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不是天有災,天並沒有災,是我們人類受的劫。人禍是我們自己自作自受。
◆一念善,天地間就吉祥;一念惡,天地間就有狂風暴雨。所以每個國家的人民都良善,受持五戒,行十善,這國家就無事了。
◆世界上最大的業力,就是殺生;殺生的業報比什麼都重的。互相殺,互相報復,這是世界最悲慘的一件事。
◆我們現在得到人身,若不借著人身來修行,還等著什麼?等著把人身丟了,再想修行,那時來不及的。
◆人在世時,不好好修道,等到做馬做牛做豬做羊,想要修道也沒機會了。那時你跪在屠門口哀哭忏悔:“請你慈悲,不要殺我了!”屠夫還是照殺不誤。所以只聽屠門夜半聲,就知災劫是從何而來。
◆殺生太重的後果,形成天災人禍的因素。或者地震,或者海嘯,或者奇寒,或者奇熱。乃至風不調雨不順、國不泰民不安的現象也為常見。
◆有人說:“現在屠宰場和以前不同,是用槍或用電電死,牛羊在不知不覺中就死了。”你認為那樣是對的嗎?那麼你為何不去那樣死法?其實這方法更殘忍,那股怨氣仍然存在,或者還要更深,因為凡是殺生都是罪業。
◆現在最要緊的是:世上還有小鬼不知多少!為什麼有這麼多小鬼呢?就因為人墮胎墮得太多了,它還沒有長成人形就把它殺了,小鬼的報復心更重,所以戒殺放生也包括不可以墮胎;這些小鬼不容易擺脫,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所有人存一念善,就補助天地間正氣的不足。每個人發一次脾氣,生一念煩惱,就增加宇宙間的戾氣。如盡用貪瞋癡處理事情,天地間的災難就多了。一人如此,多人如此。惡人聚集的地方,災難氣就多點,所以這世界哪個地方好,哪個地方壞,和我們每個人分不開的。
◆世界為什麼會毀滅?因為人們的善念少、惡念多的緣故。一念為善,天地增加正氣;一念為惡,天地增加戾氣。要轉戾氣為祥和。
◆地震,可以說是人震,因為人與地通著。人震,地就震;人不震,地就不震。你歡喜,是地震;發脾氣,是地震;悲哀、恐懼、愛、惡,都是地震。有欲念,情情愛愛更是大地震。裡面動,外面才動;有裡面的地震,才有外面的地震,互有連帶關系。種地震因,結地震果。種因時不怕,結果時都嚇死了!
◆人為什麼都是糊裡糊塗的?因為他們一點也不曉得自己從哪裡來,還到哪裡去。每天在鏡子裡所照的形相,那不是真正的你呀!
◆假使想知道你自己的本來面目,必須回光返照,反求諸己。世人都被五欲迷住了。每天被財色名食睡的鎖鏈縛得透不過氣來,還心甘情願地做它的奴隸。
◆世間的快樂是短暫的,究竟的快樂是永遠的,所以才要修道。
◆我們人的貪心,比天還高,比地還厚,比海也更深,無底的洞,什麼時候也填不滿。
◆如果用貪瞋癡三毒來處理事情的話,那麼,就會天昏地暗發生災難。如果用戒定慧來處理事情,天會清、地會寧,發生吉祥,所以說,惡人多的地方,災難就重;善人多的地方,吉祥就增加。總而言之,災難或吉祥,都在人為。
◆自己是盡虛空遍法界,哪有個東西?無古無今,無上無下,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人是由大光明藏變化出來的。
◆我們對誰都要好。要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來對待一切人。對誰都要慈悲,他就是再壞的人,我都要對他慈悲,用慈悲心來感化他。這一次感化不來,等下一次再感化;這一生感化不來,發願來生我一定要把他感化得改惡向善。你看《華嚴經》上,菩薩發心,為了度一個眾生,跟著他幾個大劫,不論有什麼坎坷、逆境,他也不退心,總要把這個人感化過來。
