都出現了。所以人生先明理很重要,明理,人生的方向目標才會正確,整個努力才會從根本上去下功夫。
曾經也跟大眾交流到,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哪一代的人花最多心力教孩子?這一代。哪一代教出來的效果最不理想?這個就投資報酬率來看,努力跟成果不成比例,根源就在教育忘了根本,所以變成徒勞無功的現象產生了。我們上次剛好講到一百七十三句,這句就把為什麼受教育的人數、受教育的時間都拉長了,但反而教出來的效果不如以前,就是這個「本」要抓到。所以經文,這是《孝經》當中教誨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我們在整個成長過程,包含我在教育界的時候,都很清楚「德、智、體、群、美」,大陸還加一個「勞」,「德、智、體、群、美、勞」,都有這些教學的重點。但感覺上立的目標很好,實際上都主要擺在哪裡?智,是不是?而且我感覺這個智字也有問題,智是什麼?是智慧!智不是考試,假如努力都在考試,那就變成考試機器。這很明顯的,你是要培養棟梁還是培養考試機器?當然是棟梁。但是問題是那個目標是考試機器。所以人這個時代要冷靜下來。而又有一個數字告訴我們,絕大部分考上各個類組的榜首,可是卻沒有一個是領軍人才。反而有些在學校成績不怎麼樣,但是人際關系不錯,挺謙卑的、挺能凝聚人心的,反而有這些領導特質的人以後成就高。
但是有另外一個數字又讓我們思考,清朝末年派出了一百多個留學生,後來沒辦法派了,那個錢被慈禧太後拿去了。一百多個留學生他們都是十幾歲出去的,全部有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這一百多個人留學回來,沒有一個不是他學的那個行業的佼佼者。他學的是才能、是專業。所以有句成語叫「德才兼備」,哪一個字擺在前面?德。所以這個數字又告訴我們,只要有德行,他再加上努力,學某個才能、某個專業,他決定是那個行業的佼佼者。所以學校教育當中有提出德的重要,但是要具體抓到德的本是孝道。但是很多人回想他的成長過程,在學校裡面好像孝的教育比較缺乏。那這個智,就要廣義的是智慧、是理智,而不是只是考試的能力叫做智。所以這些在這個時代所強調的東西,都要追本溯源,把這些字的意義要搞清楚,不然都誤導了不知道多少人群。
比方說我們很熟悉的「民主、平等、自由」,是不是這個時代很強調的理念?但是我們想一想,幾個人知道什麼叫自由?那我們自己的自由有沒有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現在青少年都想自由,結果半夜一、二點父母找不到,還沒回家。你看他這種自由讓多少人痛苦?而且是讓最親的人痛苦。這種自由叫什麼?叫放縱!所以,我們對這些名詞都沒有很清楚去了解它的本質、它的意義是什麼,大家統統拿著這些口號在放縱自己的行為,那就不得了!
什麼是自由?不被自己的習氣、欲望控制,才是真正自由的人。不然每天就被自己的壞習慣牽著鼻子走,哪有自由?任何人惡意對你你都不會生氣,你不就自由了?「無入而不自得」,你到什麼境界都不會被人家轉,你做了自己的主人,這個才是自由。所以東方什麼叫大英雄?調伏習氣的人才叫大英雄。很多人帶兵幾十萬,打了多少勝仗,連個壞脾氣都改不了,在他身邊的人常常壓力都很大,他怎麼會是英雄?
