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聖嚴法師:生命是永恆存在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對人而言,具備這樣的信仰是很重要的,否則,生命徒然只在世間來來去去,最後到哪裡去?人的價值又在哪裡?地球、宇宙也有毀滅之日,人的價值是否因此而消失?若從信仰的角度來看,永恆的精神生命是存在的。 

◎時 間:二○○七年三月十一日

◎地 點:法鼓山第二大樓五○二會客室

◎與談人:聖嚴法師(法鼓山創辦人)

     龍應台女士(知名社會文化評論家、前台北市文化局長) 

佛教對永恆生命的信仰

龍應台:在我來之前,您的秘書在電話裡問我:“有沒有特別的問題想請教師父?”我說沒有。可是掛了電話之後,卻開始去想:如果一定要有一個問題請教聖嚴法師,那麼,我想還是三年前的那個問題──關於生死。 

    自從父親三年前過世後,我才開始比較嚴肅去思考生死。在這方面,我是一個很晚被啟發的人,但我覺得,一旦開始思考生死問題,大概就離宗教比較近了。可是三年之後,我要跟師父報告的是,在這個題目上,我還是沒什麼進展,可是這個問題從未被遺忘。 

聖嚴法師:你是還沒有真正去探索,或者說,你是以思想、思維的方式去探索,那是你的慣性使然。你並沒有真正去體驗自己的生命,也沒有真的想要體驗屬於生命深層的部分。僅憑思想的方式去探索,而希望生命能有新的啟發,那是很難的。 

    一般在面臨親人過世,或者自己遭逢重大難關、好不容易走過來的情況之下,會產生一種反省,那是向內心的反省,而不是從外境去推敲、去考察,也就是說,信仰這件事,不是研究、推敲可以達成的。 

    信仰是自己對生命的體驗。有些事情,如果缺少信仰,怎麼也無法解答;有了信仰之後,至少有一部分問題能獲得解決;由此再繼續深入,就可以漸漸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但是,一般人講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通常是指對他人付出、對社會關懷,至於是否有一個永恆的生命存在,不見得在他的關心之列。 

    永恆的生命究竟是什麼?是文化、歷史嗎?這只對了一半。人類的文化、歷史會隨著時間生滅,甚至地球也有毀滅的一天,到時候誰也不知道孔夫子、釋迦牟尼佛究竟是何人。 

    地球會毀滅,人類的文化、歷史會消逝,但生命是永恆的。為什麼說生命是永恆的?因為除了文化、歷史的生命之外,尚有我們自己個人的精神生命存在,也有人稱為“靈”的生命。從佛教的角度來講,精神的生命就是“福”、“慧”兩種功德。“福”是為眾生奉獻、造福;“慧”是般若、無我的智慧,這兩者的生命都永恆的,不僅僅存在於一生一世,也不受限於歷史文化之中,而是生生世世延續下去。 

    佛教將修行證得福慧圓滿的人,稱為“解脫者”。解脫者最後到哪裡去了呢?解脫者的存在,是時間和空間無法限制的,不一定在我們這個世界重復出現,他隨時隨地可在任何一處的時空出現,那叫做“功德身”,也叫“智慧身”。這是佛教對於永恆生命的信仰。 

    對人而言,具備這樣的信仰是很重要的,否則,生命徒然只在世間來來去去,最後到哪裡去?人的價值又在哪裡?地球、宇宙也有毀滅之日,人的價值是否因此而消失?若從信仰的角度來看,永恆的精神生命是存在的。 

    譬如說,人往生以後到哪裡去?佛教徒說去極樂世界。究竟有沒有一個極樂世界呢?沒去過的人無從得知,只知道釋迦牟尼佛講的。還有,在極樂世界裡接引化眾的阿彌陀佛,將來也有圓寂的一日,阿彌陀佛圓寂以後,極樂世界還有觀世音菩薩繼續在那裡度化眾生。只是觀世音菩薩將來也會涅盤,到時候自然又有另一尊佛出現。 

    相對於極樂世界的清淨、安定,我們所處的人世則是非常危脆、非常短暫,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並非不好,反而有利於修行。在這個世界,我們一邊受苦受樂,也可以一邊修福修慧。如果在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修福修慧的機會,因為大家都無憂無慮,也不需要他人幫助,所以在極樂世界,修福修慧的機會比較少一點;因此,在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距離成佛之路比較遠一點、長一些。不過既然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於成佛時間的早晚,也就不是那麼在乎了。 

    但是在沒有往生之前,我們總希望能在這個娑婆世界多培植福德、多增長智慧,以便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蓮位高一些,離成佛近一點。

 

相信,才能深入信仰內涵

 

龍應台:法師,在您的人生之中,是否曾有一個比較大的矛盾是要解決的? 

聖嚴法師:我是個宗教師,我的信仰不會有矛盾,但是如果從邏輯、考證與分析的角度來看,信仰這件事的確是有矛盾。 

    信仰是屬於個人的體驗。一旦有信仰,覺得對自己有用,對他人也很好,那就相信吧﹗任何一種宗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在某一個層次都是這樣的。如果一定要從邏輯、理論、哲學的角度來探索宗教,那就不談信仰,純粹作學術研究,也未嘗不可。只是研究宗教與信仰不同,前者無法深入信仰的內涵,也沒有辦得到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功德。 

龍應台:您的意思是說:信仰不是一種探索的結果,而是一種態度;一開始就是一種態度? 

