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八百五十八頁,倒數第四行看起:
「二利圓滿」,二利就是自利利他。這一段分四個小段,第一個小段「寂盡二余」,經文有四句。請看經文: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余俱盡。】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這一段在念老《大經解》裡面是第三小科,「明極樂菩薩德行圓滿」。第一個要『知一切法,悉皆空寂』,這八個字叫看破。我們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不知道一切法悉皆空寂。如果知道一切法悉皆空寂,你就很歡喜放下了。一切法,世間法、佛法都包括在其中。所以《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佛法也要放下。為什麼?佛法是緣生的,因為眾生迷,佛陀慈悲,幫助他破迷開悟,用這種種方法來誘導他,這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你能放下了,這個法也要放下,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我們今天修淨土,這是個特別法門,這個法門主張要抓住這一句佛號,信、願、持名,不許有雜念,不許有分別、有執著,這叫真念佛人。如果念佛裡面還有執著、還有雜念、還有分別,這個功夫不純。能不能往生?很難講,多半不能往生。因為往生是著重最後的一念,最後一念是真信、真願、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妄想雜念、分別執著,決定得生;如果最後一念還夾雜著妄念在裡頭,就不能往生,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關系太大了。所以經上這四句話要牢牢的記住,經不會背沒有關系,這句話能記住就好,就是「知一切法悉皆空寂」。
不但世間法是假的,佛法也不是真的,兩種假的都放下,真的就現前。真是什麼?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現前。這一現前就叫成佛,比菩薩高。菩薩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放下了,但是他還有妄想沒放下。妄想,無始無明煩惱,這個非常微細,微細到什麼程度?就像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一秒鐘裡面有二千二百四十兆念頭的生滅,太微細了。一個念頭存在的時間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我們確實沒這個概念,對於這個事情完全是陌生。但是這樁事情在我們面前,從來沒有間斷過。我們要記住,我們今天看電視屏幕、電腦的屏幕,一秒鐘它的畫面有多少個生滅?這個是普通常識,很多人都知道,一百次;也就是百分之一秒,這個畫面在屏幕上波動的現象是一秒鐘一百次。現實的這些環境,包括我們的身體,包括我們地球,乃至於太空,一秒鐘多少次?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單位是兆,什麼是兆?萬億是兆。太微細了,我們完全不知道,就在眼前,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於起心動念,都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完成的幻相。
《金剛經》末後四句偈說得好,告訴我們事實真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電,我們今天看這個屏幕是電,電是百分之一秒,無法想像,所以它不是真的。世法、佛法都是悉皆空寂,大徹大悟的人在空寂裡頭做佛事。誰知道空寂?法身菩薩,圓教初住以上,《華嚴經》上所說的;別教要初地以上,他才能入這個境界,他不再迷了。別教的三賢菩薩,沒見性,不能生實報莊嚴土。實報土裡面有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就是都是圓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他們見性了。所謂見性,就是見到這個事實真相,他看見了。今天科學家看見了,科學家是從儀器上看出來,是藉外面的助力知道事實真相,但是不能回歸自性,什麼原因?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不能見性,不能成為菩薩,甚至於連阿羅漢的資格他都取不到,阿羅漢不執著了,他還執著,科學家執著。