平等,大家喜不喜歡平等?我在孔廟跟大家交流傳統文化,有一次遇到一個爸爸帶著一個孩子,那個孩子應該差不多七、八歲而已,他父親來,覺得講這些傳統文化很好,我就跟他說,「你的孩子可以來學《弟子規》。」結果他就看看他的孩子,「要不要學?」低下身來問他,「要不要學?」孩子馬上想都沒想,「不要!」真平等,什麼事都問問他兒子。大家再聯想一下,他接著可以問他兒子什麼?「要不要吃飯?」「不要!」有沒有可能?有!現在孩子這麼偏食。平等!什麼都尊重他。這怎麼叫尊重?你這個方式讓他愈來愈自我,愈來愈放縱自己的意思。請問這個七歲的孩子用什麼來判斷他的人生?用智慧嗎?用人生的經驗嗎?用什麼?用自己的好惡,「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那就麻煩了。
所以平等是內心對每個人的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有本善、都有明德,都可以成聖賢,我們在這個真理當中尊重每個人。而孩子到你們家來投胎,跟你是一段很親密的緣分,你要尊重他的明德,應該是要輔助他這一生成聖成賢,那你是真正尊重孩子;還有你尊重祖宗,你培養出聖賢後代,是真正孝順父母、孝順祖宗。這才是平等。平等當中,本質是什麼?恭敬,尊重每個人的人格。你在相上平等,麻煩了,假如相上都要平等,那這五根手指頭平不平等?你們要不要它平等?平等?它長得不一樣。因材施教!重點是目標都是恢復每個人的明德,用的方法也不可能都一樣、都平等。
所以很多動亂都來自於人對道理都被似是而非,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孩子應該聽父母的,他是用父母幾十年的人生智慧來經營他的人生路。現在大家看,父母都跟孩子平等了,什麼都聽他們的意思,所以現在青少年很難教,他自我主觀很強,不懂得參考父母的話,參考老人言、智者的教誨。我有時候聽到一些成人說的話,都會把我嚇得冷汗直流。曾經聽到一個人講,「現在的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們管不了啦!」我跟他說,「你講這句話,造的罪業很大,哪些成人聽到你的話說,『對,對,對,不要管了!』天下大亂啊!」子不教,人心壞了;人不學,社會亂了。人怎麼可以不學,孩子怎麼可以不教?
孔子很有智慧,在我們《36O》當中也有一句就是在講「治亂」的關鍵,我們看一百三十九頁,三百零四句,這句其實我們以前在學古文的時候就有跟大家探討到。「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聞之,東益不祥,信有之乎?」哀公是君王,問夫子,「我把建築物往東邊延伸,往東來建,是不吉祥,有沒有這樣的說法?這樣是真的嗎?」孔子回答,「不吉祥有五種情況,而房子往東邊建不算在裡面。」接下來把五個不吉祥點出來。大家從剛剛這段話體會到什麼?這裡面有兩個主人翁,首先是哀公。哀公是誰?哀公可能是我們,是不是?你說,「不錯,當君王。」不是那個意思。就是在情節當中,每個人的心態,對的,我們見賢思齊,不對的呢?內自省,「有則改,無加警」。我們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可能今天在路上聽人家講一句話就很心不安?「聽說怎麼樣怎麼樣,會不會有什麼不吉祥?」很多這些道聽塗說就把自己嚇得半死。我們人生當中,還有沒有事情會恐懼?恐懼,就像哀公一樣,聽到一句話就害怕。為什麼害怕?不明理。理得心就安了,人生有什麼好怕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是明理的人。
太宗皇帝剛好太子要加冠,這是全國的大事,官員就決定二月要辦太子加冠,而且是陰陽家會算這些天時的人算的。太宗說,「二月老百姓要春耕,不能影響老百姓的農耕生活,改在十月。」官員講,「不行,這樣不吉利。」人家太宗的態度非常明確,「利益百姓才是吉利!」陰陽家算的他不考慮,還是以為人民著想才是吉利。您看,太宗他心裡有把尺,他有定見,他不會受這些說法影響。有沒有很多人說,看黃歷今天出門不吉祥,今天給老板請假?假如對這些事理沒從根本上了解,有時候人活得也是緊張兮兮的。所以有句話告訴我們,「在道中,即不在劫難當中」,你時時都以道義來立身處世,你就不在災難當中。
所以哀公給我們啟示,我們還有沒有心不安?還有沒有恐懼?那都是我們對事理的不明白造成的,那就把心不安、擔憂寫下來,「心有疑,隨札記」,請教經典、請教他人。尤其現在網路很方便,你把你那個問題寫一下,然後打上師長的名字,他老人家的教誨就出來了,不是解答問題了嗎?
