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第二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05/7/30 台灣中坜善果林 檔名:52-136-24
諸位老師,大家好。記憶力會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一般來講都會,但是會有會的原因,不會有不會的訣竅,我們要去把真相找出來。為什麼記憶力會衰退?因為人活的有太多煩惱,太多不明白,在煩惱當中就很傷大腦,閩南語說「煩死了」,所以那個能量都耗盡了,到了中晚年就開始老年癡呆。假如我們理得心安,就不容易得老年癡呆症,而且這個記憶力可以持續保持下去。我現在記憶力的狀態跟當初在准備考師資班那時候差不多,你就把它保持好,不要讓它再下來。記憶力可以長久不衰,家風也可以長久不衰,我們常常在讀歷史、在讀家道,都說有盛有衰,但是也有長盛不衰的方法。那我們要學有盛有衰的方法,還是要學長盛不衰的方法?你們很有判斷能力。好,我們來學長盛不衰的家風。
「孝悌為傳家之本,謹慎為保家之本,勤儉為治家之本,和順為齊家之本,詩書為起家之本」。孝悌為傳家之本,我們冷靜觀察世間的現象,一般官宦之家,差不多一、兩代就敗掉了,做生意的家庭、家族,差不多三、四代就很難再保持下去,看家風能承傳五、六代不衰的,往往都是懂得行善積德,而家風能超過十代而不衰的,絕對是抓到一個根本,孝悌傳家。我們看到《大學》裡面有講到,「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諸位朋友,你讀這個句子的時候相不相信?有這麼厲害嗎?信心就決定了你做的力量有多大,你信一分,做出來的效果就一分,你信十分,做出來的效果就有十分。
我們看到《弟子規》裡面有一句提到,「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用武力去治理國家的,大半都非常的短暫,看秦朝,只有十五年,而周朝以德治天下,綿延八百多年。一部青史不能等閒看,治國跟治家道理是完全相同,只要他真正把一個家族治理的好,他要治國並不難。我們看清朝在當官當中當的最成功的首推曾國藩先生,從他的家書可以看的出來,他治家非常嚴謹,這都是依循古聖先賢的教誨。《大學》說「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不可能,「無之」,未之有也。
周朝為何可以綿延八百多年,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最悠久的?它是一個結果,你要把原因找出來,這樣叫會學。我們念到「晨則省,昏則定」,這是周朝周文王做到的,他對於他的父親王季相當的孝敬,每天早中晚都會去跟父親請安。諸位朋友,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是孝跟人的德相應。當他至誠的在侍奉他的父親,他身旁的這些近臣、大臣每天看在眼裡都很感動,這分感動就會轉成對周文王的尊敬,對周文王的忠誠,慢慢的這個德風就吹出去,自然影響整個國家天下。壞事傳得快,其實好事,只要是稱性的事,傳得特別快。
有一次周文王剛好看到國家有一個工程正在進行,就過去了解一下,突然看到旁邊,因為在施工過程,挖出了一些白骨,文王一看,非常的惶恐,也很不安,趕快找一個好的地方,把這堆白骨把它安葬好,還做了祭祀,代表他這顆仁厚之心不只對活的人,以至於對已經去世的亡靈,都一樣的恭敬。這個動作一做,他的臣民會有什麼感受?文王連對死人都這麼仁慈、這麼恭敬,更何況是對我們還活著的人民?要感動人真的不難,難在我們不相信。
