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子然:體悟生命的真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人類步入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便是語言文字的發明與運用。因為語言文字的出現,使得人類生活的經驗得以累積和傳承,後人也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攀登。從這個角度來說,語言文字充當了提升人類認知的橋梁。沒有這個橋梁,便難以抵達認知的彼岸。但橋梁畢竟是橋梁,而不是目的。所以,如何透由語言文字,真正體悟其背後的內涵,然後再用適當的語言文字,來加以表達,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孔子說:“辭,達而已矣。”實際上就是對言辭與其內涵之間關系最為精煉的概括。世親菩薩所造的《大乘百法明門論》(下略稱《百法》),到了六種無為法和二種無我時,也便接近了尾聲。本文希望透由無為法和無我的介紹,並結合整體內容的回顧,談談如何體悟生命真谛這一話題。

  首先看看生命是什麼?這個貌似是一個比較大的題目,看待的角度也很多,這裡主要從《百法》的角度來做些探討。總體來說,生命可以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個體生命;第二個層次,是群體生命;第三個層次,是生命系統。那麼什麼是個體生命呢?實際上就是由命根所攝持的單個生命體,或者說由五蘊和合而成的有情個體;那麼群體生命呢?就是具有相同特征的個體生命的集合,又叫眾同分;而生命系統,則包含了作為個體生命及群體生命的正報,以及作為正報環境賴以生存的依報兩者共同組成的系統。很明顯,以上三種層次對生命的界定,是逐步開放的:個體生命所對應的是局限的小我;群體生命所對應的是有限的大我;那麼生命系統所對應的,則是無限的無我。

  對生命不同層次的認知,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境界。如果僅僅將生命界定為個體生命,那麼就很容易割裂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關系,割裂生命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從而導致個體生命與群體的對立,個體生命與環境的對立。如果將生命界定為群體生命,那麼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關系將得到應有的重視,群體生命內部人我的對立將會大大衰減,但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對立,乃至群體與環境之間的對立,將同樣不可避免。如果將個體生命、群體生命,以及周圍賴以生存的環境,都當作我們完整生命的組成部分,那麼如上各種關系之間的對立將被衰減,乃至最終消除。當對立消除的時候,那麼和諧也就產生了。所以,完整的生命界定,實際上是包括了依正二報的整個生命系統。既然是整個系統,那麼完整的生命內涵,也就涵蓋了一切法。也就是說,生命涵蓋萬法,萬法中均體現著生命。

  既然生命涵蓋萬法,那麼萬法又是什麼呢?這就是世親菩薩簡其扼要所概括的一百種法。先從大的方面來說,這百法又可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能顯的有為法,另外一個是所顯的無為法。也就是說,有為法與無為法的關系,是能所的關系,彼此之間相互觀待而成立。如果沒有了能顯的有為法,那麼所顯的無為法也就無從談起了,正如六祖慧能大師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這世間即是指有為法,這菩提即是指無為法。如果想離世間求得菩提,就好像要尋求兔子的角一樣虛妄。更進一步地,這有為法又可分為四個層次:一是心法,二是心所法,三是色法,四是心不相應行法。心法即是八種識,又叫做識自性;心所法包括五十一種,又叫做識相應;色法包括十一種,又叫做識所變;心不相應行法包括二十四種,又叫做識分位。這樣一來,雖然有為法分成了四位,但實際上都圍繞著“識”來轉,因此又叫做自性唯識、相應唯識、所變唯識、分位唯識。有為法如此,無為法也是如此。那麼無為法與識是什麼關系呢?“言無為者,是前四位真實之性,故雲識實性也。”也就是說,無為法是識實性,並因此成就實性唯識。如此以來,也就是成立了唯識宗中萬法唯識的基本觀點。

