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累世的修行,究竟是為了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道”是什麼?就是無數修行人,生生世世都難以靠近的那個“本我”。修行人都在修道,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道不是修出來的,它原本就是現成的。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體內絲毫不少一點。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所謂的努力修行,只是針對你的大腦而已。

  因為你頭腦裡的障礙太多了,多如恆河沙,障礙著你不認識道。當你頭腦轉變後,道也就自然顯現了,因為道本來就在萬事萬物之中。

  仔細分析千門萬法,都是在讓你放下再放下,清靜再清靜。所謂的努力和修行,都是針對放下和清靜所設計的。

  進入道之前的那段距離,需要努力去修。一旦你進入了道,你才知道:道不需要修,它本來就無處不在。

  道猶如虛空,無形無相,無聲無息,無作無為、如如不動。你不可能見到它,也不可能找到它。它在萬事萬物之中,萬事萬物皆是它的自然流露。它清靜無為,如如不動。但又能通過萬事萬物,顯現出它無窮的妙用。

  萬事萬物無處不在,真我本性也無處不在。山河大地,動潛飛植都是真我如來。雖不可見,但又無處不見。

  你的肉體不是真我,思想也不是真我。許多修行人認為,靈魂是真我。其實,靈魂還不是真我。靈魂還是針對肉體這層外殼而言,是這個肉體的靈魂。

  肉體與靈體都是物質的,只是一陽一陰,陰陽互存而已。靈魂出殼與悟道解脫,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平常人所講的靈魂出殼,是你的潛意識這個識神,出去玩一玩而已,它根本不能超越三界。

  只有悟道之後,找到了你那個真我,才能超越三界,得到徹底解脫。道無處不在,當然不存在三界之界。道無我無他,無我又如何生?無生又如何有滅?因此,道本身就不生不滅,本身就是最徹底的解脫。

  因此,你只有進入道裡,你才能證悟到,不生不滅的徹底解脫。但是,無論你用多豐富的語言來描述道,來形容本來面目,都無法准確和貼切。我們要想接近它,只有通過它表現出來的特性為標准,通過修行改變自己。與道達成同一頻率,才能進入道。

  道最明顯的特性,就是清靜無為、平等無分別、無我無他、如如不動。悟道如同品茶,別人品茶(開悟)後,無論怎樣給你描述,你還是不知道此茶(悟道)是什麼滋味。只有親自去品茶(證悟)。當你品過(開悟)之後,第三者依然不知道茶的滋味,也必須親自去證。

  如何才能進入道呢?有人認為應該多學知識,多看經書,但是書本和知識,都不可能讓你進入道,只能在某個階段,引導你如何走路,指導你走哪條路,可以接近道。道不是來自於外面的知識,因為知識來自於頭腦的思維,是識而非智。道不是靠思維進入的,你腦子越復雜,想得越多反而離道越遠。

  六祖慧能不識一字,未看一經,卻能悟道和講經,是清靜心中的自然流露。只有當你徹底空掉你的頭腦,進入一種清靜無為的,入定狀態時,你才能進入道。

  此時你才發現,道本來就是現成的,只是自己一直都在玩頭腦游戲,總在向外求,向知識裡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點可憐的知識,一直障礙在門外了,這就是所知障。

  古大德說:悟道不難,唯嫌撿擇。“撿擇”就是分別和取捨,有了分別心,才會去撿擇,道是平等無分別的。心裡有二、三,才會去撿擇,回到“一”就不會再有,什麼分別和撿擇,因為“一”已經接近了道。

  道如同一面鏡子,無論什麼事物,照在鏡子裡,原來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鏡子不會分別,這個事物好壞、丑美、善惡。人不僅有分別,而且樣樣事物,都要分別個好壞、是非。

  如果你能回光返照,留心察覺自己,剛才起動的每一個念頭,你才能覺知自己,念念都是分別。這是多生多劫,養成的最大習氣。因此,要想接近道,首先要斷掉分別的習氣,因為道是沒有分別的。

  古大德說:成佛不難,放下既是。但是,人卻有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親情,放不下錢財名利,放不下所執著的一切。而一切都是圍繞著一個“我”字。

  因此,最大的放不下就是“我執”。一切都是我想得到的,我不願失去這些,可以使我享受的即得利益。而且我執較重的人,最愛顯示自己,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因此,悟道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執。

  道的特性是無我、無他,也正是佛在《金剛經》裡說的:無我相、無佛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只要心裡還有我,還不能達到忘我、無我的心境,圍繞著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

  佛性沒有自我,一切都是恆順眾生。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淨,有我就是在執著個性,有我就失去了整體性,那麼,你就永遠不可能進入道。