◆恭敬心把剛強的性情改變為和藹的性情,拜佛是拜自性佛,將來成佛也是成自性佛。
◆造廟不如造人,造人不如造佛。
◆迷人信風水,智人信心水。一切唯心造。
◆人無道德,就是真正的貧窮。
◆什麼是道德呢?就是以利益他人為主,以不妨礙他人為宗旨,也就是內心充滿仁、義、禮、智、信。
◆我們人生在世,要及時行善,有一口氣,有一點力量,就要行善積德,不要僅借著前生所種下來的善根,享盡今生的福報。
◆古人說:“君子有造命之學。”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變命運,超出命數之外。為何不吉祥?就是心裡不吉祥,種下惡因當然有惡報,若能改過從善,便可趨吉避凶。
◆人一生的命運,乃由業力所感。吾人不要被氣禀所拘,不要被物欲所蔽。要自己創造命運,把握命運。
◆命運可以改造,多行功德事,自然遇難呈祥,逢凶化吉,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誰對自己不慈悲,或不講道理,都是自己的善知識。能“逆來順受”,對橫逆能處之泰然,才見出你忍辱的功夫,不要因別人一句話就動了。你要修得“不動”,能忍人所不能忍,這才是真功夫,否則還須從頭練起。
◆人人皆知忍辱能到彼岸,但境界來了,就忍不住;無明火高三丈,將多年所積聚的功德,焚燒一干二淨。
◆我們學佛法的人,首先要去脾氣。你脾氣若不去,學多少佛法,都是種修羅因,將來結修羅果。
◆你沒有脾氣,就沒有嗔恨心了,沒有嗔恨心,就不愚癡了。為什麼我們愚癡?就因為我們嗔恨心太重。脾氣上來,什麼也不怕;天也不怕,地也不怕,這個時候就撥無因果,顛倒黑白,做出很多不合戒律、不合法律、不合乎人情道理的事情。
◆人的德行不夠,脾氣就很大,無明很重。若有德行,脾氣也沒有了,無明也化了,化成智慧,所以我們修行就要培植德行。
◆什麼叫貴神呢?你一年也不發脾氣,這就出貴了,所以這就是貴神。你若發心:我明年不發脾氣了,要把我的性情改變了,就有貴神。
◆我們每個人不要光念《金剛經》、《彌陀經》、《法華經》、《楞嚴經》,你把自己的心經念正確就好了。心裡沒有妒嫉、沒有貢高、沒有我慢、沒有我相那麼重、沒有我見那麼深,這都是念真經;你要是有這些東西,雖然念經,你也不會念經了。
◆人為什麼會有魔業?就因為在往昔不聽善知識的教導,不受善知識的告誡,自己盡打妄想,造惡業,所以這生常受魔業纏繞,事事不能遂心滿願。
◆其實山妖水怪這回事,絕非空泛之談,但話又說回來,淨治其心,不存邪念,時刻都有天龍護身。牢守心頭,不留空隙,魔障又從何入手?
◆想了生死,應該把“生死”二字掛在眉梢上,睜眼看見生死問題,閉眼不忘生死問題,要念茲在茲用功修行,才能了生死。
◆學佛的人,要節欲,要清心寡欲,不要重欲,這是要緊的,這是健康根本的問題。
◆我們人為什麼有病?就因為平時不注重健康。少行YIN欲,多做運動,就是健康的根本基礎。你若一天到晚行YIN欲,不受規矩,你身體永遠不會健康的。
◆古人說:“萬惡YIN為首,死路不可走。”你行YIN欲,那就是走死路。
◆參禅也好,念佛也好,只要認真修行,都能出離生死關。到臨終時,身無痛苦,心無貪戀,如入禅定,含笑往生。
◆我們學佛,必須要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你不深入經藏,智慧不會如海。不深入經藏,什麼如海呢?你的煩惱如海,你的執著如海,你的邪見如海,所以讀誦大乘經典,是非常重要的。
◆人不成佛,就是因為盡在口頭禅上用功夫。
◆修行人若怕孤獨,那就不能修行。
◆不要把光向外照,要時時刻刻回光返照,照照自己是個畜牲?是個鬼?是個什麼?