再來,我們看孔子的應對,真是忠臣的表現,「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抓住每個機會點來啟發他的君王,為君王著想、為百姓著想,這顆心是我們的學處,學到孔子的存心,我們真正能落實「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這個「道兩虧」是虧在哪?我們五倫當中都要行道義,沒有盡力的去勸谏五倫當中的這些倫常關系的話,我們就對不起對方了。當然,我們從《群書治要36O》提到的這些歷史故事就知道,要提醒成人,學問要很淵博,你還要做譬喻,還要抓一些春秋時代還是漢朝時代相應的故事。然後還要點到為止,不可以太沖,不可以讓他好像無地自容,還要柔和的提醒,「怡吾色,柔吾聲」。你舉這些歷史公案,人家服氣,歷史像一面鏡子一樣。
接下來就講,「損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你自私自利,隨時在折福報,怎麼可能會吉祥?轉過來,念念為人著想,這個人必有後福,量大福大。「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孝順為齊家之本,棄老取幼,這個家庭就沒有孝道,這個家就會亂了,那家一定不祥。但我們想一想,這些話多少為人父母的人沒讀過,讀了他不會警惕嗎?會!所以現在最大的危機就是不讀經典,人不明理。經典都是文言文,現在都不學,就這一百年來不學文言文,不能從經典當中吸取人生的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文言文。大家不容易,我們一起學習文言文兩年多了,還不夠,使命要高遠一點,我們好好再深入,帶動全世界學文言文,好不好?你帶動全世界學文言文,他們就能深入五千年的智慧,他們的家庭、社會才能夠走向安定、幸福。總要有人帶頭來學,尤其你假如是受英文教育,你還能把它學好,你會給多少人信心,是吧?所以程度愈差,功德愈大。你學得好,別人都覺得能學得好,你給大家增長信心。
「釋賢而用不肖,國之不祥也」,國家最重要的是舉薦棟梁之材,賢才不要了,都要一些巴結谄媚的人,哪有不敗?從這句我們又復習一下「出師表」裡面有一句很精辟的話,「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所以整個漢朝興衰在這句話就點出來了。有沒有「親賢臣」還是「親小人」,就是關鍵,跟這一句是完全相應的話。諸位學長們,雖然我們這些曾經一起學習過的古文,已經離我們很遠,不過每一篇的關鍵句要把它背下來。我們再復習「岳陽樓記」,大家還記得哪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才是自由的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一分忠誠在任何逆境當中不會有絲毫改變。
接下來這句,「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也」,老人、長輩不教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我們管不了」,社會風俗被他這句話給毀了。所以我說講這句話的人因果背得很重。《三字經》講,「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老師、父母、長輩,老是指長輩,怎麼可以不教?這是有過失的,俗之不祥。
「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不祥也」,聖賢人都不出來了,為什麼?劣幣驅逐良幣,整個社會、整個政治風氣非常不良,真的好人在其中會被人家排擠,甚至會被人家陷害,那他只好隱退,先怎麼樣?獨善其身,同時教學,傳幾個好的弟子,以後看有機緣的時候再來為國家、為社會而付出。我們看有一篇文章大家熟悉的,《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先生學問、德行非常好,但那時候政治不安定,他就教學,留了這篇非常精辟的家訓。愚者擅權,天下不祥也,愚者就是邪知邪見的人,反而是他在主導教育、主導國家政策,國家不吉祥,天下也不吉祥。其實我們想一想,現在的天下為什麼不吉祥?最普遍的思想是功利主義,這是邪知邪見,還有競爭這些概念。孔子在《論語》裡面講了一句話,「君子無所爭」,這句話大家讀懂了沒有?今天你教孩子爭,把他往哪裡送?往小人的路上送,君子是無所爭,君子應該懂得禮讓、忍讓、謙讓,才是君子之風。
我們看「治亂」,剛好旁邊這一句,三百零三句,「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征利主要是他都自私,都為自己想而已,那跟別人就會有競爭、斗爭。不只爭奪當中國家、社會危險,下位者要跟上位者爭,孩子要跟父母、兄長爭,那必然,從國君到百姓都爭利,那弑君篡位的現象就出現了。這些話都是兩千多年前的話,這是超越時空的真理。所以要轉變、要改善,還是要從我們自己做起,從我們自己先明理,從我們自己先修身、不跟人爭。我們的家不爭,家教孝道,這個家很和樂,自然有緣的人看到了他會羨慕、他會請教,你就可以利益他。
