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宣講於2016年6月12日 (視頻在線)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量理寶藏論》。
全論分三:一、入論分支;二、真實論義;三、造論究竟之事宜。
甲二(真實論義)分二:一、從總反體抉擇所知;二、決定能知量之自性。
乙一(從總反體抉擇所知)分三:一、所知境;二、能知識;三、彼識知境之方式。
丙一(所知境)分二:一、法相;二、分類。
丁二:(分類)分三;一、破他宗;二、立自宗;三、遣诤。
壬二:(抉擇唯識觀點)分三:一、破他宗;二、立自宗;三、遣诤。
癸一(破他宗)分二:一、破有部經部;二、破世間共稱。
庚二、(答辯)分二:一、總分析宗派之觀點;二、阿阇黎所抉擇之觀點。
辛二、阿阇黎所抉擇之觀點:
壬二、(抉擇唯識觀點)分三:一、破他宗;二、立自宗;三、遣诤。
癸一(破他宗)分二:一、破有部經部;二、破世間共稱。
子一、破有部經部:
遠離一及眾多故,外境無有相亦無。
前面講過,二位論師的密意是,承許外境時,法稱論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觀察外境時,我上經部之台階。”承許外境的時候,我持經部的觀點。這點昨天我們已經講完了。但只是在承許外境存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持經部的觀點,若是不承許外境就不持經部的觀點而持唯識的觀點了。今天要講這個。
首先是破他宗。有部、經部認為外境是事實存在的,外境是由很多極微塵聚合組成、形成的。有實宗,比如經部、有部的觀點是外境存在,但這些粗塵是虛假的,極微塵是實有的。這些粗大的外境是由極微塵組成、形成的,但這是不成立的,這種觀點不合理。因為若是無分就不能組成粗法。經部、有部的意思是這些外境主要是由極微塵組成,極微塵是不能再分的微塵。說極微塵是不可再分的微塵,又說由極微塵來組成外器世界、外境,這是不合理的,這兩個觀點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是無分微塵就不能組成粗塵,如果能組成粗塵就不分微塵了。清辯論師用的是六塵圍繞中塵的邏輯——六個微塵圍繞中間的微塵。
“六塵圍中塵,中塵變六分,六塵融中塵,彌山(須彌山)變微塵。”意思組成粗塵的時候,也可以說是外器世界形成的時候,很多微塵在一起。這些微塵若是不聚合,粗塵、外器世界就無法組成、形成,若是要形成形形色色的外器世界,微塵必須要在一起。這樣,中間有一個極微塵,所有的極微塵都可以作為中間的微塵這樣圍繞,東南西北上下六方都要有微塵。若是這些微塵圍繞中間微塵的時候,中間的微塵是極微塵,極微塵是不可分的微塵,這六個(東南西北上下)微塵圍繞極微塵時候,中間這個微塵有沒有方向?若是沒有方向,沒有東南西北上下支分的朝向,這六個微塵都會變成一個微塵。那整個須彌山的重量和一個微塵的重量等同了,都成為一體了。六個微塵和中間的微塵都成為一體了,這樣多少個微塵圍繞它都是一樣的。以此類推,一個微塵的重量和整個須彌山的重量是等同的。若是有東南西北上下不同的分支,還可以分,它就不是不可分的微塵了。形形色色法都可以這樣分析、分開,最後再分、再分……應該有一個最小、不能再分的微塵,若它是實有的,應該有這樣一個法,不可再分……比如柱子、寶瓶、張三、李四,我們可以東南西北上下這樣分分……這樣分下去,最後應該有一個不能再分的。永遠這樣分下去也是有過患的,這樣,一個微塵的容納和整個須彌山的容納應該是等同的了,這個過患就大了。肯定有限,因為有大的、有小的、有輕的、有重的,要有一個限度,最後肯定有不可再分的一個塵,這就是不成立了。沒有不可再分的,若有它就沒有方向了,沒有方向它就不存在了。其實是很簡單的,若是它存在肯定有東南西北上下的方向,若它沒有方向——朝向東、朝向南、朝向西、朝向北、朝向上下,東南就變成一體了,西北也就成為一體了,沒有東南西北的支分,它就不存在了。
