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行文:一心(一) “行”有三行提到“行”,我們會想起“行動”。或者“遷移”,或者“走路”,一般是身體從一個地方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這便是現代漢語中“行”的一個常用概念,即“走”,如“步行”、“行蹤”等。《說文段注》中釋:“人之步趨也。步,行也。趨,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謂之行。”這一解釋和現代漢語基本相同。《康熙字典》中還將其解釋為“語言”,曰“《爾雅·釋诂》:行,言也。”當然,關於“行”的概念還有很多,本文主要從“行動”、“行走”的角度來說。在佛教中,“行”的涵義還要更加寬深,《增一阿含經》在講到作為“十二因緣”之一的“行”時,言“所謂行者有三種。雲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將“行”分為三種,即身行、口行和意行。此三行具體如何解釋呢?
《大方等大集經》載:“雲何身行?身行者謂氣息入出,是名身行;雲何口行?口行者所謂覺觀言說,是名口行;雲何意行?意行者名為想受,是名意行。是名三行。”這是說,身行就是自己氣息的出入,口行,也叫語行,就是覺察觀照自己的語言,意行就是想受。
《捨利弗阿毗昙論》亦同此解,且更簡單,言“雲何身行?謂出入息,是名身行;雲何口行?謂覺觀,是名口行;雲何意行?謂想思,是名意行。”這裡說,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覺觀,意行就是想思。《坐禅三昧經》中說,入息出息這種法屬身,因此叫身行;有了覺觀才會說話,無覺觀則無言說,因此叫口行;痛受想屬於意法,因此叫意行。
《大智度論》亦同此解,叫身行是因為“息屬身故”,叫口行是因為“先覺觀然後語言”,叫意行是因為“受苦樂取相心發”。《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對此解釋的更加詳細,其中說:身行是“動轉所作,身為濟渡,任持諸法,為依止處”;語行是“能诠能顯,分別校量諸法實性”;意行是“心所愛樂,心所思惟,心所攝受,心所依止。”這裡將的是三行之作用。
《大智度論》中還將行分為另外三種。“佛或說十二因緣中三行:福行、罪行、無動行。福行者欲界系善業、罪行者不善業、無動行者色無色界系業。”這三種“行”分別是福行、罪行和無動行,這三種行分別對應的是欲界的善業、不善業和色界無色界的業。不論解釋被分為身行、口行、意行還是福行、罪行、無動行,“行”之本義,在佛教中是“造作遷流”之意。因而也被解釋為“身口意之造作也”。《俱捨論頌疏論本》曰:“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楞嚴經指掌疏》雲:“行者以造作遷流為義。《俱捨》雲:‘造作遷流二義名行’。《雜集》雲:‘造作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而造作遷流的主人是心,因此,佛教中的“行”,在更廣的意義上指的是“心行”。(二)“行”以“心行”為要那麼,何為“心行”,簡單來說,就是“內心之趣於外境”,即自己的心行到外界去攀援。《大乘義章》曰:“內心涉境,說名為行”,即此之謂。又如,“五蘊”中的“行蘊”,作為構成眾生之身體的基本元素之一,主要是從精神層面來說的。這裡,“行”的概念被定義為“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指的是一種心理活動,也就是意念。《大寶積經》解釋的更為深入,並將其分為六種:色思行、聲思行、香思行、味思行、所觸思行、法思行,“雲何為行?所謂色思、聲思、香思、味思、所觸思、法思,是名為行。”這裡結合六塵來講“行”。
心跑到外界的色境上去思考,名為行;心攀援到外界的聲音上去思考,名為行;心停駐在外界的香氣上思考,名為行;心緣取到外界的味道上去思考,名為行;心留戀在外界的觸境中去思考,名為行;心奔馳在外界的法上去思考,名為行。這就是“心行”,同樣的解釋在《雜阿含經》也可以看到,“雲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因此《中邊分別論》說:“六塵中若心行動是名外散動。”《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也說“彼處所有相應思心是名為行”。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即於此有關。“四正勤”即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恆令滅、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長。“勤”為何義?《成實論》言:“心行動發是名為勤,常依余法若憶念若定,於中發動一心常行,是名為勤。”發一善心常去行,這就是勤。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善於調 “心行”。每一個人的“心行”都是不一樣的,有人心行柔軟根性遲鈍,有人心行剛強根性猛利,有人心行柔軟根性猛利,有人心行剛強根性遲鈍,這都需要我們善於調伏。
佛經中言:“今此比丘猶良馬,能善調伏其心行”,我們雖不能像菩薩那樣“悉知眾生心行所趣”,或像佛那樣“普入眾生心行中”,但是,我們可以調柔自己的“心行”。問一問自己,自己的心是如何行動的?有沒有一定的軌跡,如果上錯軌道了該如何去調整?在中國古代哲學上,王陽明把“行”的這一概念借鑒了過去,構建了自己的哲學體系。他對行下的定義即“心之所發處便是行”。
他認為,一念不善,便是惡行,一念善便是善行。基於此,他完善了“知行合一”學說。這是理解他思想的金鑰匙。在《傳習錄》中,他說“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王陽明僅借一“行”字,便支撐了自己的心學體系。足見佛教中字義之深厚。說一千,道一萬,在佛教中,“心行”,亦即“心之造作”,是“行”最具代表性的意義。那麼該如何行?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對此文殊菩薩說:“於一切法,而無所行,乃為道行。於一切法亦無不行,是為道行”。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古語常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且先不去“行”它,慢慢學,堅持學,精進學,總有一天,會“亦無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