你說,「一個人修身,能改變身邊的人嗎?」大家聽我問這句話,「我修身真的能改變身邊的人嗎?」這個心念又是一個問題,什麼問題?懷疑!一懷疑就沒有信心,所以疑也是很嚴重的煩惱,也是毒藥,毒害身心。我們雖然在學經典,我們對經典講的有沒有百分之百信任?還是邊念邊想,真的嗎?真是這樣嗎?我們現在接受科學教育,凡事都先存疑,你說你是好人,先證明給我看。這個邏輯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以前沒有出現過,從小接受這些經典,都深信「人之初,性本善」,對人不懷疑。縱使看到人家的缺點、問題,「苟不教,性乃遷」,他是可憐的人,應該去幫助他。所以《詩經》講,「人之無良,我以為兄」,他沒有良心,他的良心被習氣障礙住了,我以兄弟之情來對待他。還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用更深的情義去感動他、感化他。所以「仁者無敵」,仁慈的人念念利益人,他不跟任何人有對立沖突。
歷史當中,舜王很多風范值得我們學習。在座有沒有舜王的後代?請舉手。我就知道幾位,怎麼沒有舉手?請放下。他們可能很厲害,他知道我下一句要說什麼,我是要派功課給他,應該從古籍當中把舜王所有的風范跟教誨全部整出來,變成你們家的家道,不得了!舜王孝順,舜王治國,孔子贊歎,「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所以舜王的後代應該是最傑出的企業家,他「恭己正南面」,他當天子非常輕松,國家大治,那是有智慧。孔子贊歎他,「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迩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你們舜王的後代看到這些句子應該好像觸電一樣才對,這代表頻率有接通,是不是?祖宗的教誨!大家注意去看,《了凡四訓》也有、《孟子》裡面也有,《論語》裡面更多。
然後安排一節課,讓舜王的後代來給大家分享,一定會很精彩,是吧?你們怎麼沒有反應?大家要了解,「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大家相不相信?我們現在來抽簽,抽到哪個學長,下一節課前面半個小時由你來講,就講我們這幾節課或剛剛講的,你的心得跟大家分享,我相信你從當下開始,你會全神貫注,你不會想到有一只白鶴飛過去,你都不會分心。所以人學習的效果跟他的責任心成正比,他很有責任的時候,他吸收特別多。假如聽的時候,邊聽邊覺得,那跟我沒關系、那是講給誰聽的,收獲會很小。
其實我自己也是被逼出來的,沒有結婚、沒當過爸爸,可是都要講怎麼當爸爸、媽媽給人家聽,被逼出來的,是吧?又沒有懷過孕,還要去問人家懷孕的經驗。然後會覺得,所有人講的話都跟我講課有關,沒有一個人講話跟我講課沒有關。為什麼?因為他講出來不是覺悟就是迷惑的言語。覺悟的,我趕緊吸收,供養別人;迷惑的,我趕緊提醒別人。所以所有人家聊的東西統統都是講課的教材。所以我也效法順風耳,耳朵要打開,隨時傾聽、隨時向別人學習。我看到曾國藩先生說他有幾個習慣,其中有個習慣,第一,他向古人學習,每天看十頁歷史;第二,他今天跟所有人談論的內容他全部把它記下來,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每天!你看他的人生閱歷、他的學識都不斷在積累。
舜王,《了凡四訓》當中提到,「昔舜在雷澤」,他治理雷澤的時候,那個地方的人都互相爭奪,那地方靠近海邊,結果捕魚的好地方年輕力壯的人都占了,把那急流、淺灘根本很難捕到魚的,都讓小孩、比較年紀輕的人還有老人在那裡。舜王看了很難過,這社會風氣不良。舜王就開始自己讓,自己主動讓給別人;然後看到有人讓了,他就一直贊歎、肯定這個人有修養,懂得禮讓。就這樣一年左右的時間,這整個地區的風氣就懂得禮讓,不爭奪了。很了不起的是了凡先生在後面的一段話,真有味道。了凡先生說,以舜的威信,「以舜之明哲,豈不能出一言教眾人哉?」他也可以用講道理的去教育當地的老百姓,「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用身教來帶動,「良工苦心」。
那大家冷靜想一想,我們這個時代,用講的人家相不相信?坦白講,人家不相信也是情有可原,為什麼?因為我們也是缺傳統文化的一代,我們自己也還沒做得很好,自己還沒做到講別人,可能人家心裡也不服,「還講我,五十步笑我百步」,他心裡都不服,他怎麼接受?大家有沒有覺得現在成人疑心很重?不要說成人,有沒有感覺自己疑心挺重?甚至聽到事情,才有個什麼風吹草動,都往不好的去想,變成一個慣性了。所以我們本身還沒有做到,要用言教去影響別人、說服別人,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
孔子從事教學工作,曾子也是很贊歎他。曾子說到,有三個優點他向孔子學習還沒有學到,其中有一點講到,「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這些好的教誨必親自自己去做到了,然後才去引導學生做。看到這一句,想到師長講的,「聖人,做到再說是聖人」,孔子是聖人,「說了以後能做到是賢人,說了以後做不到就變騙人。」這個很警覺,所以別人對我們的話不相信,也要反求諸己,不是他的問題。
君子「信而後谏」,他信任我們,我們才好勸谏他、引導他。但假如信任還不夠,那還是從我們身上下功夫為好。您看,我們不從這個根本上去思考,信是根本,信是勸人的前提,我們有理智了,我們都在務本,我要善相勸,我先從提升自己,讓他對我信任,我才好有機緣去勸他。但是往往我們不從這些經典去思考、去務本,我們的精力就會耗在情緒上、耗在不滿上,「我都給他勸了,他怎麼都不珍惜、不接受?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我們這個埋怨的念頭就一直轉,就回不到理智上面來了。