有部、經部怕外器世界消失不存在,所以就安立了極微塵,但只是他們自己安立的而已,其實這種安立不存在,不合理。但是他們必須要這樣安立,他們覺得外境,比如外器世界形形色色的法都要存在,唯識宗說都是心的顯現,他們不承認,因為他們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他們覺得外境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法,有這樣的物質存在,必須這樣安立。否則,就無法立宗。
如果中間的微塵與四面八方若干微塵不相粘連,就無法構成粗大的團塊,無法形成粗塵;假設粘連在一起,中間的那個微塵就成了有支分,因為眾多微塵粘連的部分是他體,是不一樣的,若是一樣就變成了一體;再者一塵粘連的位置沒有容納多塵的機會。正因為“一”不成立,由它累積的“多”也就不可能成立,這是一個邏輯方式,沒有一就沒有多了,這是“離一多因”。因而細法、粗法顯然不存在成實。極微塵不存在、不成立,極微塵積累的,很多極微塵聚合的粗塵、粗法也不可成立,不可存在。這樣,除心識之外,另行的外境絕不存在。依此理由可知,能指點形象者無有,形象也就不存在,猶如石女的兒子本不存在,也就無有他的色相之說,沒有他的膚色是黑的、黃的、白的之說。同樣,外境不存在,外境上有形無形的這些法也都是不可成立的。
這是破有部、經部的觀點,他們承許外境實有。外境這些形形色色的緣法實實在在的存在,這是有部和經部的觀點。這樣一進行分析就不成立。外境上沒有實實在在的法。
子二、破世間共稱:
依於世俗世共稱,則與量立成相違。
有些人聲稱:對於觀察世俗名言,按照月稱論師的觀點,隨順未經觀察的心而進行。這是什麼意思呢?有些人說,要安立和觀察世俗名言,跟月稱論師的說法一樣。月稱論師抉擇大空性的時候,不注重、不觀察世俗名言方面。“我不依量觀察。”因為一觀察就不存在了,他主要用的是勝義谛的觀察量觀察的,用勝義谛觀察量觀察,都會無影無蹤,根本找不到一個實質性的東西。所以,之前自續派清辯論師分開了二谛。
二谛分開就無法抉擇究竟的實相,無法抉擇大空性。月稱論師說:我抉擇勝義谛時,世俗名言,世間怎麼承許我就怎麼承許,此處的世間指的不是補特伽羅,而是指的是識世間——六根——眼耳鼻舌身識。它們怎樣照見我就怎樣承許。我沒有說眼睛看不見東西,耳朵聽不到聲音,但是我不觀察,世俗名言這樣才成立。因明主要注重世間名言,這個時候必須進行觀察。剛才是沒有進行觀察的,眼耳鼻舌身識無有損害的(健康的意思),它們怎樣照見,我就怎樣承許,但是世俗名言的時候不可以這樣,必須要安立正量、非正量等,世俗名言需要許多法要安立的。所以這種說法不合理,因為世俗名言的觀察如果單單依於世間共稱,則在不加分析的心前,依靠現量、比量、破立等等所進行量與非量類別等一切量的安立也就不應理了,因此相違。什麼比量、現量,還要遮破、要安立等等有很多,還有正量、非量等等很多分類,名言要安立很多法相,所以月稱論師抉擇勝義谛尤其是抉擇大空性時是可以的。而此處不是,在此處主要安立抉擇世俗名言,站在這個角度分析就不行了。這是第二。
癸二、立自宗:
明知俱緣因證成,俱緣不允是他體,
若為他體因不容,如現二月藍識同。
他遮余邊能否定。
前面講了,唯識宗認為,有部和經部的觀點根本不成立,在世俗名言上,按月稱論師的觀點安立名言也不可以。這樣,就沒有辦法安立世俗、名言。唯識宗抉擇外境不存在怎麼辦,一切都是心的顯現。心的顯現說起來非常容易,實際上真正要了知、要證悟是非常難的。
