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修身五福,向善積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向善積福

  傳統文化對“善”非常推崇,“從善如流”“上善若水”等等。

  古人雲:“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又雲:“心向善,福未至,禍已遠;心向惡,禍未到,福已去。”

  人心向善,“向”這個字是關鍵,它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選擇。

  選擇一種向善的生活,隨時把善意傳達給別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別人也會把更多的善意回應給我們,久而久之,我們就積攢下了福分,自己的快樂有人分享,也能夠分享到他人的快樂。

  雖然有些時候,我們的善意並不能得到善意的回應,但這並不是棄善揚惡、以牙還牙的理由。老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可以作為退一步的選擇。

  虛心納福

  古訓雲:“虛心能納福,和氣自生春。”

  一個不可一世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往往會孤立無援,四面楚歌,坎坷一生。

  曾國藩在家書中告誡他的幾個弟弟“最要虛心”,指出恃才傲物的人往往“潦倒一生”,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動謂人不如己”,總是認為別人不如自己,目中無人;一個是“不肯反求諸己”,也就是不懂得反省,凡事喜歡在別人身上找毛病。

  “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切莫將張狂作傲骨,應學麥穗能低頭,翠竹到凌雲處仍虛心。虛心待人,腳踏實地,自然福緣多多。

  守正養福

  《菜根譚》:“守正安分,遠禍之道。趨炎附勢之禍,甚慘亦甚速;棲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長。”

  趨炎附勢者,能得到一時的好處,同時也會有不測之禍。歷史上那些奸臣、寵臣、佞臣趨炎附勢,一時榮華富貴,作威作福,然而失勢之後,轉眼之間家破人亡,有的甚至被滅全族,其禍真是又慘又速。

  守正安分者,保持獨立人格,固然清貧寂寞,卻可以得到持久的平安、平淡之福。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人最難得是問心無愧,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平和蓄福

  古人雲:“躁急無成,平和得福。”

  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做什麼都不容易成功,以至一事無成;性情溫和、心緒平靜的人,往往各種福分會自然到來。

  一個盛滿水的容器,如果放得不平,傾倒了,裡面的水就會流出來,同樣,人要有平和的心態才能儲蓄福報。

  平和的心態使我們心中滿是優美的風景,給我們一種超然的境界:春風得意時,不會欣喜若狂;命途多舛時,不會自暴自棄;高朋滿座時,不會昏眩失態;曲終人散時,不會寂寞孤獨……

  自律惜福

  古人雲:“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

  事物到了極致就會走向反面,禍福之間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得意到了極點,往往就是失意的開始;最輝煌的時刻,就意味著將要開始走下坡路。

  所以古人“花看半開,酒飲微醺”,就是要惜福。

  弘一法師是一個能自律、惜福的典范,他說:“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

  法師的僧衣補了224個補丁,他常穿的一雙黃鞋還是一個出家人送給他的,他的被子也是出家前用的,一把洋傘也是用壞了,修了又修,補了又補。

  就連他所穿的小衫褲,羅漢草鞋一類的東西,也是五六年換一次。法師說這是要惜福。

 

上一篇:今逢趙良玉老菩薩往生七七紀念日
下一篇:捐完佛像,走路都磕磕絆絆的孩子竟然奔跑如飛,能歌善舞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