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第四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九集) 2005/8/12 台灣中坜善果林 檔名:52-138-19
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老師好!
聖狂之分在乎一念之間,我們能念念保持理智,保持覺照,那當下就能過什麼樣的生活?過佛菩薩、過聖賢人的生活,諸位朋友,你想不想過這樣的生活?「想。」那是有志氣。人要先有羞恥心才能夠去突破自己的壞習慣,在《了凡四訓》當中有提到改過要發三種心,第一個就是發恥心,羞恥心。彼何以百世為師,這麼多聖哲人都是「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都能垂范千古。彼可以百世為師,我為什麼一身瓦裂?因為死了之後埋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也沒有人記得我們。是因為我們「耽染塵情」,沾染了這些欲望;「私行不義」,沒有照著仁義禮智去做人;「謂人不知」,還覺得我們掩飾得很好都沒有人看到;「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當我們沒有仁義禮智那跟禽獸是沒有兩樣的,所以世間可羞可恥者就是我們不斷的墮落沒有把人當好,沒有在這幾十年的人生當中好好的綻放自己的價值。
當然要突破習氣要有相當大的決心,我常常比喻就好像趙子龍要救阿斗一樣,諸位朋友,趙子龍要救阿斗是幾十萬大軍團團圍住,這幾十萬大軍就好比我們無始劫來的習性、毛病。趙子龍的念頭只有一個,哪一個念頭?救阿斗,他有沒有第二個念頭?沒有。他勇往直前把這些敵軍打倒,要沖破兵陣,幾十萬的兵陣,當他被沖打回來的時候退了兩步,他會想什麼?他會不會想「我輸了」?會不會?不會,他只會不斷再往前。就好像我們在對治自己的習氣,雖然被打退兩步了,腦子裡還是一個念頭,勇往直前,這就是不怕念起,還是繼續提起你的覺照,提起你的佛號,要突破這個慣性一定要決心跟持之以恆,你的根性比較利的,三個月就見效了;根性比較鈍,你能堅持個三年改過,一定慢慢煩惱輕、智慧長。那趙子龍抱的這個阿斗是誰?是不是劉備的兒子?不是,是你的本善的心,你現在要讓它突破重圍就要有趙子龍的精神沖出去,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要好好把握住。
有一群鴨子,它們看到老鷹在天空飛翔也相當的羨慕,就成群結隊去跟老鷹學飛,它們很認真,早上五六點就起床了,諸位朋友,你們今天幾點起床?剛好五六點。去找了老鷹之後,從早上六點學到晚上九點半,跟你們都一樣,這樣舉例不大好,我們說練到晚上六點。經過了十二個小時,終於每一只都會飛了,它們非常的高興也很感恩,跟這個老鷹道謝,鞠躬,鞠完躬以後它們就要回去了,結果這一群鴨子就互相說道「好,我們走回去吧」,他們來學什麼?所以學完之後還是走回去了。學貴力行,千言萬句,說得千言萬句不如做得一句,要得真實受用還得解行相應。
在學習當中,這是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的網址,可以當大家學習中國文化的一個好伙伴,輔助大家學習,儒道釋三教的教誨都有刊上去。最近我們還在整理《四庫荟要》,有關四書的一些精辟注解現在都慢慢在上網,您要學習四書可以上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學習重視次序,讀的書也不能雜,因為「教之道,貴以專」,你每學一部經典要很專注把它學透,不能雜修,一次聽課的時候聽五部經、六部經那是錯誤的教學法。就好比我們今天挖井,你是要一口井探到水,還是挖到一半又去開第二口井,第二口井挖到一半又去開第三口井,開到最後開了九十九口井,但沒有挖到水,另外一個人是開一口井直接探到底,他得到了水源,而且這個水源會源源不絕冒出來。