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當揚唐活佛遇見違緣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遇到違緣和煩惱時,才知道自己的修行到底如何。有些人雖然長期處於煩惱魔眾中,但修行的境界非常不錯,根本不受絲毫影響,如同獅子一樣。大家在電視畫面中,應該見過非洲大獅子,當它出現時,周圍的小野獸膽戰心驚,馬上逃得無影無蹤。同樣,真正具足智慧和信心的修行人,面前的煩惱敵軍再多,也不會對他有任何損害。

  文革期間,我們寺院有一位揚唐活佛(現在八十多歲),被關在康定新都橋的監獄裡十一年。這十一年中,他說自己的嘴有傳染病,不能跟別人接觸,於是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持誦心咒。當時我們村裡還有一位喇嘛,被迫當了倉庫保管員,那個年代與現在不相同,村裡的男人大都派往外地去打工、圍草原、找反革命分子、打野獸,他周圍有一群美女,整天都干擾他,甚至晚上也不例外,但他始終護戒如目、不犯分毫。她們實在無計可施,就故意把自己的大耳環扔在他床邊,令很多人對他無因誹謗,但也不能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後來宗教政策開放時,他到泸定橋拜見揚唐活佛,二人分別講了幾年來的經歷:活佛說在監獄的十一年裡,雖然監守他的人天天害他,但他並沒有生嗔而損害道心;那個修行人說自己也遇到了無數違緣,但沒有生貪而失毀戒律。當時旁邊有個叫涅羅的在家人一直聽,我很小的時候,他經常在眾人面前說:“這些出家人實在了不起,我聽了以後非常感動。他們能在那麼長的時間裡對治煩惱,而我一想起自己在那個年代的行為,非常不好意思。”他作為一個在家人,對出家人十分羨慕。

  當然,出家人對在家人羨慕的情況也有。去年我們縣上有幾個領導,帶各個寺院的住持到雲南香格裡拉旅游。其中一位是共產黨員,他跟一個出家人共住一個標准間。那個領導天天很早就起來了,把佛像供在床頭,先磕一百多個頭,然後念一本很厚的課誦集。

  而同房的出家人可能是個政治和尚,平時除了開會和說些政治大話外,什麼修行境界都沒有。他早上很想多睡一會兒,但看別人這麼精進,自己也不好意思。念經吧,書沒有帶,坐禅吧,又坐不下去,所以特別苦惱。

  後來他換了一個房間,讓另一位出家人來陪他,沒想到那個出家人也是政治和尚,也沒有帶書,也非常慚愧。最後,他們把這個話傳來傳去,結果在二十多個人當中,這個在家人是修行最好的,很多出家人都不如他。

  所以說,出家人和在家人有時候修行上有很大差別。有些出家人表面上穿著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衣服,這確實值得大家恭敬,但在說話、取捨因果等方面特別差勁。而有些在家人,長期以來心非常虔誠,這種現象在藏族人、漢族人中相當多。那天我給有些老鄉講佛法時也說了:“最壞的出家人,連一個好的在家人都不如。”有些出家人好得不得了,但有些出家人確實不好,連一個在家人的道心和精進都沒有。不管怎麼樣,大家還是應反觀自己,現在煩惱的敵軍非常多,只有如履薄冰地護持自心,才不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

  漢傳佛教也有這樣的故事:昙翼法師最初依止廬山慧遠出家,後來又向鸠摩羅什求過學。他終年在山上住茅棚,一直淨修。有一天黃昏,茅棚前來了一位妙齡少女,身著彩衣,手挎竹籃,籃中有一只小白豬,還有兩顆大蒜。她走到法師面前說:“我今天到山裡撿野菜,沒想到越走越遠,現在天色已晚,回家也來不及了,想打擾法師在此借宿。”昙翼明白女色乃佛門大忌,這深山野林中四處無人,非常不方便,於是勸她趕緊下山回家。那少女一聽,哭了起來,說:“聽說佛門大慈大悲,誰知我遇到個假仁假義的和尚,眼看我一個弱女子沒有保護,卻見死不救,我的命太苦了!”昙翼見此,心也軟了,只好同意她留下來,晚上把自己的床給她睡,自己睡在茅棚外面。

  到了半夜三更,那少女突然叫肚子痛,請求昙翼為她按摩。昙翼以持戒為辭,堅決拒絕,豈知那少女痛得在床上滾來滾去,看起來非常可憐。無奈之下,他用布裹起禅杖,遠遠地為她按摩。少女慢慢不痛了,就睡著了,昙翼急忙出屋去。第二天一早,那少女醒來後,突將彩衣化作祥雲,小豬變白象,大蒜變蓮花,少女端坐在蓮花上,對昙翼說:“我是普賢菩薩,特來考驗你,你的修為果然不錯!”(也許法師有點不高興吧,你折騰了半天,原來是這樣啊。)

  這些高僧大德真的非常了不起,凡夫人若遇到這樣的境界,坐懷不亂非常困難。但無論如何,在守持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的過程中,倘若出現違緣,一定要盡力地對治。

  古大德也一再強調,此時祈禱三寶非常重要,通過三寶的力量和自己的正知正念相結合,任何煩惱的違緣都無機可乘。

  ——恭錄自《入行論廣解》第107課

 

上一篇:觀世音菩薩靈感錄(37)
下一篇:傳喜法師:超越時間空間,慈悲願力接引眾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