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書香,聰穎博學
中國淨土宗初祖—廬山東林寺開山祖師遠公大師,東晉時代人,俗姓賈,出生於雁門樓煩世代書香之家。遠公從小資質聰穎,勤思敏學,十三歲時便隨舅父游學許昌、洛陽等地。精通儒學,旁通老莊。
二、聽經徹悟,捨俗出家
遠公二十一歲時,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聽道安法師講《般若經》,於是悟徹真谛,感歎地說:“儒道九流學說,皆如糠秕。”於是發心捨俗出家,隨從道安法師修行。
三、精進辦道,師寄重托
遠公大師出家後,卓爾不群,發心廣大,“常欲總攝綱維,以大法為己任”,精進為道,無時或懈,道念日
純。道安大師常常贊歎說:“使佛道流布中國的使命,就寄托在慧遠身上了!”於此可見遠公的器識超出常倫。
四、講經說法,辯才無礙
遠公二十四歲時,便開始升座講經說法,聽眾有不能理解的地方,遠公便援引莊子的義理為連類,采用格義方法,令聽眾清楚地領悟。由於這種講經的善巧方便,道安大師便特許遠公閱讀外道典籍。
五、著述妙論,暗與道合
遠公講道之余亦勤以著述,相傳鸠摩羅什大師讀到遠公所著《法性論》後,大加贊歎雲:“邊方未見經,便
暗與理合,豈不妙哉!”
六、師徒離別,駐錫廬山
在弘法傳道的過程中,許多人皈投到遠公座下。東晉太元四年,道安大師為前秦苻堅所執,往長安,其徒眾星散,遠公率領弟子數十人,打算去廣東羅浮山,路過浔陽,見廬山清淨,足可息心斂影辦道,於是駐錫廬山的
龍泉精捨。
七、廣開法筵,啟建東林
時有遠公的道友慧永,對刺史桓伊說:“遠公剛剛開始弘法,就有很多的徒眾來親近他,將來一定會有更
多的追隨者,如沒有一個比較大的道場,那怎麼行呢?”桓伊聽了這話,發心建造東林寺。
八、影不出山,修身弘道
遠公自此以東林為道場,修身弘道,著書立說,三十余年跡不入俗,影不出山。由於遠公的德望,使當時的東林寺成為南方佛教的中心。天竺僧侶,望風遙仰,“東向稽首,獻心廬岳”。廬山東林寺與長安逍遙園鸠摩羅什譯場,作為南北兩大佛教中心,遙相呼應。
九、德高望眾,道俗歸仰
遠公荷負至教,垂裕天人。舉幾事為例:陶淵明耽湎於酒,而遠公與之交往甚密,欲其參加蓮社,簡小節而取其曠達;朝廷叛軍首領盧循,遠公執手敘舊,慈懷平等。足證祖師風范,高山仰止。
十、結社念佛,共期西方
遠公在廬山東林寺結蓮社,率眾精進念佛,共期西方。鑿池種蓮,在水中立十二品蓮葉,隨波旋轉,分刻
晝夜作為行道的節制,稱為蓮漏。由於修行的理論與方法正確,蓮社一百二十三人,均有往生淨土的瑞相。
十一、三見阿彌,上品往生
遠公臨終預知時至,將一生三次見佛的事實告知弟子,制訂遺囑,依古禮露其形骸於松林,與鳥獸結緣。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上品往生。享壽八十三歲。
十二、塔落西嶺,德被千古
遠公大師往生,道俗奔喪,絡繹不絕。四眾弟子不忍露骸松林,便奉其全軀葬於西嶺,治冢壘塔,謝靈運作
碑文,以銘其德。後人在寺中圖畫遠公像,令人瞻仰。遠公大師德業廣被,自晉至宋歷代帝王谥號追薦多達五次。
《淨土》雜志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