我們的師長常常提一經通一切經通,這句話是實話,但是也唯有你真正去落實做到,您才能了解其中的意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所以一個人修道一開始最重要要老實,很重要。你看我們以前看武俠片,一些人去求教於高僧,要去跟他習武,那個高僧都叫他干什麼?去提水,去干活。因為一開始人來學的時候腦子都會很復雜,都有很多想法,這時候叫他做什麼不老實,讓他去勞動去做這些事情的當下,他的煩惱會慢慢沉澱下來,而在做這些事的過程其實也在為他的武學打根基,你看他的雙腿練得很強壯,他的耐力、他的意志力就在這個過程提升,還有他所做的事都是大眾的事,也在為自己修福分。
有一位朋友,他是一套太極拳的傳人,他的身高很高,一百九十公分左右,他說他的老師教他一招,足足練了三年,你們知道哪一招嗎?蹲馬步,我們從這裡就可以了解基礎相當的重要,這個基礎能扎穩了,學什麼都很快。你看現在學書法都怎麼教?你來學兩個月保證你可以出去比賽,保證你可以得名,這根本教不出真正的書法家。我有一次剛好在台中去楊老師教書法的教室,也跟這些小朋友一起練書法,楊老師的永字八法要練相當相當的久,光是那一個點,永字第一個點,老師就要讓他們點幾千點甚至上萬點才會到下一個筆法去,一定要把這些字當中最重要的原理原則扎穩了,往後他就可以從這個原理原則再延伸到所有的字體去。今天我們把《弟子規》的根扎得相當得牢,處事待人的分寸你就很清晰了,再接觸其他經典你自自然然會觸類旁通,道理聽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找一個老實人卻也不容易。
諸位朋友,我在香港講那一套四十片的碟,內容涵蓋了哪些東西?《弟子規》,還有沒有?《孝經》,還有沒有?《論語》、大學、中庸,對,不要說香港那一場了,這一場有沒有?跟誰學的?諸位朋友,我們都很幸運,雖然我們沒有看過很多大經大論,但是在老和尚的教誨當中,大經大論的精髓句子你都怎麼樣?學到了,所以從明師受戒相當的關鍵。而當我們在講《弟子規》當中所引到的這些經句往往都是最重要的,昨天我們提到孟子說的「夫人必先自侮,而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這就是一個人很重要的理智。而你上完課以後可以去翻這些句子,然後好好把它領受,把它背起來,「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當然那還要拿來時時觀照自己,內化成自己的做人態度,好。
而學習的次第要專,然後也有一步一步如何去踏,在《三字經》當中告訴我們「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四書完以後再讀五經,這是一個次序。而當我們真正能領受四書的教誨,其實整個中國文化的梗概你已經掌握得非常清晰了。你能夠把四書的教誨真正去落實在你的家庭、工作、處世當中,您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可以弘揚中國文化的能力。先不要想說還要看多少東西,先把這些最根本、最綱領的先掌握清晰,因為學習最怕急躁,欲速則不達。
那我們常常有聽到一句話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很有道理。請問我們《弟子規》讀了幾遍?我們《無量壽經》讀幾遍了?有一個朋友,老和尚說《無量壽經》要讀三千遍,他很認真去讀了三千遍,讀完以後又去問老和尚,「老和尚,我已經讀三千遍了,接下來要怎麼樣?」老和尚說再讀三千遍。三千遍的用意是要讓他讀誦受持,然後要做,要演出來,就是沒有演出來的人才會再問接下來要干嘛?他都沒有去轉經,把經典的教誨做出來。