因為我們正想寫一篇文章,叫「撿垃圾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卻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一位媽媽她常常來聽我們講課,剛好有一天在校門口等她兒子,看到校門口前面有很多垃圾,她很想蹲下去撿,但是莫名有一個推力讓她腰彎不下去。諸位朋友,你有沒有這種經驗?從這個動作當中我們要省思,我們活在一個顛倒的時候,好事不敢做,做壞事的人逞英雄,覺得他跟上流行。你相不相信,你現在回去對父母很好,你很多身旁的朋友說「這都什麼時代了,哪有人像你這樣對父母的」,你相不相信會有這個結果?在顛倒的時候,我們要有堅持,要活得明白,對的事一定要堅持做下去。
這位母親克服了慣性,克服了怕人家看的好面子,她蹲下去開始撿,撿了兩三天,她彷佛覺得自己變成動物園裡面的希有動物,人家到處看著她。這時候你要做的神態自若,你可不能做得偷偷摸摸的,好像做壞事一樣,要做得一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豪情,這樣撿。人生過程只有兩種境界,不是你轉境界,就是你被境界轉,沒有很復雜。一個禮拜以後,開始有幾位家長一起加入,邊撿大家相視微笑,做得很歡喜。當然,帶頭做的人比較辛苦,但是比較辛苦,第一個,你的成長也最大,第二個,難行能行,你所積累的福分也最厚。就這樣,往後這些家長見面只要看到地下有髒的垃圾,都會很自然的撿起來。當這些家長的孩子走出了學校的大門,看到自己的母親都在那裡撿垃圾,請問對她的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她的孩子會覺得以父母為榮、為榜樣,而孩子的善根就在我們的一言一行當中滋長起來。
有一次六、七個小孩,剛好走在走廊,就是走在人行道上,他們已經習慣應該撿垃圾,邊走邊撿,而且是當仁不讓的撿,撿的比較多他很高興。其中有一個小孩走在後面,前面人家都撿光了,他突然撿到一個煙頭,他很高興,他說:「你看,我也撿到了」。迎面而來有好幾個國中生,剛好下課,下課過程,他們左邊拿一個鹹酥雞,右邊又拿一支雪糕,邊吃邊丟。突然這群大哥哥抬起頭來看到一群小孩在那裡非常勤奮的掃除街上的污垢,其中一個比較有善根的大哥哥就撞撞旁邊的人說:「別丟了,人家年紀這麼輕都在撿垃圾了,我們不要再丟了」,他用廣東話講的,這些孩子在深圳讀書。講完以後,這群孩子走到了教室,這六個孩子只有一個是廣東人,其他聽不懂廣東話,那個廣東的小孩就對著五個同學講,他說:「我們今天在撿垃圾的時候,有一個大哥哥說看到我們撿,他們不好意思再扔了」。當他在做翻譯的時候,您感受到他是什麼神情?抬頭挺胸,覺得天下跟我有關系,我的行為可以移風易俗,他做得很高興。
人為什麼沒有動力?沒有志向,感受不到自己在家庭當中以至於在社會當中的價值。你從小就告訴他,你要做一個孝子,做一個好學生,做一個好公民,那他整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當一個孩子在家裡完全什麼事都不管,他坐在那裡看電視是在麻痺自己,他對這個家有沒有向心力?他在這個家有沒有成就感?沒有。假如家庭當中有好幾個工作都是他做的,他走進這個家門覺得,你看這桌子擦得多干淨,我擦的,有參與感,有向心力。
