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問答
蔡禮旭:如何引導學生不沉迷於網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學生現在沉迷在網絡虛擬世界,在網絡中交男女朋友,又用非常粗俗的言語交談,發表激烈的評論,上載不雅照片等。他們並不認同“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他們反而覺得要尊重人權。網絡世界太吸引年輕人了,要如何引導學生不沉迷?
其實要引導,首先我們得講得出道理來,而且要講得出他們能接受的道理來。所以今天,跟三歲的孩子講道理,你就不能用“子曰”,是不是?你跟十幾歲的孩子,你就要以他們能接受的那種思維、那種頻率,跟他們接觸。甚至於是引導他們說出解決的方法。
比方他們玩了這麼多,你可以問他們,“你們玩那個好像很起勁,同學們,你們到底得到了什麼?”有時候老師不用噼裡啪啦講很多,因為那十幾歲的孩子,可能都怕啰嗦。因為他們覺得在家已夠啰嗦的,到學校還啰嗦。你用設問,讓他們思考。 《禮記•學記》講的,“開而弗達”,啟發他,你不要一下子噼裡啪啦把話都講完了,讓他思考。然後你告訴他報章雜志他們都知道的新聞,活在虛擬世界的孩子完全適應不了以後的人生,甚至於在虛擬當中做出抱憾終身的事情,甚至連命都沒有,連身體都受到傷害。把這些例子舉出來,就事論事。
包含他們這樣虛擬之後,上課都打瞌睡,都沒有好好學習,那你就跟他商量。你不要一下子跟他說,“不可以玩!”他一定說“我偏要玩。”你說,“玩,可能對你以後的人生沒有太大的幫助,可不可以拿出一些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功課,提升自己這些做人的修養?”你先讓他少玩半個小時嘛,多睡覺嘛,養足精神學習嘛。要循序漸進,不要要求他馬上到位。你一要求高了,他有點心想做,最後實在差太多了,就放棄了。
所以“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不陵節”就是循序的協助他提高,不可能要求他瞬間提高。“相觀而善”就是把他班上好的常常表揚,你不要常常否定不好的。去肯定好的,慢慢人的羞恥心、自尊心,去效法。
然後你讓他自己講,如何你的生活,更多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方法你自己想想看。他自己說出來了,他自己去會做。但那個引導,是老師一點一滴讓他明理。有時候還可以,中學生要上課以前,讓他靜坐三到五分鐘。網絡這些東西太煩躁了,先讓他靜一靜。人一靜下來,他會突然有一些好的思維出現。然後你告訴他,靜坐一會兒,比睡覺更有效果,養足精神,又能夠思維得比較清楚。
(恭摘自師資培訓班學員問題解答 蔡禮旭老師 2010年9月6日)
|
|
|
|
|
|
上一篇:蔡禮旭:中學常面對的學生問題
下一篇:周泳杉老師: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