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前面講了無我,主要是通過五蘊和自我之間進行觀察,以這種方式抉擇。五蘊不是自我,自我也不是五蘊;自我不依存五蘊,五蘊也不依存自我。“我”實際是不存在的,是一種假立。
我執是輪回的根,是對自我的執著,主要是把“我”當成了實有、真有。認為我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這叫我執,也叫人我執。斷除我執(人我執)是很重要的。
無論是人、我,都是一種假立(假相)。在五蘊上觀察根本找不到實實在在的我,也找不到實實在在的人。比如說車,當把所有的零件都分開了之後,就沒有車了。我們可以把這些零件組成具有特長的一個物質,稱之為車。實際上車是由這些零件組成的,除了這些零件沒有車。
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叫五蘊。五蘊聚合在一起叫“我”,叫人,實際除了五蘊沒有“我”,沒有人,但是在名言(世間)上可以存在“我”。由分別心假立,在我們的概念、執著中,可以有“我”,可以有人,但實際上是一種假相。假相在不觀察的時候有,一觀察就不存在了。
今天開始講遮破我執和法執之間的法我執。經過觀察“我”不是實有的,但是五蘊應該是實有的,應該是存在的吧?這裡講五蘊也是不存在的,也不是實有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包含了所有的法。
《俱捨論》裡針對不同根基的眾生,講了三種: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它們都包含了所有的法。
當知蘊非隨意生,非時節及自性生,
非體自在非無因,乃由無明業愛生。
五蘊也可以說是一切法,有些外道認為這些法是隨心所欲而生的。意思是有些是從我當中產生,有些是從他當中產生;有些是有因而生,有些是無因而生,都是隨心所欲而生,沒有絕對的。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不正確的。若是隨心所欲就可以生,那從柱子、石頭當中也可以產生心。互相都可以成為因,沒有對應的因果,沒有絕對,可以隨便生。這樣,有時候我們種的是青稞,最後長出來的是大米;有時候我們種的是綠豆,長出來的是土豆。因緣互相混亂,因和果也混亂,一個法當中也可以產生所有的法,這樣會有很多的過患。他們的這種觀點沒有任何理由和證據,只是說說而已。
實際上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物質裡只能產生物質,不可能產生心識;心識裡只能產生心識,不可能產生物質。雖然是因緣和合而生,一切都是空性的,但是因果不會混亂的,所以他們的這種說法也是不合理的。
還有些外道認為,五蘊(一切法)猶如春天可以產生萬物。開春了,很多花、草能生長。時節指時間段。他們認為時間(時間段)是常有的,萬法是從常有的時間中產生的。這種說法是不合理、不正確的。常有是不變的,其實這樣的時間段不存在。一切法,包括時間都是在剎那中變化的,沒有恆常的、不變的。外道認為的時間是常有的,不變的,它只有一個時間段。從這個時間中產生萬物,但實際上沒有這樣一個常有的時間(時間段),即使有也不能產生萬物。因為這個時間是不變的,它若是產生萬物,有的先產生,有的後產生;有的已經產生,有的還沒有產生;有的有時候產生,有時候不產生。這樣,它就有變化了,有變化就不是無常的了。所有的法不是第一時間產生,也不是永遠產生。它肯定有產生的時候,有不產生的時候;有些法可以產生,有些法不能產生,會有這種區別,這樣它就有變化了。若是沒有變化,能產生的,不能產生的;已產生的,未產生的,都是一體了。也就是已產生的就變成了未產生,未產生的就變成了已產生,會有這些過患,所以若是恆常就不能產生他法。