而在古代六七歲的孩子到私塾去,讀很多句子他會有所領會,而我們現在六七歲的孩子讀這些經文不只沒有所領會,還會不耐煩、不想念,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其根本的原因在哪?因為古代六七歲的孩子從小知書達禮,在家裡非常有禮貌,又恭敬,又勤勞,心又很清淨,內心又很忠厚,這樣的存心跟經典的教誨相當的什麼?相契,所以當他進入私塾開始讀這些經典的時候,心又定下來,很容易就會開智慧了,就會「其義自見」。可是現在的小孩有沒有他們這些根基?沒有,小時候也不教禮貌,也不教勤儉,自己的行為跟這些經典都背道而馳,再怎麼念,念不出意義出來,不要說小孩了,我們現在也是一樣。可是很奇怪,當我們的行為真正,比方說你去落實了《弟子規》,落實了三成,落實了五成,你再拿起以前讀過的經典,保證你會有一種感覺,體悟不同;再來,連你念那一句佛號你也會覺得不一樣,因為你的心已經提升了,心行一如,只要你的行為有落實聖教,你已經跟聖賢的存心接近了。
而這一個「小學終」,《小學》應該是在家庭教育裡面落實的。《小學》是朱熹朱夫子編的一本書,內容就是教孩子如何尊敬長輩、灑掃應對進退的道理,而這個部分都沒有學,這一代的孩子根基都比較差,我們就必須再來補這個《小學》。而《小學》是宋朝的書籍,離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有幾百年,將近快千年,其中很多的遣詞用句跟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有差距了,我翻了一下只能懂個六七成,那給現在的孩子那更是看不懂。後來我跟《弟子規》比照了一下,我相當佩服清朝的李毓秀夫子,因為《弟子規》是他編的,他是依據孔老夫子那一句重要的教誨,在學而篇裡面「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把聖教的七個大綱領抓出來,然後抓《小學》裡面最重要的教誨把它編進去,所有《小學》裡面重要的這一些做人處事的方法、態度他都抓出來了,因為有他的智慧我們才得以拿到《弟子規》進而受到利益,好。
清朝的林則徐先生,他有一段他人生的體會,我個人覺得相當的精辟,林則徐寫了一個「十無益」,像第一條是「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兄弟不合,交友無益。存心不善,風水無益」,你看這些道理都找到根本所在。連父母都不孝,每天拜神有沒有用?神也好,聖也好,聖賢的教誨統統是教我們從孝道開始做,你不聽神明的教誨怎麼可能會保佑你?在家裡跟兄弟相處都起了沖突,能把朋友關系處好嗎?那是不可能。存心不善,縱使你家裡住的是龍穴,最後變成什麼?變鼠洞,因為環境會隨著人心轉。一個整整齊齊的房間被一個骯髒的人住進來,三天就面目全非了,好。
其中有兩條是針對讀書的,「行止不端,讀書無益」,他的行為跟經上所教不相應,沒有什麼益處。我們想書給他多讀一點畢竟是好事,這不見得,要觀察他心態正不正確。「心高氣傲,博學無益」,假如這一個學生已經傲慢了,讓他讀更多的書只會有禍患產生。諸位朋友,民國初年把文言文廢掉的人有沒有讀過文言文?「有。」對啊,他們的才華、他們的學識都是奠基在文言文的基礎之上,可是他們卻當了劊子手把文言文廢了。你說讀書好,讀書多,有用嗎?他們已經因為讀了很多書而增長了傲慢,幾千年的智慧他可以視若無睹,覺得他自己比他們高,他才敢動這個刀,對啊。我們回想一下歷史上真正禍國殃民者有沒有讀書?讀得比你可更多了。你看明朝的大奸臣嚴嵩有沒有讀書?「有。」他當了好幾屆的主考官,把持朝政二十年,皇上那時候崇尚道教要寫那些上達天聽的詞,嚴嵩寫的,文筆好不好?好得不得了。要謹慎,我們的孩子已經長傲慢了,要先緩一下,先調伏傲慢,不要急著一本書接著一本書給他看,到時候你都管不了他。