撿垃圾的故事相當的多,像有一次有一個小女孩,在我們中心底下有一個空地有很多垃圾,我走下來就跟一個小男孩開始撿,這個小女孩是隔壁家的女兒,當我們在撿垃圾的時候,這個小女孩好像也到了動物園一樣,在旁邊一直看。我們引領別人做善事要循序漸進,先做得很歡喜給她看,然後要讓她參與。我就跟那個小女孩說:「小朋友,你腳下那個垃圾可不可以幫老師撿一下?」她本來站在那裡,也不知道要干什麼,突然我這麼一講,她就撿起來拿給我,我說:「謝謝你,你看,你撿起來之後,這個地愈來愈干淨。」我就接著繼續撿,她就開始撿了。撿了一個垃圾袋裝滿了,這個小女孩馬上沖進他們家,又拿了一個垃圾袋出來,然後撿,然後撿了快滿,她又沖進去,結果一拿拿了四、五個垃圾袋。我看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終於跟她說:「老師待會有事,我們今天先撿到這裡」。都已經撿到庭院外面的馬路上去了,再下去我也不知道會撿到什麼時候。當然,孩子他的善良是很容易引發出來,我就告訴這個小男孩,剛好有新疆送來的葡萄干,就趕快拿這個葡萄干去請這個小女孩吃,給她適時鼓勵、肯定。
整個社區、整個你生活環境的帶動其實並不困難,要肯做,效果就會出來。我記得在六月底我到廬江湯池鎮,也就是我們中心設立的地點,演講五天,底下坐的大半都是鎮裡面的干部,那鎮裡面的干部表情都怎麼樣?當官當久了,都有一種威嚴。這時候你不能被他轉,你要轉他,你要繼續燦爛的微笑。但是上到第三天、第四天,他們整個面相都轉了,本來聽課是兩只腳跨上去,聽到後面是這樣子聽,非常的專注。確實這個真理要你自己去印證,「人之初,性本善」。
本來在這個拆遷的過程,確實有一些人家必須搬走也是很難為他,本來還有一些不愉快,覺得我住這裡住了那麼久,叫我搬我實在很不願意,後來這些老長官上完課以後就來跟我們講,這種課要多辦,下一次我把我老伴帶來,再把我兒子、媳婦帶來,還有把我孫子也帶來,一起來聽課。第二次辦是七月十八日,剛好也是我們第一期第一天,人數,我們本來是要收不超過兩百個,後來報名報到三百個,全鎮的第一線老師幾乎全部都到了。不是下行政命令來的,是你叫他不要來他不肯。你看,不怕人心喚不回,是我們的真誠夠不夠,是我們能不能把道理講明白。
結果我下完課以後,現在都沒有人身自由,有一天我就偷溜出去,看沒有人注意我趕快溜,去散步。我就走到一個庭院裡面,順手撿了差不多三、四張垃圾,撿完隔天鎮長請我吃飯,還有副鎮長、副書記都到了,有一位宋書記他在跟我交談的時候就說,他說有一個村民跑來告訴他,他說蔡老師在撿垃圾,跟他上課講的一樣。你看,你才撿一個垃圾,已經傳到副書記那裡去了,不難!只要我們真的肯做,不只人看到了,十法界眾生都看到了,都受到感染。所以當我們了解這個真相,做什麼事都心安理得,做得非常的歡喜愉快。不只做給所有的眾生看,更重要的,做給自己的良心看。而當一個家庭確實把德行做出來,一定可以達到風行草偃的效果。
周文王很孝順,接著周武王侍奉他的父親也是很至孝。剛好周文王有一次生病了,武王服侍在側,十二天沒有休息,連帽子、衣帶都沒有解開,恭恭敬敬守候,親手侍奉湯藥。武王這分孝心,文王十二天以後病就痊愈了,這個孝傳下來了。再來,他們兄友弟恭,太王生了三個兒子,在歷史上記載的有三位,是泰伯、仲雍還有王季,王季生周文王。當周文王誕生的時候,他的爺爺太王看到他,很歡喜,就說這個孩子以後是有道德之人,有聖王之相。這句話被文王的大伯、二伯聽到了,大伯、二伯就是泰伯、仲雍,了解到父親的心意,但是王位都是傳長子,泰伯帶著弟弟仲雍兩個人走到深山裡面去,而且是以要幫父親采藥的名義出走,走了以後沒有再回來。一不回來,太王要傳王位了,就傳給了誰?傳給了他的弟弟王季,王季就順理成章傳給周文王。