所以舜以身教來影響一方,而了凡先生苦口婆心提醒我們,因為他是明朝時候的人,他也屬於末法時期了。我們要給別人好的影響、好的教化,「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這個洞察人心。「勿以己之長而蓋人」,我們看,覺得自己比較厲害了,傲慢心就起來了,別人很難接受。勸人的時候也要很柔軟,不能有傲氣,人家受不了。「勿以己之善而形人」,有點炫耀了,語氣當中不能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人家受不了。要收斂才智,要謙虛,人家才好接受,要讓人如沐春風。然後反而人家有小的善,要肯定;人家有不好,不要去張揚他,很厚道的幫他掩飾,這樣才顯得厚道。
我們再回到一百七十三句,我們這個單元談「務本」。我們剛剛跟大家講到自由、平等這些詞,我們都要把它的精神、義理要通達才行,不然這些似是而非,誤導人。包含民主,民主的精神是什麼?時時以人民的幸福、福祉擺在第一位,這叫民主精神,這叫根本。我們把民主都著眼在制度上,那不是從根本在看事情。我們這個時代耗在制度上、耗在這些枝末上太多,沒了解到德才是本,人的素質才是根本,很多這些近代的理論都不錯,但是都在理論、制度當中下了太多功夫,最後忽略了人的德行教育,所以現在民主制度變成政客玩弄的工具。「為政在人」、「人存政舉」、「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最好的治國這些制度、理念都有,人才是根本。這句我們前幾節課有交流到。
我們這些句子的探討,主要是讓我們從自身往後所有的思考都能務本,這是我們學這個單元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學完之後怎麼思考都是務本的思考。大家好像沒什麼表情,沒有表情很可能信心不夠,信心不夠就「我可以嗎?我行嗎?」這又是一個務本的問題。「信為道元功德母」,得先相信自己。「舜何人也」,又是關於舜王的教誨,「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孟子引了舜王來給我們期勉。
這一句讓我們讀了很心安,我們要修身也好,我們要教育下一代也好,我們找到本了,『德之本也』。其實從《弟子規》當中就可以了解到,我們看《弟子規》,「親所好,力為具」,是忠,從德當中就生起忠心;「喪三年,常悲咽」,那種情義,義就出來了;「德有傷,贻親羞」,羞恥心出來了,恥德出來了,這都從孝延伸出來的。『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就要從這裡開始。所以教育兩個目標,讓父子有親這個天性、這個孝心終生保持;再從這個孝心延伸到愛兄弟、愛家族、愛鄰裡鄉黨、愛社會大眾、愛一切的人類,以至於一切的生命,這個是教育的第二個目的。所以聖賢教育我們,其實就是愛的教育。
從孝道出發,人的很多心量就不斷擴寬。「以父母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友之兄弟」,「兄弟睦,孝在中」,他懂得去愛兄弟。還有《格言》裡面有一句話,「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父母掛念的人,在父母去世以後,我全心全意照顧。媽媽生前念著弟弟、念著侄兒,告慰母親在天之靈,盡心盡力照顧這些親人。包含父母生前他所希望的這些好的願望,比方父母對國家、民族很有使命,我們繼承父母的遺志,盡力的能圓滿父母的希望。我們接觸到很多同仁,他們的父母就是希望中華文化可以復興,這就是「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把它繼承下來,繼述就是繼承。「父母所重念者」,特別牽掛的人,「我親厚之」,好好的照顧他們,告慰父母在天之靈。所以實在孝心一啟發,真的萬善皆開。
我們稍微復習一下,翻到四十一頁,我們看八十七句,復習一下曾子說的。「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這個身體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所以我們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要非常的恭敬、謹慎。「居處不莊,非孝也」,起居生活不莊重,首先第一個身體不好,住的環境太差、不干淨,而且自己沒有慎獨的功夫,德行一直往下降,這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人家說這個人為國家辦事怎麼這麼差,哪家的父母教出來的?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當官是一方的父母,假如當不好,那一方百姓都在罵,你看父母知道了,那不無地自容嗎?我曾經看報紙,有個人當官,被抓了,那一天整個夜裡,當地的鞭炮沒有停止過,報紙上寫的。你看他做的事情,那一方的百姓已經恨之入骨了,這是大不孝,「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這都讓父母感到羞恥。「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這都會殃及父母的名聲、損害父母的名節,怎麼可以不慎重?坦白講,我們做哪件事情跟孝沒有關系?