在《弟子規》當中有提到「對尊長,勿現能」,但是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怎麼做?孩子會背《弟子規》,一看到人就「來,背《弟子規》給叔叔聽,給阿姨聽」,到處辦活動,把孩子累得半死,還有什麼讀經會考,會背了幾句還可以戴個狀元帽,對啊,孩子連落實都還沒有開始,你就已經把一大堆的名加在他的頭上,蘇東坡八風都動了,小孩子他連根都還沒長牢,你八風就拼命吹。我有一個晚輩差不多三四歲,有一天她的外婆帶著她到我們家來,一進門,她外婆就講了,「來來來,我們背英文給這些舅舅長輩聽」,我爸爸媽媽都在,我們不動聲色看她怎麼表演。她的外婆就跟她說,「來,蘋果怎麼講?」小女孩三四歲,「Apple。」假如是你孫子你覺得怎麼樣?很高興。接著又問她雨傘怎麼講?「Umbrella」。問了好幾個她都對答如流,突然這個小女孩就反問她外婆一句話,「外婆,書本怎麼講?」叫她外婆念英文,書本怎麼講?她外婆說「我怎麼會知道?」小女孩說道「外婆,你怎麼這麼白癡!」她這句話跟誰學的?第一個,她跟誰學的?第二個,這樣的態度對她往後的人格有什麼影響?可要看得深遠。
中國的教育最重視的,「禁於未發之謂豫」,要當他還沒發作就要懂得去調伏,懂得去轉化掉。「禁於未發之謂豫」,叫預防法。當你沒有觀察到他這些貪瞋癡慢,這一些驕奢YIN逸的習氣已經形成了,你都沒先制止,等他已經習慣了就會變成下一種情況,「發然後禁」,已經養成了,然後你開始用很強烈的手段來制止他,「則捍格而不勝」,這時候你會覺得累得半死,他也很累,而且父子之間、親人之間常常就開始對立,有一些沖突產生,你看很多家長在教導他一些青少年的子女,情況都是很壯烈的。捍格,好像要跟他打起來,打仗一樣,還是壓不下來。當他還沒發作你就給他調伏好,給他引導好,那可能只需要一分力,等到他已經養成了,你出十分力都未必扭得回來,為人長者要能防微杜漸,要能深謀遠慮才行,好。
這是學習的次序從《弟子規》開始,再來我們可以學《三字經》、《孝經》,還有《四書》。我在回台灣以前有在講《三字經》,講了三四集吧,還在熱身當中,回去以後應該會繼續來錄《三字經》,到時候我們會把它掛到網上去。為什麼要講《三字經》?《三字經》的道理跟《弟子規》其實是相融的,因為你不出點新鮮的,現在的人又覺得沒有興趣了,那我們要恆順眾生講《三字經》、講《孝經》,再持續講四書,不過您真正會學一定要先把《弟子規》怎麼樣?學透了,真正是解行相應了才好。
接下來學習還要重視方法,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是掌握聖教綱領所在的經典,我們現在先從《弟子規》下手,這就是一門。深入,如何深入?要了解以後趕快去做,解行相應,您對於這個經文的道理愈體會愈深刻,深度、廣度就不斷延伸出來,因為經典確確實實是無量義。而這個解行當中第一個要先信經典,了解以後馬上去做,你就會有體證,就能證入。我們真正去行孝了就可以體會到行孝的快樂,就可以體會到聖人為什麼教我們行孝的目的在哪,原來行孝當中才能讓一個人本性的善良、那種感恩的心散發出來,再從這一份感恩的心去對一切對他有恩之人,心性就無限擴展開來。
我們舉一個《弟子規》的句子來看,深入,「緩揭簾,勿有聲」,這一句經文給了我們什麼啟示?你真正去做,有時候突然在做某一個動作,這個經文就跑出來。我們在「緩揭簾」的時候手腳很輕,為什麼要放很輕?因為你在揭簾的時候可能旁邊的人在看書,旁邊的人在睡覺,你拉得太響了會吵到他的安寧,這個就是時時能替他人著想,時時不讓人生煩惱。他連聲音都不想去讓人生煩惱,請問他會不會做更誇張的動作?那對人就很細膩,就時時能關懷他人。要從行為當中內化成一份存心,那這一句經文你就開無量義了。所以「緩揭簾」。你這種細膩度出來了,你到圖書館去看書,走在走道上你會怎麼樣?放輕腳步,你連拿出書來在翻書你也不會太大聲,因為你有那一份觀照,時時不可干擾他人。