這個家庭裡面不只讓財富,連什麼都讓了?連天下都讓。天下都能讓,還有什麼東西會去爭?泰伯、仲雍這一讓,讓出了什麼?讓出了孝心,成全他父親的願望,順利把王位傳給周文王。再來,成全了悌,對兄弟的友愛,兄友弟恭,連天下都讓給他的弟弟,這個悌成就了。不只孝悌成就了,還成就了忠,忠於誰?忠於天下的人民,他這麼一讓,讓賢能的文王帶領國家。這一讓,孔夫子非常的佩服,稱贊至德,稱贊泰伯、仲雍的德行已經達到極至了,非達到極至做不出這樣的行為風范。
好,王季那一代,泰伯那一代把悌道做到了,而武王、周公他們悌也落實得相當的扎實。剛好有一次周武王病得很重,周公到了太廟之中,對著祖宗、對著自己爺爺、父親的靈位說到,假如能讓我的哥哥延長壽命,我願意折我的陽壽。諸位朋友,我們要理解,古代的人講出去的話他時時都放在心上,不願意違背,更何況是對著自己的父親、自己的爺爺,以至於自己的祖宗,那都是肺腑之言。當他祈禱完以後,他的哥哥武王病情很快就好轉,而這份祈禱的文字留在太廟之中。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武王去世了,他的兒子成王繼任,周公輔佐成王治理天下,也治理得很好。後來成王長大了,有很多的讒言、流言蜚語就出來,毀謗周公。周公不等他的侄子成王有什麼動作,他就自請回到山東去,魯國在山東,他就引退了。引退以後,成王有一天走在郊外,大白天聽到天上打雷,這屬於異象。以前的人明白一個真相,人心善良,風調雨順,人心不善,就會有很多災難。當看到天有異象,他們馬上懂得自我反省。你看在古代,一有旱災了,皇帝馬上自我反省,然後自己齋戒沐浴,幾天以後再到天壇祈雨。都要靠一分誠心,靠一分忏悔的心。而一個領導者有這樣的風范,整個天下的人心轉變就快,當然就能化解災難。在史書上記載,康熙皇帝祈雨,走出去的時候天空是萬裡晴空,當他走上祭壇開始念著祭文,很多烏雲就飄過來了,等祭祀完以後天就降下大雨。所以「萬類相感,以誠以忠」,用一分忠誠的心,都會有感應。
成王看到天有異象,他也開始自我反省,就到了太廟,剛好發現了周公當時為了自己的哥哥能長壽所寫的祈文,成王打開來一看,看到自己的叔叔不惜犧牲自己的陽壽去成就哥哥,有這麼好的叔叔,他卻不知尊敬,不知好好孝敬,還因為一些讒言,讓叔叔自己引退了。他的內心覺得非常的慚愧,領著文武百官去把周公請回來。而且周公死後,周成王規定要以帝王之禮祭祀他的叔叔周公。周朝開國這幾個聖君,確實孝悌做得相當扎實。
這分孝悌在我們現代也有很多人做得很好,我在廈門演講,有一個老師他上台來分享,第一句話他就說了,我今天來上課,才知道孝是德的根本,「夫孝,德之本也」,接著他又說,他生長的環境,那個村落裡面住著幾十戶吳姓人家,都姓吳,他們那一代出了一百零七個後代,有一百個零六個人大學畢業。很驚訝!其中那個沒有大學畢業的,是考上以後因為某種原因辦休學,不然他那整個村裡面是全部有能力讀到大學以上。接著他又說,他終於明白為什麼他們的素質這麼齊,因為他們的老一輩長輩都會常常告誡他們,出去外面讀書、工作,有時間要常回來看父母、看長輩。
大年初一的時候,一般年輕人大年初一干什麼?拿著紅包開始出去買東西。他們沒有,所有村落裡面的孩子第一個動作,陪父母上寺院拜拜,那個風氣太好了,孝道做到了。陪父母到寺院拜拜完以後,回到家裡第二個動作,到每一戶人家去跟長輩拜年,因為都是姓吳姓,很自然都像自己的長輩一樣,每一戶去拜年,去問好。這做到了什麼?悌,尊敬長輩,敬老的態度。跟所有的長輩拜完年以後,第三件事是到他們村裡面的小學聚會,每個人就他今年讀書的體會、經驗,或者是做事業的收獲、做事業的體悟,大家互相交換意見。做到了什麼?好學,做到了「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跻」。你看,孝悌做到了,不只一個家庭旺,整個村落都旺,孝悌為傳家之本。
