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禅修屬於密法,尤其屬於內密,所以,要觀五種圓滿。這是內密裡講的發心——勝義菩提心。
五種圓滿的第一個是住處圓滿:住處圓滿是密嚴法界。《根本上師祈禱文》裡說:“安於密嚴法界宮。”我們現在所在的一切地方,都是密嚴法界宮。密嚴法界宮指什麼?指我們的自性,一切處所都不離自性。我們的自性和住所是相融的,也是不二的;我們與整個宇宙是相融的,也是不二的。這就是住處,也是安住於自性中的意思。
有的人覺得座墊放的不合適,感覺不舒服……這都是分別。其實你已經安住在自己的自性中了,跟整個宇宙也相融了。
有些人面向虛空,說要跟宇宙相融……這都是鹦鹉學舌,你這樣怎麼能跟宇宙相融呢?只有當你回歸自性的時候,才能跟宇宙相融,之前不可能。因為那個時候才能達到萬法一心,才是一個自性,跟宇宙相融就是萬法一心的意思。
我們的住處是密嚴法界宮,密嚴法界宮指的是我們的自性。我們安住於自己的自性當中,這叫回歸自性。這個時候我們跟宇宙也是相融的,這時的能量無可比擬!整個宇宙的能量就是你的能量,你的能量就是整個宇宙的能量。
社會上的人也知道宇宙的能量大,若是能跟宇宙相融就擁有了宇宙的能力。這不是癡心妄想,也不能說白日做夢。但若是真的想達到這個目的,真正想獲得這樣的成就,就要學佛修行。
什麼是學佛?就是用自己的心去體會佛法,也可以說讓法入心,讓自己的心和佛法合二為一,佛法即是心,心即是佛法,這就是學佛。學佛和學世間的學問不一樣,世間的學問是知識。
什麼叫修行?每個人都有自性,若是你能跟自己的自性打交道,這就是修行。你把法融入自己的心,讓自己回歸自性,這就是學佛修行。其他都是相似的,不是真正學佛,也不是真正修行。若是法沒有融入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沒有變成法,即使懂得再多,再精通,也和普通的學問沒有差別。
那若巴很傲慢,因為他是那爛陀寺護持南門的班智達。當時那爛陀寺有五百位班智達,他是其中數一數二的班智達,否則不可能是護持南門的班智達。但是智慧空行母告訴他:“你精通的只是詞句,還沒有精通意義,所以你要去尋找宿世有緣的上師帝洛巴。”他是班智達,什麼都懂,講辯著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沒有精通意義。所以,若是法沒有融入心相續,心相續沒有變成法,法和相續脫節了,即使懂得再多、再明白、再精通,也都是理論和知識,不是真正的法。
修行也是如此。若是你天天打坐,能坐五六個小時,七八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但若是沒有見性,沒有跟自己的自性打交道,都沒有意義。最多是種寂止而已,因為沒有勝觀,無法解決問題。你還要輪回,還是個凡夫俗子,所以見性很重要。我們打坐的時候,要親近自性,跟自己的自性打交道,哪怕一分鐘、一秒鐘也行,你要保持自性,安住於自性當中。
我們都會說“學佛修行”,但是並沒有真正明白什麼叫學佛,什麼叫修行,所以再次給大家講解,至少讓大家在理論上不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