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這是釋道儒三家最好的東西,也是修行最好的東西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呂純陽有個《百字銘》,只有一百個字,同內養、內照形軀有密切關系。今天正好講到這裡給大家作個參考,這就是講“內以養己”,是煉己築基最好的東西。能背得來,隨便講哪一種學問應用都有用處的。

  《百字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主,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這是很正統的道家修養方法,“養氣忘言守”,第一句話就很難。如何養氣?不是練氣哦!不是做什麼密宗的九節佛風、寶瓶氣。各種氣功,講練氣是靠鼻子嘴巴的,據我個人統計,有兩百六十多種方法。所以人類真會玩花樣,就是兩個鼻孔跟一個嘴巴漏氣的地方,產生兩百多種的花樣,各家有各家的方法。

  可是養氣不是練氣,我們提到過養氣同養心的工夫,最好是孟子在《盡心篇》上的說法。現在真講養氣,就是要“忘言守”,“忘言”並不是不講話而已。言語是表達於外的思想,思想是沒有表達出來的語言,兩者是同一個東西。所以“忘言”並不只是不說話,它包括無思無慮,思想都清淨了。“守”就是定的境界。

  “降心為不為”,“降心”這兩字,呂純陽大師是取用《金剛經》中須菩提問佛--一切人修行如何降伏其心--也就是問妄想心怎麼樣寧靜下來。把妄想心寧靜下來就是降心,好像是用力做有為的工夫。其實這個有為就是無為,有意把妄想心寧靜,反而寧靜不了;如果是無心,此心自然寧靜下來,所以為而不為。

  “動靜知宗主,無事更尋誰”,這一段呂純陽所講是最高的禅啦!不動心並不是道。禅宗也說“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真正修道的人,不但能出世,更要能入世,動靜之中都是道。在靜中不亂,在動中也不亂;靜中也無事,動中也無事;出世是無事,入世也無事。日應萬機,此心無事,在這個時候更尋誰?不要像禅宗參念佛是誰,不要找誰了,因為“動靜知宗主”,不迷,不失根本。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一個修道的人,不是跑到深山茅棚裡頭,躲開了一切叫清淨,而是要在人世做人處事之間,保持那個真如不動、恆常不變的那個道心,能夠應物處世,自己不迷失本來清淨的本性。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自然回來的,氣自然定了。

  “氣回丹自結”,氣住脈停,久而久之就定,佛家講得定,道家講結丹了。“壺中配坎離”,人的身體,道家比方像葫蘆,密宗拿兩重寶蓋代表這個肉體。坎離是卦名,“配坎離”其實就是水火既濟。這樣定久了,身體上起變化,就會脫胎換骨。

  “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整個氣脈自然震開了,一陽來復,地雷復卦。雷是震卦有震動的現象,佛經常說大地有六種震動,並不一定是講這個地球物理的地震,有時候是形容身體上六種震動,沒有說八種震動,這也是六根轉化。一般密宗、道家修氣脈的,這個時候,氣脈一下子自然都開了。所以一脈通百脈通,就是講中脈一通,百脈自然都通了。

  當時的境界,“白雲朝頂上”,這是道家的形容,就是從頭頂開始身心內外一片白光,是有相的光明。“甘露灑須彌”,頭頂上自然有一種甘露流下來。這裡頭還帶有道家天元丹的意思。在佛家《禅秘要法》,白骨觀第十六、第十七觀裡頭都提到過天元丹。佛也說,修持到這個境界加上虔誠的恭敬心,有成就的天人,自然會給你灌頂。連釋迦牟尼佛都吩咐,到這個時候特別要注重營養,要吃好的飲食,而且避開一切人的困擾。到了這一步,要入密室,在不通風的地方,甚至到沒有鳥雀聲音的地方,一切聲音都沉寂了。這個階段才是道家所講的,得到天元丹的境界。

  到這個時候,“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佛家講是解脫了。

  “坐聽無弦曲”,就是觀音圓通的境界,沒有弦哪裡有音樂呢?這個音樂是天樂,莊子所謂的天籁之音,不是地籁,也不是人籁。“明通造化機”,這個宇宙生命的根源,萬有的根源都知道了。

  “都來二十句”,最後這兩句湊成二十句。“端的上天梯”,這是唐末宋代的土話,現在用白話來說,就是講真的上天梯了。也就是說,這個人可以升華,超越這個現有的生命。

  *****

  前天有一位同學寫日記,提到呂純陽 《百字銘》中“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他對這一句解釋不通,在日記上提出要我解答。呂純陽“降心”兩個字采自 《金剛經》,有意地把這個妄念空掉,有意就是有為,有為工夫是不對的。“為不為”,實際上是為而無為,不要真有意去做,那樣就落於痕跡,變成下乘道法。這不是很簡單的兩句話嗎?那麼你說我不要打坐,不要修道就成道了,不行!非“為”不可。你還是要照規矩來,所以為而不為。

