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宗薩仁波切:關於煩惱、抑郁、孤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即使在這個不完美的輪回中,一個人還是可以通過生起滿足感而試著拼湊一點點幸福。當你滿足的時候,幾乎不會感到厭倦。只有當你太過貪心的時候,才幾乎不可能感到興奮。

  1、佛教認為煩惱的本質是什麼?

  傳統觀念上,煩惱是一個基於錯誤感知或錯誤理解之上的心理因素——基本上就是,看到無常的事物卻視之為永恆;看到很多的零件和粒子卻視之為完整一體;看到相互依存的事物卻視之為各自獨立的存在;看到只能短暫存在的事物卻認為它有個堅固的“自我”。傳統上,這就是煩惱的本質,煩惱就是這樣作用的。

  但在究竟意義上,正如寂天菩薩非常精妙地表達的那樣——煩惱的本質恰是智慧。當煩惱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煩惱——一種以誤解本質為基礎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時,就像水以冰的形態在起作用一樣,它被冰凍成關於恆常、固態、獨立和自我的固定的觀念。

  但如果沒有了誤解,冰也就沒有了,這些固定的觀念就融化成水,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起作用了。

  這有點像“挑剔”這種讓人討厭的性格特征,但在某些時候也可能被認為是積極的,因為這樣的人對細節有著一絲不苟的關注。再比如,我們叫做“嗔恨”的這種煩惱,如果應用恰當,可以成為明鏡般的智慧。

  2、我們可以擺脫孤獨、恐懼和失敗嗎?在擺脫之前,如何更好地面對它們?

  自我從來沒有一個具體的基礎。它是一個假名安立的概念,所以是一個從本質上被誤解的概念,好比看到一個稻草人卻把它當成一個真正的人。

  但是即使聽上去這虛幻得荒謬,人們執著於自我的習性仍然非常強烈。這個所謂的自我看上去如此具體——這麼大,這麼小,這麼尖,這麼鈍,這麼高,這麼短,這麼敏感,又這麼不敏感。但事實的真相是它沒有基礎。

  所以“自我”幾乎像是無家可歸的人,沒有真正的家,卻拒絕相信自己無家可歸。想象你自己走進那些離家度假者的公寓,以某種方式設法在那裡生活,就好像你是公寓的居民一樣,即使那並不是你的家。

  你使用沙發、冰箱、浴室、毛巾等一切東西,你看電視,甚至把東西重新放好,熨燙衣物,清掃地板。但本質上,那不是你的家。你可能隨時得離開,因為那不是你的。

  這就是“自我”一直所感受到的。本質上它是孤獨的。關於“自我”最愚蠢的一點,就是否認你真的沒有家這一事實。所以在這個否認中你變得如此大膽——你甚至設法印了寫有別人公寓地址的名片,來讓別人相信你就住在那裡。當然這是件讓人提心吊膽的事,但也讓人興奮,甚至很刺激,特別是當別人相信你的謊言的時候。

  但是自我為中心的游戲就是這麼玩兒的,這當然讓我們感到孤獨。我們怎樣才能從這種孤獨中解脫?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只是需要接受沒有家、沒有基礎的事實。

  不僅如此,事實上,“自我”這一概念,也就是家裡的居住者,本身就不存在。所以我們甚至無法把自己界定為一個居住者,也沒有作為居住者的資格。但是沒有人會聽得進去這個,因為這是對自我最大的侮辱。

  3、為什麼抑郁症成為了現代社會的嚴重問題,並且還在日益惡化?

  今天的社會之所以有這麼多抑郁症患者,肯定有很多原因。抑郁症的主要成因是,無意識情況下,有一種不確定性徘徊在你的心識深處,就是你並沒有可確認的身份。

  當我們說“我”,即使我們對於自己說的是誰非常自信,但只要稍加分析就會意識到,我們真的無法精確定位我們說的是什麼。因為“自我”的身份是不確定的,所以我們努力用很多方式來證明我們自己和“自我”的存在——通過變得時尚、有教養、強壯,或者有時甚至是虛弱。

  我們也嘗試其他的事,例如性愛、購物、鑲金牙、做吸脂手術,或者把自己整容成韓國男孩子那樣。然後我們創造出一系列的標准,來衡量教育程度、長相、財富,以及車子、陰莖、乳房和手指頭的大小等等。

  一旦不能達成那些目標,就會導致那麼多的抑郁。而我們永遠都不會達到自己想要達到或認為自己應該達到的標准,因為我們有太多貪欲。即使已經達到標准,我們還是認為自己沒有達到。不管怎樣,這些衡量標准只不過如同水中的漣漪。

  所以,我們有太多的以及太不實際的標准要達成,而當不能達成、不能足夠快地達成,或者不能達成足夠多的標准時,我們就變得抑郁。

  4、對於治療抑郁症,心理學家並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我們知道,佛教是關於心靈修持的,那麼其中是否有對治抑郁症的有效方法呢?

