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前由於科技醫藥發達,人的壽命延長了,佛說這是過去生中他們所修的福報。長壽者多,人口老化,這是當前社會嚴重問題。每個國家地區政府都非常關心這件事,所以普遍建設老人公寓和安老院。我們在澳洲所看到的退休村,也都是老人福利的設施。
佛法最重視“養老”,這是“淨業三福”的落實。第一條就教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辦老人院就是實踐落實佛陀的教訓。這個教訓是整個佛法的根基,如果不在這件事上真正用功夫,念佛也不能往生,修學任何法門都得不到結果,所以養老是佛法裡的中心課題,比什麼都重要。
可是社會上有些人,認為養老院是無希望工程,老了之後就會死,不如辦孤兒院、辦學校。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有沒有希望在人,不在事。新加坡政府鼓勵每個宗教社團辦養老院和孤兒院,收容社會上沒有親人照顧的這些老人與兒童。我們對這件事非常關心,我們是推動再生的教育、來生的教育,所以老人就變成有希望,而且是真實的希望。佛在楞嚴會上說明了生死的真相,那只是因果的轉變和相續現相,生命是永恆的,凡人的色身是隨自己所造業力轉變出現的。所以老人在這個轉變中生起極大的希望。
一九八三年,我在舊金山見到一所老人公寓,這裡住有四百多位老人,而且還附設一個幼稚園,這是一位猶太人主辦的,辦得很成功。於是我就聯想到,二十一世紀的佛教道場一定是這樣的形式,啟示我對“彌陀村”的想法,住進彌陀村的就是退休的老人。他們一生當中,應當做的事都做了;現在退休了,還有多余的時間,應當協助他們做來生轉變的大事,這是更有意義的工程。
因此我們對老人要有“宗教教育”,每天讓他有機會聽經,幫助他覺悟,每天帶領他念佛。他就會意識到,晚年的修學生活,才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生活。中國人常講“童少年時要培福,奠定一生福德的基礎;少壯時要為社會、為人民服務,這是造福;晚年才是享福。”所以享福決定是在晚年,我們要把這個理念落實。人在晚年,漸漸老化了,如果沒有事做會打妄想,會生煩惱,這就是外國人所說的“老年是人生的墳墓”,跟中國人的想法不一樣。
所以“宗教教育”非常重要,要向他們講解六道輪回的狀況,向他們說明十法界諸佛剎土的殊勝莊嚴,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阿彌陀佛因地的修學,果地上的成就,諸佛的贊歎,往生的殊勝,使他們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活力,幫助他們真正看破世間,放下一切,得大自在。他只要脫離六道輪回、脫離十法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作佛了。我們的道場只要有一人念佛往生成佛,所有的投資、建設就沒有白費,所以這是一個最有希望的工程!世間什麼樣的希望也沒有這個希望殊勝。
這種“老人院”是成就諸佛菩薩的第一道場,也是二十一世紀的主要修學道場。我們帶頭做,也把這個理念、做法、成果,介紹給其他宗教。我們期望所有宗教都能著重養老,都能幫助老人往生作佛,或者是生天享天福。
大乘經說,“往生不退成佛”。我們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只要懂得理論、方法,如理如法的修學,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正是古大德所講的,“萬修萬人去”。往生作佛是最難的事,我們都能做到,生天哪有做不到的!每個宗教都有他們向往的天堂,我們就應當全心全力幫助他們達到生天的目的。我們願意生天堂,也要把所有的人都帶進天堂。學佛的同修期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要把我們的同修都帶到極樂世界,這是大功德,無比殊勝莊嚴。總希望一切眾生在一生之中,個個作佛、作菩薩。我們這一生來到這個世間就有意義、有價值,沒有白來了。
可是這件事要落實,要做得很圓滿、很成功,一定要深入經藏。我學佛四十七年,講經四十年,對於這樁事體會深刻。古人學佛成就的多,原因就是他們對於讀誦,講解研究討論,锲而不捨,所以奠定了堅定的信願,以堅定的信願做基礎就會有成就。世尊當年在世,為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每天講經說法不中斷。同學們每天時時刻刻研究討論,與佛菩薩做朋友,時時刻刻都不離開,魔就沒有能力擾亂,道業就能成就。
今天在新加坡,我們每天講經兩小時,時間還是不夠。但是現代眾生沒有這麼大的福報,他們需要工作,需要照顧家庭,一天能來聽經兩小時,已經是很難得了。因此,我們就想到老年才是最合適的修學階段,他們的工作放下了,兒孫長成了,不再顧慮了。這時可以安心來修道,這是修道最好的時期。我們看清楚、看明白,就要全心全力幫助他、成就他。
我要求李木源居士,將來在“彌陀村”裡服務的工作人員要接受訓練,要天天聽經,要在念佛堂念佛。我們要以孝順父母的心來服務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薩的心來恭敬每位老人,這是其他老人院所沒有的。在“彌陀村”裡面,每天有兩小時講經,二十二小時念佛。但並不是要求每個人二十四小時聽經念佛,而是要真正發心到念佛堂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念佛堂裡,二十四小時佛號不中斷,晚上睡覺醒過來了,就到念佛堂去念佛,所以念佛堂總有人念佛,不拘人數多少。至於其他的娛樂也會安排,像民族舞蹈、表演、戲劇,每個星期都安排一場,讓老人有充分的娛樂時間,有平靜、快樂的生活,如同大家庭一樣的和樂溫馨。
我們在歷代往生傳中看到,果然如理如法的修學,有三年五載成就的;也有十年八年成就的。由此可知,退休之後,正是我們用功念佛的好時候。所以老人院是充滿了希望,決定不是無希望工程,我一定要在無希望中,幫助他們充滿希望。而且我還要把這個理念,介紹給所有的宗教,我們共同努力幫助一切眾生,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從人道提升到天道,從凡夫提升到聖人,這是我們應該全心全力去做的。我們幫助別人提升,自己不知不覺也就同時提升了。我們幫助別人作佛,自己哪有不作佛的道理!我們幫助別人升天,我們自己怎麼會不升天!
