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些凡夫,不知道什麼是事實的真相,把假當成真,把苦當成樂,多愚癡,多顛倒啊!我經常跟大家講,要放下,但是不能放棄;要隨緣,但是不能隨便。可都做不到,因為怕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怕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放不下。
怕得不到,怕失去,都牽掛、執著。而事實的真相是放下了才能得到,才不會失去;隨緣了才能順利,才能達到目的,才能實現自己的真正願望。佛這樣勸請眾生,我也這樣勸請大家:隨緣,不要攀緣。但是很多人都在攀緣!
為什麼做不到隨緣?就是因為不明理。若是明理了,了知了事實的真相,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自然而然就做到了。
做不到,就是因為無明的黑暗不讓我們見到事實的真相。在夜晚的黑暗中,我們找不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同樣,在六道中,在輪回中,我們無法能夠找到解脫之道,無法能夠見到事實真相。
我們這些宿世的父母也是如此,處在無明的黑暗中不知去向,多痛苦、多可憐啊!還有這些執著——人我執,法我執——其實這都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都當成真有、實有了。如果我們有了這些無明、我執,就會產生各種煩惱與非理作意,然後就會造業。最後就要感受業果,就得不到自在、自由。現在我們知道了,了解了這些事實,對父母眾生不能見死不救啊!
我們跟他們不一樣,因為我們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而且遇到了上師。有學佛的機緣,有修行的機會。我們可以依靠人身學法修行,讓自己今生解脫,讓自己圓滿成就。等到那個時候,我們有能力了,有德行了,有福報了,有智慧了,我們就可以拔除他們的痛苦,可以給予他們安樂。那個時候,才是自覺覺他,自度度他。
有這麼好的機緣,我們為什麼還不下決心?不去行動,不去精進修學,還在流轉輪回,還在繼續造業呢?這不是自欺欺人、害人害己嗎?通過這樣反復思維,反復觀察,最終就能產生真正的菩提心。我們經常強調慈悲,都會說慈悲。你也慈悲,我也慈悲,大家都慈悲。我們始終把“慈悲”兩個字掛在嘴上,但是在實際行動上做到了嗎?什麼叫慈心,什麼叫悲心?什麼叫慈無量心,什麼叫悲無量心?這個慈悲心怎樣才能產生?難啊!
我經常講,修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首先要修捨無量心。什麼叫捨無量心呢?捨有兩個概念,一個是捨棄對親朋好友的貪念,一個是捨棄對怨敵仇人的怨恨——對所有的眾生都要保持一個平等的心態。
能不能把所有的眾生都當作自己的父母?能不能把所有的眾生都當作自己的兒女?能不能平等地對待所有的人?能不能平等地接受所有的事?如果不能,就不能產生真實無偽的慈悲心和菩提心。
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論》裡講的這些,就是在告訴我們這是學佛的一種思維方式、觀察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來學修,來訓練自己的心態,從而發出真實無偽的菩提心。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兩種,這裡主要指的世俗菩提心,就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在自己的相續中有沒有這樣的願望?有沒有立下這樣的誓言?有沒有這樣的發心?如果不是刻意發的,而是自然而然就有的,這個時候才算是有菩提心——這是發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