數論外道認為,諸法有自性叫主物,一切萬法都從主物裡產生。主物是恆常的、不變的、獨一無二的。他們還承許神我,神我也是恆常的、不變的、獨一無二的,主物和神我之間,主物造萬物,神我享受主物造的萬物。其實除了主物,沒有別的,主物幻化的一切法都是假相,神我了知了這個真相之後,就不享受這些了,這時萬法也瞬間融入了主物當中,就剩神我自己了,這就是他們承許的解脫狀態。它們承許有主物,有耶稣,有萬能的神,但是拿不出證據來。有些宗教就是這樣,認為有些東西是存在的。
雖然承認它是存在的,但是怎樣存在的,沒有理由,也許給你講個故事,但這個故事是隨便編的。我也可以編出如同的故事,但都不是真的。他們編了一個故事,說有個萬能的神,信眾必須信這個萬能的神。但這個神是不存在的,因為他沒有證據,主物也一樣不存在。
有一種叫“能見不可得因”,是一種觀察方式。意思是若有這樣的一個主物存在,我們應該能見到,但我們沒有見到,所以說不存在。也許對方會說,這是勝義谛,一般普通人肯定見不到。你們的這個勝義谛是實有的,實有是恆常不變、獨一無二的。若是真有這樣的一個法存在,我們應該能見到。而佛法裡講的勝義谛不一樣,它遠離有無、是非一切邊,不是有也不是無,不墮任何邊。而他們承許的是有,而且是恆常不變、獨一無二的有。如果承認有了,我們一定要見到,如果見不到,可以說不存在。所以這樣的一個主物不存在,若是有這樣一個恆常不變的法,就不能造萬物。造萬物是有過程的,是有前後次序的,若是這樣就有變化,所以他不能造萬物,萬物不能從他那裡產生。若他是恆常的,不變的,萬物就應該同時產生,所以主物不存在。
還有一些外道認為五蘊(一切法)是從本體的自我當中產生的,他們也認為這是恆常不變、獨一無二的,跟剛才說的主物一樣,我們不用再單獨遮破。
還有一些外道,把自在天王、遍入天王、梵天王等當作是萬能的神。有些外道信梵天王,他們認為一切萬物都是由梵天王造的,他是造物者;還有一些信自在天王的,認為一切萬法是由自在天王造的;還有些信遍入天王的,認為萬物都是由遍入天王創造的。這些外道認為,一切萬物由天神創造,這種說法與剛才說的是一樣的。他們認為的梵天王、自在天王、遍入天王,也是恆常不變、獨一無二的,他們是造物者,一切萬物由他們創造。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在天王、梵天王?沒有。佛經裡講自在天王、遍入天王、帝釋王、梵天王等都是無常的,不是獨一無二的,萬物不是由他們創造的。其實佛法裡講的,跟他們信仰的神都是一個,但他們認為這些天神都是恆常不變、獨一無二的,這是錯誤的。
這些神都不是恆常不變的,這個世界的萬物也不是由他們創造的。但他們信梵天王、自在天王,認為一切法、萬事萬物由他們創造。很多信教的人都是這樣認為的,內地也有很多人相信萬能的神。這樣的天神是否存在?不存在。恆常的帝釋王、梵天王、遍入天王……都不存在,實際他們都是無常的,不是恆常不變的,不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相對的,萬物也不是由他們創造的。
確實有這樣的天神,但他們不能創造世界,不能創造萬物。比如說吃飯的我,和不吃飯的我,肯定不是一個,若是有一個實有的“我”存在,就不能有變化。一種情況是不吃飯的時候,也是在吃飯;另一種情況是吃飯的時候,卻正在不吃飯,因為是實有的存在,吃飯的我和不吃飯的我是一個,有這樣的過失。
首先,要弄明白實有的定義,恆常的、不觀待他法的,這樣的一個“我”不存在,這樣的一個法也不存在。無常的、觀待的“我”存在,這樣的法也存在。一說不存在,就認為什麼也沒有了,這是斷滅。
佛講的空性不是這樣的。不是人沒有,法也沒有,什麼都沒有了。這些法都有,但都是無常的,都是觀待的,不是實有的。這樣就不是實成了,這裡講的實成和實有是一個意思。這裡講了很多外道的觀點,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他們的說法都是不正確、不合理的。
還有其他一些經典和論典裡講的更細。以前我們講中觀的時候講過,比如《中觀根本慧論》、《定解寶燈論》、《中觀莊嚴論》,尤其是麥彭仁波切的《中觀莊嚴論大疏》裡講的更細,現在我們是簡單講,若是不明白,可以參考這些資料。
那這些法到底是由什麼產生的?實際上是由無明、業、愛等緣起相互聯合產生的。萬物是怎樣產生的?五蘊是怎樣產生的?
