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護這十六位尊者,十六位正士,在家等覺菩薩,他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人,跟釋迦牟尼佛同一個時代。下面所講的十五位在家等覺菩薩,都是他方世界來的,這個很有味道。賢護是主人,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主人,東道主;其他的是客人,示現的。佛說這個法門,震動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你講其他的經,沒有這個力量,唯獨講這個經,震動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十方世界的菩薩,自自然然就到這個地方來,擁護道場、莊嚴道場,道場來的菩薩是無量無邊。
賢護菩薩做東道主,其實東道主不只賢護一個人,娑婆世界菩薩也很多,為什麼用他?用他這個名號來表法。在家,第一個使命是護法;出家菩薩,第一個使命是弘法。弘法當然也要護法,弘、護這兩種任務,出家是以弘法為主,護法為輔助;在家菩薩是以護法為主,弘法為輔助,弘、護都要兼顧。兼顧裡面有賓、主之分,四眾同修要密切合作,佛法才能夠久住世間,利益眾生。要四眾密切合作,不能分家。今天佛法裡頭不團結,我們的人力、財力,統統都分散掉,對自己有莫大的損失,對一切眾生更不必說了。
如果真正有心,要把佛法弘遍全世界,能夠普度世界一切有情眾生,能不能做到?能做到。用什麼方法做到?團結就能做到。我們的人力集中、財力集中、力量集中之後,就能做到。所以今天大家都分散了,把力量都分化掉,非常非常的可惜,做什麼事情都受很大的限制,人手不夠、財力不夠,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佛在此地用賢護菩薩,把他放在第一位,就是提醒我們這樁事情。
「賢」是講德,有智慧、有德能;「護」是護法,護持正法。護法的功德跟弘法是同等的,或者我們可以說,護法的工作超過弘法,你們諸位細細想想,你就了解。弘法的人才不是沒有,在家、出家,四眾弟子要想發心弘揚佛法都不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你有沒有一個得力的護法。有一個,就能做出一番事業,如果有很多護法,那你的弘法事業,絕不在諸佛,這些大菩薩示現,那個所作所為,不在他之下。所以護法的功德不可思議。
我在這一生當中,親身經歷的,我也在此地講過幾遍了。我年輕的時候,在李炳老會下學經教,學講經。學成之後,如果沒有遇到已經往生,去年往生的韓館長,你們同學當中還有人見過她,她到此地來過很多次。沒有她的護持,我們也就一點能力都沒有。要沒有這個護法的人,最後只有兩條路走,一個就是趕經忏,不甘心趕經忏就還俗,就這兩條路,無路可走。遇到這麼一個護法,她發大心,想方設法。沒有道場,租地方、借地方,讓我每一個星期講經,三十年不中斷,她的功勞。每一個星期至少講五天,多的時候七天都講,所以我這個三十年,講台沒有中斷過。不是說我講經講得好,別人不如我,沒有這個道理,比我好的人多得太多,沒有人護持。換句話說,他沒有機會在講台上練習,他的才干淹沒而不張,你說多可惜。
我們在國際上弘法,都是緣分。我在台北講經,有幾位香港的居士,一位法師、兩位居士,在台灣遇到,聽我講經。那時候我記得在善導寺,講《普賢行願品》,一共講了八天,他們聽了之後,非常歡喜,邀請我到香港,我跟香港就結了法緣。香港有個雷太太,聽經聽得很歡喜,年年邀請我。所以在一九七七年,大概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一九七七年、八七年,對,差不多十幾年的時間。每一年我都會到香港去一兩次,最長的在香港住四個月,最短的都不少過一個月,年年去講。雷太太往生之後,再沒人請了,這個緣就斷掉。一個人,沒有這一個護法的人,我們想弘法,沒機會,沒人請。你才曉得,護法的功德有多大。沒有護法,那一方人就沒有聞法的機緣;有這麼一個護法,請一位法師來講經,這一個地方人得到佛法的利益。誰的功德?護法的功德。所以我常說,護法的功德,超過講經法師弘法的功德多多。
一九八七年我在香港講經,新加坡三個居士,聽了之後也很歡喜。聽完之後,一定要把我拉到新加坡來。好吧!新加坡沒去過,就跟你們來玩玩。就頭一次到新加坡來,來的時候住了十天。我記得來的時候,我住在雙林寺。那時候我在居士林講過一場,在雙林寺好像講過三場,在青年弘法團講過兩場。那時弘法團是老道場,不是以後建的新地方,地方很小。好幾個地方講了好幾場,跟這邊同修們結緣,認識李木源居士。李居士年年找我,到第二年,他就作了弘法團的團長,新團團址建好了,請我,我就給他講《無量壽經》。以後他到居士林來作司理,我們就又到居士林,年年都來講。他一個人,沒有他,諸位想想,誰請我來講?沒人。
你才曉得,全世界任何地方講經,佛法能夠發揚光大,得力於一、兩個護法,他們做了真實的功德。等於是他們在這裡辦學校當校長,開店當老板,我們是伙計,給他請來的,幫他干事情的。所以護法是老板,護法是主人,這一方的教化主,無量無邊的功德。
在古時候,護法的工作誰做?寺院裡面的住持。住持是一方的教主,寺院就是學校。住持是校長,校長可以不講經的,可以不說法的,邀請講經法師到這裡來講經。就好像當校長,校長可以不上課的,辦行政的,他可以聘請好的教師,幫助他教化學生。所以住持是弘護,那個責任,護法的責任超過弘法的責任。他底下作弘法,他最重要是作護法,沒有他的護持,佛法就不能常住在世間。
我們今天在賢護菩薩名號裡面,我們懂得護法功德不可思議,要學護法,全心全力。特別是年輕的法師,要沒有大力的護持,他怎麼能夠長成,怎麼能夠成為一代弘揚佛法傑出的法師。法師講經最重要的,講台上的鍛煉,要幫助他天天上講台,這就是督促他。我們大家這麼多人喜歡聽經,喜歡聽你講經,那你只好天天講,你要天天講,天天都不能睡覺,好好去准備,逼著你成就。如果我們大家不請他講經,他學得再好,三個月之後忘干淨,六個月以後,他就不能再上台了。你才曉得護法的重要,護法成就法師,護法能令正法久住。