  *****

  “然所謂無念,只是常應常靜,不出規中,非同木石之蠢然也。”真正的所謂“無念”,我們曾經發過呂純陽的《百字銘》給大家,上面說“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無念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是大昏沉,不叫做無念。 真正無念是“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還能做人做事。 所以禅宗強調這個地方,修養要做到“於心無事”,能夠遇事做事,心中沒有動念;“於事無心”,這就是真正無念。“不出規中”,沒有跳出過圓明清淨這個圓圈。所以講“非同木石之蠢然也”,不是變成木頭、石頭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如果以為那是無念,認為是得定,佛經叫你不要做這個工夫,他生來世的果報是變豬。所以“常應常靜,不出規中”,不同於木石的無知。

  《我說參同契》

  -----------

  道家出了呂純陽,等於禅宗出了一個六祖。如何煉得健康長壽,可參考呂純陽的《百字銘》,這是釋、道、儒三家最好的東西,也是學佛最好的東西。

  《百字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養氣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降心出自《金剛經》:降伏其心,為而不為,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為而不為,見地、功夫都告訴我們了。

  動靜二句,把觀世音菩薩圓通法門放進去了,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可是不昏沉,也不散亂,自己能夠做得了主,空得了,不要另外找個方法。對人處事,自己要能不違背本性,這裡都是講功夫。不要做什麼功夫,心氣合一,心物是一元的,真正念頭空了,“氣自回”,自然會氣住脈停,達到二、三禅。

  這裡講丹,並非肚子裡真有個東西,古代道家形容,丹就是像月亮一樣,圓圈中間一點,代表圓滿自覺靈明的一點覺性。壺代表身體,自己的氣脈起變化作用。只要做到氣住脈停,它自然會起變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後,“普化一聲雷”,轟的一下,身體所有氣脈都打開了。這時候,正如莊子所講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與宇宙一體,這時中脈真正打開了。

  “白雲朝頂上”,這才是密宗真正的灌頂,諸佛菩薩智慧光明灌頂。“須彌”是講頭部,頭部的大樂輪震開了。這時候,長生不老絕對有,此乃世第一法。“無弦曲”就是觀世音菩薩以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二十句話,一句五個字,共有一百字,所以叫百字銘。這二十句由普通人開始,修到長生不老,乃至超凡入聖,都說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見地。

  比如開始大家都想得定,為什麼做不到呢?就是第一句話做不到:“養氣忘言守”,養氣功夫做到一點都沒有妄念,誰做到了?念頭多得很,守也守不住。“降心為不為”更做不到,這個做不到,下面的話更談不上了。

  靜中打打坐還有一點影子,下了坐什麼都沒有,根本不能知宗祖。動靜知宗祖很重要,心中一天到晚都在靜中,沒有事,誰做到了?靈明覺性經常在,氣自然回,並不是叫我們做功夫。丹“自”結,那是自然的,是我們生命中本來就有的。

  大家不要用宗教界限觀念來看這首《百字銘》,(呂洞賓)他本來也是禅宗的大護法,是黃龍南真正得法弟子之一。如想健康長壽,照他的話去做,絕對夠了。

  《如何修證佛法》

  -----------

  我常告訴你們,數息干什麼?數息是個好法門。因為你心在散亂,借這個呼吸把心收回來。心一收回來就好了。呂純陽的百字銘說:“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他也是止觀法門啊。你坐在那裡,靜下來就是養氣。忘言不是不講話,思想都沒有了。降心,把妄想的心拿掉、降伏下去。為,好像看到在用功。不為,什麼都不要用了。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動也是它,靜也是它。你不管它了。本來無事,你不再起心動念去修了。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你念頭一定了,氣就自然回轉。已經在息的境界。

  “氣回丹自結”:氣回了,心息自然合一。心跟念合一了。“壺中配坎離”,身體像茶壺一樣,身體自己水火交媾,心念跟氣交媾了,這樣定住,定久了,“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碰”一下振開了。氣脈都通了。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這就是經上講的流光灌頂。這個口水流下來都是甜的,一身都是清涼。“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冥通造化機”,這個時候脈子有一種聲音,吱吱的起來,如音樂一樣。“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實際上十八句,加上後面這兩句,二十句。神仙的修法都告訴你了,到家了,一百個字。後來西藏密宗都修百字明,我懷疑那就是呂純陽的百字銘,後來變成藏文傳過去的。這個你們要背來。他不走觀的路線,他走修身體的路線,這是正統道家,同佛家一樣。這就是禅定功夫。

 

上一篇:佛教的語言和禮儀
下一篇:想拜佛祈願?這幾個規矩你一定要知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