但是在這裡,唯識宗僅用了兩個邏輯,也可以說是兩種理論。
主要是有兩個理論,有兩個邏輯。一個是明知因,也可以叫明了因。它抉擇這些顯現跟心是一體的。通過它說明顯現和心是一體。還有一個是俱緣定因。它主要是顯現與心識不是他體。這兩種邏輯、理論都有不同的抉擇、有不同的說明,但是最終說的都是萬法唯心。
在因明裡,有些道路通過邏輯去推理,通過一些理論去了知,但講的邏輯、理論都是有規則的。一個完整的邏輯,因明裡講的一個完整的理證是有規則的,要具備三相。第一個是宗法,第二個是同品周遍,第三個是異品周遍,三相具備是一個完整的理證、邏輯。這樣的理證、邏輯,才有真正引起正量的作用和能力。我們以後講自利比量、他利比量的時候都會詳細講的,在此處就不詳細講了。
什麼是宗法呢?一個完整的論述有有法、立宗、因、比喻。什麼叫立宗?怎樣才是成立宗法?成立宗法是第一相。宗法就是有法,也叫欲知法,上面成立因。比如音聲,有些外道,有情無情發出的音聲是恆常的。內道要推翻這個觀點,有這樣的一套邏輯:音聲(有法)是無常(立宗),所作性故(因)如同寶瓶(比喻)。本論述的因是什麼?因就是“所作性”。“所作性”在欲知法(音聲)當中成立,這叫宗法,這樣第一相就OK了。
怎樣成立?欲知法上,以現量或比量成立。比如說,音聲是所作性,通過現量,音聲是人發出來的,從某種物質當中產生的,所以它是因緣和合而出現的,它就是“所作性”。這是通過現量能證實的,通過比量也同樣能證實。音聲是人發出來的,從某種物質當中產生的,之前沒有是之後發生的。這樣,肯定是因緣和合出現的,這樣它就是所作性。在音聲上成立了所作性,這個我們通過現量或比量能證實。
這樣,第一相就具備了。他沒有辦法再反駁了,因為音聲要麼是人發出來的,要麼是從某種物質當中產生的,這樣肯定是因緣和合的。之前為什麼沒有?因為因緣不和合,因緣和合的時候就出現了,這個可以證實,事實就是這樣的。若對方是個智者,是個講道理的人就不會反駁了。
第二是同品周遍。一個論述當中有欲知法,有同品,有異品。同品,一切所作性之法全都是它的同品。為什麼叫同品周遍呢?比如說柱子、寶瓶等法,跟音聲一樣,它們都是所作性的,所以它們都是無常的,遷變性的。為什麼叫周遍呢?所有所作性之法絕對都是無常的。這個“絕對”就是周遍的意思,所有的有為法都是如是及決定的。這就是同品周遍。同品周遍也可以說所立隨著所作之因而存在,隨所作之因而存在是什麼意思?所立就是“音聲是無常”,所作之因是所作性。若是所作性皆是無常。無常是所立之法,意思是隨這個因的,所作性肯定都是無常的。
推理公式:若所作性,周遍是無常。這就是同品周遍。一說所作性的,絕對都是無常。可能對方不一定明白,也不一定承認。這個時候要通過比喻,它有同品喻。此處的同品喻應該是寶瓶,在寶瓶上面,(對方的話)寶瓶是所作性,所以它是無常的,這個關系他已經明白了。這個時候一說他就明白,比如寶瓶是所作性,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所以它是無常的,遷變之自性。這是比喻,通過比喻說明音聲也是所作性的,它也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所以它也是決定無常遷變之自性。這是同品喻,主要是通過比喻讓對方明白或者真正了知,這樣對方一下就能明白。
還有異品周遍。跟它相反的,不是所作性的,絕不是無常。也可以這樣,所立法反過來,而是因與前相反,也可以說與所立法及與因反。不是所作性的意思,所立法反過來,不是無常的,就絕對不是所作性的。這是異品周遍,這是第三相法。