諸位出家的法師,將來有機會作了住持,你就要明了,住持要作賢護的工作,要知道禮請法師。請什麼樣的法師?與我們修學本宗相應的法師,對我們同修大眾,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如果這個法師所修、所學的,跟我們不同的法門,所依據的不同的經論,這個我們就不能請。這個並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古人常講,「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這個地方已經選擇念佛法門,專修專弘,他們有一定的成就。如果我在這裡講禅、講密,就擾亂你們的清淨心、擾亂你們的功夫、破壞你們的修行,這個就有過失,不但沒有功德,有過失,決定不可以。
但是對法師恭敬供養,決定是相同的。這一層,我在年輕的時候,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十年當中我觀察他老人家,在台中弘護淨宗,外地法師經過台中,李炳老的禮數、禮貌,非常周到。到車站迎接、歡迎,歡送,他一定親自率領大家,接到道場,向法師禮拜、供養。也有的時候,舉行宴會,請法師吃飯,但是從來不請法師講開示。我觀察很久,就覺得奇怪:「你老人家為什麼不請他講開示?講經當然不可能,因為沒有那麼長的時間,應該給大家講講開示。」他笑笑:「你不懂。」說我不懂。說明這個道理,這個法師參禅的、這個法師是研教的,他的理路跟我們不一樣。我們這裡,好不容易帶大家相信了淨土法門,老實念佛求生西方。他這一說參禅好、一說學密好、即身成佛好,我們這些人心馬上就動了,馬上就被他牽跑掉了。諺語說得好,「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天天在一起的不希奇,外來的好希奇,天天在那裡教你,教了你十年,外來的人幾個鐘點就把你拉跑掉了。為什麼原因?我們自己沒有定、沒有慧,沒有能力辨別,一聽說那個不錯,真好,心馬上就動了,結果是我們自己吃虧。所以李老師要護法,保護這個道場大眾,正知正見,保護大眾的清淨心,所以決定不能請人來講開示。
哪些人可以講開示?這個法師修淨土的,老實念佛的,念得很好的,這樣的法師到台中來,他一定要請他講開示。如果不是跟我們學同一個法門,同樣依靠淨土三經的,決定不請,這個裡頭不是有分別心。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學,那是個行家,真正有智慧,護持大眾的正法,賢護他真做到了。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所以主持一個道場,那是這一個道場眾生的眼目,你帶頭,你是領路的,後面這些人跟你走,你走錯了,這些人統統都走錯,你要負責任。所以你的道路一定要純正,決定不能差錯,還要防護旁人來打閒岔。
我們這個道場,真正有信心、有願力的也不少。可是這個信願堅不堅固?不見得。也許遇到幾個人,給你甜言蜜語一番,你的心就動搖,你就跟他去了。我今天跟李木源居士談到這個事情,李木源舉了個比喻,他說:「那些人是來釣魚的,把我們的魚都釣跑了。」這個比喻很有味道。我們這個道場,像一個魚塘一樣,我們的同修都像小魚,那個來釣魚的人,這個護法的人要防范,所以一定要認識清楚。
同修們,你們要有一個理念,我們淨宗,不但在一起共修,同心同德共修這個法門,我們希望將來同生淨土,蓮池海會大家還在一起。我們的信心、願心,決定不能動搖;我們的人力、財力、一切力量,都要集中到居士林。居士林有歷史,六十多年的老道場。李木源居士,在今天講是大家公認的,不是我贊歎他,菩薩再來,不是普通人,沒有一絲毫私心,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統統放下了,起心動念、所作所為,為佛法、為眾生。這樣的一個領導人,這樣一個善知識,我走了許許多多國家地區,也看了許許多多道場,沒見到過,所以他來找我,我不能不來。像生意買賣,這好老板,有道義,不來對不起他。他如果是有私心,如果是有目的、有企圖,我決定不來。純粹為佛法、為眾生,為安定社會、為祈求世界和平,這樣偉大純淨的心願,我們要不盡一點綿薄力量去幫助他,我們對不起他,也對不起這個道場、對不起社會大眾。
他是個領導人。特別是最近三年來,辦這個培訓班,這是他找我的,他發這個願,我就非來不可,把其他地方道場弘法的工作,全部放下來,一切都停頓,全心全力在這個地方,幫助年輕的法師,這是我應當盡的義務。但是得要有校長才行、有老板才行,我們是來當伙計、當教員的。我年歲大了,佛法一定要後繼有人,佛法才有前途,眾生才有福報。我這麼大年歲,要交棒了,弘法利生的工作,要交給年輕的法師,他們能夠接棒,我就可以退休了。我到哪裡去退休?當然你們曉得,到極樂世界去退休,這個地方事情做完,「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所以今天我們晚年,唯一的一樁事情,是教學、寫書,幫助後學,這是我們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任務,賢護這兩個字才能做得圓滿,真正落實。
賢護菩薩名號的含義很深很廣,我略說了這一點,下一個星期六再說,還沒說完。為什麼?它很重要,我們要學習怎麼學賢護,從他的名號裡頭,怎麼樣學賢護?把賢護落在自己肩膀上,那我們自己就是賢護正士了。
大乘無量壽經 (第二集) 1998/4/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3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