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太上感應篇圖說46:與人不追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文:與人不追悔。

  【原文】

  周恤饑寒出本心,道途不肯沒多金。

  一朝行滿飛升去,留得高名百代欽。

  注:推解之念,人皆有之,但初念未嘗不善,病在轉念之易其初心耳。故一念恻隱,慨然與人,復一念系戀,而悔失我有,究竟是吝根難斷,義利不明,為德不終,貪萌日熾。推此追悔之心,非惟不能與人,將來必且奪人矣。

  案:袁崇豫家無儲蓄,而性好施濟。時值歲底,只有米五斗,有貧友告貸,慨然以三斗與之。元旦食薄粥,妻孥苦饑,皆出怨言,袁曰:“既已與人,追悔何益?爾輩苦元旦食粥,視並無粥食者何如?”又冬月,見赤體者解絮襖與之,歸家有寒栗之色,妻詢得其故,笑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謂孝也。君凍自己之身而恤他人之寒,未免不權輕重,吾有小襖,可速易回。”袁曰:“以小易大,不如勿與,吾身體雖凍而心自樂,卿勿慮也。”乃取小襖著之。一日登廁,見壁上掛布袋,內存白物六大封,約三百金,歎曰:“財與命連,此時失者不知作何景況。”坐於路旁,等至天晚,並無失銀之人,攜歸藏匣中,家人面前亦不言及。次日,復往守候,不覺身體困倦,昏然欲睡。見有神人告曰:“失銀之人前世悭吝異常,一文不捨。今生為宦僕,背主私行,奉命采辦,浮開銀三百兩以圖入己,天惡其貪,故使之中途失脫。彼以不義得之,以忙中失之,乃系天意。彼已不來,不用久等也。”袁醒,自思雖承神語,然不義之財終不可用。時值年荒,斗米三錢,乃買米百擔,於四城門施粥,數日而盡,家下雖極饑餒,並不沾惠。後年逾百齡,鬓眉不改,強捷如少時。遇異人,授以金丹大道,飛升而去。

  附:唐郭元振讀書太學。家僮赍錢四十萬至,會有缞服者叩門求助葬,元振悉與之,不復問姓名。後官至中書門下,封代國公。

  宋眉山蘇公仲杲遇荒歲,賣田以赈其鄰。及冬年豐,人償之,辭不受,祖業漸衰,雖饑寒而心不悔。生子洵、孫轼、轍,俱貴顯,文章節義,世稱不朽。

  揚州興化韓樂吾,家素貧,又遇歲饑,典押俱盡。一日止余米二升五合,有同社友絕糧,欲半贈之,妻曰:“如明日何?”樂吾曰:“吾等明日方死,彼卻是今日死。”遂分濟之。是夜夢神謂曰:“汝濟人心切,上帝鑒之矣,當賜汝金一頁。”明日鋤地,果得之。

  翟嗣興好行陰德。有一貧人,值大雪餓不能起,公憐之,攜錢二十缗投窗隙而去。歲歉,有貧人來籴米,受其錢五千,佯忘曰:“汝錢十千耶?”倍與之。凡肩挑背負諸人,必多償其值,曰:“彼胼手胝足以求利,忍與之較乎?”享年八十,無疾而終,子孫累世榮顯。

  【譯文】

  注:恻隱之心,人皆有之。起初心懷善意,問題在於思來想去,患得患失之後就難免一改初衷。到底還是吝啬錢財,難以決斷,財迷心竅,不明白義和利,做好事不能有始有終,貪婪的念頭一天比一天熾熱。推斷這種追悔之心,不但不能施與人,將來必定要奪取人的財物。

  案:袁崇豫家中無積蓄,但生性好尚施捨濟貧。年終時,家中只有五斗米,有位窮朋友借糧,袁公當即送給窮朋友三斗米,自家僅留二斗米度日。元旦家家飯菜豐盛,袁公家粗茶淡飯,老婆孩子吃不飽肚子,埋怨袁公借糧與人。袁公說:“米已給人,後悔有什麼用?你們只知道元旦飯菜不如人,可是還有不如我們的人家,又該如何”

  又是一個冬天,袁公見一無衣穿者挨凍,就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脫下來送給挨凍者,回到家中,自己因冷致病。妻子詢問之後,笑著說:“身體是父母給的,保護身體就是孝敬父母。你脫衣救人而自家挨凍,未免不知輕重,家裡有件小襖,快去把那件大襖換回來。”袁公告訴妻子:“拿小襖換回大襖,還不如當時就不送人大襖,我雖挨凍而心中快樂。”

  袁公身穿那件小襖上廁所,見廁所牆壁上掛著個布袋,內有白銀三百兩。袁公見錢歎息說:“三百兩銀子就是丟錢人的命,這時候還不知人家急成啥樣子。”於是,袁公坐等來人,天晚不見失主,回到家中,藏好銀子,不告知家人。第二天又去等候失主,身體困倦,昏昏欲睡,見神人告知:“丟失銀子的人前世非常吝啬,一文錢也不肯施捨,今生作了官家僕人,奉主子命采辦貨物,謊報帳目,貪污了主人三百兩銀子。上天厭惡其貪心,使他忙中丟失這不義之財,此乃天意,袁公不用久等了。”袁公醒來後,自思神語,仍然覺得這不義之財不可用。時逢災年,斗米三錢,就用這銀子買了百石米,在四座城門口捨飯,直到百石米捨完,自家饑餓,也不沾一粒。

  後來,袁公活到百歲,頭發不白,身體強壯如少年時。碰到神仙,授給金丹道術,飛上高天成了神仙。

  附:唐朝郭元振在京城太學讀書,家僮從家鄉帶來四十萬錢以供學資。正逢上穿孝服的人上門求錢助葬,元振將四十萬錢全給了孝子,也不問孝子姓名。後官至宰相,爵封代國公,青史留名。

  宋朝眉山人蘇仲杲,災年賣田赈濟鄉鄰,豐收後災民償還所借,蘇公辭不接受,因而祖宗家業衰敗,雖饑寒交迫也不後悔平生所為。生下兒子蘇洵,有了孫子蘇轼、蘇轍,皆功成名就,文章氣節,譽滿天下,號稱“三蘇”。

  揚州興化人韓樂吾,家貧,遇到災年,家產典押完了。一天,只剩下二升米,這時,一位朋友絕糧,韓公分出一半贈給朋友。妻子怨道:“明天我們吃什麼?”公說:“明天沒糧我們才會明日餓死,朋友今日斷糧卻活不到明天。”當晚夢見神仙說:“你救濟窮困之心迫切,上帝知道你的行為,特賞賜黃金一穴。”第二天韓樂吾鋤田,果然得到夢中黃金。

  翟嗣興好行陰德。有一個窮人,因饑寒而倒在雪地裡,翟公憐憫此人,拿出二十缗錢,從窗縫間投給雪中窮人。災年,有貧窮人來買米,貧人付錢五千,翟公假裝忘記,說:“你給我的錢是十千。”於是收錢五千賣出十千的糧食。凡是他所雇用的工人,就多發給工錢。翟嗣興後來活到八十歲,沒有病痛而終,家中子孫榮華富貴。


 

上一篇:太上感應篇圖說45:施恩不求報
下一篇:元音老人:開悟之人報終命盡向何處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