  有為法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下面再來粗略介紹一下無為法。在《百法》中,世親菩薩列了六種無為法: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既然無為法是有為法所顯,而有為法又分了四個層次,那麼這六種無為法是不是也有層次之分呢?不妨嘗試做些分類。先看虛空無為。窺基大師解:“謂於真谛,離諸障礙,猶如虛空,豁虛離礙,從喻得名。”由此來看,虛空是一種比喻,用來表征所證無為境界的特征,即“豁虛離礙”。從此介紹來看,實際上此無為法是有為法中的色法所顯現出來的。色法的基本特征是有質礙,那麼質礙的消弭,便是虛空無為。再來看擇滅無為和非擇滅無為。大師解:“擇滅者,擇謂簡擇,滅謂斷滅。由無漏智,斷諸障染,所顯真理。”這裡所說的簡擇,主要是五遍行心所法中思心所的作用,而這裡的無漏智,也主要與五別境心所法中慧心所法相應。也就是說,擇滅無為實際上是心所法所顯的對象。那麼非擇滅無為呢?“一真法界,本性清淨,不由擇力,斷滅所顯;或有為法,緣阕不生,所顯真理。”從其特征來看,這個無為法實際上是由慧心所所顯示的。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擇滅無為和非擇滅無為,並不是兩個相反的概念,而是一個遞進的概念。也就是說,非擇滅無為是由擇滅無為而來。那麼轉折點是什麼地方呢?就是見道。見道之前的權位菩薩,主要是與擇滅無為法相應,神秀大師所作偈“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即是;而見道之後的實位菩薩,則主要與非擇滅無為法相應,慧能大師所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使惹塵埃”便是。但無論是見道前,還是見道後,菩薩境界的深淺,都是以其證得無為法而為表征,所以《金剛經》上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上面談了前三種無為法,現在來看看後三種無為法。第四種和第五種分別是不動無為和想受滅無為。什麼是不動無為呢?“以第四禅,離前三定,出於三災、八患、無喜樂等動搖身心,所顯真理。”也就是說,不動無為是與色界相應第四禅狀態下所顯現的;而想受滅無為,“無所有處,想受不行,所顯真理”,是與無色界相應第三定狀態下所顯現的。在《百法》介紹心不相應行法的時候,有無想定和滅盡定兩種心不相應行法,其中無想定即為第四禅所攝,而滅盡定即為滅受想定。因此,這不動滅無為與想受滅無為,自然應為心不相應行法所顯示。再看最後一種真如無為。大師解:“真如者,理非妄倒,故名真如,真簡於妄,如簡於倒,遍計依他,如次應知。”也就是說,真如無為是從理體上來講的,這個自然應為識自性即心法所顯示。如此來看,六種無為法實際上也可以分四個層次,與有為法的四個層次一一對應。那麼更進一步地,相應有為法轉染成淨彰顯無為法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轉識成智的過程:由色法到虛空無為的轉化,是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由心所法到擇滅無為與非擇滅無為的轉化,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由心不相應行法到不動無為與想受滅無為的轉化,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由心法到真如無為的轉化,是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因此成就唯識中八識轉四智的基本教義。

  總結一下如上所說要點。對生命完整的認識,實際上涵蓋了一切法,而這宇宙萬法,包括有為法與無為法,又皆不離識而存在,即萬法唯識。淨化有為法顯示相應無為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轉識成智的過程。

前面一篇文中談到了對生命的界定,及萬法唯識、轉識成智的粗淺認識。在此基礎上,本文再進一步嘗試談談生命的真谛,及如何來體悟這真谛。

  那麼生命的真谛是什麼呢?即是無我。在《百法》中,無我又分了兩種:一是補特伽羅無我,二是法無我。什麼是補特伽羅呢?即“數取趣,謂諸有情,數數起惑造業,即為能取,當來五趣,名為所趣。”這個補特伽羅,即是對五蘊和合身心的稱呼。為什麼補特伽羅是無我呢?“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故”,也就是說,離開這個因緣和合而有的身心五蘊,並不另外存在一個實我,來主宰此一身心,這也就是補特伽羅無我,或者說人無我。那麼法無我呢?先看法:“言法者,軌持之義。”軌即軌生物解,持即任持自性。也就是說,任何一法,之所以稱為一法,必然有它自身的特征,失去了這種特征,那麼也就不再是此一法了。百法中的每一法,都具軌持之義。那麼為什麼法是無我呢?“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故”,也就是說,一切有為諸法,都是因緣而起,因此不能自我主宰,常隨因緣變化。更進一步,既然能顯的有為法無我,那麼所顯的無為法自然也是無我。

  既已分別了解兩種無我,現在再來看看兩種無我的關系。在世親菩薩所歸納的一百種法中,並不存在補特伽羅這一法。實際上,補特伽羅是九十四種有為法,或者說是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聚合體。其實本來只是一個聚合體而已,只是人們慢慢將這個聚合體誤認為我,並執此為一法,便形成了人我執。正因此,其虛妄性,恰如龜毛兔角,完全出於人們的顛倒妄想。因有此執,故而輪回世間。二乘聖者,破除此執,證得人無我之境,從而跳脫輪回。盡管如此,對二乘聖者而言,五蘊假合的人我執已破,但構成人我的每一蘊,或者說有為諸法的每一法尚且實有,不可破故,因此尚未證得法無我之境。由此可見,人無我是粗分無我,而法無我則是細分無我。粗分無我破,細分無我尚能存在;但如果細分無我破,那麼粗分無我必然不再存在。

