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王陽明這本書在日本被尊為“宇宙之書”,在中國卻被忽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陽明的《傳習錄》,在日本被稱為“宇宙之書”,在中國卻幾乎沒人關注。稻盛和夫在中國出版了18本書,闡述一個論點:作為人何謂正確?企業家每天要作出決策,做與不做是判斷,判斷的基本不應基於得失,應該基於“良知”。

陽明先生核心的思想是“致良知”。

陽明先生講了一段話:“學問成熟,良知清澈”,告訴我們要隨時隨地致良知。如:好利好色等私心雜念應撤掉,展現超人智慧,明示不亂。私心雜念每天少一點,天也就明朗一些,我們生活在復雜的時代,需要智慧,今天的中國形勢有點蕭條,企業家都在探討,怎樣的企業戰略才能沖出重圍?我想說的是,最根本的戰略就是“致良知”,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只需要把內心的燈打開就可以了。

作 者 | 白立新

▌王陽明悟到了什麼?

1508年,陽明先生36周歲,本命年。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監,將此魚米之鄉的書生發配到窮鄉僻壤貴州龍場,當一個驿站的小頭目。職位卑微卻成就了偉大的思想,與世隔絕卻打開了宇宙智慧的大門。古往今來,儒釋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龍場悟道這一點睛之筆,構築了陽明哲學的四塊基石。

01 無善無惡心之體

開悟後的陽明先生與釋迦牟尼一樣,發現“吾心即天理”。

“佛氏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只是一念良知,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念不滅,後念不生。”

“本體只是太虛。太虛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陰霾噎氣,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為太虛之障?人心本體亦復如是。”

心之本體就是太虛;“太虛”其實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說的“無中生有”的“無”。太虛並非我們個人私有,卻又構成我們每個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礎,所以,心之本體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道、天理、良知及萬物之理本來就是一碼事,所謂“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用六祖慧能的話講,良知、天理、心之本體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無善無惡、非善非惡,也就是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02 有善有惡意之動

天理與良知雖是無善無惡,但是觸景生情之後的喜怒哀樂,卻有善惡之分。

“如見儒子入井,則生恻隱之心,此謂心之應事而發為具體之善;見鄰有妙齡處子,生殺其親而逾牆摟抱之心,此謂心應事而發為具體之惡。”

良知本無善惡,觸景生情即生善惡之意,一旦意念出現,就已經屬於“行”了,因而修身養性,必須在此時就下功夫。於是,陽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後行”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論斷。

“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臭惡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臭惡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

比如喜好美色和討厭惡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見美色的同時已經喜歡上了,不是先看見,回頭再決定喜歡還是不喜歡;同樣,你聞見惡臭的味道時,就同時討厭它了,不是先聞到,然後再決定討厭與否。

陽明先生認為,良知是非善非惡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惡,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卻有善意善行、惡意惡行。所以,一個所謂的好人,在某個特定的情景下可能會因一念之差做出惡事,同樣,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03 知善知惡是良知

意念有善有惡,良知則像24小時工作的雷達隨時偵測意念的動向。

知善知惡是良知;你的良知即是善惡判別的准則。陽明先生的良知學說充分肯定了個人的主體價值,“自己良知原與聖人一般,若體認得自己良知明白,即聖人氣象不在聖人而在我矣。”所以他說,滿街都是聖人。既然每個人都有聖人的良知,那麼每個人也就具有了判斷是非的道德權力。

所以,陽明先生說:“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如果你的良知告訴你說,這句話是錯的,哪怕這是孔子所言,也不能將就。

陽明先生說:“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底准則。爾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裡何等穩當快樂;此便是格物的真訣,致知的實功。”

04 為善去惡是格物

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

作為世俗凡人,我們整天都是雜念紛飛,一會想偷個懶,一會想占個便宜。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隨時站崗放哨,“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隱”,這份良知永遠都不會泯滅。

致良知,就是“去惡為善”,就是“存天理、滅人欲”。滅人欲不是將人變為草木,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雜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

陽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說:“私意萌時,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其實,私心雜念一出現,我的良知就偵查到了,可總是不能將這些私欲去除。

陽明先生回答說:“你萌時,這一知處便是你的命根,當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私意剛開始萌動之時,恰恰是徹底革除之機,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陽明先生繼續說:“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陽明先生總結說:“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歸納起來,就是四個字“事上磨練”。既然良知永不泯滅而且可以隨身攜帶,遇見任何事情,只要對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對錯是非,而無需叩問神仙或者查看經典。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時!這就像帶了一只羅盤,可以隨時校正自己的方向。只要堅持修煉,自然就距離成賢成聖而不遠。

這也就是日本“明治維新三傑”中的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追隨陽明先生的原因,也是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王陽明”的原因,同樣是稻盛和夫“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的原因。

 

上一篇:河北張家口男89年公務員征婚
下一篇:淨空法師:身體的好壞與念頭的善惡有關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