再來,謹慎為保家之本。所謂守成不易,我們今天為人父母、為人長輩,假如不謹慎,把事情,比方做出犯法的事情,可能整個家族、家風都蒙羞,以至於敗喪下來。人生過程有很多的誘惑,要有定功才行。在上海某一個知名大學經濟學院的院長,才四十出頭,四十幾歲,因為到色情場所去,被當場抓到,學校把他的工作辭掉了。他還是上海市整個市發展的谘詢委員之一,那當然,因為這件事以後,他的事業受挫了。不只事業受挫了,什麼也受挫了?家業都受挫了,你看,假如他的孩子知道了這件事,走路都可能抬不起頭來了。對不起家庭,對不起栽培他的人,對不起國家社會對他的栽培。
我們人要時時想著,不是我們很行,父母的養育、教育,國家社會的栽培、投資,我們才有今天的成就,可要時時能感念這麼多恩德。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立名於一生,毀之可能只頃刻之間,對於欲望,財、色、名、食、睡,要懂得克制、節制。其實這個克制、節制不難,難在我們不肯薰習聖教,難在不肯提升精神境界。一個人真正提升精神境界有法喜了,世間這些欲望他真是懶得理它,沒什麼樂趣。這是要謹慎,要常常記恩,要對得起愛護我們的人。
很多朋友會問我,他說:「蔡老師,你在這修學的幾年當中有沒有退轉?」諸位朋友,你們想不想問這個問題?想!回答這個問題要非常謹慎,假如我說有,你們馬上說:「好險,那我退轉很正常」。你看,光聽問一個問題就可以看到存心了。你是要問「你是如何勇猛精進的?」還是「你有沒有退轉?」那心態不一樣;一個是勇往直前的學,一個是要找找看能不能有藉口稍微喘息一下。萬法由心,有時候你問題要問出去以前,首先先觀照自己的心態,很可能你這個問題就放下了。
他們看我做的可以算是披星戴月,常常還樂呵呵的,他們很納悶,問我為什麼可以持續不懈的在做。我就跟他們講,我說:「假如你有一天遇到跟我相同的一些情景,你可能就不會停下來」。哪些情景?我就舉了一個例子給他聽,我在杭州演講,有一天中午吃飽飯從餐廳走出來,有一位老太太老菩薩,年紀差不多八十歲左右,她一看到我,話還沒講,瞬間雙膝就跪下來。我在高中、大學是打羽毛球的,我非常會救球,可以全身撲過去,然後把球救起來,雖然很久沒打球了,不過這種反射動作還是有的。我瞬間雙膝跪下來把她扶住,剛好接住,旁邊的這些老師嚇得半死,沒看過我瞬間做這種動作,做完以後,還以為我的腳摔傷了。扶住,我就對這個老人家說:「老菩薩,我們站起來說話,不要這樣子」。老人家起來以後就跟我說了,她說:「蔡老師,你要答應我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我是從新疆烏魯木齊來的,烏魯木齊現在一定無法聽到這些聖賢人的教誨,我希望你能夠到新疆去講課」。老人家已經八十歲了,她請我們去講課,為的是誰?為的是她故鄉的人民。她已經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她等著在天目山念佛求生淨土就好了,她的孩子都在大學裡面任教,她的生活無憂。你看,老人家八十歲了,聽到好的東西,為廣大人民請命,光是這一念心,就給我們所有的老師上了最精彩的一課。我們如何對得起這位老菩薩的這一跪?如何對得起?要盡心盡力把文化弘傳開來,利益更多人。在我的腦海裡面時時會想到這一幕,我們要對得起每一個人的真誠、恭敬。