我們再看下一句,你看八十八句,「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徑,舟而不游」,你走這些邪徑,有危險;你有船不坐,河川太湍急,你會有生命安危。所以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安全問題,不能做危險的事情,父母會很擔憂。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這個社會風氣,人都要找刺激,愈刺激的愈好,那個都違背孝道!你看,去一個很危險的地方,他挑戰自己,他挑戰幾天,他媽媽就提心吊「肝」幾天,不只膽吊起來,連肝都吊起來了,嚇死了。所以很多風氣是錯誤的,但是人他沒有分辨能力,是吧?你們好像陷入沉思,你們以前干了不少危險的事情嗎?我是干了不少,所以人不讀經,真的自己在造罪孽都不知道。
「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危殆」,不能去冒險。所以「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你每個行為、每句話都要有孝心。「是故惡言不出於口」,你惡言不講出去,「忿言不及於身」,因為你都不跟人結惡緣,不罵人,自然人家就不會來羞辱你,就不可能招來別人的毀謗、侮辱、诟罵這些事情。所以「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從這句我們可以了解,一個孝子一舉手、一投足,講每一句話都會為父母著想。他這個孝是什麼?「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所以我們從這些經句去體會「德之本也」、「本立而道生」,孝這個本,真正扎了根,德就不斷的增長,百善皆開。
剛剛我們講到,「以父母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友之兄弟」。這個孝再往上延伸,「以祖宗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和之族人」。他一想到這全部都是我祖宗的血脈,我都有情義要去照顧好他們。大家看范仲淹照顧自己的族人幾百戶,而且他教育他的兒子令人感動,他告訴孩子,「今天是祖先幾代的德在我的身上福報現前,假如我享這個福,我以後怎麼去見祖先?」這他的家訓裡面教育孩子的。范公最精通的經典叫《易經》,《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他明理,所以,「我應該拿著祖宗的福報造福於整個家族、整個社會才對!」他的孩子從小就接受他這樣教誨,他孩子的心量青出於藍勝於藍,他的後代到清朝,義田是四千畝,他當時候是一千畝,發揚光大。
所以我們一想起「義田記」很感佩,「死之日」,死的那天沒錢買棺材,「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給了他孩子什麼?「施貧活族之義」,對整個家族、對人的道義傳給孩子了,這是真正懂得給孩子造福的人。你說哪個人不願意給孩子造福?哪個父母不給孩子造福?可他要有智慧,不然他覺得是福,變成孩子的災禍。他覺得留錢給子孫是福,現在很多企業家的後代都在爭財產,甚至都多少年過去了還沒擺平,甚至於他的棺木都還沒有下土安葬。《三字經》開智慧,「人遺子,金滿籯」,一般人沒有正知正見,他就留很多錢給孩子;「我教子,惟一經」,最重要就是傳經典、傳做人做事的道理。心量又擴大了,這個孝延伸到祖先、到整個家族。
「以天地之心為心,天下無不愛之民物」,你效法天地之德、天地的無私。「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上天保護所有的生命,大地承載、養育所有的生命,日月它的光芒照耀一切萬物,很平等。有沒有說哪一片土地上的人它多照一點?有給它燒香拜拜的多照一點?沒有這樣,很公平的、很無私的。