有一天我差不多十一點才回家,走上樓去要打開鐵門,突然那個聲響很大,啪,我突然就想到「緩揭簾,勿有聲」。往後我們比較晚回來,車子,比方接近住的地方,我們騎摩托車,快要到的時候把引擎怎麼樣?熄掉,熄掉它還會跑一段路,跑進來就不會影響到住家的安寧。以至於你自己開轎車進來,可能在等人,那時候晚上又很晚了,你也應該主動把引擎怎麼樣?熄掉,不要去干擾到別人。有些孩子考試,考高中、考大學考得不錯,中午一點多得到消息了開始放鞭炮,有沒有這種事?我們都遇過,放完鞭炮後面還有聲響出來,二三個孩子在那裡哭,因為那些嬰兒才幾個月大,一二歲,炮聲完了就變哭聲了,你看只想自己沒想別人,那怎麼修仁愛之心?仁愛之心就在生活的一點一滴當中提升,不然道在哪裡?我們告訴孩子接待客人,當客人走進門的時候拖鞋要怎麼放?怎麼放?讓客人一走進來馬上可以穿進去,請問孩子在做這件事的當中他是什麼心?為他人著想,那不是在落實仁愛不然是什麼?好,這是「緩揭簾,勿有聲」,聲音不要干擾到別人。
後來我自己又有一個體會,你今天在揭簾的時候很粗魯,很急躁,每一次拉都很用力,本來可以用五年的窗簾最後會只用多久?可能幾個月就功成身退了。孩子現在的動作粗不粗魯?很多日常用品本來都可以用很久的,因為動作粗魯常常就摔壞了,碰倒了,是因為孩子的心急躁,不溫柔,不細膩。我們現在發現孩子過動的情況愈來愈多,有沒有?現在是一個班級裡面過動兒都好幾個。那個過動是一種習慣,他日常生活的舉止父母都沒有適當的教導,一到人家家裡就整個房屋亂跑亂碰,久了之後就習慣,就靜不下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吃的食物失調,他身體很不舒服就表現在外面,這是身心都受到一種痛苦了,才會產生這種過動的現象,而真實的原因還有賴父母、老師細心去分析,從因上解決。
對於物品要恭敬、要溫柔去對待。突然有一天我在穿衣服,在脫衣服的時候,又想到了「緩揭簾,勿有聲」,因為我今天脫衣服很粗魯,脫起來會聽到什麼聲音?本來一件內衣可以穿五年、穿十年,結果唰,一下子就扯壞掉了,對物就沒有恭敬,一切的學問都是從恭敬心中培養出來。這一句經文提升他處處替人著想,這一句經文提醒他處處做事不要慌張,不要粗魯,要愛惜每一個物品,那你經文的體悟就不一樣了。諸位朋友,「事勿忙,忙多錯」這一句經文現在每一個人講一不一樣?不一樣,它的深度跟廣度都有賴於你自己去奉行、去力行,你的體悟就會愈來愈多。
有一個學生,因為他們老師直接讓他們學寫字,用硬筆用鋼筆來寫不用鉛筆,諸位朋友,這樣有什麼好處?這樣的好處就是告訴孩子,寫下去是擦不掉的,他每一筆都非常謹慎去寫。假如是鉛筆,寫的時候想,寫錯了還可以怎麼樣?再擦掉,他就沒有這麼謹慎了。剛好有一天發現一個孩子,因為鋼筆都是老師給他們,一支才十塊人民幣而已,那有一個孩子摔壞了,摔壞以後隔天媽媽給他買了好多支,而且又是很貴的,從那時候開始,這個孩子一邊寫字一邊玩鋼筆,你看五顏六色的鋼筆,到底是在寫字還是在那裡玩鋼筆?諸位朋友,現在的孩子有沒有這種情況?你看他鉛筆盒打開來那個筆都幾十支,光是要寫字都先打妄想,今天要選哪一支?怎麼專注?老師看到這個情況要機會教育,學生錯了,家長呢?也錯了,都覺得有錢好辦事,有錢常常會壞事。
老師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在宋朝有一個大書法家叫米芾,米芾要去跟一個秀才學書法,這一位老師的書法寫得非常好,老師跟他講「我的紙很貴,而你跟我學書法就必須要用我的紙」。一張紙要多少?可能要幾兩銀子,這一張紙的錢相當於米芾家裡幾個月的開銷。他非常沮喪回去了,報告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說「這樣的老師寫得這麼好,機會難得,父親再怎麼苦也支持你去學」,這樣的家長叫會教。米芾去學書法學了一段時間連一張紙都還沒開始寫,他都自己常常在地上寫,在腦子裡揮毫,時時都在那裡反思老師的筆法,因為他不敢輕易寫這一筆,因為一寫下去就很貴。所以當米芾那一筆真正點到那一張紙上,他已經在腦子裡不知道重復多少遍,而寫下去的每一筆都非常戰戰兢兢,非常的謹慎仔細,所以米芾的進步是所有學生當中最快的。後來他學到一定的成就了,他的老師就跟他說了,說「我不是要你的錢,是要你謹慎好學的態度,所以你跟我買紙的錢你統統拿回去吧」。
