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境界在哪裡?就在不論遇到什麼情況,我們的心都能平靜,煩惱很少生起,見到他人遇困難,悲憫心與救度心自然生起。
●你的知見有多高,你修行的境界就有多高。
●聞思修是一件事情,不是兩件事情。把聞思的佛法運用於生活中就是修行。
●不論我們修哪個法門,修行一段時間後,我們已經能慢慢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心念,說明我們的修行有成效,如果我們的情緒還是波動起伏,說明我們修行的效果不大。
●修行要按次第進行,前面的內容是後面的基礎,如果前面的基礎沒有修好,後面的就修不起來。
●修行人的人生要努力做兩件事:一是為利益眾生精進修行使自己快速成就;二是不畏艱難、不知疲倦的度眾生。
●如果不按次第修行,不把基礎打牢,我們所修的內容不容易產生效果,同時容易產生增上我慢心。
●修行就是修自己的一顆心,不論六根面對什麼樣的六塵外境,看我們清淨心能不能保持住。
●當我們力所能及地對眾生進行各種幫助,從事慈善事業的時候,也是自己修行的一種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消除自己的悭貪心、吝啬心,增長慈悲心。
●法無定法,我們可以通過持咒、念佛號、誦經、禮拜等種種方法來忏悔業障、積聚資糧,主要看我們自己適合哪種方法,哪種方法對調伏我們的心性最有效果,就可以選擇哪種方法
●修行是形法好修,心法難修。進入佛門是福報好得,功德難長。佛法是碰到不容易,得到不易。
●修行就是在過關,境遇一個個的現前:順境、逆境;緣分也逐一的出現:善緣、惡緣。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境遇,心裡無貪、無嗔,便能過;不論遇到什麼樣的緣分,發願都結成法緣,就可以一直善緣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