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大士,乘大願輪,以普門法,度脫眾生。言普門者,以法法頭頭,皆歸實相,根根塵塵,悉證圓通,無有一法,不通涅槃,故曰普門。又復上中下根,皆使就路還家,善惡中庸,無不等蒙攝受,無有一人,不垂慈濟,故曰普門。但以眾生在迷,妄於根塵等境,起惑造業,因業受苦,久經長劫,了無出期。故致天災人禍,更迭而興,水火刀兵,相繼而起。豈天之枉虐斯民,實民之往業所感。若不歸命大士,則苦果復生苦因,倘能懇恩蓮座,則善緣當獲善報。
節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二》:“啟建普門無遮普度勝會大道場募緣疏(代撰)”
南五台山,乃千三百年前,觀世音菩薩,現比丘身,降伏毒龍,所開之古道場也。亦蓮宗八祖,雲棲蓮池大師,中興蓮宗之發源處也。
無門洞者,即今之湘子洞。意昔或名湘子洞,老人居之,改為無門洞。及老人去世,無知僧俗,不知無門之義。以韓湘子修行成仙為奇,故仍呼為湘子洞耳。何以知之,南五台山,無有大洞,可以住人。亦無有洞,名無門者。唯湘子洞,高深寬大,可以住人。兼復僻居山後,上下懸崖。而逼近聖泉,柴水方便。又復地勢向陽,冬暖夏涼。游人樵夫,皆所不至。洵為辦道最勝之地。鹹同以來,兵火連綿,以故久無人住。至光緒初,法忍冶開等老,卜居於此,至今成大蘭若。而道由人宏,地由人靈,可不信哉。
名無門者,蓋以大士以普門法道,度脫眾生。老人效法大士,名其居曰無門。亦取楞伽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之義。須知無門即是普門。良以法法頭頭,迷之則皆可起惑造業,悟之則皆可斷惑證真。故楞嚴二十五聖,於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各證圓通。故無一法不是三谛妙理,亦無一法不契三德秘藏。唯其普皆是門,故不須另立一門,而號為無門焉。
居士幸住此山,諒亦宿受此老之法潤所致。宜將此意詳告大茅篷主僧。令知有高人故事,及無上甚深之真正名目在。不可仍以外道虛名,相沿傳去,以致失卻佛法中之正名耳。
節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與高鶴年居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