講完這個故事以後,老師就對學生講,諸位同學,這個筆是老師買給你們,一支十塊錢,但是假如你們不愛惜它,第一次摔壞了再來跟老師買,一百塊錢,第二次再摔壞了,一支五百塊錢,第三次再摔壞了,一支一千塊錢,而你們不能叫媽媽去外面買,只能用老師買的筆寫。這些孩子聽完,五百塊對他們來講是什麼?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回去就趕快跟爸爸媽媽報告這件事情,父母因為之前都跟老師有做好溝通,要配合老師教學,他的母親就說「假如你摔壞了就用你的紅包,用你的壓歲錢來買」。從那一天以後,這些孩子的動作非常的仔細小心,當有一個同學走過來跟他講一句話,他剛好在寫鋼筆,他會跟那個同學比一個動作,等一下,然後先把筆蓋怎麼樣?拿起來,然後蓋好,然後放下來,比較安心了,然後再跟他講話,你看孩子的細心、細膩,孩子的「事勿忙,忙多錯」落實在哪裡?落實在每一個舉手投足之間。這一個孩子能夠對鋼筆這麼樣的仔細,請問他做其他的事會很匆忙、很粗魯嗎?就不會了。生活的規范要要求,當這些規范都內化了,都是成就孩子一生重要的做事做人能力,好。所以有解有行你對於這個經文的體證就愈深愈廣,達到真正的深入。
長時薰修,這個「長時」在這個時代我們就要自己去體會了。古代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三天不讀經典,習氣就又起來了,因為「相由心生」,自己看自己就不大順眼。古代人是「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我們現在多久不讀書就面目可憎?你們可以撐多久?諸位朋友,你回去做做實驗,但是這個實驗可以不用做。你只要三天不讀經,三天不聽經,你再去照照鏡子,會發現連自己看自己都不大順眼。所謂學貴自知,人要有自知之明,在學問還沒有一定的定功以前一定要保持學習,不然一定會退轉,「學如逆水行舟」,你不進就退了。連老和尚這樣的智慧他都一天不離讀經典,這都是做給我們看。
「長時」是指持續不斷的薰習,除了每天早晚讀一遍《弟子規》,早晚念聖人的經典以外,還要時時在處事待人當中把經典的教誨提起來什麼?觀照。不是在讀經典的時候才觀照,是遇到的時候常常提醒自己,我現在有沒有「斗鬧場,絕勿近」?我現在有沒有「用人物,須明求」?有沒有「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諸位朋友,你回去可以這樣把《弟子規》當中三句自己最難做到的,在這一個禮拜時時放在腦子裡,等境界來了馬上對治。有一位朋友說他最難做到的就是「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他就一直重復讀那一句,後來出去外面跟人家交談突然又要批評張家長李家短,突然話還沒出來那一句經文就好像一道光芒射到了他的嘴巴,然後那一句話就吞回去了。「長時」也是時時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跟經教相應。薰,你能保持不斷的學習,就好像「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我們常常接受聖賢教誨,自己也不覺得有什麼改變,但是你身旁的人都會覺得你的氣質不一樣了,好。
「修」是修正,修正行為,什麼是行為?修正不正確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能時時觀照自己想法對不對,看法對不對,說法、做法,其實這個就是佛家講「身口意三業」有沒有修正到正確的方向來,這叫轉惡為善。修學的一開始一定要隨順聖賢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一段期間一定要咬緊牙關,把這個慣性突破了,往後你就是法喜充滿,就能「游步三界,無所罣礙」,就可以過佛菩薩的生活了。好,這一節課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