他們的報告對我們學佛的同修來說有很大的幫助。佛經上講的這些都是關於科學方面的事情,科學家沒有證實,我們對佛講的產生懷疑。現代科學家已經把物質現象搞清楚了,物質從哪來的?從念頭生的。這佛在經上講得很多,相由心生,心就是念頭,妄心,「一切法從心想生」,這都是大乘經上常說的。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三十年,佛教不是宗教了,科學家承認佛教是高等科學。他們用了四百多年的時間,一代一代接著去深入研究,一直到現在才發現微中子,所謂微中子就是物質現象裡面最小的單位。八十年前科學家發現原子,認為原子是最小的單位。隨著這些年科學技術的進步,觀測的器材不斷在改進,發現原子還是由更小的東西組成,這就是原子核、電子、中子,並不很單純,也很復雜。一直到現在,算是把物質厘清了,得的結論跟佛講的一樣,悉皆空寂,告訴我們這個宇宙之間確確實實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的存在,物質現象是什麼?是念頭在高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它念念不住,你說物質存在它的壽命多長?那就是剛才說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一秒鐘它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幻相,不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整個六道輪回是假的,整個十法界也不是真的。所以六道、十法界都應當放下。
什麼是真的?常寂光是真的,淨土宗最高的層次,常寂光淨土,那是真的。證到常寂光淨土,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回歸自性,我們從自性裡頭流出來,最後還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圓滿的成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前面說過的再加上一個等覺,四十一個位次,他們住實報土,證得的報身,住在報土。這個境界裡頭沒有生滅的現象,十法界有生滅現象,六道有生滅現象,實報土裡頭沒有生滅現象。釋迦牟尼佛的實報土,華藏世界,《華嚴經》上說的,是釋迦佛的報土。在娑婆世界修行證果,真正得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不求往生極樂世界,他就是住在華藏世界,在華藏世界修行。華藏世界報身佛叫盧捨那。毗盧遮那是法身佛,沒有形相,就是常寂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盧捨那佛他的助手,幫助他的人,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我們要知道,文殊、普賢,在華嚴會上我們看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到極樂世界去參學、去訪問,聽阿彌陀佛教誨,佛在《華嚴經》上說的。
往生到華藏世界真不容易,太難了!一定要明心見性才具足這個條件,取得這個資格。有幾個人能做到?我看禅宗的《五燈會元》,過去這些大德,宗門的大德,確實有定功,有開悟的,這裡面記載一千七百個人,這些人全是在華藏世界。他們如果要回向求生淨土,很容易,「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只看他發心,他想去真的就到了,沒有障礙。宗門大開圓解,我相信不會少過一千七百人。這樣看起來,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在中國這塊大地,依照佛法修行證果成就的人應該是三千人左右。這一代呢?我相信有,我沒見過,不敢說沒有。為什麼?這些真正修行人藏在深山裡面人跡不到的地方,他在那裡修行。有真修行的人好,地球上可以減少災難,他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就可以把災難減輕。要沒有這些人,地球今天的災難很重,比我們現在所看到、聽到的還要嚴重。
我們相信地球上,凡聖同居土,有菩薩、有阿羅漢、有辟支佛在地球上修行。中國四大名山不是假的,黃念祖老居士在《報恩談》裡面告訴我們,現代還有人在五台見過文殊菩薩。抗戰期間我們在貴州,我們校長的夫人見過地藏菩薩化身。那個時候她不學佛,她不知道。看到是個出家人,問他干什麼?來化緣的,不多,五斤香油。我們師母沒給他,那個時候不學佛不知道。晚年學佛,把這個事情講給李老師聽,李老師告訴她,那是九華山地藏菩薩化身。跟她談話談了半個小時。說明四大名山四大菩薩真在,你有緣就能遇到。香港的聖一法師,在大陸開放之前,曾經有一次到普陀山去拜觀音菩薩,在潮音洞拜了一個多小時,菩薩現身,現的是戴毗盧帽,就像地藏菩薩戴的帽子一樣,戴毗盧帽,出家人,菩薩現的菩薩相,金色身。他們三個人一同去參學的,三個人都見到,但是不一樣,以聖一法師見到最殊勝;另外一位法師,也是香港法師,見到是白衣大士;第三位是中國大陸一位法師,也見到了,是一個出家人。你看同時同處,各人見的不一樣,離開的時候大家來交流一下,每個人說出來不一樣。菩薩現身應機有差別,三個人的根性不相同,所見到的觀音菩薩相不一樣,但是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所以這個世界有。鬼神就更不必說了。你細心去觀察,現世報,果報,因果報應,就在人間,常常聽到,還有人親眼看到。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我們留意這些事情,你就有緣常常遇到。遇到有好處,增長自己的信心,讓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敢犯過失,犯過失真有惡報現前。
