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天下父母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父母愛子女,他最關心的有哪些?第一就是我們的健康、康寧。實實在在講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我們的父母常講,你只要過得好,快樂幸福,就是他們最安慰的事。但是只要我們一生病,那就急壞父母。

  我記得聽到一位媽媽在談,有時候我們聽媽媽在談孩子,回光返照就想到自己,以前給媽媽著急的那種景象,很忏悔。她的孩子走樓梯不小心沒踩好,整個人栽下來,頭去撞樓梯那個稜角,一撞撞到眉毛這裡,一下子血就噴出來了,又是晚上。他母親看血流得這麼快,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送進醫院,趕快縫。送進去醫生開始縫了,這個媽媽才松一口氣,她松一口氣頭就低下來,看到自己只穿了一只拖鞋就沖出來,都不知道自己才穿了一只鞋。我聽到這裡,媽媽那個愛真是無我,哪有想到自己,連鞋子只穿一只都沒有感覺,就是拚命的趕緊要把孩子送到醫院去。所以人只要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在與父母相處的這些細節,你都能看到父母無私無我的行為。真的體會到,孝心自自然然就起來了,不帶任何勉強。我們現在這個孝心還得人家勸半天,實在有點麻木,實在是什麼?為什麼麻木?自私自利太強,都只是考慮自己的感受而已,沒去體恤父母的苦心。父母在乎我們健康,再來,在乎我們的家庭。所以你夫妻要和樂,下一代要教好,讓老人家能含饴弄孫,這是盡孝。事業能夠發展得穩定,也是讓父母不擔心,這就是保家的部分。

  第一是康寧,第二是保家,第三也是希望我們這一生,對社會有所貢獻,希望我們「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祖宗,以顯父母。這都屬於父母愛孩子,希望孩子能健康,能家庭幸福,又能夠揚名後世,這個都我們親所好,力為具,去做到。《論語》當中也有一句話講,「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唯一擔心的,是孩子的健康,這句話我們冷靜去想想,從我們自身去比較一下,古代讀書人只有什麼時候讓父母擔憂?生病的時候。人吃五谷雜糧,有時候這五行失調,生個病在所難免,以前讀書的人只是生病的時候才讓父母擔心。我們現在什麼時候讓父母擔心?當然不是Anytime、Anywhere。但是還是有很多,尤其生活習慣、處世,會不會又跟人家不愉快沖突?會不會又讓領導操心?父母都會擔心。嫁出去了會不會給人添麻煩?所以看到這一句效法古人,德行合格,不讓父母多操心。我們報恩都來不及,還因為我們的言行,讓父母提心吊膽擔憂,是不妥當。那怎麼樣能盡量讓自己不生病?這個時候也是謹慎的態度,謹嗜欲,慎飲食,謹慎自己的嗜好,慎重飲食習慣,現在很多文明病都是吃出來的,病從口入。

  再來,會影響身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