  聯系前面對生命的界定可知,對人我的執著,實際上是認定生命只為個體生命,並僅關注此一個體生命。如有因緣聽聞佛法,並依所聞所思而修證,即能使個體生命得以解脫,成就阿羅漢的果位。如若不然,則會對個體生命的執持越來越堅固,對人我的執著越來越強烈,終至淪落生死而不得解脫。而當生命的界定擴充到一切法,並以一切法為所緣境的時候,那麼生命在不知不覺中,便成為了一個開放而又完整的系統。這種情況下,如能依著所聞所思佛法進行修證的時候,所成就的,就不單單是個體生命的解脫,而是所有生命的解脫,乃至圓滿報土的成就,這就是佛的境界了。佛與阿羅漢的區別,不僅體現在內在境界上,還體現在外在境界上。從內在境界上來看,佛不僅破除了對人我的執,同時還破除了對法我的執著;從外在境界上來看,佛除了獲得圓滿的報身之外,還成就了圓滿的報土,即佛國淨土,而阿羅漢一旦入滅,不但沒有報身,更沒有報土。換句話說,當初認知的起點,決定了修證的終點。

  下面再來看如何體悟生命的真谛。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歷程,經歷了一個不斷向前演變的過程: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從部派佛教到大乘中觀派,再從大乘中觀派到大乘瑜伽行派,乃至中觀瑜伽行派的合流及密宗的興起。佛陀在世所宣講的中道教法,到了部派佛教後期,逐漸讓位於以法有我無為宗旨的一切有部。該部派佛教承許人無我,卻認為一切法實有,並不斷增益對法我的執著。面對此種境況,中觀派作為大乘空宗方才應運而生。大乘空宗,在承許人無我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破除了對法我的執取,從而成立了一切法無我的宗旨。但在大乘空宗興盛不久,學人便又墮入了對空的執取,無形中忽視了緣起有的價值。針對此種境況,瑜伽行派作為大乘有宗又得以生起。在了達一切法無我這一宗旨前提下,以境、行、果為修證路線,系統開顯了從凡夫至成佛的完整修行次第。在大乘有宗中所特別強調的是,空並不離開有而獨立存在,無為法只是有為法在轉染成淨之後的自然顯現。因此,對佛法的學修,最終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境界上的用功,把萬法當作修行的所緣境,面對此一切所緣境,造作種種無漏行。這所謂的無漏行,便是與“一切法無我”這一宗旨不向違背的諸行,雖然還是有為法,還是需要主動造作,但已不再隨順生死輪回,已由流轉生死走向還滅生死。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佛陀已經證悟到最究竟的宇宙人生真谛,此一真谛本不墮空有二邊,任運中道,但因為學者常常不是落入空邊,便是落入有邊,所以佛陀應機講法時,便會凸顯另一邊,來補足學者所欠缺的一邊。後人再去學習這些佛教經典時,若不明了佛陀講法的現實因緣與背景,便無法恰如其分地體悟佛陀想要表達的中道實相的本懷。因此後世所立種種宗派,都有其鮮明的時代背景,都是當時大德針對學人的偏失,而著重開顯佛法某一方面的內涵。所以,如果忽視時空因緣的變遷,不分青紅皂白,固守某一宗一派的教義,並希望通用於一切時一切處,本身就已經產生了對法的強烈執著,雖然用的都是佛法的語言名詞,本身與佛法的內涵早已毫無關聯矣。

三、方法論

對世界觀和生命觀的層次性有了大致了解以後,那麼下面一步就要考慮如何才能建立起相應的認識。也就是說,通過什麼渠道才能建立起對世界和對生命的正確認識。這個就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首先看如何在感性和理性兩個層次的生命裡,建立正確的唯物觀。這個就要靠心所有法中的五遍行心所有法,即:作意、觸、受、想、思。這裡“遍行”的意思,實際上說明了此五種法遍及的范圍很廣。范圍廣的一個體現便是,這五種心所有法能遍八種識。盡管如此,與前五識和意識相應的五遍行心所有法尤其強盛,因此成為前五識和意識認識外在世界的最好的通道。 

在認識外在世界的過程中,五種心所有法又可以分為三個過程:一是前行,即作意;二是加行,即觸、受、想;三是正行,即思。前行,主要是做思想准備或者說做規劃,這便是作意的功用;加行,主要是通過實際的接觸和調研,來搜集第一手資料,這便是觸、受、想的功用;正行,便是對這些搜集來的材料進行加工,進行分析、推理與歸納,這便是思的功用。由此三步而完成了對外在世界或某一具體事件的認識。在這個認識過程中,行者最基本的態度就是客觀,或者說叫做尊重事實,同時盡可能避免自己主觀臆斷,以及根據自己主觀上的好惡來評判是非。否則,這便會被當作唯心論的典型來加以批駁。