真正明白了,這個理深,這是菩薩的境界,「知一切法悉皆空寂」,對於傷害我們的人你就會原諒他,不再計較。為什麼?如果計較,不原諒他,這個果報是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那個太苦了!所以吃一點虧,受一點傷害,不要緊,縱然把命丟掉了也不去怪他,我們的帳一筆消了,以後再不搞這些冤冤相報的事情。這是智慧,這是聰明人,這是有福報的人。我們在這個世間受一點小的傷害,不至於要命的傷害,更應當原諒,不要放在心上就好。為什麼?一切法空寂,沒有一樣是真的,物質現象是假的,念頭也不是真的。
這兩句話黃念老有注解,他引用《維摩經弟子品》,「《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又《大乘義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這句話的意思,像這樣的句子,類似的,諸法究竟無所有,不只《維摩經》,《般若經》上講得更多,《金剛經》是大家喜歡讀的,《金剛經》、《心經》可以說通篇都講這個字,都講這個理、講這個事。佛常說,幫助我們記憶,常常回光返照,對於這個世間不再貪求了,真能放下。真能放下,你就沒有障礙,很容易契入佛菩薩境界。凡是不能契入,沒放下,關鍵就在此地。諸法的范圍大,不僅僅是物質現象,還有精神現象,還有自然現象,所有這些現象究竟無所有,無所有上加上究竟,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佛法講空的意思。
為什麼是空?你得不到,你沒有辦法掌控,你沒有辦法擁有。我們從最根本的一個講,身體,晚上睡著了,人把你身體抬走你都不知道,你在作夢。身體不是我,能夠把這個看破,好,你入門了。小乘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五種見惑斷掉了。第一個就是身見,我們還執著這個身是我,換句話說,你在佛教是幼稚園,一年級沒有上過,無我才入一年級,正式的學生,我們是門外的,還有我,身見放不下。有我就會有邊見,邊是什麼?對立,這身是我,那是你,那是他,對立了。沒有邊見、沒有對立,是一體,好,真的是一體。邊見不是正常的觀察,不是佛菩薩的觀照。佛菩薩觀照是沒有這個身相,整個宇宙是一體,就像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是宇宙。整個宇宙從哪來的?是自性所生所現,現的幻相,有緣就現相,沒有緣不現了。現相的時候不能說它有,不現相的時候不能說它無,四句百非都要放下,四句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都叫戲論、都叫空話,沒有實質的意義,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究竟無所有,一切法究竟無所有,你怎麼可以要擁有它?釋迦牟尼佛一生,當年在世為什麼不建道場?要建道場就有了,不建道場是空義,連道場也放下了。真正道場在哪裡?他講經說法的地方就是道場,今天在樹下講經,這樹下是道場;明天在河邊講經,河邊是道場,在哪裡說法哪裡是道場,沒有固定的,與妙有真空相應,這是我們要學的。
我們今天在英國,跟英國的大學合辦漢學院,漢學院裡頭有儒釋道,有儒學系、道學系、佛學系。如何能夠與諸法究竟無所有相應?學校請我做教授,終身教授,我講什麼?我講《無量壽經》。經營這個學校,管理這個學校,交給院長,那是他的事情,我們不聞不問。我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我們辦學的目標,希望培養三十到五十個學生,有能力讀《群書治要》,有能力讀《四庫全書》,我的目的就達到了。我只要這個目標,怎麼樣教法你們去研究。辦這個學院的費用我來負擔,十方供養,現在我就少印經,撥一部分錢給他們做經費。這就是諸法究竟無所有,要放下,得大自在。我們在學校做個好榜樣,好榜樣是什麼?快樂、歡喜、健康長壽。這個形象就是佛法教學的工具,他不能不受影響。我們要真干,一切從自己做起,自己沒有做到的不能要求別人。