  第二個最難放下的是“我見”。我見就是執著自己的見解,一切都認為自己的見解對,別人的見解不對,總不願恆順眾生,還是在處處突出,自我的個性。

  當別人的見解,與自己不同時,就生氣煩惱,並與別人發生矛盾和紛爭。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些對我見越執著的人,反而離道越遠,這就是個性。個性越強,反而離整體性越遠,宇宙是一個整體,因此,越執著我見離道越遠。

  道清靜無為,如如不動。萬事萬物雖然,都是它的顯現,但它卻無念。這一切顯現,都是自然的緣聚緣散。絕非道的有意安排,也不是佛和上帝的造就。

  有些人或一些宗教認為:宇宙的一切,都是佛或上帝安排的。其實你想錯了,佛和上帝是清靜無為的,他們絕不會活的那麼累。但是,人的習氣卻總愛琢磨事,琢磨人,腦子不能有一點空閒,閒一會兒,就覺得無聊和寂寞,總想表現自己,顯示自我的個性,發表自我的見解,總要千方百計想出點事,來填補無聊和空虛。

  這就使人們多生多劫以來,養成了攀緣、動念的習氣。這種習氣使你的心,從沒有清靜過,心總往外馳,心馳則神往。

  古人造字非常合道,“心”是三點魂,外加一把鉤。古人知道人有三魂,其中在外面的一點是“光魂”,光魂在天不在身,因為它特別亮,人體色身難以承受,當人投胎轉世時,它只能留在外面。

  外面的另一點是“陰魂”,由於眾生妄念外散,神魂常在外面,為財色名利終生奔波不息,因此,陰魂也在外不在身。中間一點謂“色魂”,由於此魂投胎後,被肉體所困,一把鉤代表肉體色身。

  人在受孕剛剛成胎,直到出生前,都是這種彎曲身體的形狀。此身像一把鉤鉤住色魂,直到死亡的時候,色魂才離開肉體。

  可見人的心,時刻不停地,被外界事物所誘惑,為外界事物所奔波,雖有三魂,卻有兩魂在外。這些都是古人用天眼所看到的,“心”字如此構造確有其理,絕非胡隨意編造。如果我們能把這顆,好動的心停息下來,把自己的思想,徹底空掉,使它常處於清靜無為之中,你就接近了道。但是,人們卻愛自尋煩惱,不停地在制造妄念。以至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氣。

  許多修行人,甚至想靜也靜不下來,大腦形成的慣性,自動地、不停地在想,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即使睡著了,做夢還是在不停地想。

  人體95%的能量,都是胡思亂想消耗出去的。因此,所有的法門,包括念經、念佛、念咒、打坐、結印、修定、戒律、節食、辟谷、不倒單等,都是在幫你把,繁雜的思想停下來,使你的心清靜無為。

  有些人總愛攀緣,攀緣本身就是分別心,分別出有好有壞,你才會去攀緣。攀緣使你攀附兩邊,遠離中道,產生“愛見”煩惱。“愛”煩惱是思惑,“見”煩惱是見解上的迷惑。有“見思惑”二障就不能出離六道,不能了脫生死。因此佛說:攀緣心是生死的根本。

  如何辨別攀緣心呢?可從怨親的分別上看,放不下對親屬、親朋、情侶的執著過愛,放不下對怨家對頭的記恨,總是掛在心上。

  經常想過去的事,以後的事,未發生的事,與自己無關的事,擔心兒孫將來的事,甚至找別人算卦,看命問吉凶等等,都屬於攀緣。甚至做好事,度人也在執著攀緣,不知另一面卻是在造惡。

  道是清靜無為的,攀緣則是有為,有為就是在造業,造下業因,將來必因緣而生。因此,只要還存有攀緣之心,就背離了道,就出不了六道輪回。

  所謂佛法無邊,即不落兩邊之意。而凡夫都是在執著兩邊,不合中道。只有隨緣做事,而又不思善惡,不計得失,不求結果,不為回報,雖也做事,但清靜無為,合道而行。

  道如如不動,修行的千門萬法,其共同點都是在修一個“定”字。修定就是靠近那個,如如不動的道。修定關鍵仍在於心,當遇到外緣時,正是考驗你,是否見境動心,是否心隨境轉。如能把握隨緣不變,這就是定力,定力就能使境隨心轉。

  當你清靜無為時,你就接近了道。當你靜極生定時,你就能進入道。當你定中生慧時,你才能真正悟道。當你能把智慧靈活變通地,運用在實踐中時,你才是真正地證道,這就是悟道的程序和過程。當你的心真正達到清靜無為,如如不動時,你就是法身佛了!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飲食禁忌具體指啥?
下一篇:大安法師:“三求堂主人”圓瑛大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