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贊歎雍正皇帝,久證法身,乘願再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粵自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遂得普播寰區。及至大教東布,達磨西來。其圓悟佛性,徹證自心。續如來之慧命,作人天之導師者,實繁有徒。若《傳燈錄》、《高僧傳》所載,乃存十一於千百耳。其隱而弗彰,秘而不顯者,又何可勝數耶。

  清世宗憲皇帝,久證法身,乘願再來。若宗若教,無不窮源徹底。御極以來,十年之內,專理政治,不提佛法。以期天下太平,俗美風醇。然後宣布法化,則易得其益。如器除毒,堪貯甘露。至十一年,則以人王身,行法王事。佛法世法,一肩擔荷。儒教釋教,一道齊行。取靈山泗水之心法,述傳薪續焰之綸音。空有不二,真俗圓融。直欲普天人民,同為如來真子。現未有情,共獲本地風光。每於朔望,及佛菩薩誕辰。或面訓廷臣,或傳谕疆臣,以迄士庶。令其鹹了自心,悉趣背塵合覺之道。不至徒具佛性,枉受生死輪回之悲。或敕天下叢林,一切僧眾。令其恪守清規,精修梵行。真參實悟,明心見性。以期光揚法道,翼贊皇猷。又於朔望,必親運睿筆,恭繪一古德道像。取彼本傳,提綱摘要,作一小傳。又作一贊,以發其奧義。親筆書於像首。刻石大內,以備摹拓而企流布。自十一年二月起,至十三年三月止。共繪三十二尊。至四月中,龍馭上賓,致無量古德,未蒙一發幽光,為可惜耳。至乾隆九年,高宗以裝潢所拓祖像三十二軸賜武林理安寺。後修寺志,即以此傳贊,載於首冊,以志恩寵。然此傳贊,未刻書板,故世不獲見聞。竊念古德道風,人天景仰。如皓月當空,萬川俱現,其光明皎潔,豁人心目。自可頓開心地,徹見性天。又得世宗睿筆發揮,與古德交光相映,一際無痕。若得一覽,當即達本逢源,獲衣裡之明珠。破塵離著,出大千之經卷。從茲心心相印,燈燈相傳。俾自他以共證真常,令凡聖以同登覺岸。庶不負世宗述傳一番至意矣。因募應季中居士,出資刻板,以公同志。於每傳前,列其題目,以期一目了然。並書緣起,以告來哲。

  印光大師:“三十二祖傳贊序”

  自佛法入中國,歷代皇帝無不崇奉。其唯結緣種,與有所悟證者,種種不一。求其深入經藏,直達禅源。證涅槃之妙心,具金剛之正眼。於修齊治平之暇,闡拈華直指之宗者,其唯清世宗皇帝為第一也。若非法身大士乘願再來,握權實不二之道柄,度輪回無依之眾生者,其能如是也耶?其所著述,藏內有《圓明居士語錄》三卷。(圓明居士,世宗道號)其他序跋傳記,散見於經論語錄中。悉皆妙契佛心,冥符祖意。言言見谛,語語歸宗。如走盤珠,似摩尼寶。凡具眼者,無不佩服。

  當明季時,密雲悟會下,有法藏字漢月者。天姿聰敏,我慢根深。大悟之後,欲為千古獨一無侶之高人。從茲妄立主見,著《五宗原》,擬己超邁一切。不知如來心印,如清涼月。慢雲一起,便掩月光。真如妙性,猶太虛空。慢塵既揚,即污空體。種種塗飾,翻形狂悖。求升反墜,弄巧成拙。密雲則辟而又辟,彼與其徒弘忍,執迷不返,則救而又救。反欲陵駕密雲,謂己無師自悟,密雲強以源流懇付之。所有言說,類多妄造,少有實情。當時知識,雖知其非,以其師尚不奈何,兼彼門庭甚盛,士大夫多為外護。恐其一經辟駁,難免招禍,故皆不敢置論。

  至雍正十一年,世宗遍閱密雲,法藏,弘忍等錄。見彼知見纰謬,錄其臆見邪說數十條,逐一辨正。通計十萬余言,名曰《御制揀魔辨異錄》。即刊書冊殿板,又令續入大藏。企其除邪說以正人心,振宗風而明祖道耳。至十三年,開工刊藏,而龍馭旋即賓天。高宗繼立,以日親萬幾,不暇提倡,遂致竟未入藏。而書冊殿板,存於大內,不易流通。故今之博學多聞缁素大家,皆不知其名。

  吾友子任,光緒甲辰,於京師書肆中得二部。以一送谛閒法師,企彼倡募流通。以一托楊仁山寄東洋,入於弘教書院新印藏中。今春余欲朝海至滬上,遇楚青狄居士。余曰,公好流通古跡,何不取弘教藏中《揀魔辨異錄》,刊板印行。此世宗以靈山泗水之心法,為儒釋兩教,作開金剛正眼之大光明藏也。若得流通,不但參禅者直下知歸。即宗孔孟而探誠明之極赜者,亦如乘輪遇順風,速得到彼岸也。居士曰,余昔於京師爛貨攤得一部,藏書笥有年矣。不因子說,幾致錯過。即付印刷所,俾照式石印一千部。命余作序。余喜極,遂忘其固陋,為序其隱顯機緣如此。

  印光大師:“《揀魔辨異錄》石印序(代企覺居士趙希伊作)”

