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所有佛經中,和人道關系最為密切的,要屬於《地藏經》和《藥師經》。其他經,如《阿彌陀經》,《法華經》,《華嚴經》,都是講佛果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心量能理解的。但《地藏經》和《藥師經》,則是比較貼近生活,開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是比較好下手的經典。
《地藏經》中,其實有許多秘密。比如地藏菩薩會告訴我們怎麼樣才能相貌莊嚴。地藏菩薩作長者子時,見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這個長者子,看到這尊佛,千福莊嚴,很歡喜,就問要如何才能成就這個莊嚴相。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就說,要想成就如此莊嚴的相貌,就要發度化苦眾生的願力,千萬劫,去救苦眾生。長者子聽了,說,我也要像佛一樣,去度化罪苦眾生。
菩薩的莊嚴相,都是修了無量劫。比如說佛的手很柔軟,表示佛很慈悲眾生,悲憫眾生,勤於布施。佛的聲音很好聽,梵音深遠,六道眾生聽了佛的聲音,都非常歡喜,得到安樂。這是佛累劫以來,都贊美別人,不惡口,同時以歌呗供養佛,得到了這個莊嚴法相。以前廣心法師來觀音寺,我最喜歡的,就是聽他的念佛聲,實在妙不可言。師父的念佛聲音,沒有雜質,裡面都是慈悲。這個和世間的歌星唱的,是不一樣的。這個聲音,也是修來的。想要讓聲音好聽,要多念佛,念經,嘴巴說贊美的話,不要說傷人的話,能成就梵音相。
佛的舌頭很長,出廣長舌相,佛的舌頭可以覆蓋到頭發的發髻。這是因為佛累劫修不妄語的果報。大願法師講到有個法師,舌頭可以伸到鼻子,這也是不妄語的果報。那佛的牙齒齊密,有四十顆牙齒,因為佛持不殺戒,嘴巴講真實語,而且不吃肉,吃東西不挑揀,不嫌棄。成就這個相。唐朝時,清涼國師有四十顆牙齒,佛陀的三十二相,他具足二十五相。後來他圓寂後,印度的梵僧就從印度飛來,到迎清涼國師的牙齒捨利回到印度去供養。
那佛身高大,有六丈金身。也是佛修謙卑,對一切眾生都悲憫,尤其悲憫罪苦眾生,沒有傲慢嫉妒。所以佛身材很高大。迦葉佛時期,人的壽命有兩萬歲,在峨眉山報國寺,有個迦葉佛的牙齒捨利,長30公分左右。可見迦葉佛時期人身的高大。現在人因為福德小了,身材也慢慢變小。比如虛雲和尚,身高有一米八。所以人應該修謙卑。
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看到很多高僧大德,都修的很好,這就是累劫修行的。也好比法華經說的:人相具足。那凡夫的身,都是業障身,不夠圓滿。修行呢,就是通過六度萬行,來圓滿我們的報身。因為報身的功德不夠,法身的功德就無法彰顯。所以要化業障身,為佛的福德智慧解脫之身,這就是修行要下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