這通過什麼說明它有異品喻?本論述的異品喻是什麼?是虛空,虛空是恆常的,所以它絕對不是所作性的。虛空不是造作,不是因緣和合生的。它是無為法,有為法都是同品,無為法都是異品。通過比喻一說對方就明白了,是恆常的,不是無常的,就不是所作性了。比喻虛空,這個上面他明白,虛空是恆常不是所作性,所作性不是恆常的,這就是第三相。具備三相的理論,具備三相的邏輯才是正確的理證、正確的邏輯,它引出來的是正量。
先給大家介紹了一個論述的整個結構、形成,然後開始講第一個理證明知因,也可以說明了因。所知對境,與取彼之識是一體,這是立宗。具有識之法相故,這是因,比喻是如同具有項峰、垂胡等特征來證明黃牛一樣。
每個法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叫法相。後面有一品專門講這個。用它的特征,它的法相說明它。那邊有馬,有羊,有牛等,後背有項峰,前面有垂胡,它的特征非常明顯,一看到這些特征就知道它是黃牛。我們為什麼確定它是黃牛?為什麼心裡肯定它是黃牛?主要以它的特征肯定的。這是比喻。
所有的對境,看是柱子在這,寶瓶在那,張三在這,李四在那,顯現是這樣的,其實所有的對境都是心識,因為具有心識的法相。心識的法相特征是什麼?就是明明了了。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嘗到的,感覺到的,想到的哪一個不是明明了了?都是明明了了。明明了了叫心識,沒有別的。明明了了是心的特征,心的法相。以黃牛的特征來確定這個動物是黃牛。同樣,以心的特征,心的法相,來說明一切顯現都是心。彼理證必須具備三相,第一宗法,以自證自明,就能證實,自己就能知道,哪個不是明明了了?所有的對境都是明明了了而顯現的,這時我們的自證就知道了,就能證實。
還有,彼法相具備,都是屬於彼。前面同品喻是黃牛。我們知道,項峰、垂胡,所有有這個特征的都是黃牛。不可能這個地方的是黃牛,另一個地方有項峰、垂胡特征的動物就不是黃牛。所以具備心識特征的,絕對都是心,這是同品周遍。這裡的同品周遍是什麼?具有它的法相,確定絕對都是它。這是同品周遍。
還有異品周遍,不具備它的法相的都不是它。比如,綿羊不具備項峰、垂胡等黃牛的特征,所以它不是黃牛。不具備它的特征、法相的都絕不是它,這是它的異品周遍。這也有它的異品喻,比如綿羊。一切對境,這些法都是心識,都是明明了了的,所以都是心。這是唯識宗最有說服力,最具有代表性的邏輯。這就說明一切法都是心識。比如說,藍色和取藍色的識,也是一體的。藍色取藍色的識,它就知道,這個藍色顯現,就明了,就說明它就是心。
第二個理證,俱緣定因。主要抉擇對境,跟心識不是他體。必定同時緣的任何法,不可能是他體。必定同時緣,必定是必須、一定、不變的意思。同時緣,在任何時,任何處當中都同時存在。這樣,任何對境與取它之心識不可能是他體,若是他體,在一切時一切處中不可能同時存在,決定同時存在,肯定不是他體,如同二月般。我們擠眼睛時看月亮,就出現了兩個月亮,實際上這兩個月亮不存在,這是拿來比喻的。給我們顯現的是兩個月亮,實際上是一個月亮。同樣,給我們顯現的,外境在那邊,有境在這邊,也只是顯現而已,實際上沒有那樣的外境,只有心識。
二月指什麼?這裡是比喻,不是說二月是心的顯現。顯現上有兩個月亮,但實際上沒有兩個月亮。以此比喻說明,給我們顯現的也是這樣,外境和有境,好像以他體存在,但實際不是這樣的。只有心識沒有了,沒有之外的外境。以此因也可以證實藍色與取藍色之識也不是他體。因為藍色和取藍色之識是絕對同時緣。取藍色的識存在的時候,藍色也存在;取藍色的識不存在的時候,藍色也不存在。這點很多人都不明白,認為存在,其實是不存在的。雖然過後再看還有,但這是隨取藍色的識而生起的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顯現?它是有原因的。比如取房屋的識存在的時候,房屋才存在;取房屋的能取識不存在的時候,房屋也不存在。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才會真正明白萬法唯心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明白了之後,才能活在當下,要麼不可能啊。
