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礎。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是令人不堪為伍的;一個言而無信的民族,是自甘墮落的。
據著名社會學家鄭也夫先生考證,《論語》中“信”字一共出現了38次,高於“善”、“義”、“勇”、“恥”、“誠”等字。
誠信的習慣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遵守諾言、說話算數的習慣;
實事求是的習慣;
真誠待人接物的習慣;
守時的習慣等。
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讀碩士。小伙子在實驗室裡成績非凡,很受賞識。
一天,導師說:“先生,明天我要外出開會,您能一個人在實驗室工作嗎?”
小伙子連連點頭。
第二天,導師走了,小伙子拼命打公費的國際長途電話。月底結賬時,導師發現電話費很高,一核對恰好是她外出那一天電話費最高。她問中國學生:“先生,那一天是您一個人在實驗室工作嗎?”小伙子點頭。
導師又問:“那麼,您打國際長途電話了嗎?”
“沒有。”小伙子一口否認。
導師什麼話也沒說,內心裡卻非常憤怒,不久便辭退了這位中國學生。
也許,有些人不把撒謊當回事,可在許多國家是難以容忍欺騙行為的,人們更不肯與撒謊者共事。
坦率地說,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傳統正受到嚴重挑戰。兒童說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成年人的不良影響,或讓孩子因說真話而受懲罰,或自己就常常說謊。實際上,謊言是災難的導火索。
1996年10月13日《羊城晚報》曾發表一篇令人難忘的文章,題目是《小孩撒謊引起的屠殺》。事情是這樣的:
1946年7月4日,德國法西斯已經滅亡了一年零兩個月。
這一天,離華沙170公裡遠的凱爾采市的幾百名群情激奮的市民沖向街頭,見猶太人就打、就抓、就殺。有的猶太人被抓到帕蘭蒂大街7號的一幢房子裡活活打死。這場肆無忌憚的屠殺從早上10點持續到下午4點,有42人被殺害,其中2人因為被誤認為是猶太人而被打死。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這次屠殺竟是由於小孩兒說謊而引起的。
赫裡安,波蘭一個鞋匠的孩子,當時他和父母從20公裡外的鄉村搬到凱爾采市,住了才幾個星期,對城裡的生活很不習慣。
7月1日,他偷偷搭車回到鄉村小朋友之中,3天後他又溜回城裡。見兒子回來,父親不禁惱恨交加,拿起鞭子就揍他,並大聲責問:“你這頑皮鬼,這幾天跑到哪兒去了?是不是給猶太人拐去了?”
孩子見爸爸凶神惡煞,害怕了,於是順水推舟地“承認”了這幾天是被猶太人拐了去,還謊稱猶太人把他拐到帕蘭蒂大街7號的一個地窖裡虐待他。
第二天上午,憤怒的父親到警察局去報案。在回家的路上,很多路人好奇地問父子倆發生了什麼事,父子倆繪聲繪色地說赫裡安被猶太人拐去折騰了幾天。
當時,雖然二戰已結束了,但德國法西斯的排猶思潮陰雲未散。幾個群眾聽信了謊言,異常憤怒,聲言要對猶太人報復,而捏造的“事實”在幾小時內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走樣(甚至傳說赫裡安被猶太人殺害了)。於是釀成了這一天對猶太人的屠殺慘劇。
如今赫裡安已經59歲了,每當他回想起這段歷史,就有一種負罪感。
帕蘭蒂大街7號這幢房子如今已重新修葺,改為紀念館,讓世人不忘過去,珍惜今天。
“信任猶如一根細絲,一旦折斷了它,就很難再把它接上。”這是巴基斯坦前總統阿尤布.汗曾說過的一句話。
2015年6月底,我應邀在上海市圖書館做家庭教育講演。一天早晨,我去淮海中路的宋慶齡故居參觀,通過一件件文物和一段段史料,被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博愛精神所感動。其中,誠信是宋慶齡最鮮明的人格特征之一,這讓我想起在《好父母》一書中,作者講她童年的一個守諾如金的故事。童年時,母親倪桂芝對她講了“自食其言”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魯哀公身邊有一個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說話不算數。因此,魯哀公對他很不滿。
一天,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寵臣鄭重也參加這次宴會。
孟武伯向來不喜歡鄭重,在宴會上借機出鄭重的洋相,便問道:“鄭先生怎麼長得越來越胖了?”
哀公聽到後,便插嘴道:“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長肥呀!”
在座的大臣一聽就知道哀公並不是批評鄭重,是在暗中指責孟武伯說話不算數。
媽媽的故事是教育她說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小慶齡銘記心間。
一個星期天,父親宋耀如准備帶著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孩子們大都穿好了禮服就要出發了,只有宋慶齡仍在鋼琴前彈奏著。
母親喊道:“孩子們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們呢!”
聽到媽媽的喊聲,宋慶齡立即合上琴蓋,跑出房間,拉著媽媽的手就走,剛邁出大門,突然又停住了腳步。
“怎麼啦?”父親看到慶齡停住了腳步,不解地問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慶齡有些著急地說。
“為什麼不能去,孩子?”母親望著女兒問。
“媽媽,爸爸,我昨天答應小珍,今天她來咱家,我教她疊花。”慶齡說。
“我原以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這好辦,以後再教她吧!”父親說完,便拉著慶齡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慶齡邊說邊把手從父親的大手裡抽回來。
“那也不要緊呀!回來後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並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不也可以嗎?”媽媽說。
“不!媽媽,您不是常說要信守諾言,我答應了別人的事,怎麼可以隨意改變呢?”小慶齡不停地搖著頭說。
“我明白了,我們的羅莎蒙黛(宋慶齡的英文名字——作者注)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嗎?”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接著說:“好吧,那就讓我們的羅莎蒙黛留下吧!”
父母放心不下家中的小慶齡,在客人家吃過中午飯,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進門,父親高聲喊道:“親愛的羅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小慶齡回答說:“小珍沒有來,可能是她臨時有什麼急事吧!”
“沒有來,那我的小羅莎蒙黛一個人在家該多寂寞呀!”母親心疼地對女兒說。
“不,小珍沒有來,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為我信守了諾言。”小慶齡說。
聽了小慶齡的話,父母滿意地點了點頭。
作為父母,如果對孩子守信用,孩子就會仿效。當孩子誠實守信時,父母要及時鼓勵孩子。小慶齡的做法雖然有兒童的幼稚,但那就是她當時的理解,父母的尊重和鼓勵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如果父母譏諷嘲笑或者強行拒絕,可能讓孩子不知所措。
請記住,孩子撒謊有三大原因:一是說真話受到懲罰;二是為了逃脫困境;三是把想象中的事當真事說了出來。因此,只有讓說真話的孩子得到鼓勵,而讓說假話的孩子受到懲罰,並持之以恆,才會讓孩子逐步養成誠信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