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教說拜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佛拜師如何選擇上師

  拜師如就醫,如果恰逢良醫,則藥到病除;如果碰到的是庸醫,非但病痛難以治愈,尚有喪命之憂。而且在佛法看來,即使遇到庸醫,也僅僅是此生生命的終結,如果拜到不合格的佛法老師,那麼損失的將是生生世世的幸福!因此在選擇佛法上師的時候,不能重視名氣、地位大小以及徒眾的多寡,應該嚴格依照經論中所提供的上師標准,加以觀察和選擇。

  對於顯教大乘上師的標准,彌勒菩薩在《大乘經莊嚴論》中有很好的歸納和界定。這就是大乘上師十德:

  1.戒律清淨

  戒律本意是“調伏”的意思,即是調伏狂放不羁的粗野內心,使之柔和慈善。無論上師身份是僧是俗,都要遵守相應的戒律。如果是出家比丘,則要遵守250條比丘戒,如果是在家居士,則要遵守五戒、十善、菩薩戒等相關戒條。戒律是品德的保證,是高尚情操的最低底限,一個不遵守戒律、肆意妄為的人,是不堪作為佛教大乘上師的。

  2.具足禅定

  普通凡人的內心,大都狂躁不安,各種妄念,如奔騰的瀑布,難以安靜止息,所以世人都將之比喻為“心猿意馬”。作為佛教的上師,則必須修習禅定,讓內心平穩安定,只有當內心極度寂靜,通達一切真理的智慧之日,才會冉冉生起。就如只有平靜的湖面,才能映射出清晰的影像。佛陀曾經在《四十二章經》中說過:“置心一處,無事不辦。”意思是如果能隨願把內心置放一點,則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反觀世俗也是一樣,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做好一件事情。因此,產生勝義智慧的載體:禅定的獲得,也是大乘上師必不可少的條件。

  3.具足智慧

  佛教被稱為“智慧的宗教”,說明佛教是崇尚知識、注重智慧的宗教,因此智慧的具足,也是大乘上師的必須條件。在佛教中,智慧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分別思維的世俗智慧,一種是無分別思維的現觀直覺智慧,後者必須在有禅定的基礎上才能獲得,這裡所要求的智慧是指前者,即能分辨是非善惡的智能、知識含量以及理論素質等。

  4.德才超勝

  這是說上師的品德、學識等一定要高出弟子,如果上師的德才比自己還低,則沒有跟他學習的必要。在《親友書》中說:“拜低劣者為師,結果是自己跟著墮落;拜相等者為師,自己毫無進步;只有拜高尚者為師,才能有所裨益。因此應該拜德才超勝者為師。”正如世人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5.勤奮努力

  這條包含兩個意思:

  一是上師自己要勤奮修持、努力實踐。佛法不同於世間知識,不能光說不做,必須躬行實踐才能獲得真正的利益,所謂“身教重於言傳”,因此作為大乘上師自己要精勤修持實踐,不斷提高自己。

  二是上師要勤於教導,奮於利眾。以佛法、善行敦促弟子,誨人不倦。

  6.學識廣博

  彌勒在《大乘經莊嚴論》中說過:“即使是大菩薩,如果不學習五明知識,也難以成佛!”因此無論是自修還是育人,上師都要掌握五明知識,尤其是內明:佛教三藏法典的知識。

  佛教的三藏典籍,約八千余卷,可謂卷帙浩瀚,博大精深,加上佛經原典都是佛陀應當時弟子根基的散說,又有了義與不了義等區別。因此,不掌握佛教的總體精神和基本原則,很難正確認識佛教教義。只有通達了“深觀”以及“廣行”的各種教法,才能毫無錯謬地解釋佛經。因而在藏傳佛教的傳統教育中,都是先用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時間,來學習《因明》、《般若》、《中觀》、《戒律》以及《俱捨》等五部經學。

  7.通達“真實”

