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成道後三轉四谛法輪
“轉四谛法輪”:四谛就是苦、集、滅、道。苦,是世間之果;集,是世間之因;滅,是出世之果;道,是出世之因。苦集滅道,這叫四谛法。
佛成道,說《華嚴經》之後,觀察一切應該度的機緣,應該度的眾生,知道憍陳如他們五個人應該先得度,就先去找這五個侍者。所以佛就到鹿野苑裡邊,轉四谛法輪——轉,是輾轉;四谛,就是苦、集、滅、道;法,是方法、法則;輪,因為佛所說的法,是從心性裡邊流出來的,流到眾生的心裡頭,令眾生反迷歸覺,所以這叫輪。輪以摧伏為義,摧,是把它摧破了;伏,是降伏。摧,是無堅不摧,越堅固的,越把它摧壞了,也就是能將堅固的外道、堅固的魔王破了,這是輪的意思。
轉四谛法輪,是這個世界最先有佛法的時候。轉法輪含有三轉,三轉四谛法輪。
第一轉是示轉,示就是指示你,因為你不懂,那麼我要指示你,我要告訴你,這叫示轉法輪。怎麼叫示轉法輪?就是指示這四谛法都是什麼。示轉又叫初轉,就是一開始轉法輪,就說:
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
此是道,可修性。
“此是苦,逼迫性”,怎麼逼迫呢?這種苦很厲害的,令你連氣都透不過來,氣都不能喘了。壓迫著你,這是逼迫性,逼迫得很厲害。苦,什麼苦呢?就是三苦、八苦、無量諸苦。
三苦,就是(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什麼叫苦苦呢?苦苦就是苦上更苦,苦中加苦,所以叫苦苦。這是什麼樣的人呢?就是那貧窮的人,很貧窮的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所謂受餓、受凍。本來有一間木頭房子,晚上可以睡覺。雖吃不飽、穿不暖,但有個地方可睡,這還算不錯啦!可是打了飓風,或者下了大雨,把房子打爛了,也沒有得住了。既然吃不飽、穿不暖,又沒有地方住了,你說這是不是苦?
或者有地方住,也可以吃飽,但沒有衣服穿,這也是苦中之苦。或者有衣服穿、有地方住,但沒有飯吃,這也是苦中之苦。所以這叫貧窮的困苦,貧窮困苦是不容易受的,這種苦逼迫得很厲害。
那富貴就沒有苦了嗎?殊不知富貴有壞苦。很富貴、很有錢的人,被土匪綁架去了,土匪看你這身家值多少錢。譬如你財產有五百萬,他就要你六百萬,你借也要借一百萬塊錢給綁票的土匪。這豈不就是壞了嗎?把富貴壞了,這叫富貴壞苦。
沒有貧窮困苦,也沒有富貴壞苦,但這一生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念念遷流,念念不停,有行苦。這合起來叫三苦。
八苦,就是:(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愛別離苦,(六)怨憎會苦,(七)求不得苦,(八)五陰熾盛苦。
除了這苦而外,又有無量諸苦,所以說“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集就是集聚煩惱。集聚煩惱這是一種招感的。你內裡邊有煩惱,外邊煩惱才來;你內裡邊有貪嗔癡,外邊這不如意的事情才來了,所以說“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寂滅為樂,這是可證的,可以證得這寂滅之樂。
“此是道,可修性”,道是戒定慧的道:戒道、定道、慧道。戒定慧這個道,要是往多了說呢,就是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八正道、五根、五力、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道是可修性的,你可以修道。
以上是初轉四谛法輪,也就是示轉。
第二轉是勸轉,就是勸轉四谛法輪。佛說:
此是苦,汝應知;
此是集,汝應斷;
此是滅,汝應證;
此是道,汝應修。
勸其他人來修四谛法,這叫勸轉。
第三轉是證轉,是證轉四谛法輪。
此是苦,我已知;
此是集,我已斷;
此是滅,我已證;
此是道,我已修。
證,就是說我不是單單教你們要知苦,要斷集,要慕滅,要修道。我還告訴你們:
“此是苦,我已知”,我已經知道啦!
“此是集,我已斷”,因為集是煩惱,我已經斷煩惱了,不是說我教你們斷,我不斷。因為我斷了,覺得自在,所以我教你們也來斷煩惱,知道這種苦。
“此是滅,我已證”,這寂滅之樂,我已證得,所以我現在才告訴你們,也應該證得這寂滅之樂。
“此是道,我已修”,說苦集滅道這個道,我已經修好了,我已經不需要再修了。
那麼現在我希望你們也都知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