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看看夫妻間如何修福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常常聽到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人類從何處而來的?”佛經裡面便告訴我們:“人是從愛中來的!”經上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又稱我們人類是“有情眾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愛的生命。

  愛,是生命的根源。

  有的愛是屬於“染污”的愛,有的愛屬於“純潔”的愛,有的愛是“占有”的愛,有的愛是“奉獻”的愛。“愛”究竟像什麼呢?

  從壞的方面說

  愛如繩子,會束縛住我們,使我們的身心不得自由;愛似枷鎖,會困鎖住我們,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愛有時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渾然不知;愛又像刀口上的糖蜜,為了貪嘗那一點點甜味,而可能有破舌喪命的危險;愛更像苦海,“所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它可以使我們在苦海裡傾覆滅頂。

  從好的方面講

  愛是犧牲、是奉獻,愛是鼓勵、是慈悲。對大眾而言,總希望被人所愛,喜歡獲得別人的感情。但是有一些人,他們則喜歡發揮自己的愛心,去愛社會上的大眾。

  可是,愛,有時候是很容易出問題,因為“愛”與“恨”是對難兄難弟,幾乎是形影不離的。

  愛得不好,會成為恨,因為社會上一般人所講的愛,往往僅限於男歡女愛,而不能進一步將愛擴充為民胞物與的襟懷,將愛升華為愛護一切眾生的慈悲。

  所謂凡夫的情愛,往往是狹隘的、有限的,凡夫的情愛是占有的、有相的。人間凡夫的情愛,有時候會產生許多的問題,歸納其原因,大概有下面幾種。

  一、愛的對象不對

  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動起愛慕的念頭,是人之常情,但是愛慕的對象不當時,不但不能增加幸福,反而憑添煩惱。譬如對方已經使君有婦、名花有主,還苦苦追求,只有造成悲劇。

  況且感情是雙方面的事,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是無法勉強的。用情的程度也應該當淺則淺,當深則深,如果陷溺太過,難免會遭致沒頂的結果。

  二、愛的觀念不對

  有的人以為家財萬貫便能買到別人的情愛,有的人以為身分不相稱、門戶不相當便不能交往,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

  拿男女情愛的例子來說:像過去的婚姻,一定要有多少聘金才能來作媒,才能談論婚嫁;或者在談情說愛的時候,總考慮到對方的身份、家世、品貌、學歷、職業,列出許多條件來。

  像這種有條件的愛,已經成為一種物質層次的愛,而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真正的愛是不講求條件,完全付出的。

  三、愛的方法不對

  有的人以為可以三妻四妾、金屋藏嬌,享盡齊人之福,這是個人享樂的私愛。有的人對於心愛的人,縱然有錯失,也不加以指正,而自己討厭的人則百般加以挑剔,眼睛彷佛蒙上了一層陰翳,不能明白地看清對方的真正面目。因此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我們應該有“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善”的認識,才能真正發揮愛的功用。

  過去有一則警人的故事:有一個富翁非常寵愛他那獨生子,捨不得讓孩子吃半分苦,衣服是服侍者穿的,飯是一勺勺喂著吃的,像這樣一直嬌生慣養到三十歲,這孩子要什麼有什麼,一切都不勞動手,什麼事都不做。

  一天,富翁過五十大壽,特意請了一個星象家來算命,這一算,才知道富翁陽壽是八十歲,而兒子只能活到六十二歲,這下糟糕了,富翁還來不及替兒子傷心,兒子已經呼天搶地的哭起來了:爸爸呀!你只能活到八十歲,那時我才六十歲,還有好幾年要活;那時你已經到棺材裡睡覺了,誰來養活我呀?我怎麼穿衣服吃飯呀?’

  父母錯誤的溺愛,反而害了子女一生;父母鼓勵的愛,卻能給予子女莫大的力量,對人生做出正確的抉擇。

  其實,佛教並不反對正當的男女之愛、夫妻之情的。只是,現在社會上一些男女青年談戀愛,已經成了胡亂之愛——從可貴的男女之愛演變成惹事生非的亂愛,這種現象是很不好的。

 

上一篇:如此YIN邪之女學佛後,菩薩慈悲竟多次顯靈給她看
下一篇:鬼附身,倒楣運,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