其次來看如何在內省和悟性兩個層次的生命裡,建立正確的唯心觀。這個就要靠心所有法中的五別境心所有法,即:欲、勝解、念、三摩地、慧。這裡的別境,說的是這五種心所有法各有自己特定的所緣境。只有某種特定所緣境明確下來以後,那麼相應的心所有法才會生起來。由此來看,內省的生命和悟性的生命,是一種很主動的生命狀態,是能夠時刻保持警覺的生命狀態。

在認識內在生命的過程中,五種心所有法同樣也可以分為三個過程:一是戒,即欲、勝解、念;二是定,即三摩地;三是慧。也就是佛教裡通常所說戒、定、慧三學。在戒學裡面,善法欲是第一位的,只有對善法好樂,那麼方能生起真實的心情去學習善法,去思維善法,從而生起堅定不移的認識,這便是勝解。只有生起勝解,那麼方能銘記在心,念念不忘,從而成就戒學。那麼念力逐漸增強之後,進入心一境性的禅定修習,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隨著禅定程度的加深,那麼對所觀境界的觀照深入程度,也就會越來越深,生命的智慧慢慢就能開啟。智慧開啟的時候,便是悟性生命煥發光彩的時候。

隨著生命智慧的開啟,悟性生命也逐漸綻放光彩,此時人的生命證入無為法,並由現象或有為的世界,進入本體或無為的世界,由此便能建立本體世界的唯物論。

四、實踐論

     對世界觀與生命觀以及兩者的相互關系,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以後,那麼下面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付諸行動,實實在在改善自己的生命,以及周遭的環境,這就牽涉到了實踐論的內容。《百法》中所講實踐論的內容,相對比較復雜,總體來說,可以分以下三個方面。

4.1 實踐的內容

    首先來看實踐的內容。那麼實踐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斷惡修善。在《百法》中與之相應的是心所法中十一種善心所法、六種根本煩惱及二十種隨煩惱。十一種善法是應該修的,六種根本煩惱及二十種隨煩惱是應該斷的。本來說,善法有無量,惡法亦有無量。而這裡的善法只有十一種,惡法總共二十六種,能涵蓋一切善法和一切惡法嗎?

    那麼先來看看這十一種善法。這十一種善法中,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七種善法,主要與菩薩道中的資糧位相應;輕安善法主要與加行位相應;不放逸、行捨善法主要與修道位相應;不害主要與無學位相應。在資糧位中,菩薩用功的重點,主要是斷惡修善,累積觀行資糧。其中信是起點,慚、愧二法是斷惡,無貪、無嗔、無癡是修善,精進通於二者。在加行位中,菩薩用功的重點,主要是修四種定,累積止行資糧,從而為見道做准備。在修道位中,菩薩的用功重點,主要是轉染成淨,分分斷除煩惱所知二種障故,這便是不放逸和行捨二法所描述的內涵。其中不放逸通於初地至七地,行捨與八地之後相應。在無學位中,即是成就佛果,那麼此時佛唯一所需要的工作,便是任運無間饒益一切有情。這便是不害一法所描述的內涵。

    再來看看六種根本煩惱。六種根本煩惱中,貪、嗔、慢、無明、疑五種,通常被稱為修惑,而第六種不正見,包括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通常被稱為見惑。一般來說,見惑是在見道時即能破除,修惑是在修道時方能分分斷除。不過見惑中,邪見、見取、戒禁取三種為後天分別所成,故見道時全然破除,當沒有疑問。但薩迦耶見、邊執見則同時含有先天俱生以及後天分別而來,所以見道時未必能全然破除,方留有部分待修道時來破。同樣,在五種修惑裡面,嗔煩惱與疑煩惱,在見道後亦全然不現。嗔煩惱在資糧位入加行位時,也就是在修止時,就已全然破除,否則若有嗔煩惱障礙,必不能入止。而疑煩惱,在見道時,亦全然破除。因此,修道中所重點破者,亦為貪、慢、無明、薩迦耶見等四種根本煩惱,而這四種根本煩惱亦同時與第七末那識相應,第七末那識與余根本煩惱亦不相應。由此可見,修道之後的重點,亦是在第七末那識上做功夫。