  學道之人,居心立行,必須質直中正,不可有絲毫偏私委曲之相。倘稍有偏曲,則如秤之定盤不准,稱諸物而輕重鹹差。如鏡之體質不淨,照諸像而妍媸莫辨。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展轉淆訛,莫之能止。故《楞嚴經》雲,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法藏宿世,固有靈根。即現生之悟與見地,亦非卑淺。但以我慢根深,欲為千古第一高人。特意妄立種種宗旨名相,著《五宗原》。以企後學推尊於己,竟成魔外知見。使當日直心直行,允執厥中。將見密雲會下,無人能敵。道風之振,何難超越諸方。惜乎不以實悟實證為事,而預先設法,以為超越一切之計。遂致密雲七辟三辟,以正其非。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果是英烈漢子,自當慚愧忏悔,知非改過,以期實悟實證。則臨濟法脈,如來慧命,豈不直接其傳。何得慢幢高豎,護短飾非。引起其徒弘忍等,更加狂妄。逞己臆見,著《五宗救》。挽正作邪,以邪為正。謗法謗僧,自誤誤人。較之法藏,更深十倍。盲引盲眾,相牽入火。噫。可哀也已。藏忍平生,刻意文飾。致令門庭甚盛,士大夫多為外護。故彼父子之語錄,並《五宗原》、《五宗救》之僻謬邪說,悉皆續入《大藏》。至雍正十一年,世宗欲選語錄。遍閱彼等著作,知其意見僻謬,必至瞎人正眼。著令盡毀其板。又敕天下叢林,凡有此書及板,盡行毀除。倘有私藏者,發覺以違律論。又恐或有深受其毒,莫能盡吐,因將《五宗救》中狂悖甚者,摘錄八十余條,逐條駁正。命續入《大藏》,以企開人正眼,報佛祖恩。但以萬幾無暇,至十三年春,方始脫稿。未及謄清,龍馭上賓。高宗繼立,方始刊板。只因未委通人,凡草書替代之字,許多竟作本字。如以“謂”作“為”,多至百余。世宗所刻書冊經板,悉皆校對精嚴。唯此一書,錯訛甚多。故知的系賓天之後所刻。又雍正十三年春,開工刊《大藏》板。此書上谕,命入藏流通。而竟未入者,以高宗御極未久,殚精政治,無暇提倡。其余缁素,以法藏徒黨甚盛。恐其一經提倡,或致招禍,因皆置之不論,以故未入。書冊殿板,存於大內。除皇帝有敕,無由刷印,因茲不傳於世。然此法寶,必有神物守護。令其久秘復出,得廣流通。其因緣具於《石印序》中。茲擬重刻木板,因息心校閱,俾還世宗本來面目。應季中居士,願任刻資。遂序其顛末,以告來哲。

  夫欲了生死,必須實證。若唯悟而未證,則煩惑尚在,大須努力。倘能兢兢業業,歷緣鍛煉。則覺照存心,冥符聖智。人我是非之凡情,無由而起。若不加覺照,依舊凡情熾然。功行愈高,情見愈重。由悟入迷,在所難免。如人睡惺不起。久復睡著。古人謂大事已明,如喪考妣。正以煩惑未斷,或恐復迷。須知斷惑之人,便無凡情。既無凡情,何有生死。大悟之人,其悟縱與佛同,其惑猶未斷除。必須念念覺照,庶免凡情用事。藏忍父子,雖則悟處高深。只因我慢過甚,全體埋沒於人我情見之中。而猶欲為續佛慧命之第一高人。以致一錯永錯,而莫之能反。盡其智力,只做得個平侍者之身分。可不哀哉。

  如來深知末世眾生,煩惑難斷。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令其於臨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承侍彌陀,追隨海眾。從茲圓破無明,徹證自心。直至成佛而後已。使藏忍知此,當即上品往生,證無生忍。普現色身,廣度群迷。又何至妝點文飾,欲得超師越祖之虛名,企其流芳百世。一經明眼人看破,竟落得個邪魔外道之實號,而遺臭萬年。嗚呼哀哉。

  印光大師:“《揀魔辨異錄》重刻序”

  清世宗憲皇帝,夙植德本,乘願再來。深入經藏,直達禅源。宗說皆通,悟證鄰極。秉靈山泗水之薪傳,闡即心即佛之妙道。自法流震旦,二千年來,於皇帝中,最為第一。若非久證法身,現茲末世,即俗明真,廣度含識者,其能如是也耶。佛法普利眾生,大士隨機赴感。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非大智慧,莫能形容。清世宗以時雨潤物之義,極力發揮。可謂妙契佛心,罕譬而喻矣。予昔讀浙江通志,見此碑文,不勝欽佩。定海廳志,亦復具載。今春來禮大士,見碑前供一玉佛,而為龛所蔽,無由觀光。以玉佛來儀時,權供碑前。後以建殿無地,遂致常住。查之山志,復失此板,怅何如之。因秉燭恭錄。乃祈寺主,刻於木榜,懸之亭內。又補刻志板,各述緣起。庶將來君子,皆得同沾法雨,共證真常雲耳。

  印光大師:“清世宗御制普陀法雨寺碑文跋(乙卯年代趙希伊作)”

 

上一篇:妙善:福報不夠時念哪部經?
下一篇:道證法師:人間私語,天上響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