實際上我對學校的要求,我只希望我們學校的同學,漢學院的同學,包括老師,我勸導他們,內,學佛,放下貪瞋癡慢疑,這是五毒,貪瞋癡慢疑是思惑;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那是很粗的相,見思煩惱那是見煩惱,是表演在外面的。內裡面是思惑,貪瞋癡慢疑。內,要把這五樣東西放下;外,要效法孔老夫子。那個地方是個學校,不是寺廟,我們要求內學佛,放下貪瞋癡慢疑;外學孔夫子,溫良恭儉讓。你表現在外面叫人一看,這人溫和,和藹可親,別人喜歡跟你接近。善良,善良說什麼?十善業道,身,遠離殺盜YIN;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意,貪瞋癡,前面有了,放下貪瞋癡慢疑。這是我們要求老師同學一起要做,我們要感化這個地區,讓這個地區的人也都能做到像孔子一樣的具足五德。五德,學生對老師的贊歎,溫良恭儉讓,要做出來。別人爭,我們讓;我們唯有節儉,節省下來,我們才能幫助別人;恭敬不能缺少,決定沒有傲慢的習氣。善人,這個是利他的圓滿,自利是快樂,孔顏之樂,佛菩薩之樂,像彌勒菩薩一樣滿面笑容,無論對人、對事,歡歡喜喜,要把它表演出來。懂得空義,空不是一無所有,空是心裡頭,表演在外面是溫良恭儉讓、五戒十善,表演在外頭,心裡面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染污,清淨、平等、覺。要不落實到生活上,你白學了,你那個學的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早晚會出問題,問題出來那就是報應,果報現前,假菩薩、假佛,那個罪很重。
《大乘義章》裡頭講的,為我們解釋的,什麼叫空?就理彰名,是個理,是個道理,理,理上來看是空的,事上來看是有,理上看是空。最明顯的,我們睜開眼睛,豎起耳朵,六根對六塵,有,我看到了。今天我們睜開眼睛看到的是整個地球,交通便捷了,資訊發達了,坐在電視機面前收看整個世界,這做到了,六十年前做不到,現在做到了。過去旅行,從台灣到英國,歐亞大陸的東西兩邊距離兩萬裡,坐船要一、二個月才能到,現在十個小時到了。所以對於事理自自然然就明白,事是假的,理是空的,真理真空,假事假相,真空真理不可得,假相假事也不可得,它是生滅法。所以無論是事是理,統統要放下,這叫空。
「又《會疏》曰: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故雲知一切法皆悉寂滅」。這括弧裡頭說,「空寂」,《魏譯》的經文作「寂滅」,用的文字不一樣,意思相同。這幾句話非常重要,幫助我們放下,幫助我們超越輪回,幫助我們超越十法界,幫助我們這一生順利往生極樂世界,究竟圓滿成佛,很重要,這叫妙慧,智慧。智慧怎麼妙?他不執著,不自以為有智慧,向別人炫耀,那都叫造業。業有善惡,善業,三善道;惡業,三惡道,三善、三惡都出不了六道輪回,這個不能不知道。出不了六道輪回,我們就不願意到天道去,天道雖好,不出輪回。至少我們要超越輪回,往生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這是正確的。當然,福報大的,有真實智慧的,他選擇淨土宗,選擇信願持名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等於成佛,這個經上講得詳細,這正確的,這是真實的智慧,無量的大福報,才會選擇這個法門。
下面又舉《萬善同歸集》,裡面也講到這個,「教所明空」,教是教下,禅宗以外的都叫教。大小乘在中國十個宗派,除了禅宗叫宗門,其余的九個宗派包括小乘都叫教下。教下所講的這空的意思是什麼?是不可得,你得不到,所以叫它做空。說到這空的意思,你心就定下來,不起念頭了,起心動念不可得,你能得到什麼?我們這個身體,前面說過,一秒鐘換多少次?一秒鐘換了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哪一次的生滅是你,你能掌握到嗎?掌握不到,念念掌握不到。像我們的時鐘,秒針一秒一秒過去,它不停。一秒鐘多少次?我們這個畫面,在屏幕上顯示多少次?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單位是兆。所以不可得,身體不可得,我們居住的環境不可得,沒有一樣你可得,佛法也不可得。
所以佛法能不能執著?不能。不能執著裡面,阿彌陀佛慈悲,教我們執著一個名號,阿彌陀佛的名號,就這一句名號就行了。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了好榜樣,這個人我感覺當中菩薩再來,他不是凡人;他的師父傳戒和尚,也是菩薩再來,不是菩薩他怎麼認識這個人。這人是法器,一生能成佛,這哪裡是普通人?一眼就看中了,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來找老和尚,求老和尚收他做弟子,他要出家,老和尚很歡喜就收了,給他剃頭,剃了頭之後傳法。傳什麼法?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告訴他一直念下去。這個人的禀性老實、聽話、真干,具足這三個條件決定成就;凡是不能成就的,都是不老實、不聽話、不肯真干,那個老師就不真教他了。所以他具足這個條件,師父傳他這句佛號,教他一直念下去。又告訴他,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當時他不懂,他只是聽到、記住,什麼叫明白他不曉得。等到他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什麼都知道,世出世間法全通了。通了怎麼樣?老師告訴他,不能亂說,就是不能隨便說,不能說,還得裝糊塗。他什麼時候開悟的?我看老和尚的《永思集》,我看了幾遍光碟,我的推測,老和尚二十歲開始念佛,就這一句佛號不間斷,要求的是一句佛號當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真念佛。
