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慧淨法師:初學者如何奉行念念不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師父提到善惡之心是空相,善惡業是虛假的、無常的,無關乎我們往生;親鸾上人則說善惡業是宿業所成,凡夫如果體會不到自依我對法門的了解,我們是“信在行中”。善導大師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對於“念念不捨”,初學的人應該如何了解這樣的理趣,如何掌握、行持?如果為了策勵自己而訂功課,會不會不自覺地落入自力念佛?

  慧淨法師答:初學者最重要是親近善知識,同時也要常與同門切磋法義,這樣就能由初學而逐漸正確、徹底地掌握法義。

  初學者要如何掌握“正定業之文”的內容?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包含聖凡、善惡,根機銳利、拙劣以及精進、懈怠的人,當然也包括比較有時間、比較沒有時間的人,因此不可能用一個標准硬性規定、衡量。每個人的行為都離不開行住坐臥,善導大師說“念念不捨”,是表示每一個人只要依各自的根機去念佛,不管行住坐臥多少時間,不問時節久近,能夠念就盡量念。只要知道一向專稱、一心專念彌陀名號,所有的行持都會念佛,也都是念佛的心情;所有的時間,只要想到,就會念這句名號。

  善導大師的“正定業之文”非常簡明扼要,可是如果沒有反復細細地思維體會,往往只停留於文字而不得其義。有一句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定業”這段文,法然上人也是讀了八遍才真正看出它的含義。另一方面來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如果沒有傳承的話,我們自己去看也看不出來,因為我們沒有智慧。

  譬如有人能將《大藏經》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為這個人一定是能安於孤獨寂寞的。可是即使這樣,假如不能了解經的宗旨,看經的效果也不一定會好,而且久了就會淡忘。反過來說,如果能掌握一本經論,而且一輩子專一深入那本經論,則更有成就。

  我們所一門深入的,就是佛法當中的淨土門、他力門,是當生成就、一世圓成,最簡易、最殊勝的法門。如果將這段“正定業之文”和最後的“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對照,就會更清楚。

  了解這樣的理趣之後,日常生活當中要如何行持呢?以出家人來說,本來就是捨棄紅塵、捨棄社會上的任何工作,專心為修行而來,所以念佛的時間就比較多,除了以這個法門自行化他之外,就是稱名念佛。

  稱名念佛有專心的念佛及散心的念佛;念聲有四種: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念聲只有自己聽到),默念。我們是以金剛念為主,因為金剛念能綿綿密密,細水長流。當然,隨每個人不同的心境,默念或大聲、小聲都可以,但基本上金剛念較能持久。

  一般人,除非退休,不然都有各自的工作。如果工作內容可以不動腦筋,就散心念佛;停下工作或下班回來,所有空余的時間就是他念佛的時間,這個時候就專心念佛。

  當然,我們都是凡夫,而非聖人,會想看看電視、聽聽音樂、看看報紙或看看其他的書,這也是人性之自然,不過可以合理分配。一個人如果願生心非常懇切,對世間漸漸看透而多少放下一些的話,他的嗜好就會轉變,他的觀念、生活將會以念佛為中心,以念佛為最大的興趣、嗜好、享受。不過,即使不能轉變也沒關系,因為每個人的根機各不一樣,而阿彌陀佛都平等地救度。

  總之,是念念不捨這句彌陀佛名。比較精進的人,再怎樣精進也是依靠彌陀的力量,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比較懈怠的人,他也知道,念一句是靠彌陀力量,念十句也是靠彌陀的力量,所以今天念得多,對彌陀的救度力量沒有增加,明天念少了,彌陀救度的力量也沒有減少,因此他心中安於彌陀救度,不因為念佛精進就覺得往生比較可靠而有喜悅,也不會因為念佛懈怠了就懷疑往生不可靠而有所煩惱。當然,熏習日久,被阿彌陀佛悲心催動,念佛人自然會趨向勤行精進。

 

上一篇:佛教看邪YIN的危害
下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238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