我剛到漢地的時候,很多居士都會說:萬法唯心。什麼叫萬法唯心?明白這個道理是非常難的,需要仔細思維。如剛才說“取房屋的識存在的時候房屋存在,能取識不存在,房屋也不存在。”但在我們的概念中,認為這種說法不可能!怎麼不存在?我走了房屋也存在。實際上一切法如看電影,如夢境一樣,看的時候,夢裡好像有,但實際上有嗎?看電影的時候只有屏幕,裡面真有房屋、人等境嗎?做夢也是一樣,夢裡什麼都有,但實際有嗎?這是比喻。同樣,我們所見的一切也如同電影和夢境,看似有實際上沒有。
下面是推理公式:“藍色與取藍色之識”,是有法;“非為他體”,是立宗;“必定同時緣故”,是因;“如二月”,是比喻。藍色與取藍色之識必須同時緣者是第一。第二,這是自身感受,自己便可證實,也就是可以自證的。它的同品周遍就是在錯亂根識前,一個月亮顯現為兩個這一同品喻上可以成立。因為同品喻與俱緣定因、所立法非他體這兩者從同時存在之故。這就它的同品周遍。異品周遍:不同他體通過遣除他邊(他邊因)能夠推翻。
不同他體,不可能成立同時緣。不同他體,指既是他體,又不同時出現。具體來說,對於他體有實法在不同時間,依靠不同取受可以破斥;在相同時間憑借有害因能予以否定。推理公式:毫不相關的任何法(有法),不會有決定同時緣的情況(立宗),如同藍色與黃色(比喻),你們承認眼與色是他體且同時之故(因)。有害因指毫不相關的任何法,遣除他邊因也是一個完整的邏輯。這樣,就對有害因予以了否定。
這樣,宗法、同品周遍、異品周遍三相都具備了,這是一個完整的邏輯、完整的推理方式。真正能說明一切法、一切對境,跟自己的能取識不是互不相容的他體。明知因也可以說是明了因,一切法一切對境都是心,都有心的特征、法相。通過這兩個,就可以將萬法抉擇為心。
第一個推理方式推理的結果是什麼?萬法、一切對境,皆是心的顯現,與心識是一體的。第二個推理方式推理的結果是什麼?萬法、所有的對境,與它的能取識絕不是互不相容的他體。這樣,我們就能了知一切法抉擇為心,外境不存在都是心。
子三(遣诤)分二:一、遣除與微塵相同之诤;二、觀察有無相而遣除非理。
丑一、遣除與微塵相同之诤:
謂心相續同有支,剎那猶如微塵分,
由是三剎那性故,遠離一體及多體。
由是三剎那性故,一剎那成不容有,
若一剎那不容有,顯然已失三本性。
要把這個疑惑遣除,不然就站不住腳了。有些中觀論師辯道:心的相續同樣可依靠遮破有支的理證加以遮破。前面遮破微塵的時候用的理證:六個微塵圍繞一個微塵的時候,中間的微塵有不同方向,就不是無分微塵。有不同方向就不是無分,沒有不同方向的微塵就不可以組成粗塵,六個微塵就成為一個微塵。主要用這個理證來遮破。
遮破心也是一樣的,心識的剎那也像微塵的部分一樣,需要靠近過去與未來兩個部分,所以心識剎那同樣是初中末三剎那的本性,故而心也遠離一體多體。剎那不存在,剎那組成的心的相續也不成立了。剎那心組成相續的時候有沒有前和後的分別?如果沒有,前和後就成為一個了,有的話又有分了,一直分下去,這一剎那不成立,相續也不成立。
駁:剎那是部分的觀點不應理,由於是三剎那本性的緣故,不可能是一剎那,如果一剎那不可能,那麼顯然已失去了三剎那本性的身份。可見,以所謂的“三”破“一”也不合情理,沒有一哪來的三?