佛法裡講十二緣起,十二緣起是輪回的整個過程,十二緣起的第一個因是無明。無明指不明白真相、真理,尤其是不明白、不清楚“無我”的道理。無明有很多種,這裡講的無明指當初的無明。
我們對自已及一切法,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無明。佛法裡講當基光明出現的時候,我們沒有認識到,就是沒有明白這兩天我們講的人無我和法無我,都當作實有了,並且分別、執著了,這就是當初的無明。
十二緣起裡講,有無明就有行,這兩支屬於是前世。屬於今生的有識、名色、處、觸、受、愛、取、有。愛指我們對世間的貪欲,有愛就有輪回,這都屬於今生。還有來世的,生與老死,我們出生了,就有死亡。因為有的還沒有衰老就死了,情形是不一定的,所以老和死放在一起了,然後又開始無明。
基光明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人死了以後會進入昏迷狀態,稍微清醒時會出現基光明。生前修行比較好的,尤其是修禅宗、大手印、大圓滿的人就能認出來,在基光明(本面)中,也可以說在與法身無二無別中成就。
佛有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三身。若是你不迷惑,能認識基光明,認出自己的本來面目,禅宗叫回歸當初,叫當下成就,但一般人都無法做到。
基光明、本來面目出現了,但是你迷了,又無明了,然後就了有行,又開始了輪回。佛教認為,萬物的因、輪回的根是無明、業、愛等十二緣起支的作用,輪回、萬物就這樣產生了。
這裡沒有講十二緣起,講了剛開始的無明、業,愛。我們對世間的貪著還沒放下,所以還要輪回。只有斷掉了對世間的貪著,才不會再輪回。有無明,就有煩惱,但是這裡為什麼講愛呢?愛是什麼?這裡講的愛主要是貪著,是我們投生、再輪回的根。
這裡的無明、業、愛,是相互連接產生的。萬物輪回的根主要是無明、業、愛。這是佛教的觀點,輪回是這樣產生的。五蘊包含了所有的法,所以可以說萬物是這樣產生的,輪回也是這樣產生的。
這裡簡單講了十二緣起,如果詳細講內容非常多。很多人對輪回還沒有產生正見——雖然信佛了,但還沒有真正深信輪回,應該多了解十二緣起,多學十二緣起。如果弄明白了、懂得了十二緣起,自然就知道輪回是怎麼回事了,肯定會對輪回生起正見,會深信輪回。所以說外道所承許的觀點都是不合理的。
這裡也講真實之道:
第一,宣說道之違品——三結:
理應了知戒禁取,薩迦耶見及懷疑,
結縛有中此三者,阻塞解脫城市門。
這裡講了三種解脫之障礙,也叫三結。一、戒禁取見;二、薩迦耶見;三、懷疑。
一、戒禁取見。很多外道有邪見,在相續中有一些不正確的見解,導致他們認為要苦修、要受苦,這樣才能消業,消業之後才能解脫。他們也講解脫,比如獲得梵天王的果位。
有一種外道,叫裸體外道,修行者是不穿衣服的,這是他們的一種修行方式。還有到恆河沐浴,也一種消業、解脫的方法。
有些修行者跟牛學,像牛一樣的趴著走,像牛一樣吃草,也是一種修行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消業,最後可以獲得解脫。有些為了供天神而殺生,現在也有殺豬供養的。還有專門殺人的,但是對被殺人者有一定的要求,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為供品供養,有些是年齡上有要求。殺了之後可以祭天神,滿足天神的欲望,做為供品的人能獲得解脫。還有殺豬、殺雞祭神,以這種方式消業積福。
現在也有以殺生為生的。認為為了自己的教派,為了自己的教主而殺人是一種修行,一種善事,可以獲得安樂,獲得解脫。這是一些的外道說法,也是他們的一些修行方法。殺生,傷害他人,肯定不是善法,不能用這種方法修行。通過這種方法不能解脫!以前古印度時有很多這種做法,現在世界上也有很多這種做法,這些都叫戒禁取見。戒禁取見是由相續中的邪見導致的,行為都是不如法,不正確的。
二、薩迦耶見。薩迦耶見指我執。自我是否存在?不存在。但是我們認為存在,這樣分別執著,叫薩迦耶見。薩迦耶見主要指人我執。
三、懷疑。懷疑因果輪回,懷疑無我空性的道理。佛講無我,佛講空性,但是卻懷疑。有懷疑是不能成就的。佛講因果輪回,如果懷疑到底有沒有輪回,到底是不是無我,這是種障礙。
想去、要去拉薩或北京,但是迷路了,或選擇路線錯了。想去拉薩,卻選擇了去成都的路,這樣最終會到成都,不是到拉薩。路線選擇錯了,有的甚至還迷路了,這是戒禁取見,這樣不能到拉薩,也沒法到北京。路線要選好,不能錯,這樣才能到拉薩,或者到北京。
《俱捨論》裡講,比如人可以到拉薩,可以到北京,如果不想去,沒有想去的欲望,沒有要去的決心,就去不了,也到不了,這是薩迦耶見。