  這裡的“真實”是指佛教中獨有的“無我正見”:人無我和法無我,也是區分佛教和非佛教的四法印之一:“諸法無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佛教哲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各種條件聚合的存在,他們本身並沒有獨立的本質。比如水,當溫度等條件產生變化的時候,他們的存在狀態也會發生變化,作用也跟著產生變化。雖然水沒有固定的獨立不變存在本質,但水有水的作用,冰有冰的作用,絲毫不會紊亂,這就是佛教的“緣起性空”學說,也是佛教最高的哲學:無我哲學。這裡的“我”並非你我他的我,而是指事物獨立不變的本質,佛教不承認這種獨立不變本質的存在,所以稱為“無我”、“空”。這是從觀察真理、勝義的角度來說的。如果從世俗谛、現象角度來說,佛教也承認世俗的我與事物都存在,不了解佛教者總說佛教的空就是什麼都沒有,其實是對無我哲學的最大誤解(有關無我空性方面的詳細解說,請參看《趨入空性正見之階梯:菩提道次第廣論·觀章直解》一書)。

  但在佛教哲學中,對於無我的講解有四家學說,小乘兩家是有部和經部,大乘兩家是唯識和中觀。其中以中觀為最高思想。作為大乘顯教的上師,最好能夠直覺現證這中觀空性,最起碼也要在理論上通達。因為無我空性是徹底斬斷輪回繩索的利刃,若不具此,自己尚且無法脫離輪回,如何有資格教導弟子呢?

  8.愛心育人

  慈悲愛心是佛教徒應該具備的良好素養,特別是學習大乘佛教者,更是應該培養“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的菩提慈悲愛心。作為大乘佛法的上師,自然要有慈悲愛心。如果缺乏了慈悲愛心,那麼講授佛法、授徒育人都成為牟取名利的工具,就會出現貪財賣法,窮人學不到佛法的可悲局面。

  作為教育工作者,無論是佛法的上師,還是世俗的教師,都應該以育人為己任,不看重弟子、學生的出身貧富,這樣才能為人師表。特別是大乘顯教的上師,更應該傾注全部的愛心,忘我地教育弟子。就象西藏一位嘎當派的大師慬哦瓦所說那樣:“雖然我講說了很多佛法,但從未有絲毫的沾沾自喜,因為眾生都還在苦惱當中!”

  9.具備耐心

  由於人的先天智力、生存環境、思想素質以及習性喜好等不同,接受佛法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作為上師應該具備授課的耐心。對於根器好的弟子固然能欣然傳授,但對於智能低劣的弟子同樣應該具備百問不厭、誨人不倦的耐心。如果不具備耐心教導這個優秀的品質,下根弟子也很難從上師這裡得到良好的教育。

  10.善於解說、教導有方

  這是說上師應具備良好的文字語言和邏輯思維功底,能根據弟子的根基情況,因材施教,巧妙地把佛法的義理傳授給他們。上師自身雖然具備多種功德,但如果不善於傳授,弟子同樣無法得到良好教育。

  宣化上人:學佛拜師要除惡習

  有人就說:「善財童子有五十三個師父,他怎麼不是最壞的?中國人拜三十個、四十個師父就是最壞的呢?」什麼事情都有它的真理,善財童子之所以有五十三個師父,是他第一個師父教他去拜第二個師父,是他師父叫他去的,不是他自己聽說某某人是一個有道、有修行的,於是也不告訴他的師父,就偷偷地跑到那地方又拜了一個師父,這叫「拜了一個師父,背了一個師父」。

  「背」就是背叛了,違背的意思。你若是對你的師父好,為什麼還要去拜另一個師父呢?好像我們人有一個父親就夠了,只有釋迦牟尼佛可以作我們第二個父親。我們總不可以去找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這麼多的父親嘛!師父是我們出世的法身父母,你拜那麼多師父干什麼呢?

  善財童子把他第一個師父所有的道德、學問和神通妙用都學完了,他的師父也沒有什麼可教他的了,所以就教他到南方去拜某某人作師父。他到那地方拜了另一位師父,拜了師父,又把這師父的一切本領和一切能力學完了,這個師父又介紹他再到南方去拜某一位尊者,或是某一位菩薩,或某一位比丘作師父,說:「他的道業比我更高。」這是他的師父介紹他去拜別的師父,不是他自己偷偷摸摸地去拜旁人做師父。第一個師父介紹第二個師父,第二個師父又介紹第三個師父,乃至於介紹到第五十三個師父。他把這五十三個師父所有的神通妙用都學到了,所以善財童子的神通妙用大得不得了。你不要以為他是個小孩子,他的本領很大的。

