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位在家居士來說,家庭、公司和社會都是最好的實修對境。我們首先要聞思佛法,把殊勝的教言銘刻於心,同時還要在生活中實修實用,讓這些教言深入骨髓,成為習慣,最終變成自己的天性。如果不實修,佛法再偉大、再殊勝,依然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真實利益。
談到實修,則不能脫離實際生活。現在很多居士的修行只是在形式、數量方面提高很快,在出離心、菩提心、虔敬心方面卻進展遲緩。這往往是因為學偏了——不知道自己處於什麼狀態,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道路。
什麼是不適合自己的道路?比如說,佛法的確有住廟、閉關這樣的修行方法,但這些方法是不適合在家居士的。為什麼?因為居士們現在的狀態是上有老、下有小,同時還要工作,要承擔很多責任。如果一位居士認為家務、工作是在浪費時間,耽誤了自己做功課,妨礙了自己學佛,這種想法就是學偏了,這是修行很大的障礙。
我給大家提一個建議:用於佛法的時間比例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而調整。
對於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要把百分之八十的時間精力用於工作和家庭,百分之二十用在佛法功課上。要盡心盡力地做一個好人,承擔起人生的責任,把自己的修行融入家務和工作之中,成為一體,發揮出佛法的力量,讓家庭由於你的存在而溫暖,讓工作單位由於你的努力而健康發展。
三十到五十歲,佛法和生活的時間比例可以變成一半一半。
五十歲以後,要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精力用在佛法上。
對於老年人來說,要把百分之百的時間都用在佛法上,除了吃睡以外,都要用來修行,連電視都不看是最好的。
千萬不要反過來——年輕人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用在佛法功課上,老年人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用在家庭上,這是錯誤的。為什麼這樣要求?如果年輕人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都用來做功課,就會忽略人生應該承擔的責任,這樣就連一個好人都稱不上了。如果連好人都不是,修行的基礎就沒有了。這樣,隨著年紀的增大,修行往往會毫無進展,用於佛法的時間比例會越來越低,六十歲以後可能只剩百分之五了。這樣,一生的修行就會趨於失敗,這就是學偏了。
這個建議來自我多年的修行經驗,希望居士們能夠重視,讓自己的修行步入正軌。
騰訊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