    下面再來看看二十種隨煩惱。總體來說,二十種隨煩惱又可分為三類:小隨煩惱,包括嫉、忿、恨、惱、害、悭、覆、诳、谄、驕十種;中隨煩惱,包括無慚、無愧兩種;大隨煩惱,包括無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亂、昏沉、掉舉八種。那麼什麼是小隨煩惱,什麼是中隨煩惱,什麼是大隨煩惱呢?這是就隨煩惱的影響面來說的。小隨煩惱,只與惡法相應,影響范圍最小;中隨煩惱,與不善法相應,影響范圍其次;大隨煩惱,則與染法相應,影響范圍最大。但如果從粗猛程度來說,小隨煩惱則是最為粗猛的,其次是中隨煩惱,最後是大隨煩惱。所以,在防惡斷惡的時候,粗猛的部分是要勵力遮止的,微細的部分則是要盡量警惕的。

    如果更進一步來分析,則可以發現十種小隨煩惱中,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與嗔心相應,包括嫉、忿、恨、惱、害五種;一類與貪心相應,包括悭、覆、诳、谄、驕五種。而二種中隨煩惱和八種大隨煩惱合並之後共十種隨煩惱,也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累積惡法資糧,包括無信、無慚、無愧、懈怠、放逸等五種;第二類為面對境界時錯亂,包括失念、不正知;第三類為修止障礙,包括散亂、昏沉、掉舉。不但能分成這些類別,而且隨煩惱的生起次第,亦與上面所列有關聯,此不贅述。

4.2 實踐的渠道

    上面簡要地介紹了實踐的內容,即斷惡修善,下面要看看實踐的具體渠道為何。一般來說,人的起心動念是善是惡,以及起心動念之後,能否長養善法,熄滅惡法,這與所對的境界都有著緊密的關聯。凡夫心識總是在受外在環境影響,清淨善良的環境,能引發人內在的善根;染污邪惡的環境,也能引發人內在的惡心。善根一動,相應的善心所法也都跟著動了;惡心一起,相應的煩惱及隨煩惱心所法也就跟著起來了。所以,人要想修行增上,特別是對於初學者,能選擇良好的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

談到環境,及人與環境的關系,也就談到了《百法》中所講的十一種色法。這十一種色法即:五根,包括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境,包括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以及法處所攝色。總的來說,五根是五識所依,五境是五識所緣。靠著所依的五根,及所緣的五境,那麼五識便生起來了。這生起的五識,會剎那剎那將諸多名言種子,熏染在第八阿賴耶識。而這些新熏染的名言種子,同時會成為將來五識再生起的親因緣。在這個過程中,第六意識及第七末那識亦耦合其中,受前五識作用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五根所對的境,一旦五識生起,那麼環境對我們生命的影響,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所以,無論是修行以求自利,還是想做一番事業利益眾人,如果希望過程能不斷增上,而不是不斷損減的話,那麼當務之急,並不是一個人吭哧吭哧悶頭苦干,而是慢慢經營自己的增上環境,慢慢發現一些有緣的人,一起來學習,一起來修行,一起來共做一番事業。俗話說,二人合心,其利斷心。更何況是三人、四人,乃至多人。共業的力量不可思議,環境的力量不可思議。

4.3 實踐的過程

上面談到了經營增上環境的重要性。談這一點的著眼點,是希望我們的生命能走一條無限寬廣的路子,而不是一條越來越狹窄的路子。那麼這條無限寬廣的路子,其時空是無限的,其努力的過程也是無限的,因此最終的成就也是無限的。那麼在這樣一個無限的視野下,如何來觀待我們的生命狀態與過程,那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談到無限生命的狀態與過程,也就涉及到《百法》中的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這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又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描述生命的狀態,包括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第二類描述生命的過程,包括此一期生命的過程如生、住、老、無常,下一期生命的過程如流轉、定異、相應、勢速,以及流轉過程描述量詞如次第、時、方、數;第三類描述努力的方向,包括增上的憑借如名身、句身、文身,修習的層次如無想定、無想報、滅盡定,因緣的觀待如和合性、不和合性。至於每部分的主要特點,在《勾畫無限生命的藍圖》一文中有比較詳盡的介紹,此不贅述。

五、總結

本文從世界觀、生命觀、認識論、實踐論四個方面,對世親菩薩所造《大乘百法明門論》做了一個大略的闡發,旨在開顯佛教中所隱含的一套完整的生命哲學體系,以期為深受西方科學及哲學思潮影響的今人,提供一個看待佛教理論體系的暫新的視角。因才疏學淺,其中所論,必有不足之處,還望讀者朋友多批評指正。

 

上一篇:尤智表:佛教科學觀
下一篇:向師兄分享背誦經咒的經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