◆修行要回光返照,不是叫你放光外照,叫旁人都認識我。
◆修道不爭沒有魔;一爭便有魔。
◆修行不能隨便亂講話,否則便受啞巴的果報。
◆佛教徒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謹慎,不能隨便毀謗他人。
◆我們作為同參道友,應相互勉勵,往菩提道上走,不要互相損害。我們要時時刻刻講說佛法,口不說非禮之言,身不作非禮之事。
◆人交朋友,一定要選擇良友、益友,不能互相狼狽為奸,以後大家一起墮落。
◆未修好,光還很年輕。少光受不住風浪。光圓滿了,無欠無余了,這時才可放光。現在正在修行階段,勿放光。
◆我講的法,都是很淺的,是什麼法?是吃飯、穿衣、睡覺的法。所以有人向我求法,我就教他少吃一點,穿少一點,睡少一點。因為“減衣增福、減食增壽、減睡增祿。”若能三星拱照,這不是佛法嗎?
◆什麼是執著?就是不信因果,生了大執著;這一種執著一生出來就撥無因果,所以佛教徒必須要把因果認清楚。
◆為什麼要深信因果?你如果不信因果,就不配做佛教徒;你如果不讀誦大乘經典,就不能開智慧。
◆你不相信因果報應,輪到自己頭上,想逃避也逃避不了的。
◆精勤持戒要注意在人不見的地方,不是在人前精進,或人前持戒,而是要在獨自一人的時候,一人的地方,精勤持戒。
◆我把佛教改為“心教”,因為人人有心,修行是要去妄心存真心。有妄心是凡夫,有真心是佛。
◆這個世界一切的有為法,實實在在都是很危脆而不堅固的。沒有什麼事情是永遠不壞、永遠不變的,一切事都是不堅固的。
◆各位要清醒,覺悟人生無常,無常鬼隨時會來找你。屆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如果再不用功,等到哪一個大劫才有成就?
◆你要知道“名”、“利”兩個字,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害死了。
◆真正修行的人,遠離名利,看富貴成為花間的露水,看功名成為瓦上的霜片,頃刻就消逝無蹤。若想測驗人是否有修行?就看他所行所作,是不是在名利上動腦筋。
◆信佛不要有門戶之見,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有什麼了不起。一有這個念頭,就不堪造就!每個佛教徒,應包容一切、愛護一切,佛教裡沒有敵人。
◆ 你若想養氣,就不要講那麼多的話。修行人不能寡言,那就不能修行;你不能養氣,就沒有法。你若盡講話,那就是把法丟了。你法都丟了,看你還修什麼道呢?
◆其實萬事萬物都在說法,桌子在說桌子的法,椅子在說椅子的法。萬事萬物都在轉法輪,人在轉人的法輪,貓在轉貓的法輪。
◆各位不要向遠處求。不要找什麼高深法門,無上甚深微妙法,聽見一念這個開經偈,就找無上甚深微妙法。其實無上甚深微妙法離你太遠了,你根本一步還沒邁呢,為什麼就要捨近求遠?捨本逐末呢?你為什麼不在你的身邊,日用行為上用功夫呢?為什麼要跑到那麼遠地方呢?古人說:“道在迩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
◆你真不打妄語了,叫天,天應;叫地,地靈。
◆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想,這是最有效的修行方法。
◆修行修什麼?修行就是把我們的妄想修沒有了,欲念修沒有了,這就是有功夫了。
◆若犯YIN戒,就容易犯殺戒,也容易犯偷戒、妄語戒。因此,犯YIN戒,是殺盜妄都包括了。
◆人為什麼有憂愁恐懼?就是因為人有愛欲,所以才有憂愁恐懼;若把這愛欲斷了,就沒有什麼憂愁恐懼了。
◆男女相愛,究竟有什麼意思呢?相貌生得再好,都是革囊眾穢,裡邊裝的是屎尿,九孔常流不淨,眼睛裡有眼屎出來,耳朵有耳垢,鼻子又有鼻涕,口又有口水、大小便等。你說這究竟哪個是干淨的呢?
◆假如你不修行,就是釋迦牟尼佛作你的師父也沒有用!
◆再美麗的人,只是一個臭皮囊,再丑陋的人,也是個臭皮囊。外邊雖然不同,但是裡邊都是一樣,沒有什麼美麗丑陋。再往裡面一找,都是膿血涎痰唾沫。往五髒裡頭一研究,都是大小便這些個東西。外面再美麗,裡面都是臭不可聞的東西,有什麼不同的?何必那麼執著!可是,愚癡的人,就在美好上用功夫,執著美好而憎惡丑陋,這豈不是愚癡!