  心理學我了解的不多,但總的來說,特別是在那些缺少靜思文化與傳統的地方,人們總是向外求而不是向內求,這時心理學就可能非常有用。

  在一個像中國那樣的傳統社會裡,心理學可能也正變得越來越有用,因為中國人在追逐現代財富的過程中正在忘掉自己古老的價值,例如儒家的倫理、神聖的寺廟、隱士的傳統等。

  我最近在讀一本關於古代隱士文化的書,並驚訝於在過去的中國,這種修行是多麼盛行。那些心理治療方式真正堪稱無價之寶,現在卻正在消亡。

  我們亞洲人無法抵擋西方文化。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西方文化如此務實——比如一條牛仔褲,容易洗容易干,甚至也不用熨燙,而帶上一件長衫去旅行就很難。所以在亞洲,以及心理治療成為新興現象的其他地方,是人們新的生活方式使之成為必需。

  靜思與正念於對治抑郁最為有效的方式(資料圖)

  但最終來講,心理學就像按摩,是一種休養式的治療方法。它的目標是讓你健康、“正常”,不管這意味著什麼。佛教要遠遠超越那些。佛教以獲得解脫為目標,究竟意義上並不關心健康或者“正常”。

  事實上,在佛教中有很多方法對治抑郁,但是我們必須記住,對治抑郁並不是終極目標,但作為一種額外的收獲,抑郁能夠得到解決。有很多技巧可以采用,其中,靜思與正念,特別是寂止和勝觀,屬於對治抑郁最為有效的方式。

  我們的世界缺乏足夠的靜思與正念。如果我們真正靜下來思考,也通常是考慮那些外在的、物質的事情,而幾乎從不專注於內在的或者簡單的事情。實際上,靜思不一定得是復雜或者神秘的,正念也不一定意味著衛道士的說教。相反,靜思和正念可以是絕對直截了當的——只是對於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純粹而簡單的觀察。

  5、仁波切,您之前說過,修學佛法並不需要放棄享受。但是,為了證悟成佛,是否所有的欲望都必須拋棄?

  享樂與欲望不是一回事。你可以僅僅通過欣賞而享受一件事物,而並不想占有它——換句話說,就是不沉迷於它。所以是的,你不必放棄所有的享受;但是所有的欲望,包括想要獲得解脫的欲望,最後的確都需要拋棄。

  而眼下,正如寂天菩薩所說,只有一個欲望、一個無明應該作為工具保留,這個無明就是認為有證悟這回事。為什麼我們應該保留它呢?因為我們不想受苦。

  佛教的全部路徑,廣義來講,就像一道道巧妙的用藥安排。有一副藥是給普通的行者和菩薩的,然後當他們變得不那麼普通的時候,再給他們另外一副藥來忘掉第一副藥。

  就這樣,直到你真的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給你的藥物都是為了忘掉前面的藥。但最終,只要你還需要吃藥,你就還在生病。所以理想的狀態是,你根本不需要吃任何藥。這也就是為什麼佛的境界被稱為“無學道”。

  6、佛說有漏皆苦,那生命中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幸福,甚至擠青春痘也包括在內,只是一旦做過了頭,就變成了痛苦。長青春痘不是好事,但是擠一擠能帶給你某種快樂和滿足感。在這個例子中,沒有人會因為擠青春痘可以體驗那種快樂而喜歡長青春痘。

  通過生起滿足感而試著拼湊一點點幸福(資料圖)

  與此同時,簡單地說,我們所認為和談論的所謂“幸福”,永遠是部分的痛苦。首先我們需要問,如果所有情緒都是苦,那麼生活中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我們生活中通常所說的幸福,實際上是非常令人困惑的。這有點兒像是擠青春痘帶來的滿足,快樂只依賴於短暫的痛苦的解除,一旦擠完,痛苦就會回來。

  這也有點兒像是婚姻,本應對解除孤獨有所助益,卻也帶來痛苦。或者,如果在你面前有很好的食物,例如精致的意大利面條,美味可口,但甚至在吃的時候,你就開始擔心多余的碳水化合物,然後關於血壓、胃、六塊腹肌、失去英俊外表等等一大堆憂慮就突然出現了。

  所以生活中我們所謂的“幸福”真的是非常不完美的,並且很快就會發展為痛苦。然而,即使在這個不完美的輪回中,一個人還是可以通過生起滿足感而試著拼湊一點點幸福。當你滿足的時候,幾乎不會感到厭倦。只有當你太過貪心的時候,才幾乎不可能感到興奮。

 

上一篇:貪嗔癡三毒中的“嗔”到底指啥?
下一篇:傳喜法師:聽經聞法一定要避免的三種過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