這樣念佛過去有例子,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在《往生傳》裡面看到,一般都是三年,三年念到功夫成片。什麼叫成片?就是這句佛號念熟了,自自然然的佛號一句一句接下去,當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沒有分別、執著,這叫成片。這是功夫得力的第一步,就有資格往生。很多人念到這個程度他就求往生。他只要一求,阿彌陀佛就現身。極樂世界在哪裡?我告訴諸位,極樂世界很大很大,沒有邊界。我們這個世界在極樂世界裡頭。所以真正功夫成片的人,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現身;想極樂世界,把極樂世界現出來給你看。你有這個功夫才行,三年就成就。這個時候你念佛真念了,為什麼?完全證實了,它是真的不是假的。要問你說,極樂世界什麼樣子?跟《無量壽經》上講的一樣。這是早年慧遠大師說的。慧遠大師往生,告訴大家,他在過去曾經三次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極樂世界,這一次是第四次,佛來接引他往生。過去三次見佛、見極樂世界,從來沒有跟人說過,不說,到走的時候境界又現前,告訴大家,他要走了,而且還看到蓮社先往生的同學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他。
功夫成片,我相信他在三年、五年之內,肯定得到;得到之後再提升,提升到事一心不亂,頂多十年,也就是三十歲左右,他得到事一心,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再提升,提升到理一心,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頂多十年,四十歲。老和尚往生的時候一百一十二歲,他四十歲就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自己說,他很多次要求阿彌陀佛帶他往生,阿彌陀佛告訴他,你修得不錯,修得很好,多住幾年,給佛弟子做個榜樣,給念佛求生人做個好榜樣。壽命這麼長不是他自己的,是阿彌陀佛給他的,給他的任務、給他的使命,叫他做榜樣,佛家叫表法,壽命延長了。延長到多久佛沒說,大概佛跟他說了,將來你看到一本書,這本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你看到這本書阿彌陀佛就來接你往生。所以他天天等。有人來看他,他仔細觀察帶了什麼東西,有沒有帶書?你想想看有沒有人帶書?不可能。為什麼?老和尚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一生雖然出家了,沒有念過一部經,也沒有跟人家在一起做一堂早晚課,大悲、十小咒他都不會,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跟大眾在一起做早課,人家念經、念咒,他在那裡合掌念阿彌陀佛。所以都知道他不認識字,所以誰會帶書給他?帶書不等於罵他嗎?所以說不可能有人帶書給他。
二O一三年一月,有一個居士真的帶這一本書上山。他看到籃子裡頭,裝的東西吃的,還有一本書,就問他,這書叫什麼?什麼書?別人就告訴他,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他聽到這個名字好歡喜,好像真的看到寶貝一樣,趕快回到寮房穿袍搭衣,就這張照片,要求大家替他照相。這寺廟人都很驚訝,老和尚從來沒有主動叫人替他照一張照片,這是他一生頭一次。這張照片照完之後,第三天他就走了。走得很自在、很潇灑,沒人知道,晚上半夜走的,別人都睡覺了,他自己念佛求往生。到第二天早晨,人家請他吃早飯,房門一打開,走了,多自在、多潇灑!所以我感覺到,他應當是八十歲以後都是佛菩薩給他延長的,他自己的年齡也不過就是七、八十歲。他的媽媽八十六歲走的,他有個師弟八十二歲走的,他應該也是這樣的年齡。活到一百一十二歲,為了表法,為了教化眾生,利益眾生,他才這樣做。我們要能曉得,要能看得出來,不可思議。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這個社會,地球上,無論在哪個地方,沒有安全感,多麼可怕!包括我們的生活,水不干淨,土壤裡面被化肥、農藥、轉基因嚴重的染污,生出來這些稻米、糧食、蔬菜都不安全。你又不能不吃,怎麼辦?我們唯一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念佛求生淨土。天天念佛,天天求往生。極樂世界好,我們這裡有些弊病,極樂世界全沒有。我們要移民,要移民到極樂世界。移民到極樂世界比到外國容易,外國簽證很不好拿,極樂世界的條件就四個字,信,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第二個,願,我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第三個,老實念佛,就行了。就像海賢和尚一樣,這句佛號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睡著就停住,醒過來接著再念,就成功了。遇到災難不怕,遇到災難什麼?正好往生,佛來接引你,這是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裡,過去老師教給我們,唯一的一條生路,要把握住。