而孝的人心很柔軟,他會體恤很多事情。比方《格言聯璧》裡面有段話很好,「子之孝」,孩子的孝,「不如率婦以為孝」。當孩子的孝順要延伸到什麼?帶領自己的妻子一起孝順父母,因為「婦能養親者也」,太太在家中孝順公婆,跟自己父母相處的時間很多,所以公婆,「公姑得一孝婦,勝如得一孝子」。接著,媳婦之孝,「婦之孝,不如導孫以為孝」,引導自己的孩子,就是公婆的孫子,不如導孫以為孝。因為「孫能娛親者也」,含饴弄孫,還有孩子時時恭敬、孝順爺爺奶奶,是老人家晚年最幸福的事情,孫能娛親者也。「祖父得一孝孫,又增一輩孝子」,又增加了一代的孝子,家道又再傳一代了,這是讓老人最高興的事情。
當然,丈夫引領太太一起孝順自己的父母,最重要還是自己要用情義愛護自己的妻子,妻子自己很自然的生起報恩之心,而不是去要求自己的另外一半。她自然生起是,「我先生這麼好的人,就是有公公、婆婆的養育、教育,才能把他養育、教育長大,跟我結為連理,我要念公公、婆婆的恩。」她自然而然生起這樣報恩的態度。所以這些經句都讓我們對於孝的一種體會跟落實,不斷的深度、廣度打開來。這句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這個孝真的是怎麼講都講不完,它是根本。
我們看一百七十四句: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
君子他是有智慧的人,他必然致力於事物的根本,根本建立了,他的道德,他的家業、事業,就隨之而產生,根本穩固了,枝繁葉茂。接著結論,『孝悌也者』,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其仁之本與』,就是「仁」的根本。我們想,這個仁就是為人著想,就是去愛人,它的根本是「孝悌」。我們從剛剛「夫孝,德之本」,了解到他懂得去愛父母,把這個愛心再延伸,愛兄弟、愛鄰裡鄉黨、愛一切的人、一切生命,所以孝是愛人的根本。所以孝這一部分我們講得比較多。你看我們對父母,接著對兄弟,孝父母,「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很有耐性,甚至父母不理解,還打我們,「號泣隨,撻無怨」。所以跟父母的相處、跟兄弟的相處,心上決定不留成見、不留埋怨,哪怕父母、兄弟不理解,還打我們,我們絕對不放心上。有了這個孝悌基礎,你跟任何人不對立,也不會把任何人的過放在心上。
大家冷靜去想一想,我們看一些古裝戲,看到古代的人心裡面都不裝親人的是非,有沒有?然後有時候鄰裡鄉黨有些誤會,對方自己省悟了,來道歉,當下,「事過去就過去了,別再提了。」我們以前看連續劇有沒有常聽到這個話?有。馬上要給人家台階下,「不要再提了,不要再提了,那都過去了。」我們看戲劇這句話的時候,我們有沒有「這些東西也全部過去了,過去了,不要再提了」?會看戲的人會開悟,是吧?聽到人家這句台詞,「過去了,過去了,不要再提了」,就放下了。
古人在與人相處都很融洽,和,不記怨,根在哪?在孝悌。我們現在處世當中有這麼多煩惱,病根在哪?在孝悌。你仔細去觀察,你這個朋友真的跟每個人都可以相處得好,從來不記人家的怨,人家任何需要他馬上去幫忙,你注意去觀察,他一定是孝悌之人。假如這個人動不動就發脾氣,動不動就記人家的怨,他一定跟父母、兄弟相處有問題。所以這句話很精辟,一個人真正有恆常不變的仁愛心,他的根在孝悌。《論語》裡面講,「事父母幾谏」,父母有錯誤,小小的徵兆出現了,趕快勸。「見志不從」,父母不能接受。「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勸得很辛苦也沒有一句埋怨。
那好,我們知道病根在孝悌,怎麼改?從頭來做!在《禮記》有個章節叫「內則」,裡面就講到我們怎麼孝父母,其實跟《弟子規》都是相應的。「晨則省,昏則定」,早上起床盥洗,衣服穿得恭恭敬敬,站在父母的門前,父母出來了,恭敬的問安,要從這裡做起,才能把根救活。我們做不做得到?假如我們不從這些生活點滴去落實,我們學的時間再長,很可能還是原地打轉,因為不務本。我想剛剛講的這段,不只是兒子要做,媳婦也要做。這不是我講的,這是《禮記.內則》講的。結果我們華人現在要找到這樣的人很難。但是你到日本去看,很多。所以我們生慚愧心。有個朋友他娶了日本的妻子,結果日本妻子到中國來,每天早上打扮整齊,穿著和服,到公公、婆婆門前行早上的問安禮。在日本很多婦女都還在落實。不只對父母在生活上這麼恭敬,我們對自己的兄弟姊妹,尤其是兄、姊,那個恭敬有沒有時時體現?