  中國的佛教徒因為受這種的影響,也各處亂拜師父,拜完一位,又偷偷摸摸去拜另一位師父,拜了一個又一個,這都是佛教的敗類。所以我在中國或香港時,凡是已經皈依過三寶的人想再皈依我,我是不收的他們的,為什麼?我認為他是最不好的一種佛教徒,因為不是他師父教他來拜我,而是他自己偷偷來的,這是違背良師。尤其這個皈依,只可以皈依一次,不可以一次又一次皈依。受戒可以,你受三戒、四戒、五戒、八關齋戒、或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這受多幾次都可以。但皈依只可以皈依一次,拜師父只能拜一個師父,不可以東拜一個師父,南拜一個師父,北拜一個師父,西邊又拜一個師父。這樣子將來你死了,究竟要到哪一個師父那兒去作徒弟呢?沒有地方去了,根本就無所皈依,因為師父太多了。尤其在佛教裡頭,我們要講真理。

  中國的佛教徒裡,轉來轉去都是這幾個老佛教徒,他們從小就皈依,以後又左一次、右一次皈依,這一生甚至於皈依了幾十百次。你問他:「什麼叫皈依?」他把眼睛睜著,沒有話講──不知道!皈依了幾十百次,不知道什麼叫皈依,你說這可憐不可憐!他說所有的出家人都是他師父,他都皈依。但是,我相信他一個師父也沒有,為什麼呢?因為他都沒有相信。你要信,相信才能得救的;不相信,根本就不會得救的。尤其在中國,比丘之間互相鬧意見,也都是因為徒弟的關系。好像這一個法師的徒弟跑到那一個法師那兒去了,無形中就表示這一個法師沒有道德。如果他有道德,怎麼徒弟會再另拜別的師父呢?於是乎,兩個法師之間就生了意見了──「你把我的徒弟給搶去了!」法師和法師就斗起法來了。一斗法,兩個人的本相都現出來了。

  你皈依以後,一定要尊師重道,要對師父恭恭敬敬的。切記不要違背師父,不要不恭敬師父。不恭敬師父的人是會墮地獄的。

  聖嚴法師:拜師學佛四條標准

  韓愈曾經說過:“術業有專攻。”因此,學習任何法門都應該選擇有專精獨到功力的明師,不論做學問、學藝和學佛,其道理都是相通的。雖然明師未必出於明師之門,明師門下也未必出高徒,但是追隨明師,至少不會指錯方向、教錯要領,實要比所謂“以盲引盲”來得安全。

  可是誰是明師?往往無法得知,特別是宗教經驗和禅修工夫,在自己尚未入門時,更是無法判斷誰是明師或不是明師。不過,明師雖然未必有名,但若為大眾公認的明師,自然要比自稱明師而尚未被大眾所公認的要可靠得多。在無力明辨誰是明師或不是明師的階段,追隨已被大眾公認的明師是比較安全的。或者由已經成名的老師介紹尚未成名的老師,也是較可信的。而由你所信任的明師介紹另外一位明師,也是可取的,如在《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大善知識的方式,就是通過一位介紹一位,形成了五十三位的連鎖關系。他們人人都是明師,因此善財童子絕不是病急亂投醫似地盲目拜師。

  世間任何時代都有許多自稱為一代宗師的人物,他們妖言惑眾、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廣收徒眾以虛張聲勢,如果不加明辨,即很可能以有名的邪師為明師。所以孟子也說:“人之大患,在好為人師。”因為那些邪師對社會人心有誤導作用,使人間產生更多的紛擾不平衡、困惑不安定;因此跟他們學習某些邪法、邪說和邪術,不僅不能開拓人生境界,反而會為自己帶來身心的傷害、家庭的失和。只可惜一般人實在很難識破這些人的真偽、邪正。

  從佛法的立場說,邪與正、暗與明的標准,都在於自我中心的考察,如帶有強烈貪嗔習性的人,一定不是明師;又如雖然表現仁慈、和顏悅色、道貌岸然,但倘有驕、狂、慢等氣質的人,也一定不是明師。找明師,《大智度論》卷九揭示了四個要點,稱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師不以自我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個人為權威,是以共同的原則、規律為依准。律教的法就是因緣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師所說的道理與開示違背了因果和因緣的法則,就不是明師。因為因果是要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緣是教我們對一切的現象不起貪嗔等執著心。否則,雖眾人尊其為聖人,也和邪師無別。