經上講的這個空寂,這個空的意思不是斷滅,不能做這個解釋,做這個解釋就錯誤,是不可得,空是不可得的意思,你決定得不到。名聞利養,假的,沒有一樣你能夠帶得走,你得不到,要看破。甚至於大乘佛法都是假的,都不可以執著。淨宗只教我們執著阿彌陀佛,只教我們執著《無量壽經》,我們能執著《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就決定得生淨土。所以這個空的意思是不可得,是「無實性」,它沒有真實的性,無實性,「不是斷滅之無」。我們一般人認為斷滅,這個叫無,佛法裡頭不是斷滅的意思,是不可得的意思。
「綜上引證,簡要言之」,念老給我們做個結論,「極樂菩薩以般若妙慧,了知一切諸法,皆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是這個意思,「平等空寂」。所以叫萬法皆空。空寂的意思是畢竟無所有、畢竟不可得。這是真實話,絕不是妄語,絕不是騙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萬緣放下,只維持日中一食,去托缽,晚上樹下一宿,表演出來,畢竟無所有,畢竟無所得。所以,他把能得的這個念頭放下,說到做到了。「但應谛知一切皆空,不是斷滅。此空寂是實際理體,不是斷空,是第一義空,乃不斷之無。如是契入寂滅平等,故雲知一切法悉皆空寂」。
下面接著,『生身煩惱,二余俱盡』。「生身,可指分段生死之身,與變易生死之身」。此處則指菩薩變易生死之身,因為他有二余俱盡。這個二余裡頭,「又生身者乃二余之一。二余者,生身之苦報與煩惱之殘余。生身是苦果,煩惱是惑因。此二俱盡,謂之二余俱盡」。這裡說得很好,說得很明白,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此二俱盡,人死了,身體死了,這個俱盡大家都知道,容易懂。還有,我們一般講你那個靈魂沒死,它在,它又去投胎去了,這個事情可麻煩了。所以那個余沒有盡,必須把這個余也要盡掉,你才真正脫離六道輪回,你要不然出不了六道輪回。所以把身、心,就是煩惱習氣,這個也要斷盡。這兩種余,這個余是指煩惱、習氣,我們在夢中它起作用,你就很容易能覺察它。為什麼會作夢?夢就是煩惱、習氣,煩惱有善惡不同、有苦樂不同,在夢中,你在迷惑的時候,控制不住,它起作用,夢境是這麼來的。睡覺睡得很好,沒有作夢,這個好。凡是睡覺夢多,你有沒有在休息?沒休息,身體在那裡休息,你的神識沒休息。必須神識也休息,那真休息,這個睡眠是正常的。夢太多,這個睡眠不正常。所以不斷,它有東西,有個東西不斷的,不是斷滅的無,斷滅的無容易懂。
這個地方是講實際理體,我們佛法裡頭講真我。身體是個假我,除了假我之外還有個真我。真我有迷有悟,覺悟了就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迷了就是六道凡夫,這個要認識清楚。換句話說,你要不認真念佛,死,死不了。不要以為說死了就了了,這是天大的诳語,絕對的錯誤。死了,你神識做不了主,跟著業力去了。如果一生心善行善,到三善道去了,三善道是天道、人道、修羅道,習氣牽著你去了,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三善道雖然好,不長久,福享盡了,阿賴耶裡面還有很多罪業,嚴重的煩惱習氣,牽著你到三惡道。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出不了六道輪回不算成就。所以千萬不要把修行的成就看作是善法,那你就錯了,你不是在學佛。佛是要出離三界,要了生死,要出輪回,這是佛法。誤會了,把天道當作究竟,大錯特錯!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這個經文四句,最重要是兩句,「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你是不是真的知道?真知道、假知道從哪裡看?從放下看。你放下多少你知道多少,你沒有放下你完全不知道。從哪裡放起?從身。真正放下的人,不計較身心煩惱,不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這真放下。其他就容易了,貪瞋癡慢疑,不難;煩惱習氣沒放下,很難。別人欺負你、傷害你、侮辱你,你能不生氣嗎?你能放得下瞋恨嗎?怨恨惱怒煩統統放下,身心健康,身心自在。儒佛所講的幸福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是喜悅、快樂。