由此可知,世出世法確實如佛所說的“無有定法”,一切吉凶禍福、善惡利害,都在一念之間。這一念能轉過來,轉惡為善,轉無希望成無窮的希望,轉人作天,轉凡成聖,都在一念之間。
佛對我們的教導都是從自性裡流露出來的,這是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而性德必須落實,落實的第一步就是養老。我們每個人都會老,我們尊敬老人,照顧老人,到自己老的時候,年輕人就會尊敬、照顧你。我們不尊敬老人,到自己老的時候,也就沒有人尊敬你,這是因果報應。佛經上講,照顧自己的父母,這個功德等於供養佛。佛常講,你家裡有兩尊活佛,就是你的父母。不孝養父母,去供養佛,佛不會接受,所以一定是從“孝親尊師”做起。
今天我們在新加坡的工作,第一是要建彌陀村養老,第二是培訓年輕的法師,第三就是聯誼各個族群宗教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共存共榮。讓我們大家一同創造美好、繁榮、安定的社會,創造真實的世界和平,決定不能有私心。自私自利是迷惑顛倒,保全自私就是保全自己在三惡道永不得出離,因此真正覺悟的人,必定是念念為一切眾生,放棄自私的利益,這才能超越六道輪回,超越十法界。
佛經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要把它兌現、落實。世間有一些作惡的人,如何能把惡人變成好人,把邪知見的人變成正知見的人,把造作罪業的人變成修福的人,你就成功了。我們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去對待一切人,再惡劣的眾生也會被感化,不能感化總是自己做得不夠,要反省、要改過,這是真誠當中還存有自私。在事相上,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就行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徹底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控制、占有的欲念。放棄自己的成見,這個很重要;自己想要怎樣做,那就錯了。
自己的缺點很多,自己不知道,別人看出來了,說出我們的過失,我們就要很認真的檢討,立刻改進,改過就是進步。別人給我們指出,幫助我們向上提升,我們非常感激,那是我們的恩人,我們一生都生活在“感恩”之中。我們全心全力的幫助社會,利益眾生,別人怎樣做不必去過問,心要永遠保持清淨,這個功德才是圓滿功德。我們看到許多人做好事,做完之後還有顧慮、有牽掛,這樣心就不清淨,做的是三界有漏的善果,果報在人天。清淨的福德,果報在極樂世界、在一真法界,絕對不一樣。
我們學佛的同修,出家要做出家人的好榜樣,在家學佛要做在家人的好榜樣,道場要做道場的好榜樣,我們建老人院是所有老人院的好榜樣,我們就成功了。這確實是世間最殊勝、最有希望的工程,我們有緣份一定要抓住機會,認真努力去做,不能錯過。願與諸同修共勉之!
【相關文章】:
淨土法門:這裡只不過沒有掛老人院的招牌,這裡確實是個老人院
每天這麼多人在居士林這裡活動,沒有看到吵架、打架,大家見面都是一團和氣,這一點就很難得。我們在許多道場見到,人也不過幾十個,活動也沒有這麼多,就時常吵架、打架,居士林沒有這個情形。這些人各個都是滿面笑容、都有智慧、都健康長壽。許多老人都到這裡作義工,他們在一樓幫忙洗米、洗菜、揀菜,這些老人圍在一起談心說笑,他們活得很高興。這些老人多半都是兒女在上班,早晨上班時把老人送到居士林,下班時接他們回去。很多外教說居士林:「你們為什麼不辦老人院?」我說:「我們這裡就是老人院,你來看看,好多老人都在此地活動。我們的老人活得很快樂,有說有笑,念佛、聽經,在這邊聊天,很快樂!」我們看別的老人院,老人一個個都坐在椅子上,癡癡呆呆的。這不一樣!我們只不過沒有掛老人院的招牌就是了,確實是個老人院。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學佛答問(第十六集)20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