◆我們的身體,是非常污穢不堪的。但是人為什麼仍視其為寶貝,替它帶上鑽石、金銀珠寶,或用香水脂粉來塗抹,這豈不是用香花、寶貝來裝飾一間廁所?
◆你們今天能夠皈依三寶,皆是往昔種的大善根,今生才能遇到一起。遇到一起,大家都要發菩提心,不要做佛教中的蟲子,不要做佛教的敗類。有人毀謗佛教,不要和人去辯論,要以實際行動來修行。以修行來證明佛教,不是以口頭禅來讓人相信,要躬行實踐。
◆出家人若沒有錢,他還能修行,一有了錢,絕對不修行了,這是我敢保證的。
◆真正修道的人,到什麼地方也不希望人家給自己好菜吃,好地方住,不可有這種念頭,這是墮落的因。到什麼地方都要普普通通就可以,不可貪圖享受,不可人家對我好,我就高興;人家對我不好,我就不高興。
◆眾生最大的毛病,便是癡愛,日夜在癡愛中,時刻不能放下。如果把好色之心放在學佛上,時刻不忘學佛,那就很快能成佛。
◆學佛的人最忌有執著。未學佛之前,還沒有這麼多執著;學佛之後,執著反而更多。其實萬事萬物都在說法。你若明白了,便恍然貫通;若不明白,便愈執愈深,愈執愈迷了。
◆在道場裡,最丑陋的行為,就是不修行。誰不修行,將來就會墮落。
◆修行就是要“養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要愈苯愈好,苯得什麼也不知,一點妄想也無。
◆修行人不要有自己,把自己掉到垃圾堆去,處處為公家著想,要和光,以退為進,樣樣保守,不出風頭。一出風頭,就會有問題。
◆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要一見到人,就看別人的不對。你盡找別人麻煩,是自己苦未了,苦根未斷盡。
◆學佛法,主要是要有擇法眼。你沒有擇法眼,這個也相信,那個也相信,結果什麼也沒有成就。
◆用功修道的人,一秒鐘也不可打妄想,所謂“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生死大事沒有了,好像死了父母一樣的悲哀。
◆慈悲源於自性,無須半點矯揉造作,不是故意去討好人,這就落於虛偽。人一天一天長成,慢慢會懂得其理,心裡自然會生出慈悲,不用故意采取什麼行動。故意慈悲,流於谄媚;故意不慈悲,又變成冷淡。太過猶如不及,凡事要行中道,即是無心無念。
◆學佛不用好高骛遠,只須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場”,求遠必自近,求高必自低,就在日常一舉一動中,能鍛煉自己與一般人不同,就是個好的佛教徒。
◆精足不冷,氣足不餓,神足不困。精氣神是三寶,和佛法僧是一樣的。
◆誰能不發脾氣,誰能對佛教的道理就相應,能很順利的成佛。
◆我們人都是捨本逐末,把修行放在第二位,把賺錢放在第一位,把根本的道理忘了,在末梢上用功夫。你賺錢只能維持你的生活,學習佛法是養你的法身慧命,增長你的智慧。你應選擇一部經,對機你就研究下去,不要天天只掛著去賺錢!
◆學佛的人先要學吃虧,不占他人便宜,任何事物都要捨離,因為能捨才能得。
◆我們從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造的業不同,所以妄想也不同。業重妄想多,業輕妄想少,成為正比例。
◆你們誰也不要終日悶悶不樂,愁眉不展。凡事要看得淡泊,如夢如幻,應該輕輕松松地處之泰然。
◆人生到世上來,就是要還債。
◆世界上充滿了種種虛妄不實的事,每個人都有他自我的知見,因此明爭暗斗,各逞私欲,貪瞋癡的烏雲,彌漫於整個宇宙,令人見不了光明,得不到清涼,只有菩薩把這一切虛名、假利、虛妄的生死,令人墮落、纏縛的五欲--財色名食睡等,都能捨棄無余,因之他的真實智慧就能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