粗塵同時環繞故,居中微塵成有分,
三時頓時不生故,現在剎那乃無分。
剎那與微塵迥然不同,微塵在組成粗塵的過程中,需要同時環繞,由此居於中間的微塵就變成了有分,如果這樣順其自然,就是有分;倘若加以剖析,就會成為無分而毀滅,如同發梢的露珠一樣。而剎那不會招致這種過失,因為三時不可能同時,過去、未來與現在無有之故。過去與未來不存在,只有現在一個剎那,與微塵不一樣,微塵都要同時存在,過去與現在不一樣,有現在的剎那就行了。所以,從現在剎那自身的角度而言實是無分。
有一個論師說持三時實有的觀點才存在這個過患。但中觀抉擇大空性的時候,破的是實有,實有就可以進行這樣遮破。但這是世俗名言,說的實有也是名言上的實有,不是勝義谛上實有。所以安立名言的時候必須這樣承許,這沒有什麼過失。
小乘論師說三時都是實有。小乘有十八部,其中有部有這樣的承許,說三時實有,過去在過去的位置,未來在未來的位置,現在在現在的位置上。對這些人可以用前面的邏輯遮破。但我們不是這樣承許的,我們認為的過去沒有了,未來的還沒有發生,只有一個現在。所以,通過前面的理證無法遮破,因為單單從現在剎那能起作用的有實法成立的側面來說可以安立無分。
丑二、觀察有無相而遣除非理:
現外境乃識本身,此者顯現外無有,
習氣堅固不堅固,能立真實與虛妄。
唯識也有真相唯識和假相唯識。如果對方說:無論識有相與否,有形象還是無形象,唯識也有真相唯識和假相唯識。有形象和無形象都一樣,倘若外境不存在,所有的這些法都不存在的話,則正量與非量就沒有辦法安立。
駁:凡是顯現的外境無一例外均是識本身,不是外境存在就是正量,外境不存在就是非正量;外境存在就是有實法,外境不存在就是無實法,不是這樣安立的。一切外境法都是識本身,除了心沒有別的。此顯現也同樣在外界中毫無立足之地。那麼正量與非正量,正確與不正確怎麼安立呢?主要看習氣堅固與否。
然而,習氣堅固認定一個月亮及白色海螺等是正量,習氣不堅固而看見兩個月亮與黃色海螺都是非量。主要是從習氣堅固與不堅固來區分正量和非量,不是在外境上看存在或不存在,以這樣的角度而言安立真實及虛妄實屬合理。
攝義的總結偈:
乃至承認有外境,期間因稱所取境,
如若所知納入內,境及有境別不成。
上述意義以總結偈說明。如果站在承認外境宗派的立場上,境和識就不應該是一體。這時,外境是外境,有境是有境,能取識是能取識,所取境是所取境。這時二位論師主要持經部的觀點。能指點形象的因被稱為所取境。如果一切所知納入內識之中,則境與有境就不成立他體。
一切抉擇為心的時候,此時不承許外境。一切唯心的時候,對境和有境不成立他體,不是分開的。遍知果仁巴以這個偈頌作為依據,說“薩迦班智達的意思:二位論師的密意是外境承許的時候,有所取和能取之分。”這樣說明,經部才有所取境。
萬法抉擇為心的時候是唯識宗。二位論師的密意是:持唯識宗觀點的時候不承許所取境。因為義共相和本無見有說有所取境不成立。而在承認外境的時候,他們持經部的觀點,即所取境——色聲香味觸法,外境的這些法就是這樣的。
所取境肯定是沒有的,從前面的辯論很容易就能通曉,否則有點難。你們也不了解對方的觀點,他們也不可能直接承許外境實有。比如義共相和本無見有在外境上實實在在存在,但他們肯定不會承許的。說所取境和顯現境是一體的,二位論師的密意是什麼?持唯識宗觀點萬法唯心的時候就沒有所取境;持經部觀點的時候才有所取境,這個時候的所取境完全是指外面的東西。他們間接承許在外境上事實存在,這樣,前面給他們發的太過、過患都是存在的。二位論師以此密意,分次抉擇,才能真正遮破對方的觀點。遍知果仁巴為什麼強調這點,也是有這個必要的。《量理寶藏論》觀境品講解結束。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湧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