這個「二余」,一個是生身的苦報現前,第二個是煩惱習氣。習氣不是這一生養成的,過去生生世世所養成的。在現前這個社會,由於科學技術的發達,人們相信科學,西方人不相信宗教,宣布上帝已經死亡;東方人不再相信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誨,認為這是過去帝王時代的控制人民一種手段,不是真理,不要了,造成今天整個地球的混亂。想求治之心的國家領導人,我見過,都非常關心,這個世界怎麼樣才能恢復到過去那樣的安定和諧?遇到我跟我談這些問題。我總結就是一句話,教育出了問題。西方人過去太平盛世靠宗教,相信神,對於作惡總有一些收斂,怕將來墮地獄,他們不講六道,他講天堂地獄,有起一點作用。中國人講理,不講神話,講道理,五倫五常是道,從道裡面生出德,德是隨順於道,五倫是道。道是天然的、自然的,不是哪個創造發明的,它本來就是這樣的。父子有親,本來就是這樣,沒人教他的,沒有人規定他的,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
人在這個世間,跟我們的關系不外乎五種,五種全部包括盡了,這是道。道必須要遵守的,隨順的,那就叫德。這個最親的德,跟道連在一起的,父子有親,親愛。夫婦有別,不同的任務,過去古代男子負責養家,家庭經濟生活他負責;婦女在家裡面她最大的任務是教孩子,小孩將來有沒有成就全靠她,她是孩子的母親,也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師,從懷孕開始,胎教。小孩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當中,媽媽兩個眼睛要盯住,要看著小孩,凡是不如法的事情,違背倫常道德的事情,決定不能讓小孩看到、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他看到、聽到、接觸到的都是倫理、道德、因果、聖人教誨。所以,他三歲就有小聖人的模樣,他有能力辨別是非,有能力辨別善惡,善的、好的他親近,不善的他排斥、他拒絕,他不學那東西。六、七歲交給老師,老師代替父母,老師要做出榜樣給學生看,他要不做出來學生不相信。所以在家裡父母做榜樣,在學校裡老師做榜樣,這樣教出來的,好教。十五、六歲就很有道德、很有學問,該讀的四書五經,十五歲之前全完成了。我們今天講的最大的叢書,中國國寶《四庫全書》,他有能力讀誦,字他都認識,他沒有生字,他能讀、他能講,這是中國傳統文化。
學校,孩子讀書,家庭事情,國家沒管理,國家只有考試,你讀書可以參加考試,考取了叫功名,一旦考取了,國家養活你。我們看《了凡四訓》就看到,參加縣考考取了,秀才,國家就給你供養,每一年有好像是九十一石米,九十一石。那個吃不完的,你可以賣了賣錢,可以過一個平平安安的日子,能生活,不需要操別的心,好好再讀書,參加省考,參加殿試,殿試是皇上做主考官。那個考及格了叫進士,這都是學位的名稱,省考是舉人,縣考是秀才。省考及格的,大概願意從事於公務的,他就任命你做地方官員,像現在的縣市長,再低一層的就是幕僚,科長、局長這一類的。這就從政了,所謂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整個社會上上下下對讀書人都非常尊重。士農工商,在群眾團體裡他地位最高,把商擺在最後,商是最有錢的,用意很深,都是教育。現在顛倒了,商擺在第一,學擺在最後,現在教書的老師,社會沒有地位,人家瞧不起;經商做企業的大老板,沒有人不尊重,這風氣顛倒了。顛倒了社會就亂了,原因在此地,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
我在年輕時候,我的老師指出我這條道路,教我學釋迦牟尼佛,教我讀《釋迦方志》、《釋迦譜》,《大藏經》裡頭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對釋迦牟尼佛有正確的認識。讀了之後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什麼人,用現代的話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社會教育家,他一生搞社會教育,一生辦學。我們不能把他錯認了。他沒有建道場,沒有建學校,他課天天上,都在野外風景好的地方,過游牧生活。晚上睡覺樹下一宿,中午吃一餐飯,日中一食,到外面托缽。所以上課多半在下午。上午的時間托缽,托缽回來在一起吃飯,吃飯剩下來的,還有多余的,布施給畜生,再把缽洗干淨,就開始上課,佛就開始講經,他辦學。你看他有小學,講小乘,小乘講什麼?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講聖賢教育,小學十二年,我們現在小學六年,不夠,根沒扎穩,他是十二年;中學八年,講方等;大學二十二年,講般若;最後研究所,講法華,八年,總共加起來四十九年。這是佛事,釋迦牟尼佛在世他所干的事叫佛事。佛事是教學,現在變質了。
