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弟子規》
“話說多,不如少”:人平時不要有太多話,否則言多必失,說多了容易成為惹禍的根源,不如在適當時機,說一些符合實際的有義之語。
當然,有些人說話怕得罪人,整天三緘其口,什麼都不敢說,這也不對。麥彭仁波切講過:該說的不說,則辦不成事情;不該說的說了,就會招來禍患。可見,說話要掌握技巧和分寸。然而世間上許多人,不該說的反而說得特別多,該說的又表達不出來,最終做什麼都不成功,這種現象不勝枚舉。因此,話不必說得特別多,關鍵要說得有意義。
“惟其是,勿佞巧”:說話的時候,語言應真實、老實,不能用花言巧語欺騙別人。
其實,說話可讓我們了解一個人的智慧。智者總說對自他有意義的語言,而愚者嘴上雖誇誇其談,卻沒有什麼能用得上的。荀子也說:“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意即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而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嘩眾取寵。有些人就是這樣,只會說、不會做,讓他說的話,可以天南地北、海闊天空,講得頭頭是道;讓他做的話,卻一無是處。因此,嘴巴太會說的人,我不敢特別信任,不然,他講起來倒很漂亮,可是一做起事來,只怕讓自他非常失望。
此外,我們平時說話要有分寸,不要信口雌黃、胡說八道,不然就會招致禍患。肖子良(一作晉傅玄)在《口銘》中雲:“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無論是修行人還是世間人,對此都應值得注意。有些人也許是不懂,由於父母沒教、老師沒講,故說出來的語言,最後給自己帶來許多危害,這是沒有必要的。當然,佛法方面、對自他有利的話,該說時一定要說,如經雲:“若說悅耳語,成善無罪業。”而不該說的有些話,最好不要說。
《墨子》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子禽向老師請教:“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個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沒有人去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皆為振動,人們早早都起來了。所以,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
有些人整天嘴巴講個不停,有用的一句也沒有,只是愛說是非、挑撥離間:“過來過來,我給你講一下,某某人干了壞事,你知不知道啊?”一講人家的壞話,眼睛都開始發光,口才也非常好;而一讓他講考,或講些佛法道理,他就偃旗息鼓,開始打瞌睡了。這樣確實不太好,會讓別人生厭煩心。
因此,我們應長期以正知正念攝持自己的語言,否則,就會如麥彭仁波切所言:“語言若不莊重者,如同烏鴉眾人恨。”烏鴉成天哇哇亂叫,人們把這聲音視為惡兆,所以都討厭它。同樣,語言不莊重的人,說起話來東拉西扯、喋喋不休,也會招來很多人的憎恨。所以平時說話要注意,有意義的話可以說,而沒有意義的,就不必多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