選的路線對,但是卻懷疑,然後退回來了,也是不行的。雖然選擇了路線,然後上路了,但是卻懷疑,“這個可能不是去拉薩的路”,“這個可能不是去北京的路”,你懷疑了,就可能會半途而廢,或者中途出現了障礙,就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
“阻塞解脫城市門”:解脫好比進一座城市,有了這三種障礙,就阻塞了進城之門,就沒有辦法解脫了。
想解脫、想成佛,就要斷除這三種結,要去除這三種障礙。
今天大家可以反省,自己有沒有這些毛病,有沒有這些問題,若是有,就無法解脫。你是不是真心想解脫?是不是真心想成佛?如果真心想解脫,真心想成佛,但是沒有去除這三種障礙,是沒有辦法解脫的。如果不斷除這三種障礙,就更不用談成佛了,是不可能的事。大家應該反省,也應該觀察自相續。觀察自相續指觀察自己的心態、內心,有沒有這三種戒,或這三種障礙。如果有就無法解脫了。
第二,道之順緣——精進:
解脫依賴於自己,他人不能作助伴,
具足廣聞戒定者,應當精勤修四谛。
“解脫依賴於自己,他人不能作助伴”:佛在經中講,解脫要靠自己;這裡也講,解脫依賴於自己,這跟外道是不一樣的。外道認為讓天神高興,他們就可以讓人解脫,而佛法講解脫依賴自己。佛當時也講:我只能給你指出解脫之路,能不能解脫由你自己決定。
現在很多學佛人說:“沒有事,有阿彌陀佛,有上師。”其實這是一種邪見,是不正確的想法,不符合佛法的思想。佛法講能否解脫由自己決定,解脫依賴自己。龍樹菩薩根據佛的教言也講:“他人不能做助伴”。“沒有事,到時候有阿彌陀佛,有上師。”自己在那懈怠、造業,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阿彌陀佛身上,寄托在上師的身上。這是不可能的事,別做這種美夢。到時候阿彌陀佛幫不了你,上師也幫不了你,只能你一個人面對死亡,只能一個人孤獨地離開這個世界,沒有人幫你,也沒有人跟隨你,這點應該了知。
佛可以給你教言,教你解脫的方法;上師可以給你解脫的竅訣,但這個方法、竅訣你要運用、珍惜,否則沒有用。好比你生病了,醫生給你開了藥,若是你不吃,再好的藥也治不了你的病;同樣,若是想擺脫輪回、脫離痛苦,佛、上師給你的方法和竅訣,但是要運用,按這個方法修,按這個竅訣做,就可以獲得解脫。
現在有些人雖然是皈依了佛,皈依了上師,但還和以前一模一樣,還是自以為是,這樣就難了。佛、上師對你不起作用,所以,主要還是由你自己決定,他人不能做助伴。雖然有阿彌陀佛的願力,但也要有自己的願力,你的願和阿彌陀佛的願相應了,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有些人會說:“沒有事,我的上師慈悲,加持力大。”上師是慈悲,上師加持力是大,但要有具足的信心才能得到加持。解脫要靠自己,依賴自己,別人不能讓你解脫。那麼怎樣依賴自己呢?就是要具足下面的條件。
“具足廣聞戒定者,應當精勤修四谛”:廣聞即多聽聞佛法,多聽課、多看書。有些人不愛聽課,不愛看書,這樣不可能成功。聽課、看書都是聞法,先要了解、明白。
我們現在修大圓滿加行引導,先學修一年期加行,這是聞思。先把九加行的次第與基本佛理弄明白,然後學修三年期加行,這是實修,主要是打座、觀修。首先要有足夠的聞思,所以要多聽課、多看書,看一遍、聽一遍不行,要反反復復地看,反反復復地聽。
現在科技發達了,條件好了,可以錄像,也可以錄音,沒有錄音筆,可以用手機錄音。反復放,可以放一百遍、一千遍。以前沒有這個條件,想要反復聽需要上師或善知識親自講。
以前求法、依止善知識很難,要出一本書非常難,幾乎是不可能的,要面對面地講,面對面地聽。現在不用了,我們可以打成文字,印刷成書。我講了這麼多年的佛法,現在都整理出來了,已經印刷成書了,幾塊錢就能買到。
大家可以躺著看,趴著看,坐著看,站著看,反反復復看……雖然現在很方便,但是都不懂珍惜。錄好的音,不反復放;印好的書,不反復看,看一遍就滿足了:我已經看完了……只看一遍能看得懂嗎?只聽一遍能聽懂嗎?不可能的事。
反復聽,反復看,這點很重要。有時候看書看得時間長了,會產生厭煩心;聽音頻聽得時間長了,會沒有感覺。像有些出家人,可能聽好了多年,就沒有反應了,麻木了,這時候要調整心態。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調整心態,有了厭煩心,通過一些方式方法調整一下,歡喜心又生起來了,聽法也是一樣的。
雖然我是個凡夫,但我講的都是真理,都是佛法;雖然我表達得不是很好,但是我也能說清楚。我們求的是真相、真理,求的是佛法,但是人都不珍惜,容易懈怠,這也是一種習氣。
