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殺業不止,刀兵難息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9月3日是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20世紀上半葉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炴及五大洲、共20億以上的人口,最終軍民傷亡7000萬。而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由戰爭導致的人口損失更是達到5000萬以上。本是鄰邦卻遽然變臉,長驅撻伐,燒殺搶掠,屍骨累疊,山河破碎。一國之民,憤恨憂惶,奮起反抗,經過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最終在所付巨深的情況下贏得這一場戰爭的勝利。

  在每年的抗戰勝利日,我們除了要悼念亡者,祈願他們早日往生淨土;除了呼喚和平,抵制暴力侵略之外,還當探尋這悲劇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舉國而受的刀兵之劫,世人總會如此解釋它的起因——或者是帝國侵略,野心使然;或者是本國內部,叛亂而生。抗日戰爭即屬前者。而在佛家眼裡,“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只是刀兵劫的助緣,災殃最根本的推動力是因果使然。慈壽禅師曾有一偈: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一人殺生,一人受報,多人殺生,遇緣成劫。

  縱觀歷史,北宋時期國力之雄可睥睨於世,最終卻滅於區區二百萬人口的蒙古之手。更為慘烈的是,鐵蹄之下,全國軍民被屠殺之數竟高達6000萬,超過全國一半的人口!被屠紀錄,至今無破。北宋時經濟發展迅速,隨之而增的是國民消費水平日高,尤其誘燃口欲熾盛。歷代以來謹慎食肉、愛護動物的觀念被棄視,從普通家畜到野生稀有動物,隨意買賣,無肉不食。動物經濟的供需高度史無前例。據載,宋人多食羊肉,而恣意窮吃的結果是,北宋末代的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擄去,被要求分牽小羊羔行獻乳禮,象征自己將像羊羔般順從,這就是靖康之恥。 又有佛陀時代,琉璃王攻打釋迦族,釋迦牟尼佛數次出面阻止出兵,卻仍無法停止這一場災劫的成熟,釋迦族終被覆滅。連目鍵連尊者顯現神通用缽托救於天際的四五千人最終亦化為血水。佛陀如此解說其中因果:在過去世中,釋迦族捕魚為食,其中最大的一條魚王亦未能幸免。當時佛陀為八歲小兒,雖未食肉,卻因好玩連敲魚頭三下,所以於族滅之際會連續三天頭痛不息,而魚王即為如今的琉璃王,小魚為其軍隊,漁村人即是被滅之釋迦族眾。可見業力一旦成熟,縱偉力如佛,亦難以挽轉。 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對物命痛下殺手,人們一般毫無惶恐。或刀殺,或活食,或水淹,或火烤,去毛剝皮,抽腸劃肚……種種手段,只為享口腹之欲,甚至僅圖一時殺戮之快。誰又曉得六道輪回,因果不爽,汝食我肉,我索汝命。因緣匯遇時,大難覆頭,人命頓成草芥。或者在刀下瑟瑟發抖,或者於火中燒焚無救,或者酷刑加身,或者暴屍荒郊。痛苦交煎,哀告無門,此般情景物命待喪之時何其相像。 《楞嚴經》雲: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人最大的自我麻痺是,物命本就是為我而生,我吃其肉,天經地義。殊不知它若因你而死,神識輾轉,縱經百千劫,喪於你手時那份怨恨不會有一絲一毫松懈。而因果,這條事物之間最深切而最普遍的內在規律,總會在恰當的時機,安排你們並不愉快的相遇。

  如今物質豐盛,殺業日興。遍布的屠宰場已使用現代化的機械殺生,方便快捷,產量可觀。從物命顫抖地進入待宰區,到最終切割完成,甚至可以做到滴血不濺。不見血,血債就不生成?這只是“現代化”的騙局而已。日復一日,批量的死亡,累積越來越厚沉的怨氣,若不在爆發前轉換,誰敢保證刀兵劫的永不來臨?各種毀滅性武器的生產,各種防衛體系的建立,更像是戰爭的預演,尚未發生,已難掩殺氣騰騰。 而大量動物的喪命,並非只是一人或一集體之罪。肉一旦流入市場,殺者,賣者,買者,吃者,已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一個龐大的因果體系早已在不經意間形成,負債者被悄無聲息網羅其中,“血債血償”只差一個“緣”的推動。 斷緣,則果可轉變。就像豆雖種下,若久旱無雨,豆必難得。同樣,殺因雖造,若能斷殺緣,也許惡果可以緩轉。那麼戒殺,就是避免刀兵劫最根本的辦法。不僅戒殺,更能吃素,不僅吃素,更能放生,此般日日增上,年年如是,你自能從共業的羅網中掙脫出來。一日不食肉,則天下殺生與你無關。這是最有效的自保的方式,若能推及天下,個個戒殺,人人自保,生命的共存將是多麼美妙的景象。 而對於因戰爭喪生的眾生,戒殺吃素,又何嘗不是最好的紀念。

 

上一篇:傳喜法師:戒殺超度得安寧
下一篇:口臭說明你口業很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