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願法師:智慧就是懂得放下的藝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熏無漏法,有漏法就會減;熏有漏法,無漏法就會減;

  無增無減,就不能夠成為能熏,比方說佛果,佛果是圓滿的淨法,不能熏。

  所以我們就明白,我們要能夠多熏習善法的種子,就能夠張揚善的力量,那麼惡的種子就會萎縮。正如說,你如果是保持在一種很喜悅的心態之中的話,那麼它不可能同時就容納一種憤怒的情緒,兩種情緒是相反的,不能並存。

  我們要多熏習無漏法,對於世間的名和利要能夠看淡、要能夠放下,所以這些能熏四義,對我們去修持,去讓善的種子、無漏的種子起現行,讓惡的種子能夠萎縮,這個都有很大的作用。

  因為它是有生滅,所以我們就才能夠有辦法,去讓惡種子盡快能夠報掉,讓善法的種子能夠增盛;因為它有勝用,所以我們就能夠為善法,它能夠更加增長善的力量;因為它有增減,所以我們熏無漏法的時候,有漏法就會減少。

  但是世間的人,他終日忙忙碌碌,從來沒有去想過,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終日煩煩惱惱,或者為物所累、或者為情所困,每一天都是迷迷糊糊。

  要了解了《八識規矩頌》,就知道對於世間的名利的追逐,要能夠看破放下,要能夠讓惡種子、不良的情緒都清除,都能夠起現行清除掉。世間的人也都知道,但是很難做到。

  你看,陶淵明就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閒適,是要能夠捨棄世間的名利和塵世的繁華;

  李白也說:“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這樣的清幽,也要能夠不會那麼熱衷於在世間營營苟苟,能夠放下對名利富貴的追逐;

  王維就吟出了:“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雅致;杜甫吟出了:“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的灑脫。

  所以事實上,智慧就是懂得放下的藝術。我們在世間法的追逐之中退步的話,在出世間法之中就能前進。所以有位禅師說: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在世間法退步,在出世間法就是向前;

  在有漏法退步,在無漏法就是前進。

 

上一篇:南懷瑾:《金剛經》的重點,要特別注意
下一篇:星雲大師:惠能大師悟道以後,怎麼樣生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