“戒定”:“戒”是戒律。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都不願意受持戒律,認為有約束,覺得不自在,其實不是這樣的。“這些是允許做的,那些是不允許做的……”佛法裡講這些戒律,是讓自己有一種標准,按這個標准做,才會獲得真正的自在,但是人都不願意這樣做。
其實戒律是用來保護相續的。保護相續是讓自己的相續清淨,內心平靜。內心清淨好,不清淨不好;心態平靜好,不平靜不好。受持了戒律,相續就能清淨;受持了戒律,心態就能平靜。如果不受持戒律,隨便、放逸、散亂,內心就不清淨了,心態就不平靜了,這樣人生就不會有安寧。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珍貴的,應該弄明白。用戒律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會踏實、自信,才能有真正的快樂,才能獲得真正的自在。
“定”是禅定。禅定是心,能左右自己的心態,能掌握自己的心。定不是面對什麼都不動搖,而是不散亂。如果無法左右、掌握自己的心,叫散亂。比如在心裡想一尊佛,這時心跑了,想別的了,就想不出來佛的形象,無法觀出來,無法呈現在心裡,這是散亂。
所以觀一尊佛的形象的時候,如果心裡只有佛的形象,心不跑,也不散亂,觀出來了;有時候靜修,什麼也不願想,心就自在了。你讓它想它就想,你不讓它想它就不想,這叫能左右、掌握自己的心態。定不一定是什麼也不想,定是不胡思亂想,不是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
“精勤修四谛”:麥彭仁波切講必須要修持解脫道,解脫道的本體即了知苦谛。雖然我們都求正法,但希求解脫、希求正法的心一點都不強烈。我們認為自己太忙了,沒有時間學修,但是卻有吃飯、睡覺的時間。
如果認為沒有修行的時間,說明還是沒有真正明白,沒有把解脫放在第一位,這叫希求解脫的心不強烈。如果希求解脫的心非常強烈,就會忙於練習,忙於念佛修行,可能連睡覺、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比如為了錢,我們可以幾頓不吃飯;為了錢,可以幾宿不睡覺,但是為了學佛卻沒有這樣。
應該有這種心態:今天能聽聞到佛法,是自己宿世修來的福報。今天晚上能聞法,怎麼還不到時間,總看表;還有一個小時才上課,早早就來經堂了,嗷嗷待哺地等;聽聞的時候,別的都看不見,聽不見,只能聽到講法的聲音,心裡只有講法的內容,這樣專注。
但是,我們不是這樣,希求正法的心不強烈,原因是我們把苦當成了樂,沒有真正了知苦。了知苦很重要。佛法講苦集滅道,首先了知了苦,然後斷除集谛。像看病一樣,我們會在感覺有病,感覺疼痛時找醫生,不可能在無病的情況下找醫生。我們沒有了知苦,沒有真正感覺到苦,就不可能找苦的根,了知了苦谛,斷除了集谛,才能真正找到苦的因,才能斷除煩惱,這是斷除輪回的根。斷掉了我執、煩惱、痛苦,這叫斷除集谛,現前滅谛,就是沒有了痛苦。
我們找醫生,醫生給我們治療、開藥,我們服藥,病就痊愈了,這是比喻。沒有痛苦,感覺不到痛苦,這叫現前滅谛,修持道谛。斷除煩惱靠道,道是智慧,要證得無我和空性的智慧,它跟我執、煩惱是相對的。如果相續中有道,我執煩惱就消失了,痛苦就沒有了,沒有因就沒有果。好比火裡冒出了煙,火滅了,煙自然就消失了,沒有了因,自然就沒有了果,就把痛苦之根——集——我執和煩惱斷除了,因沒有了,果這個痛苦就沒有了。
斷輪回的因靠涅槃的因,要靠道——證悟無我和空性的智慧。這樣可以斷除我執煩惱,我執煩惱沒有了,痛苦就結束了,這叫滅谛,這叫解脫的狀態。了知苦谛,斷除集谛,現前滅谛,修持道谛,這叫四聖谛,是我們講的四谛。
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之後,一共轉了三次法輪,第一次轉四谛法輪——苦集滅道,講了輪回的因和果,涅槃的因和果。佛的偉大之處就在這裡。第一轉法輪主要針對小乘種性講的,只是因果關系,還不是最高的佛法,但依然神聖,是超越現代科學的。若是希望自己能對佛陀生起信心,希望自己能深信佛陀,應該好好地了知苦集滅道,這樣在相續中就能生起信心,對佛陀深信不疑。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 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從不退意樂之加持 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 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