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乃是佛學的心法,而佛學的主旨,注重在修行求證,並不是純粹空談理論的思想問題。無論原始大小乘的佛學,以及中國佛教各宗的創建,都是以禅定修持為其求證的骨干,所謂涅槃、性空、真如、妙有的教理極則,以及達成圓滿佛果的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三明(宿命、天眼、漏盡)以及性空緣起、緣起性空,與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理念與實證,一律都從禅定入手而達到般若智慧的證驗,然後完成圓滿的解脫道果。
禅宗傳入中國以後,雖然再度演變而成中國文化方式的宗派,但只在教授方法,與文字語言方面,逐漸演變佛學的教理,而改用平凡語白的說話、與平民文學的境界,表達其高深的玄理,至於它的中心與目的,仍然不離佛學原始的要求。換言之,禅宗的中心,雖然不是禅定,但仍然不離以禅定修行求證的方法為基礎。禅宗的目的,雖然不是著重離塵避世,逃避生死的小乘隱退,但仍然不離升華生死,要求心的出世自在,而作人世救眾生的行徑。
雖然唐、宋以後的禅師們,也有采用呵佛罵祖的教授方法,用來破除固執盲目信仰的宗教性,高唱佛是“乾矢撅”等名言,但他仍然標榜以達到不是成佛,只是完成一個“超格凡夫”,或“了無一事的閒道人”等為目的。其實,這些作用,都是為了變更經常含有過分宗教色彩如佛菩薩等的佛號,而代之以最通俗明白的觀念而已,所謂“超格”,所謂“閒人”,並非等閒易學的事。試想:既然身為一個凡夫,卻要在凡夫群中,超越到沒有常格可比;既然是一個人生,卻要“無心於事,無事於心”,做到“空諸所有”,不是“實諸所無”的悠閒自在,那豈是隨隨便便就能一蹴而就的嗎?倘使真能到達如此地步,縱使不稱他為佛,而叫他任何其他虛名,在他自然都無所謂了,猶如莊子所說或牛或馬,一任人呼,又有何不可呢?我們若了解禅宗的中心與目的以後,就可明白唐、宋以來禅宗宗師們所標示的了生死、求解脫,是如何一回事了!他們所提出來的問題,例如:“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以及參話頭”等學禅入手方法的作用,也同時可以了然於心了!
現在為了進一步明白禅宗這個中心與目的的演變,便須要知道中國佛學史的演進。當東漢末期,佛學傳入中國的先鋒,並不是學理的灌輸,最初佛學進入中國的前奏,第一,是印度梵僧們用超乎平常所知而神乎其事的神通表現;第二,是教導修習小乘禅定的修行方法。由於這兩個佛學輸入的先鋒前奏,恰當秦、漢以來中國道家方士,發明種種修行方法,冀求升華人生而進入神仙境界的鼎盛時期,所以一經接觸佛法中禅定與神通的證驗,便自然而然的彼此觀摹研究。甚之,傾心禅定以求神通,一變戰國以來,利用外藥金丹的修煉,與兩漢以後,以鍛煉精神魂魄的修煉方向,從此,跟蹤而來的,便是佛學思想學術的源源輸入,更加充實禅定修證的理論基礎,所以有魏、晉、南北朝佛教高僧大德們修行實驗的種種成果。因此才又產生佛教各宗禅觀的修法,與天台宗止觀禅定法門等的建立,可惜一般研究佛教史與佛學史者,因為本身並沒有親證佛學的真實經驗,不敢碰觸這些史實,甚至反咬一口,認為這些都是與佛學學理思想毫不相干的虛言,才使佛學的真正意義,與禅學的真實目的,完全變了本質。
然則,禅宗何以又在隋、唐以後,排斥禅定,只重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的見地呢?這便須要了解禅宗一脈所標榜負擔的任務了!我們須知號稱為教外別傳的禅宗,它的目的,是為傳授佛法心要真修實證的見地,並不以禅定或神通為標榜。因為禅定是佛法與世間各宗教、各哲學學派,甚至一般普通習靜人的共法,並不是佛法特創的不共法。神通的境界,也都是由於從心理生理入手,加以嚴格的禅定方法鍛煉而成,是把人類與眾生身心性命的本能效用,發揮到最大與極限的功能,因此便知縱使修煉禅定的工夫,得到神通的境界,仍然沒有離開心意識的作用。
既然禅定神通,都是唯心所造,可以由心意識達到的境界,那麼,就是有了禅定神通的成就,自己仍然不能明白這個能夠使你得禅定,能夠使你起神通作用的基本功能的心,它究竟是何相狀?它究竟來從何來?去向何去?它的本體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那豈不是仍然是一個不知宇宙人生究竟的糊塗人嗎?所以《楞伽經》上便說這些境界,仍然不離唯識的變相,《楞嚴經》上更加明白地說:“現前縱得九次第定,仍為法塵分別影事”而已。宋代由神仙道家而參禅的張紫陽真人也說:“頂後有光猶是幻,雲生足下未為仙”了!
可是話又說回來,倘使是一個真正學佛參禅的人,如果沒有經過嚴格的禅定修持,連普通平心靜氣的心性修養工夫,也未到達,就冒然要求,或自認為已得言下頓悟的禅道,那便是非愚即狂,恐怕距離禅道尚遠吧!假定這樣便自信為禅學的真實,至少在我個人而言,實在是個世間最愚蠢的笨人,幾十年的求學求證的工夫,都是冤枉的浪費了。閒話少說,言歸正傳,總之,禅宗的中心與目的,已如以上所講,略作說明,關於真實禅宗的途徑,歸納起來,便有工夫與見地的兩種條件,猶如鳥的兩翼,車的雙輪,是缺一不可的事實。
摘錄自《禅宗與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