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修建寺廟的功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修建經堂寺廟具有無量功德,對於我們的現世或將來都有不可思議的利益。《蓮花經》雲,任何善信發心贊助建寺與佛壇,可以獲得以下十大功德:

1、無始以來諸惡業,得以減輕或消除。

2、天人護佑,逢凶化吉。

3、去除障礙物,免夙仇報復之苦。

4、妖魔邪怪,不能侵犯。

5、脫離煩惱和無明。

6、豐衣足食,福祿綿長。

7、所言所行,人天歡喜。

8、增加福慧二資糧。

9、往生善道,相貌端莊,天資福祿兼有。

10、往生能聞佛法之國土,速證佛果。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廣戒經》中雲:“所謂實福者,有大果、大利、大威嚴、廣大義,若善男子、善女人,是行、是坐、是臥、其善根恆時增長。何人建造經堂,乃為七種實福之首。”佛經中曾雲,一切有漏善根之王,今生今世若欲造就通往上界之天梯,成就猶如如意寶樹般的異熟善業,就須於從前未有佛塔之地興建如來捨利寶塔,為僧眾修建經堂廟宇,消除對佛法聞思之差異,精勤修習禅定及慈無量心。此四項事業,是今生成就梵淨福澤的殊因。

《俱捨論大疏》第一品中也有如此廣說:“在有漏的善法中,修經堂的功德最大。”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門》是說:“淨地造佛塔,為僧眾修佛堂,和合破僧眾,修持慈無量,乃是四梵住。”即是說興建佛塔,修建經堂寺廟,僧侶籍由聞思消除對佛法理解上的差異,修習慈無量心,這是世間四種最大的福德事業。

從諸乘佛法共許的觀點面論,修造佛菩薩的廟宇殿堂乃一切有漏善業之王。在此大殿的建設過程中,供養一筐土就已具足供養一筐黃金的功德。供養和幫助佛殿的建設是善心佛子消除罪障、積累功德、種下殊勝解脫種子之稀有難得的機會。從大乘佛法共同的教義而言,佛弟子們投入諸佛菩薩們的清淨願海,協助聖者們圓滿弘法利生之大願,就是以實際行動來履行殊勝廣大的普賢行。對諸金剛乘傳承的弟子而言,供養興建與根本上師體性無二無別之三寶所依,乃是真正實踐上師瑜伽之聖道,是於短暫的一生中迅速積累多生累劫的福慧資糧,以獲取共同與殊勝悉地之殊勝方便。

在僧眾造經堂時,隨力支持隨喜者,將來在此經堂內進行的所有聞思修行的善根,皆同等獲得。為僧眾修經堂時,身口意僅作隨喜,亦有很大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化身班瑪思德上師雲:“為僧眾建經堂時,誰背一筐土,等同一筐金。”

為何建寺的功德最大?因為佛像寺廟為佛陀身、語、意的真實所依,修行人行持正法、宣說世間真理、延續佛法清淨不間斷的傳承,能令眾生出離生死,因此供養他們就是真正地幫助眾生,具有無量功德。如此積聚善業功德,無論對於我們的現世或將來,都有不可思議的利益。凡以歡喜心隨喜,不論多少,就如滴水匯入海洋,海不枯則水一滴不滅的道理一樣,功德不可思議,清淨之發心最為重要。

   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於一切供養中,最能取悅上師,令諸佛菩薩歡喜的即是法供養。修建經堂,令佛法久住世間,令佛法久住世間,如法布施,此即為殊勝法供養。“三寶門中福好求,一文種下萬文收!”三寶是我們積累資糧最殊勝之大福田,末學也衷心希望具大悲心的有緣善士發心共建經堂者,為圓滿六度萬行,護持佛法,廣種福田。釋迦牟尼佛在《經》中說“濁世中,我以佛殿與文字形象出現。見到佛殿造佛殿,會令無數眾生從輪回中解脫出來。供養佛殿和文字等同於供養我的真身,功德永遠不會耗盡……”生死是無常的,現在我們有幸遇到種植福田的機緣,也許是此生的唯一機會。若真正發心供養,則不需苦行,將會得到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利益!供養福田的善果功德是無量的,古有“自乳輪王”供養佛祖七粒豆子,而最終成佛的公案。

隨喜功德

塑一尊佛像,結佛緣,相好莊嚴,心歡喜;

鎏一縷黃金,蓄財富,取之不盡,福相隨;

豎一根梁柱,穩根基,威力無比,事業興;

捐一塊石頭,積資糧,福慧倍增,路平坦;

獻一片磚瓦,遮風雨,雲蓋如來,蓋自身。

阿彌陀佛!望有緣之信士、同修們發菩提心,結善緣,捐助天寧寺重新修建大雄寶殿工程,使那裡的僧眾能有一個良好的修行環境。阿彌陀佛!願一切眾生早日出離苦海,永生樂道!

天寧寺大雄寶殿重建工程募捐啟事見:http://www.xuefo.tw/show1_41323.htm

 

上一篇:天寧寺高僧之:建廟大師戒成法師
下一篇:各位師兄大家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