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你把佛號這個所觀境捨掉,你拿什麼跟彌陀感應道交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止: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

                 —《菩提道次第略論》—

    獨處空閒,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

                 —《解深密經》— 
  
    這個念佛的內容是有止、有觀的,我們把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內涵,把它加以說明。其實整個修行,你一定要對道次第有一個很清楚的分明,第一步怎麼走,第二步怎麼走,你才能夠有成就的。我們先看止的體性。

    「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 『奢摩他品』 。」這個「止」就是要有兩個條件:

    第一個「以善緣心」,要以善法為因緣。就是說必須要跟無貪、無瞋、無癡相應,這是第一個條件。如果你很專注的做一件事,但是這件事是跟煩惱相應,這樣子不是三摩地,不是「奢摩他」,一定是要無貪、無瞋、無癡,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心一境性」,你要使令內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界上,不能使令它向外波動,就是心只能夠安住在一個所緣境。

    有這兩個條件,在因地有這兩個條件:一個是以善緣心;第二個心一境性。

    它的果地功德呢「諸三摩地」。這個「三摩地」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叫「等持」,這個等就是平等。我們這一念心面對所緣境的時候,能夠保持明了寂靜、寂靜明了,不昏沉、也不掉舉,我們內心要昏沉,就太沉默了,要是掉舉,就太浮動太浮了,太高太低都是不平等。現在我們把這一念心調到中道,也不太高,也不太低,明了而寂靜、寂靜而明了,明靜而住,這是平等。這還不夠,要持,這個持就是攝持,使令它能夠相續,平等持心、於一境轉,使令這種平等的境界,依這個念力的攝持,使令它能夠相續安住叫做持。不是只有一剎那,要相續的安住,這個就是等持,這個就是三摩地的內涵,就是奢摩他。前面的以善緣心、心一境性是因,三摩地是果,這是《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簡單解釋。

    我們再看《解深密經》,它解釋的清楚,分成三段:先看「獨處空閒」 。

    修習禅定的條件,這個是講到修行的環境要獨處 「空」 ,就是這個地方,不要有太多雜音,這個「閒」,不能有太多的雜務,你這個地方經常辦法會,一下子又噪音,一下子又事情,東跑、西跑的,你不能修禅定,因為初學者心思本來散亂,一定要有一個空閒的環境,這第一個。

    「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這個是講方法,這個方法有兩段:

    先看第一段「作意思惟」。這個「作意思惟」就是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就是我們這念佛的人,你一定要在心中,把佛號的相貌清楚分明的顯現出來,這是修持的第一個。因為你要心一境性,這個境界所緣的境界,一定要清楚分明的顯現,如果你是觀想、觀像,也是一樣,要把你這個所觀的佛像,在心中清楚分明的顯現,這第一個、善取所緣境的相貌。

    第二個「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這個時候,要不斷的重復,把前面所取的所緣境相貌,在心中重復的安住,一次又一次的安住,有妄想起來,再重新再拉回來,「內心相續作意思惟」。這樣子要做多久呢?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前面取得所緣境以後,重復、相續的作意思惟,這件事情不是一天、兩天,要多安住。這個多安住要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個要專,你的所緣境不能經常變動。你今天念了佛,持名一段時間;第二天又去觀想、觀像;第三天改成觀心,觀察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你所緣境經常變動,你什麼時候得三摩地呢?什麼時候呢?這不可以的。就是你一定不能夠隨便換題目,你在修止之前,經過你的抉擇,你知道這是你的真實歸依處,決定以後不要換題目,一定要專。

    第二個要能夠勤。你定課要不間斷,每天要做的,不是做三天,打七天佛七就算了,不是!每天要做,今天做、明天做,相續的做下去,「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這樣子做呢,在心中就會有不同,就創造出一種功德出來。

    「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所以得到奢摩他的功德就是輕安樂,特別的調暢、特別的輕松、特別的寂靜安樂,這個就是奢摩他的功德,身心的一種輕安三昧樂。這個是修止。 

    這個修止,以淨土法門來說,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這個方法跟「止」是一致的。但是這個地方,我們淨土的止,跟一般的止又有點不同,一般的難行道的止,主要的是「息」,出息、入息,以這個息為所觀境。這個「息」怎麼說呢,就是從鼻子把氣吸進來到肚臍,這個就是叫做一個息,再把這個肚臍的氣吐到鼻孔,這個叫做出息。一般的難行道就是以這個出息、入息,去觀察這個息,當他的所觀境。而這整個過程當中,沒有一種歸依的心,只是以息當作一種攝心方便,所以他得定以後,那個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他到最後「數、隨」到「止」的時候呢,數息隨息,到「止」就把這個息給捨掉了,他內心明靜不動,這個息就捨掉了,他要棄捨所緣境的。

    而我們念佛人不同,我們是以萬德洪名為所觀境,乃至於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他不捨所觀境,這個要記住,你把佛號這個所觀境捨掉,你拿什麼跟彌陀感應道交呢?善導大師說為什麼念佛呢?它是稱合彌陀本願故,隨順佛陀的聖教故。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第十八要我們十念必生,佛陀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要我們持名,這個是合乎娑婆世界的教主、合乎阿彌陀佛的一個聖教量,所以念佛人,有些人念佛念到最後,他有一點功夫,他覺得佛號干擾他,把佛號捨棄掉,你這個佛號捨棄掉,不是淨土法門,不是淨土法門,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因為它是一個萬德洪名,它是一個清淨法界,不像這個息,它是一個雜染五蘊,不同,所以這個地方要清楚。方法是一樣,但是有一種信願不同。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有智慧的人,修福不享福
下一篇:請大家幫助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