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即發願求無上菩提心;是發起求解脫苦難,往生淨土或成佛之願望。而菩提心乃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證無上菩提。
經載菩薩有三種發心∶
1.發大智心-以智慧廣求一切佛法,普令眾生皆得法喜之樂。
2.發大悲心-慈愍一切眾生輪回生死,受種種苦,誓願救拔。
3.發大願心-依四弘誓願,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證道之後,經梵天請求,使得佛陀發心濟度天下蒼生。於是,佛陀馬不停蹄地向國王、貴族、百姓,甚至向天神、鬼怪、外道等說法,直到涅盤,這都緣起於發心。
歷代的高僧大德的美好風范,都能做佛菩薩,亦是發心弘法,終身修持,直到證果;例如玄奘大師發心到印度求法,歷經艱難,留學十九年,回國後仍然發心譯經弘法,直到圓寂。就如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尚有許許多多知名和不知名的高僧大德們,皆在默默地發心弘法,傳承法業。
佛教的發心,決不是只為自己,還要利益眾生,才是真正的佛法,亦是發心的真正意義。發心是學佛修行的起點,也是最重要的;有了發心做起端,才能修菩薩行,最後可得證。
放眼天下蒼生,誰不在苦海上漂流。有些人因為物質缺乏,在死亡邊緣掙扎;有些人因為心靈枯萎,處在沮喪憂郁中;他們都需要人們發心來幫助;大家也應發心改善自己,體恤別人,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發心不論性別、年齡、身份或種族;即如監獄的犯人,也有權發心出獄後改過向善,利益鄰裡。如果您已發心,請依法修行,以來日得證;如果還沒有發心,請趕快發心;發了心,才能功德圓滿,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