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金剛經古人持驗錄之三十:得回生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九十二)得回生篇:同名異行,禍福立判。

  張隱,當年少時,便戒殺而茹素,經常誦持金剛經。與他住在同裡的有位屠戶也叫張隱,因為宰殺豬羊很多,故這些冤魂向冥府訴冤,閻王便派鬼使來追,卻誤捉持經的張隱。他到了冥府後,閻王責罵說:你為何要以殺生為業?張隱回答說:我平日以看經為務,從未宰殺生靈。閻王不信,命左右取業鏡照看,果然如此,就問鬼使:張隱應得壽命多少?鬼吏閱簿回答說:他可得壽九十歲。閻王對張隱說:你既不曾殺生,並有持經功德,現在放你還陽。張隱死後,正值炎夏,返陽時已經過了二十一天,屍體早已腐敗,不能再附,遂又到冥府,閻王說:你的屍體既不能再附,那我就派使者急追屠戶張隱來此受報,你既跟屠戶同名同姓,那就依附他的身體吧。持經張隱返陽後,屠戶家人看到主人死了三天,又復活過來,全家不勝歡欣,但張隱徑直走向自己的家中,向妻兒說:我再得重生。張隱被持經之家認作夫,被屠戶之家認作父,兩家為此爭論不休,誰也無法鑒別,於是報請官府裁決。後來由明淮刺史判決說:身魂兩生,姓名一殊,生本各枝,死迥同氣,身屬屠家,其性情聲音卻是持經之人,實難分辨,由兩家各輪流奉養一個月。刺史並將此事表奏朝廷,聞者皆稱罕見。屠戶子孫,從此也改惡向善。

  《金剛經感應傳》

  光明禅師後語:佛言:念念仁慈修善者,造人天福德身;念念殺生食肉者,造地獄畜生身。兩人所為不同,福禍立判,果報分明,能不三思哉!

  (九十三)得回生篇:不造惡業,不怕冥殿對質。

  李思一,唐朝太廟署丞,一日重病去世。死後來到地獄,冥官問他:你在十九歲時,有沒有屠殺豬羊?思一仔細回憶自忖並無殺生,遂說沒有。冥王命令指控思一的豬羊,到殿上對質,發現豬羊被殺的那一天,思一正在黃州,聽慧珉法師講涅槃經。然而慧珉法師已經圓寂,往生於金栗世界,已在三界之外,所以無法追證對質,遂放思一返陽。過了幾天,思一來到清淨寺忏悔受戒。回家後並普勸親友誦金剛經,並發願要為遭受冤枉去世的人和動物,讀誦金剛經五千卷,借以超拔濟度。思一剛說完這些話,因為冥府又要傳喚對質,便又去世了。到了冥府,他說:我現在發心受持金剛經。冥官大喜稱贊說:你發心受持金剛經,功德不可思議啊!過一會兒,看到一人手持金剛經告訴他說:這本就是金剛經。思一請他打開經卷,閱讀經文與今時金剛經沒有什麼差異,遂閉目發心要深入了解經義,以求弘法利生。這時忽然聽到有人向他說:你現在發這個廣大心願,功德無量!這些豬羊前來與你對質。豬羊用人語說:我們實在是自身命盡,並非思一殺害,只因沒有功德,要在惡道受生,恐怕無法獲得饒恕,所以妄引善人來此,希望拖延些時日而已,思一是冤枉的。慧珉法師從金栗世界派來的兩位和尚,也在此時來到冥府。思一看到兩位和尚,趕緊趨前頂禮。和尚向冥王說:思一發願要一心持誦金剛經,這些豬羊也證實他並未殺生,慧珉法師在金栗世界,特地派遣我們兩人前來搭救。冥王遂讓思一返陽。兩位和尚送他回家後,就騰空飛去。思一蘇醒過來,望空頂禮膜拜,感恩搭救。其後思一親自到寺廟,恭請僧眾轉讀金剛經五千卷,以了卻宿願。自己也晝夜精進不懈,後來並得長壽。

  ---《金剛經集驗記》

  光明禅師後語:眾生所以輪回受苦,由於起惑造業。行善獲福,作惡得禍,自作自受,絲毫不差。人死後,依其生前所造善惡等業,在六道中輪回不已。倘若造作惡業必流轉於三惡道中受苦,難有了期;倘若依照佛的正法修行,必出三界終成聖果。我輩凡夫,無始以來被我執所困,造下無量無邊罪業,現既皈依三寶,應發大慚愧心、大忏悔心,常在諸佛面前發露諸罪,痛念"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並離一切相,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或修淨土,仗佛慈力,同生淨樂。

  《金剛經》是成佛之經、功德之經、滅罪之經、降魔之經、超度之經、長壽之經……持誦金剛經的功德連佛陀也贊歎不盡。在有生之年加入[每日背誦金剛經]群共修或者關注此公眾號,哪怕僅僅只誦讀幾句偈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為了在後五百年裡以最少的力量獲得最佳的修行效果。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上一篇:藕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六)
下一篇:談談我讀金剛經的體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