在古代有個讀書人叫劉璡,有一天晚上,他的哥哥在叫他,他沒有回應,他整個衣著整齊之後,走到哥哥的前面才答應。結果他的哥哥就說,「我叫你這段時間,你怎麼都沒有回應?」他說,「因為我的束帶還沒有弄整齊,衣冠不整,我回應,覺得不恭敬哥哥。」你看他那個恭敬發自內心,他覺得自己衣冠還不整齊,答應了是不恭敬。大家有沒有哪一次,早上你爸爸媽媽來找你講話,你剛起床,都還沒有刷牙,然後就先刷完牙、弄整齊了,才給媽媽回應?媽媽說,「我問你話,怎麼現在才應?」「剛剛還沒有刷牙,覺得這樣不恭敬。」恭敬都在生活很細節的地方能提起觀照,這是真正落實了。我們現在變成什麼?自己很親的兄弟姊妹,我們講了一句話,他痛苦了三天我們都不知道。好不容易他提起勇氣告訴我們。「有嗎?有嗎?」後知後覺。有恭敬心的話,對方已經難受了,你不可能不知道。所以體恤父母、兄長的心都是在生活當中去落實的。
司馬溫公他的哥哥司馬伯康,年齡比他大,所以他「敬之如嚴父」,尊重他的哥哥像尊重自己的父親一樣,「愛之如嬰兒」。這是不沖突的,恭敬哥哥像父親,但愛護哥哥像嬰兒一樣呵護他,因為哥哥是老人了,疼愛老人像疼愛小孩一樣,要很體恤備至。所以在《德育故事》裡面提的這些生活細節,確實值得我們去體會、去落實。有時候煮飯稍微晚了幾分鐘,司馬光先生馬上問哥哥,「哥哥,對不起,晚了一點,是不是餓了?讓您受餓、受饑了。」天氣稍有變化,轉涼了,馬上摸著他哥哥的背,「會不會穿的衣服不夠?會不會太涼了?」生活的這些小細節,體恤、恭敬的流露。大家想一想,我們聽這些孝的故事、悌的故事,用這樣的心境去愛人,哪有人際關系不好的?哪有跟人家會對立沖突的?所以孝悌也者,仁之本。
介紹大家《德育故事》初集,孝、悌總共四十八個德育故事,這四十八個你把它領納在心上,孝悌的理你就通達了。而且那四十八個榜樣時時都會啟發你、提醒你,你就知道怎麼去落實孝悌,進而怎麼去愛人。甚至於我們內心只要有煩惱,你把那四十八個故事復習一下,你的煩惱就沒有了,決定是少了他們哪一個心態才會造成這個煩惱。比方我們心裡面有沒有親人或者朋友的不是?那你就要去看周文燦,他養他哥哥,他哥哥有一天喝醉了還打他。大家有沒有遇到,你對那個朋友很好,他還無理對你,有沒有遇過?有。這時候怎麼辦?用周文燦的方法。已經做到這麼過分了,鄰居都看不下去了,要來找他哥哥理論,他心裡面完全沒有哥哥的過失,沖出來阻止所有的鄰居,「你們不要離間我兄弟的感情。」大家想一想,他哥哥酒醉醒過來了,聽了人家講這段他弟弟講的話,感不感動?自自然然就更佩服他的弟弟了。
但是大家細細去體會,假如文燦有他哥哥的不是,別人要找他哥哥理論,他心裡會怎麼想?「終於有人幫我出氣了」,那麻煩了,他家裡的沖突慢慢就愈來愈大了。所以這些心性當中的修養,細微之處,都是我們要去體會,也是我們的學處。假如真的像周文燦這樣,人家要來你這裡搬弄是非,不可能了。所以讒言是緣,真正的因是什麼?是我們心裡面有別人的不是,讒言才進得來。又是務本,是吧?好像怎麼講都是務本。所以「讒不自來,因疑而來;間不自入」,離間的話不自己來,「乘隙而入」,你跟人已經有不愉快、有對立、有嫌隙了,離間的話才進得來。你心裡面沒有父母兄弟、沒有一切朋友的過失,沒有絲毫的成見,任何人不可能跟你進讒言,縱使進了也不可能對你有所影響。
好,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