  第二、依義不依語:凡是真正的法則,一定是放諸四海皆准、古往今來皆同的,不會因民族、地區、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別。如果說有宗教上的禁忌,或有語言上的神秘,便都不是正法。正法應注重義理的相通,而不當拘泥於語言上的相異。例如說:回教徒重視阿拉伯文,猶太教重視西伯來文,都與此准則相背;佛教徒重視梵文、巴利文,只是為了考察原典,以追求原義,並不是說梵文和巴利文有特別的神力或神聖。當然,印度教是重視梵語、梵音的,此與佛教有別。

  第三、依智不依識:智是聖人的智慧,乃從無我的大智、同體的大悲中產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論為己為人,乃至於為一切眾生,或者為求成就無上的佛道,不論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個別的我與全體的我,都不能產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屬於知識及認識的范圍。知識是從自我的學習經驗中產生分別、記憶、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則只有客觀的現象,沒有主觀的中心;只有運作的功能,沒有主體的中心,如果與此相違,就不是明師。

  第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無法可說、無法可執、無法可學、無法可修,也無法可證。正如《壇經》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不為什麼,也沒有什麼,只是照樣地吃飯、穿衣、過生活、自利利他、精進不懈。

  根據以上四點標准,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別,誰是明師,誰不是明師。再依據這四個標准去訪察你所希望親近的明師,大概不會有所差池,日積月累,縱然不得明師,你自己也已經成了明師。

  多識仁波切:依止善知識 先要了解他的人品

  我們怎麼來判斷真假活佛,怎麼來依止善知識?現在真假難辨,以前很多人給我打電話說某某活佛在漢地弘法,你知道這個活佛的情況嗎?

  我說藏地活佛很多,最好的辦法,你們與當地的宗教部門、統戰部,聯系打聽了解情況,是不是活佛這是一個,是不是具有弘法的資格,這個兩條是非常重要的。

  不一定活佛都能傳法,所以一個是他的資格,活佛的資格,正式認定的資格,第二個是他的學問、人品,究竟是胡搞的,還是真正弘法,需要了解。

  現在國家統戰部活佛名單可以查。這個需要了解情況,你拜上師之前要了解他的情況,他的人品、學問、傳承究竟是怎麼樣。需要了解,不能盲目地拜師。

  嘎瑪仁波切:學佛拜師要有智慧

  現代資訊交通都很發達,想要去尋找一位具德上師,並不難。藏傳佛教歷來注重傳承,不像內地可以突然冒出來一個上師。

  在藏區,很難騙人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要查這個上師的師父是誰,他的師叔是誰,他的師祖是誰,他周邊有幾個金剛師兄弟,這幾個金剛師兄弟都在干什麼。

  這很重要——這些他提到的人,到底跟他熟不熟,他自己有沒有寺廟,在藏區如果他連廟都沒有,連僧人和信徒都沒有,卻跑到內地說自己在那兒當大活佛,你相信嗎?為什麼他那麼優秀,在藏區卻沒人認他呢?

  那些資深的大法王、大教主,哪個不是統領一方僧眾?寧瑪巴的貝諾法王,薩迦法王,敦珠仁波切,噶陀的莫扎法王,白玉的圖桑活佛,白教噶瑪噶舉的噶瑪巴等等,統領一個教派的高僧大德,才有資格稱為法王、教主。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法王,座下有幾萬出家弟子,這當然是大法王了,因為他弘法利生的一切事業,就像王一樣。

  有個人在北京,自稱在四川某地是個大活佛,寺廟的大主持。有一天,他的弟子們說要到廟裡看看,這下他可緊張了,馬上跑回去,挨個和人打招呼,說:“你們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喇嘛。”喇嘛們當然知道他出了問題,等他的弟子們去了以後,到處找這個師父的法座,連張照片都沒有找到,還以為自己的師父很低調呢。

  一個管家告訴他們:“你們的師父?怎麼可能有法座?他就在門口那幾個位置坐一下,因為他修行得最爛,一天到晚在內地不回來,現在只能坐在那裡。”

  他的弟子們來找我,都很難過。我問他們,“他有沒有教你們佛法?教你們實修啊?”“沒有。”“那他一天到晚在干什麼?”“陪我們大家聊天,逛街,吃飯。”好好想想,拜的師父們又不是三陪,不懂佛法,不教佛法能叫師父嗎?

  你們自己要特別謹慎,尤其是那些喜歡到處跑道場拜上師的,學佛拜師一定要有智慧,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否則不僅是被人欺騙,還會斷了自己的慧命。

 

上一篇:這是破除淫欲沖動的方便法門
下一篇:金剛經古人持驗錄之十六:得長壽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