日本人告訴我,這日本的出家人,我在日本講經,日本和尚告訴我,四百年前,日本的大大小小寺廟都講經,沒有不講經的,跟中國一樣。日本丟掉四百年,中國丟掉兩百年,中國過去寺院庵堂都是學校,接受佛陀教育。滿清末年一百年,疏忽了,不重視,完全丟失掉,一百年。滿清亡國,民國建立,把這個看作迷信,不但不提倡,還希望把它消滅掉。怎麼辦?外國人還想出辦法,想出什麼?英國人說的,湯恩比博士,這個人一生研究世界文化史,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就是現在)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誰相信?我這次到英國去訪問,住了一個多月,英國人相信,很難得!我們來看英國人帶頭,真正如果有成就,現在剛剛起頭,三年如果有成就,肯定影響歐洲,歐洲人都學漢學了,我相信五、六年會影響全世界,地球上的社會安定和諧可以出現。今天歐洲這個漢學院,我感覺到的,祖宗保佑的,三寶加持的,眾神擁護的,所有宗教的神聖都擁護。為什麼?它的宗旨是幫助全世界的人民離苦得樂。這個與宗教裡頭上帝愛世人,與佛教裡頭說佛菩薩大慈大悲,完全相應。只要相應,信不信沒關系,不信他也保佑你,他也加持你。我們凡夫有分別,佛菩薩沒有分別心,他們的心是清淨平等正覺的,我們要知道。他們自學圓滿,為什麼?「知一切法悉皆空寂」,這自己成就;他們的修養是「生身煩惱二余俱盡」,生身是現在這個身,在這個世間所受的一切苦惱。
這幾天我看經感覺有點模糊,戴個眼鏡稍微好一點,我們的同學帶我去看眼科醫生,是不是要換眼鏡?我這個眼鏡用了十年,可能度數增加了。到醫院一檢查,原來不是的,是白內障,這提醒我了。白內障可以開刀,很容易治好,而且沒有什麼痛苦,大概需要二、三天的時間,也不會很長。醫生問我,人老了,這是自自然然的,他跟我商量,要不要做個手術?我說可以,我答應他了,他給我安排時間。這就是什麼?煩惱,身體年歲大了,它就不聽指使了。好在我其他的毛病還沒有,還沒有發現,現在就發現的一些小毛病。
煩惱是更重要,要知道煩惱,煩惱是什麼?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貪瞋癡慢疑,煩惱,怨恨惱怒煩也是煩惱,財色名食睡,煩惱,都要遠離、都要放下,讓自己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大徹大悟現前,就經題上所說的清淨平等覺,這個重要,我們要這個,與這個相違背的、相反的,我們不要,可以得長壽。為什麼?境隨心轉,這佛經上的話。現在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物質環境是隨著念頭轉的,物質從哪裡來的?是念頭造成的幻覺,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念頭生物質現象。這個理論是剛剛提出來,再過個一、二十年,如果科學家都接受了,大概那個醫院頭一個關門。為什麼?我用念頭來治病。身心哪有毛病?念頭轉的。眼睛能夠不看邪惡的這些色,這些色統統不看它,去看聖賢典籍,去看佛菩薩的形像,這個好,這個能治眼病。聽梵音、聽佛號,能治耳病。統統都可以自己把自己治好,不必求醫生,也不必去吃藥,念頭就能治好,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聽說哪一尊菩薩生病?哪個阿羅漢生病?沒聽說,那佛就更不必說了。所以境隨心轉很重要,保持身心健康,就防止一切疾病的入侵。
這個地方,生身,我們剛才念到這個地方,指分段生死之身。什麼叫分段?來到這兒投胎,從生到死是一段;來生又到別的道去了,這又是一段,一段一段的,有生有死,生死是一段,叫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不是這個意思,變易,產生變化了。譬如讀書,你上小學,今年上一年級,一年級生了,明年升二年級,那一年級死了,二年級生了,這叫變易。變易跟分段不同,這叫變易,分段是一段一段的,我們講真的有生死。變易不是的,變易是你的變化,改變了,從阿羅漢升到菩薩,阿羅漢死了,菩薩生了;菩薩有五十一個等級,十行菩薩死了,十回向菩薩生了,它是這樣的。就像讀書一樣,小學畢業,小學死了,中學生了;中學畢業,中學死了,大學生了,這叫變易,還是一個人。所以佛講生死兩種,一種是變易、一種是分段,兩種意思。這個地方所指的是菩薩變易生死之身,菩薩他沒有分段生死。為什麼?他已經超越輪回,不但是菩薩,阿羅漢亦如是,菩薩裡頭圓教七信位的菩薩,跟阿羅漢地位差不多。這就是生身之苦報,這是現在所受的,現在在造業是煩惱之殘余。所以「生身是苦果,煩惱是惑因」,這個惑,迷惑顛倒,將來墮落,也可以說是苦因。
「煩惱、見思等惑,正是集谛」。見煩惱我們今天說過了,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叫見惑。思惑,念頭,起心動念,貪瞋癡慢疑,這五種念頭是思惑。這都是屬於四谛裡頭的集谛。「菩薩能斷正使,及以習氣,無有余殘。出過三界,離父母生身,有漏果縛悉斷盡,故雲俱盡也。」下面,又憬興大師說:「生身,在報」,現在人身,「煩惱,苦因。因果二余,皆已盡故」,二余是習氣,統統都盡了。這是什麼人?小乘的阿羅漢,大乘圓教七信位以上的菩薩。《淨影疏》裡面說,「生身,苦報。煩惱,惑因。此二殘余皆悉滅盡,故雲二余俱盡」。到這個地方是一段,正是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希望同學把這四句話記住,「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余俱盡」。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