有時候會回頭想起當初在海口我在上課的時候,一開始來了十幾個、二十幾個人,後來愈來愈多,到最後教室都擠不下。一開始的時候,有很多老人家都七十幾歲了,每一節課都來,然後上課很專心。下課以後,我去跟他們接觸,他們根本普通話聽不大懂,是海南人,他告訴我,他坐在裡面很舒服,還聽得懂幾句,他全力來支持你。人生過程要時時記住每一分祝福你的心,每一個至誠提攜你的朋友,縱使是一面之緣,我們也要放在心上,這樣才對得起所有人對我們的愛護、支持。當我們不願支持我們的人、愛護我們的人失望,自自然然我們就會很謹慎去做好每一件我們應該盡的本分。好,這是謹慎為保家之本。
再來,勤儉為治家之本。勤勞必然能夠把生活經營得很好,節儉才不會把財產揮霍掉。這「勤儉」二字,古今太多的提醒都在這裡。曾國藩先生說到,一個家敗,敗在一個「奢」字,奢侈;一個人敗,敗在一個「逸」字。家敗,奢侈;一個人會敗,放逸、好吃懶做。其實奢如何對治?靠儉;逸如何對治?勤。只要勤儉,人不敗,家也不會敗。還有一句是,討人厭,敗在一個「驕」字,驕傲。諸位朋友,如何對治驕傲?恭謙有禮。你看我們從小的教育不都是在長孩子的勤儉、謙和嗎?從小就把這個根基扎牢,他人生就立於不敗了。
再來,和順為齊家之本,所謂「家和萬事興」。那如何和?忍一時風平浪靜。家裡的人常常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磨擦,這時候懂得寬恕、懂得包容,這樣的德行就能讓家庭良性循環帶動起來,讓對方的慚愧心提起來。而且我們要善於觀察家庭的情況,比方自己的先生對婆婆不夠孝敬,你應該怎麼做?一個人如何把煩惱去掉?最重要的,要把「我」放下。看看每一個人需要什麼,我們盡力去促成,你就會活在施比受更有福當中。在做的當下,你的「我」不見了,煩惱也不見了。當你時時看到別人的需要,你的智慧會愈來愈提升,你的生活當中會充滿法喜。當你有智慧了,你這一生積功累德了,當生又可以成佛作祖。那你家庭裡所有的人你要把他當什麼看?當菩薩看。哪有每天看到一堆菩薩會很難受的?有沒有?沒有!你的忍辱到哪裡修?這些菩薩給你修,感謝你,每天要睡覺以前給他們拜三拜。對!我們要見賢思齊。
我們在《金剛經》裡面,佛陀遇到歌利王,歌利王的意思叫暴君,看他修行很好,不舒服,嫉妒,拿著刀把佛陀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那時候佛陀是忍辱仙人,面對這麼樣的逆境,佛陀不當逆境,當考驗自己的修行,看我忍辱功夫夠不夠,最後證明忍辱到家了,成就了道業。佛陀起的念頭是,我成佛之後第一個度他。所以,你生命當中讓你會很不舒服的人,都是菩薩,你要起一個念頭,我成佛以後第一個度他。你這種態度,不用等你成佛,他會佩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現在世間這種人找不到了,你表演出來,馬上就會震撼他。
先生不孝,比較不懂得孝,你要把婆婆的付出告訴他。告訴他,你每次去上班,媽媽都目送你,站在陽台目送你到看不到;你每次在公司加班沒回家,媽媽有時候四、五點跑到公司去看看,看你情況怎麼樣。把婆婆對孩子的付出告訴她的先生,你看,促進家庭的和諧。後來他的先生感受到自己孝道做的不好,寫了一封信給他母親道歉賠禮,在信上又寫了一段話,說:「母親,我就是娶了一個很好的太太,在我身邊常常督促提醒我,我實在是很幸運」。當他這句話寫下來,請問他媽媽跟他太太的關系好不好?很融洽。我們在家庭當中要時時想著如何讓家庭和順,要去當潤滑劑,家和就萬事興了。好,這節課我們就先講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