聖嚴法師:信仰的一部分是因為需要。達賴喇嘛曾舉例,佛教講因果,可是因果無法以現實去證明、去“兌現”。即便如此,因果還是存在,只要你相信有過去世、有未來世,因果便成立了。如果執意不信有過去世、未來世,那因果就講不通了,因為那是看不到的。

    許多人很矛盾,一方面想獲得佛法利益,卻又不相信佛教講的因果。在我看來,這些人是被理性、邏輯給障礙了,所以信仰進不來。

    為了獲得佛法利益,而相合可能無法“兌現”的三世因果,這樣的信仰是否等於迷信?這就要看信仰的內涵與作用。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不明白的事、無法解釋的現象,充滿懷疑而煩惱不已,但接受信仰以後,煩惱、問題就減少一些,如果是這樣,為什麼要否定信仰呢?

    信仰之中,確實有一部分無法以常理解釋,也沒有人可以提供解答,但是信仰的力量確實存在。譬如有一尊觀音像,受到佛教徒禮敬崇拜,而觀音只是靜默不響應。不響應就代表沒有感應嗎?這就因人而異了。不相信的人很難有感應;相信的人,通常會有感應。

龍應台:您的意思是說,所有宗教的本質都是先有信仰,才有下一步,是這樣嗎? 

聖嚴法師:以你父親三年前往生這件事來說,你相信自己的父親從此消失不見嗎?還是相信他的生命仍然存在? 

龍應台:我就是不知道自己應該相信什麼? 

聖嚴法師:通常的人在情感上,總希望他是存在的。 

龍應台:對,但是我們受理性教育的人,又會打一個問號。 

聖嚴法師:當你打了問號,信仰就不存在了。有的人不在乎人死之後的精神存有問題,以為既然已經往生,也就什麼都不留,這是唯物論者的觀點,只有物質消滅,沒有精神延續。 

    可是在中國人的傳統社會,生死不是那麼決斷的事。暫且不論佛教觀點,傳統的中國文化也相信生命是延續的。譬如孔夫子講:“未知生,焉知死。”對討論死亡這件事雖然存疑,但也不否認;又說:“祭神如神在。”肯定祭祖追思有其需要。這是儒家思想對社會的一種正面安定力量,對社會倫理價值的維系,有很大的作用。

    儒家也相信“天”的存在。天,其實是一個虛無的思想,並非有一個具體的天存在。中國人崇拜天、信仰天,相信活著的時候,人上有天;人死之後,則墮入陰間、黃泉。這還是相信人死之後有一個去處,生命還是存在的。

    從佛教的觀點,生命是生生世世存在的相續,不因一期生命的結束而中止。佛教如此看待生死,對信仰者也是一種安慰。

 

信仰,無法用做學問的態度探索

 

龍應台:您剛剛說,我在這三年的探索不夠,確實如此,而我發現,我只是一點點的探索,都已經看到一個矛盾,譬如當我認真去讀、去思考生死大問之後,哪怕只是淺淺觸碰,馬上會覺得自己在現實世界的一切作為,譬如寫作,立刻顯得空虛無用,那價值是立見分明的。如果在這個探索上再認真一點,我會馬上停止寫作這件事的。 

聖嚴法師:聽起來,你很像一個極端主義者。其實講到比較、批判之心,我對政治、現實社會,內心也會有批判的聲音,可是身為宗教師,我的工作是以佛法關懷大眾、教育社會、安定人心,縱使對現實社會憂心、感慨,仍不影響我的本分工作。

龍應台:您難道不覺得,如果對現實世界過於關注,其實會阻擋您探索比較深層的問題,不是嗎? 

聖嚴法師:這是正常的,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希望自己在哪一方面有貢獻?是向內心的深層探索?還是發揮專長來幫助社會? 

龍應台:幫助社會很重要嗎? 

聖嚴法師:很重要,因為這是另一種建設,譬如幫助社會安定和諧。現在你的文章發表之後,讀者有兩種反應,正面、反面都有,這對社會也有幫助,就是你提出正面的批判、對正義的厘清、對事情的觀察。但是不是讀者看了文章,就一定照著你的建議去做?不一定,有一部分可能會被采納。 

龍應台:我倒不是關心這個。而是說,我一旦去思索生命的根本問題,寫作這件事就變得無關緊要、沒有意義。難道您不鼓勵我干脆不要寫作,而去思索生命更大的問題? 

聖嚴法師:我還是這麼講:寫作是有用的。你點了一把火,帶動很多人的反應、討論,形成一種影響。寫作是你的特長之一,宗教探索則是另一種態度。你不能以寫作的思索態度,去探索宗教的深層內涵,這兩種態度是不一樣的。

    譬如說,我是佛教的宗教師,也是佛教學者。當研究經典文獻時,我是抱著做學問的態度,進行文獻的研究考證;可是信仰不同,信仰是我的生命。

    像我手上經常拿著一串念珠,時時刻刻都在念佛──念“阿彌陀佛”,如果從學術考證上來講,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根本沒有“阿彌陀佛”這樣一尊佛。又譬如“觀世音菩薩”,並非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佛經上記載由釋迦牟尼佛講出的,再繼續考證,“觀世音菩薩”並非一開始就有,要到公元前二世紀左右,“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才出現。自此以後,經典記載觀世音菩薩的事跡愈來愈多,加上觀世音菩薩的感應非常豐富,於是漸漸形成了觀世音菩薩的信仰。

    如果從學術的角度去探究,觀世音菩薩的信仰是不成立的,阿彌陀佛的信仰也有問題。但我還是經常念佛,經常念觀世音菩薩,我甚至常說,法鼓山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卻是信仰的功能,不僅對我自己非常有用,也幫助了許多人。許多人在失意、絕望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藉由信仰的力量通過難關。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上一篇:聖嚴法師:放下、放下、再放下
下一篇:聖嚴法師:生與死的尊嚴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