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業』?我們這一切的活動,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正在進行的時候叫做「事」,我們常常問「你現在在做什麼事」?事情做完之後,那個結果叫「業」。佛把我們所有一切造作分為三大類,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善業、惡業、無記業,分為這三大類,總不出這三大類。「無記」就是說不上是善還是惡,這個稱為無記。譬如我們拿毛巾擦個臉、喝杯茶,這無所謂善與惡,這一類的叫無記業。
善惡有標准,標准層次很多,通常在佛法裡面講,我們講「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就是五個標准,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每一個階層的標准都不一樣。但是它有一個不變的原則,有個原理,這個原理就是利益眾生的事業,這是善業,利益自己的事業就是惡業。這個說法許多初學的人不能接受,哪一個人不為自己?我為自己,這有什麼不好?可是在佛法裡面真的是不好。為什麼?因為佛法的目的跟世間的目的不一樣,佛法的目的是要作佛,作佛一定是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你才能做得了佛。作佛何以不可以有自利?佛說你為什麼不能作佛,你為什麼會生活在六道輪回裡面,就是因為你自私自利的心太重了。佛法講你執著有個「我」,有「我」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回,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清楚。
所以佛法教我們要破我執。破我執,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不要為自己想,這個「我」才能夠淡化,才能夠斷掉。什麼事情,起心動念還想著有「我」,你這個「我」的念頭天天在增長。換句話說,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修得再好,都脫離不了六道輪回。修得很好,也不過是享天福而已,出不了六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佛為什麼不許可我們為自己利益去著想,我們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世間人不懂。換句話說,你不想脫離六道輪回,那就另當別論,那就可以。如果你想超越六道輪回,「我」是非斷不可。
《金剛經》上說得多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超越三界,超越三界是小菩薩,要「無我相」才能超越三界。超越三界,出不了十法界,我們講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四聖法界裡面還有佛法界。他們是什麼原因?我執沒有了,不再執著「我」,他執著「法」,所以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還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沒有了,他不執著,他還執著有人、有眾生、有壽者,所以出不了十法界。必須四相、四見斷盡了,那你超越十法界,你是法身菩薩。《金剛經》的標准是法身菩薩,不是十法界裡面的權小菩薩,不是的。所以它的要求是要破四相,要破四見。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佛的教學是真實的,我們要很認真努力在這裡學習。怎麼個學習法?念念為眾生著想,不要為我著想,為別人服務,不要求別人為我服務,要懂這個道理。這些話,回教《古蘭經》裡頭都說,它說「施者比受者更有福」,《古蘭經》上說的。這個話要用現代話來講,我們替別人服務,比我們接受別人對我服務更有福。換句話說,什麼人是有福的人?為眾生服務的人,這個人有福了。這個在《新舊約》裡頭也有。佛是更進一層,為眾生服務這裡頭還沒有忘掉「我」,佛家是為一切眾生服務,把「我」忘掉了,於是這個福報就更大了,這個福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我」沒有忘掉,決定在六道輪回。這是我們講到善的標准,善業的標准在此地。
我們就要自己好好問問自己,這一生想不想脫離輪回?輪回太苦了。想不想離苦得樂?真想離苦得樂,我們一心一意奉獻給一切眾生。這種奉獻,跟諸位說,決定有好的果報,種善因一定得善果。不需要求,不求得到的更多,你要有求得到的反而少,不求得到的更多。這個道理很深,可是事實呢?如果我們冷靜觀察,很明顯。你看看我們周邊的這些人物,凡是行好事的一定得善報。有些人在這一生當中得大富貴的果報,我們看起來好像他並沒有行什麼善,甚至於還做很多惡事。這是什麼原因?善是他前生修的,前生修的因,這一生得果報。這一生當中很可惜,他沒有遇到善知識,沒有遇到明白人教他,於是他迷惑了,迷惑才造業,才造這個不善的業。由於造不善的業,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很容易消失,到來生福報就沒有了,他所造的惡業,惡報就現前。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你要看透了,無非是一個因緣果報的循環、轉變、相續,這一句話把世出世間所有的現象都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